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6 18:26:48| 人氣1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午後的高雄淡彩陽光中有種漠然的刺眼,戴上墨鏡遮住自己的不安;雖僅是陪同受訪,總有點忐忑.

為什麼?

因為至此我只見過小女孩兩次,電話上聽得出她對我的信賴,自己心裡卻一點把握也沒有.
從機場順道接了小女孩,羞怯的笑容依舊,牙套裡透露著父母試著為女兒整理容貌那種簡單的期盼,
兩個月不見,她換上了時下高中生最流行的髮型,步伐卻還是乖小孩的遲疑速度.

先前因我的行程緊湊,聯絡時隱約覺得彼此有些不悅的C先生和L小姐先後出現;
把從台北帶來有點皺褶灰濛濛的心情剪接到彷彿很愉快的橋段,我躲在大大的墨鏡後向認識較久的C先生打趣:
他要擷取畫面卻沒有知會該地點,這對我來說簡直匪夷所思!
資深記者被一個對媒體運作一知半解的小輩挖苦,C先生以基督徒的寬容苦笑帶過.

耳邊L小姐有點狀況外跳接這跳接那的問題,讓我心底最深的恐懼一湧而出
- 這肯定是個從不聽音樂會,根本不知道音樂老師和鋼琴家有何分別的正常人!
心裡想著,糟了糟了,腳步卻一步一步走下去,我真是笨蛋最佳寫照!

與L小姐首次見面,印證我對電話中她聲音的延伸解譯:

幹練的個性, 優渥的環境,稍顯歲月刻痕卻保養得宜的肌膚在南台灣的陽光下有種格格不入的優雅,很像是由Mademoiselle雜誌頁裡跳出來的忙碌女強人

在這樣的場域,我很不自在地過了好幾個小時,小女孩的侷促更是無法想像了.
--------------------------------------------------------------------

小女孩的書房寬敞,妹妹有點慌張地收拾她自覺凌亂的書本,

漫畫<克拉拉傳>翻得都有點破舊了,桌上還有更嚴肅的連我都沒看過的鋼琴家傳記中譯本.

試著把四個人的話題聚焦就花了相當多時間,忝有數次記者會經驗的我,心裡仍然懼怕文字記者取材與書寫之後呈現的令人陌生的結果.
怎麼不喊停?
信任與無明的熱誠使我忽視這些憂慮;我本就不是受訪者,本就避免出現在鏡頭下,這種謹慎坐在琴旁就消失了.

小女孩也是.

非常有趣,她坐在琴前聽大人們七嘴八舌地問問題,手底下卻偷偷地摸來摸去,偷偷地彈那三年之內不太可能練得起來的Rachmaninov.

我說,「你很喜歡這個對不對?」
她點點頭.
「那是同學彈的,全高雄的國中生高中生都瘋那個曲子...你很想彈,對不對?」
她抿抿嘴,有點不好意思地點頭承認.

燦爛,激昂,炫目的曲目吸引力有多大?

看<Shine>上映後,連路竹的譜店都有Rachmaninov Concerto No.3的譜就知道了.

看,不過癮; 聽,不過癮; BBS上不時有「誰有XXX的譜」的thread,可知「自己演奏出動人音樂」的嚮往

我提醒C先生,他拍了孩子彈琴的畫面,觀眾一定會質疑,手哪裡有壞了?不是能彈嗎?
C先生問孩子,不是還能彈嗎?

「彈不出我想聽到的聲音」

C先生甚受震撼,忙著找麥克風,急著要捕捉這動人的氛圍.

我何嘗不受震撼?
為什麼?
我知道這個答案 - 練琴的目的不僅僅是在琴上摸出對的音而已,練琴是一種反覆不停的修練 - 所以提醒C先生要注意補上平常人不知的缺角,
但從沒料到孩子真的也這麼想,真的會說出這樣的話.

孩子知道練琴是為了要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不僅僅是為了上課不被老師責罵而已.
那諭令練琴十小時的老師,知道這個答案嗎?我相信他也知道,他不是個冷血的老人,但是一句簡單的責備與諭令相應於求好心切,應於柔順的孩子身上,
應於這個來自普通國中身處一流高中音樂班,想抓住比賽出人頭地機會,以迎頭趕上出身國中音樂班同學的孩子身上...太沉重又太簡化!

簡化傷人,簡化殺人.

這個高中生知道的,感受得到的,遠比這些以「手殘」簡化她深沉痛楚的記者叔叔阿姨多得多!
她叫我「老師」並不是因為我還教她彈鋼琴,卻是因為我可能是她與將近斷線的鋼琴世界那隱隱約約的聯繫.
暑假裡我告訴過她,自己的肩膀曾經受過傷,但不是練琴傷,是因為國中搭公車時不慎被同車建中北一女沉重的書包擊傷;她仍不死心,追問,「老師,你怎麼好的?你的醫生是誰?」

肌肉鬆弛劑想必已經毀壞她年輕敏感的神經末梢,我十多年前就診時被我視為不夠專業的醫生就已經用針刺探測我的神經是否受損.海洋之都的大醫院醫生不知轉診麼? 我不知道.

見報後因文字引起的質變,始料未及,非我所願;更使這則新聞在音樂圈沒有發生正向的作用,卻成了終生跟著我的陰影與八卦,變成我時時刻刻必須費力說明解套的桎梏,更倍增了小女孩的憂慮與恐懼.

大家常說「法律是道德最後一道防線」,
那麼,
媒體是不是大眾知識水準最低限水平呢?

或許在信賴中,我忘了,文字從來不會是我的工具,更不會是我的武器;
但是在一個連優質媒體人都無暇顧及異領域專業正確論述的地方,
「音樂」會是有效的溝通工具嗎?

我將以此作為以文字溝通的封印,謝謝大家的關心與諒解.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