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02 16:50:39| 人氣2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教祈願心靈的探索:以淨土信仰為核心(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六) 淨土念佛人的見證:念佛即是甚深義--李元松老師的攝禪歸淨(攝智證法門歸於信心門)

事實上,關於智證法門與念佛法門的「內在通同關係」,漢傳佛教常說,念佛法門「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但是這樣的說法,仍不免帶有「以智證法門為典範」的意味存在,但是也都隱含著「念佛即是甚深義」的意味。先師李元松居士亦曾致力於佛教各宗派通同問題的探索,筆者認為,李老師的探索,把這個問題說得更清楚。

李老師在1993年9月出版的《我有明珠一顆》指出,「阿含、般若、禪皆為趣入涅槃的方便」,「只是下手處的方法有所不同而已。」(1993:27)探索佛教不同宗派修證法門的內在連繫。

到1998年2月出版的《阿含、般若、禪、密、淨土──論佛教的根本思想與修證原理》,進一步把比較的範圍擴及密宗及淨土宗。他說:「幾年來,有個看法我依舊沒變:阿含二十歲、般若三十歲、禪宗四十歲,密教五十歲,淨土六十歲。阿含、般若、禪、密、淨土都是佛法,這些宗派一流的修行者,他們在廢棄貪瞋、止息顛倒夢想的境界,都是平等不二的,但我個人方便地安立他們成熟度的高下時,並不涉及他們修證的深淺,而是依準他們涉俗、入俗的程度,以及引導眾生歸涅槃的積極程度,和方便善巧以論之。阿含、般若、禪、密、淨土之中,我覺得淨土教是『看似尋常最崛奇』。」(1998:47-48)

在此書中,李老師以原始佛教以來就提出的「三三昧」,也就是「空、無相、無願」三種三昧的修習,來統貫阿含、般若、禪、密、淨土各個不同宗派的修證原理(1998:100)。筆者認為,這樣的詮釋方式,為理解貫通佛教史上的大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李老師又從佛弟子的主觀感受,分析智證法門與他力信仰的關係。他指出,佛教的核心教義是「苦、空、無常、無我」,對此教義越有深刻體認的人,將會越親切的發現自己終究是軟弱、卑微、渺小、有限的存在。 (2002:4)

除此之外,所有接受佛陀的啟示、教導而有所體認的佛教徒,從究極的意義上來說,並不是自己真的有什麼了不起的發現、證實。他說:「一般學佛人,常以為四向四果聖者很了不起,理由是他們有修有證,能入某種深沈的禪定,具足某種偉大的神通力……,但其實,這些都只是『宗教語言』而已!我說,哪一位佛弟子,他不是信佛所說、依佛說而行,最後對佛所說獲親切感、無疑惑、不退轉的清淨信──除此之外,還能真正論斷什麼事呢?」(2000a:52) 李老師的這一段話,指出了佛教「智證法門」真正的基礎是「清淨的信心」。

李老師進而指出,一心皈命的信心,即是通往涅槃證得最直捷的途徑。李老師曾說:「皈依最難也最高,只有無我的人才能皈依。」換言之,佛教智證法門的核心即是「無我」,通達無我的人,無以名狀,乃顯現為皈依之心。又說:「人類有生之年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對佛產生信心。」(2004:下249)「信佛的人,當他皈依佛時,他已經獲得全部的報酬了,至於世上的一切遭遇,都微不足道。」(2004:下263)這等於是說,「皈依佛」的心境,即是「最精要的心法」,甚至當下就是「涅槃解脫」的心境了。

在這樣的體認之下,在李老師後期的言談中,有許多以「口稱南無阿彌陀佛」替代「般若」之當體的話。譬如:

「南無阿彌陀佛──當這樣念出的時候,不知道也不覺得人生還有什麼事要做,甚至宛若癡獃一般,沒有意識到世間的存在。」(2004:下251)

「一切障礙,南無阿彌陀佛;
得念失念,南無阿彌陀佛;
成法破法,南無阿彌陀佛;
智慧愚癡,南無阿彌陀佛;
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南無阿彌陀佛;
無明真如,南無阿彌陀佛;
諸戒定慧及淫怒癡,南無阿彌陀佛;
眾生國土,南無阿彌陀佛;
地獄天宮,南無阿彌陀佛;
有性無性,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煩惱,南無阿彌陀佛。」(2004:下255)

「一切來到眼前的都是最美好的,不論所遭遇到的是什麼,唯有感謝彌陀。」(2004:下273)

「病眼空花萬象有,彌陀聲中佛也無。」(2004:下281)

「誠如古德所云:『名號既出,無佛無魔,南無阿彌陀佛。』心中沒有特別敬畏,也沒有特別輕視,只是一本平常。」(2004:下281)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我最歡南無阿彌陀佛。」(2004:下281)

