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2 17:04:02| 人氣3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教祈願心靈的探索:以淨土信仰為核心(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佛教自力論的重要根源:南傳上座部說

佛教是一個具有二千五百年歷史,且經歷思想演化、形成眾多宗派的國際宗教。因此,如果要以某一個單一宗派的教義,來界定全體佛教對某一特定問題的看法,難免以偏概全之失。前面所引的認為佛教是自力的宗教的學者,都難免如此。譬如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 )是以南傳上座部為範型,認為那就是佛教的教義(張志剛2003:274)。筆者認為,如果用歷史發展作為觀察的策略,可以得到更完整的答案。

尼尼安.斯馬特(Ninian Smart )是以南傳上座部為範型,認為「佛教並不把佛陀視理解為崇拜的對象」,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在各個佛教宗派中,強調佛教的自力色彩,表現得最為突出的,可能就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斯里蘭卡的化普樂.羅侯羅法師 (Walpola Rahula,1910-1997),他所寫的《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在其第一章〈佛教的宗教態度〉中說:「『人應當自作皈依,還有誰可以作他的皈依呢?』佛曾經這樣說過。他訓誡他的弟子們,當自作皈依,切不可向任何人求皈依或援手。他教導、鼓勵、激勸每一個人要發展自己,努力自求解脫;因為人的努力與才智,足可以自解纏縛。佛說:『工作須你們去做,因為如來只能教你們該走的路。』我們把佛叫做『救主』,意思是說,他是發現以及指點我們解脫之道——涅槃——的人而已。這道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踐履的。」(顧法嚴譯1989:3-4)

在馬來西亞弘法的斯里蘭卡籍法師K. Sri Dhammananda,他所寫的《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What Buddhists Believe),也說:「佛教徒不是祈求佛陀,也不以為他是會獎罰,或詛咒人類的上帝。他們唸誦經文與讚頌,沒有祈禱的意思,而是喚起他那崇高的功德和美善素質,作為自我鼓舞和嚮導,跟隨他的教誡去發展自信。」(釋印海.張大卿合譯1990:21)

這樣的講法,塑造出來的佛教的形象,是理智的、自力的。但筆者認為,這只是對佛陀教法的片面認識與片面強調,無法呈現佛陀之教的完整面貌。更何況,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信仰實態,也並非如他們所描述的那樣。英國學者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的《佛教與社會(Buddhism and Society)》一書就指出,上座部佛教的經典,不僅允許使用工具性的儀式,以達到與解脫無關的目的,也准許使用儀式,來實現與解脫相近的目標。上座部佛教同時也擁有豐富的表意性與工具性的儀式(香光書鄉編譯組譯2005)。這個論斷和我們透過《阿含經》所認識的原始佛教的樣態也是相符合的。

(三)從原始佛教的信仰實態看佛教自力說的片面性:信心與智證的雙存

「人應當自作皈依」,確是整個原始佛教的開示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但是,人們不應該忽略的是,從原始佛教經典中,佛與他的弟子之間,並不是只有「鼓勵弟子自作皈依」這樣的脈絡,因為「鼓勵弟子自作皈依」的前提是,這個弟子已經皈依了佛、法、僧。「皈依三寶」與「自作皈依」是同時並存的,它應該是一種辯證的統合關係,而不能只刻意的強調其中的一面,而忽略乃至否定另一面。

從佛教的教義來看,佛陀是自覺、自悟,而成道的。因此,佛陀本人的修行之路,確是自力的。但是從《阿含經》等原始佛教經典來看,佛陀引導弟子邁向解脫的方法中,就不是全然是「自力」的。因為如果佛弟子也必須像佛陀一樣的自力修證,那麼,可以說,在修證之路上,將沒有佛陀的任何角色可言,而這並不是事實。事實上,佛弟子的修證之路,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因素,其一是「信心」,其二是「智慧」。這二者,如果以「自力、他力」來說,「信心」是仰賴他力的表現,而「智慧」則是自力的發揮。從原始佛教以來,佛教的修證之道,就有這兩個途徑。用原始佛教經典的術語來說,一是「隨信行」,一是「隨法行」 。佛教最初步的聖人,即所謂「初果」,由於其為「隨信行」或「隨法行」,前者稱為「信解的初果」,後者稱為「見至的初果」 。《大毗婆沙論》說:「有人信他,隨他意欲而入聖道;有人自信,隨自意欲而入聖道。」(T27.319a) (溫金柯1994:140-149)

(四)「他力」在佛教修證道中的地位:速捷成道的依據

從原始經典開始,佛弟子尋求涅槃解脫的過程中,自己的努力固然重要,但「神聖的師長」(佛及賢聖僧)是非常重要的助力。《雜阿含經》中,佛陀最傑出的大弟子摩訶目犍連曾經說的一段話,顯見佛弟子的涅槃解脫,仰仗佛陀的「他力」乃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事實。他說:

諸大德!若正說佛子者,則我身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所以者何?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未灌頂,已得王法,不勤方便,能得五欲功德。我亦如是,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T2.132b-c)

從原始佛教開始,在佛教的觀念中,通往涅槃解脫之乘(「乘」的意思是「車子」)有三種,一是佛乘、二是緣覺乘,三是聲聞乘。其中,佛和緣覺都是無師自悟,是真正的「自力修證者」,而「聲聞」(shravaka)從字義上來看,就是聽聞佛或佛弟子等聖者的教導而學習佛法的人。《舍利弗阿毘曇論》說:「云何聲聞人?若人從他聞,受他教,請他說,聽他法;非自思、非自覺、非自觀,上正決定,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是名聲聞人。」(T28.585a)「聲聞」二字,就顯明他不是「自力修證者」,而是接受他人的教導,才能修證有所成。事實上,在三乘中,「佛」和「緣覺」都是在無佛世界的利根者,靠自力覺悟的人,因此,他們都不可能是「佛弟子」。所有的佛弟子,都是「聲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所有的佛教徒沒有一個是真正「自力」的。因此,化普樂.羅侯羅法師所說的:「當自作皈依,切不可向任何人求皈依或援手。」對於佛弟子而言,是不可能存在的處境。因為所有的佛弟子,都已經向佛及一切賢聖僧尋求皈依或援手了。

佛教是因緣論者,因此在佛教修證之道的論述傳統中,向來重視的是客觀的修證律則的描述,重視一個影響下一個的客觀機制的描述。隨意舉出《雜阿含經》中的兩段為例:「於色(等五蘊)愛喜者,則於苦愛喜;於苦愛喜者,則於苦不得解脫。」 (T2.1b)「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T2.70c)

把林林種種的修證的因果關係,從最初入門者的學習,到修證的最終階段整理出來,是佛教著述當中一個重大的課題,著名的《俱舍論.分別賢聖品》、《解脫道論》,乃至大乘佛教的重要著作《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論》等等,都是在這樣的動機之下,整理出來的。這樣的論述,把佛教的修證建構成一個客觀的心靈成長之旅,可以畫得出詳細的心靈旅程的地圖。在這樣的觀念的影響下,佛教形成了一套說法,認為佛教的修行是步驟性的,嚴格一點的,還認為是這種步驟性是必然的。譬如,有人認為,從「發菩提心」到「成佛」一定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而且其中的階層次序歷也是歷歷井然的。但是,人們不應忽略的是:在佛教經典中,依佛陀、菩薩、師長、善知識的開導、啟發與加被,得以超越次第,迅速成就的也是經常出現的。

前引《雜阿含經》中,摩訶目犍連所說的:「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就是一個例子。此外,在《雜阿含經》記載了許多初次與佛陀見面的人,經過佛陀的開導,言下證得初果,乃至四果的故事,(溫金柯1994:206)都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佛教的宗教成就,不是全然自力的,他力的啟發、加護,也是一個重要的部份。

接下來再舉幾個佛教徒熟知的例子。譬如一般禪寺早課都會首先誦念的偈頌,即《楞嚴經》卷三,阿難經由佛陀的開示而悟道時讚佛的話:「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囉心無動轉。」(T19.119b)這裡表述的就是經由佛陀的加護,而得以超越時劫而悟道,乃至於祈請佛陀的協助,提早成佛坐道場。

又,初期大乘經最重要的兩部經,《般若經》、《華嚴經》,都有三大阿僧祇劫成佛的講法,但是這二部經的末後,都敘述一位這個法門的修行者求法的經過。他們經由熱切誠摯的祈請、求法,與佛菩薩、善知識的導引,而得以在此生迅速成就,此即《小品般若經》的長啼菩薩,《華嚴經》的善財童子。這些經典所表述的,仍然是原始佛教以來,「隨信行」與「隨法行」兩個脈絡的大傳統;而且依憑信心、皈依善知識的「隨信行」,顯然是比較快速成就的途徑。因此,現實存在的大乘佛教宗派,如禪宗與密宗,儘管他們強調的是大乘甚深智慧的證悟,但是對於師長的皈依、接受師長的證量的啟發、賜予,仍然是契入大乘甚深智慧的主要途徑。換言之,禪宗與密宗的核心是智證,但同時也是著重他力的。從這個意義來說,說「佛法從根本上說,是強調自力的」,並不符合佛法修證的實態。相反的,「依憑他力的智證法門」,更切合佛教的實情。

