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14 16:46:14| 人氣2,7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成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林宙晴糖尿病性神經病每4個65歲以上男性,便有1人罹患糖尿病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08…14  新神臺灣

【記者陳耀祥、連凱斐/台南報導】成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林宙晴(見圖)昨指糖尿病為國人常見之疾病。 依據2007年台灣地區之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民眾糖尿病盛行率達8%2011年糖尿病死亡率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其中尤以65歲以上男性最為嚴重,為28.5%,幾乎每465歲以上男性,便有1人罹患糖尿病。

成醫林宙晴醫師指出,糖尿病神經病變是長期糖尿病三種主要併發症之一(其他兩者為腎病變和視網膜病變),造成糖尿病患者極大的不適,尤其是疼痛性及自律神經性神經病變最為困擾,同時也是糖尿病照顧上的一大經濟負擔。在已開發國家,周邊神經病變最常由糖尿病所造成。 因糖尿病併發症住院的病患,也以糖尿病神經病變佔最多數,並且佔非外傷截肢的50-75%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非常多樣,會影響肢體的感覺及運動功能,甚至影響自律神經系統。 其盛行率與罹患糖尿病之時間長短和血糖控制良窳有關,罹患糖尿病十年後其盛行率大約為50% 由於糖尿病早期血糖高並不會有任何不適,病患常常不知道症狀產生的主因是糖尿病。 往往等到症狀非常厲害時才就醫,此時已經造成不可逆之傷害,治療效果不佳。

成醫林宙晴醫師指例如一洗腎之70歲糖尿病患者,主訴近來兩下肢腫脹無力,幾乎無法站立,最困擾的問題是足部麻木且刺痛,晚上無法入眠,使用許多安眠和止痛藥物仍不見效。

而且發生神經病變與發生腎病變和視網膜病變之相關性很高,亦即有神經病變時,腎臟和視網膜很可能也已經有問題。 因此早期診斷對於神經系統本身相當重要,同時也可以看成是一個警訊,提醒病患要一起檢查腎臟和視網膜。

一般診斷神經病變之神經電生理檢查對於早期之糖尿病神經病變診斷率不高。 本院採用定量感覺測量系統來增加診斷率。 並且利用傾斜床檢查和局部皮膚血流量檢查來診斷自律神經病變所造成之心血管功能異常。

        在治療方面,目前尚無治療方式可以治癒糖尿病神經病變,僅能停止其繼續惡化和減緩症狀。 其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血糖控制。 而在症狀緩解方面,目前有較多之藥物可以選擇,可以減輕病患之痛楚。 病患自我照護方面也很重要,諸如足部照護、規則運動、規律生活和充足睡眠,都可以減輕症狀而改善生活品質。




台長: 陳耀祥
人氣(2,7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