李老師的念佛,既是信,也是智,更精確的說,是攝「智證法門」歸於「信心門」。李老師由「現代禪」的創始人,轉變成為淨土念佛人,筆者有〈現代禪的真理觀:從「自由的靈魂」到「信心的英雄」〉敘述其思想變證轉折,也就是攝禪歸於淨土的過程。

親鸞由本願念佛出發,最終以〈法爾自然章〉表述其信智不二的體認;李老師則以智證者的姿態出發,最終成為往生念佛人,也論證了佛教信智不二的深義。對佛弟子來說,智不離信,信不離智,信智相互增成,而實以「信」為更根本的基礎。一切佛弟子皆蒙佛陀不可思議的救度,而有安心、涅槃、無上的幸福。此即佛教祈禱、祈願的要義。

參、結語:

討論到這裡,應當結束了。可是仍有一點可以開展。那就是:所謂「智證法門」的「智」,究其實,是由「苦、空、無常、無我」的諦理,而痛切地發現自己是軟弱、卑微、渺小、有限的存在。那麼,所謂佛教的「智」,其實是「愚」的自知之明。就如同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無知。」因此,知道自己其實是無知的,才是智者的所知吧!不知道自己無知,認為自己是智者的,反而是愚者。

淨土行人,從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到善導大師的「機法二種深信」,都顯示了念佛人「愚弱的被救者的自覺」。日本淨土宗的始祖法然上人,也特別強調淨土門的「愚弱的被救者之自覺」。在〈淨土宗大意〉的短文中,他說:「聖道門之修行者,極智慧,離生死;淨土門之修行者,還愚癡,生極樂。」作為遺言的〈一枚起請文〉說:「欲信念佛之人,縱使能學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鈍之身,如同無智之輩,勿現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T83.236)這是多麼清晰的訓示!「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就是愚弱的被救者全部祈禱的內容。除此之外,無論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本文之作,承基督教信義神學院俞院長之邀,參加宗研中心所主辦的「祈禱(願)的心靈」宗教對話研討會而寫。自2002年,信義神學院與先師李元松居士的宗教對話,筆者有緣側聞,受益良多。先師往生後,俞院長勸慰有加,益信先師所說,在「至高者」的帶領下,雖處身於不同宗教,但卻似是「同一血緣」的親人。筆者愚魯,謹以後學野人獻曝的心情,對長輩陳述對佛教之於祈禱、祈願的管見,望俞院長與「信神」的同工悅納,並請參加研討會的朋友們教正。


2005年10月20日於台北市象山彌陀村

見引佛教經典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T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T2。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T9。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T10。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T12。
劉宋.薑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T12。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T12。
唐.般刺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T19。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T25。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毗婆沙論》,T26。
五百大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T27。
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舍利弗阿毘曇論》,T28。
尊者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毗達磨俱舍論》,T29。
唐.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T37。
唐.善導集記,《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T47。
唐.善導集記,《往生禮讚偈》,T47。
唐.善導集記,《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T47。
唐.善導撰,《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T47。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T48。
宋.戒珠敘,《淨土往生傳》,T51。

參考書目
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譯,《天主教教理》,台北: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 1996年10月初版。
牟宗三著,《中國文化的省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11月初版。
李元松著,《我有明珠一顆──怎樣自己到達解脫》,台北市:現代禪出版社,1993年出版。
────,《阿含、般若、禪、密、淨土──論佛教的根本思想與修證原理》,台北市:現代禪出版社,1998年出版。
現代禪教研部編,《佛教與基督教信仰的交會》,台北市:現代禪出版社,2002年出版。
喜樂莎其亞著,江支地譯,《歎異抄導讀》,台北市:法爾出版社,1989年出版。
張志剛著,《宗教學是甚麼》,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出版。
溫金柯著,《生命方向的省思:檢視台灣佛教》,台北市:現代禪出版社,1994年出版。
────,《繼往與開新:從現代禪到淨土信仰》,台北市:淨宗出版社,2005年出版。
鈴木大拙著,余萬居譯,《念佛人》,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4年10月初版。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台北市:正聞出版社,1985年10月重版。
釋印海.張大卿合譯,K. Sri Dhammananda著,《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What Buddhists Believe),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90年3月五版。
釋慧淨法師編述,《念佛感應錄》,台北:現代禪文教基金會印贈,2003年11月。
───────,《念佛金言錄》,台北:現代禪文教基金會印贈,2003年11月。
顧法嚴譯,化普樂.羅侯羅法師 著,《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台北市,慧炬出版社,1972年初版,1989年11版。


期刊雜誌
吳言生,〈佛耶對話三模式〉,《文化對話:可能性與界限》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德國阿登納基金會主辦,2002年10月,北京。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麥爾福.史拜羅(Melford E. Spiro),〈佛教崇拜儀式的一般特性(上)〉,《香光莊嚴》雜誌,81期,2005年 3月。




台長: 溫金柯
人氣(2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