說「對於師長的皈依、接受師長的證量的賜予,乃是禪宗與密宗行者契入大乘甚深智慧的主要途徑。」這一論斷,對於密教而言殆無疑義;對於禪宗而言,可能有人不以為然。但是人們不應忽略一個明顯的事實,那就是中國禪宗的興起,是由初祖菩提達磨、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到六祖慧能,所謂「教外別傳」、「以心傳心」而來的,此即禪宗依於他力的明證。中國禪的大成者六祖慧能所講的《六祖壇經》也明白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T48.350a)這裡所說的「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與《雜阿含經》中,摩訶目犍連所說的:「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是同一個脈絡的智證法門。

(五)智證法門與念佛法門:心理邏輯之外的他力仰賴

佛教的智證法門,是以一個符合「法界實相」的「智慧性命題」,作為思惟、觀察的核心,從而扭轉與生俱來的謬誤心態,以獲得智慧的、契入真理的新生命。這種「智慧性的命題」,從原始佛教經典中所見的,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途徑的,顯現佛陀說法方便的幅度,而這些說法中,最受到重視的,有「無常」、「苦」、「無我」或「空」等命題。到了大乘佛教,把這些智慧性的命題整理成佛教的核心理論,有的宗派總結為「一切法無自性」,有的為「一切法唯識所生」,有的是「一切法本來清淨」、「眾生原本與佛平等無二」。這樣的智證法門,是可以自力修習的,但是如前所述,佛教經典的記述,以及在歷史中實際發展出來的宗派的實情,都顯現「他力」在智證法門中,仍然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

除了智證法門之外,從原始佛教開始,在通往解脫的道路上,並不經由「智慧性命題」的思惟觀察,而純粹透過對佛陀的皈依、仰慕、憶念、祈願,而邁向解脫的傳統也同時存在開始了。這就是「念佛」。《增壹阿含經》說:「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T02.554a)換句話說,「念佛」和智證法門同樣都是使人成聖、通往涅槃的法門。在《雜阿含經》中記載,佛陀及佛的大弟子,對於「依四不壞淨,增六念處,我悉成就」的在家信徒,說他們「汝今自記斯陀含果」 或「能自記說,得阿那含」 。屬於「阿含部」的《佛說十一想思念如來經》也說,修行念佛的比丘「於現法中得自在,成無餘阿那含」 。這些都是明確的經證。

為什麼念佛可以使人成聖、得涅槃?《雜阿含經》中,佛對著名的在家弟子摩訶男說明其原理:「聖弟子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閡,入法流水,乃至涅槃。」

這樣的說明,和《雜阿含經》中說明修習「無常想」如何可以到達涅槃的理趣:「若比丘於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T2.70c-71a)這二者都是用行者心理的轉折與發展,來顯示:無論是智性的觀察,還是信心的仰讚,都可以是通往涅槃的通途。

但是,念佛法門除了佛弟子在皈依、信仰、憶念佛陀的過程中,產生的心理變化,可以引導人到涅槃解脫之外,從原始佛教開始,就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信仰內涵,這就是佛弟子對於佛陀的呼求,不是僅僅被理解為心理的作用而已。在佛教的史傳中,釋迦牟尼佛作為三明六通具足的無上正等正覺者,他不僅是一個智者、解脫者,還是一個慈悲的、具備神奇能力的救濟者。在《增壹阿含經》中,幾次提到佛弟子在困苦待援的情況下,稱呼佛陀的名號,佛陀以「天耳」聞悉而作出救援的故事。例如,佛住羅閱城時,有一位比丘生病,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卻無人探視。這位比丘稱念佛陀名號,佛以天耳聞悉,親來探視病情。 為他清理不淨,又為他說法,使之「即於座上得三明,漏盡意解」,並制戒:比丘必須相互探視,以防類似病人無人贍視的情形發生。

又例如,在憍薩羅國國王「毗琉璃王」舉兵入侵佛陀的祖國「迦毗羅城」,屠殺釋種之後,又選五百端正釋女為妾,釋女抵死不屈。王瞋怒,切斷她們的手足,置於深坑中。這時,五百釋女「稱喚如來名號」,佛以天耳聞知,即「將諸比丘出舍衛城,往至迦毘羅越」,前往探視。在佛的安慰及說法之後,「爾時,諸女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各於其所而取命終,皆生天上。」(T2.692c)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中,佛聞五百釋女的呼求,「於虛空中,以如來慈善根力故,起大悲雲,雨大悲雨,雨諸女人身。既蒙雨已,身體手足還生如故。」(T3.152c)這兩個故事都是佛教中經常被傳述的。說佛教徒「唸誦經文與讚頌,只是為了喚起他那崇高的功德和美善素質,作為自我鼓舞和嚮導,跟隨他的教誡去發展自信,而沒有向佛陀祈禱、求援的意思」,即使從原始佛教經典來看,也並不符合佛教信仰的實態。

經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說,「人對神聖、超越的存在者的仰望或祈請式的說話」,也就是「祈禱」或「祈願」,在佛教中的存在,乃是一個明顯的事實。

台長: 溫金柯
人氣(3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