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2 07:20:00| 人氣2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變色的玫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任屋主留下來滿院子的植物中,我最喜歡的是一棵緊靠著籬笆的黃玫瑰,淺淺柔柔的純淨黃色真是漂亮極了,後來隔壁鄰居在籬笆的另一邊種起紅玫瑰,我們家的黃玫瑰就變成橘黃色帶紅邊的新品種了,雖然純淨黃色不見了讓我有點失望,不過鄰居定期在土裏施肥讓我家玫瑰也跟著沾光,而且那個橘黃帶紅邊的顏色,看久了也還滿順眼的,不能說這不是好事一件。

晚上逛網站,又逛到一群人在大打族群、文化的口水戰,今年是選舉年,口水戰打得特別兇是正常現象,平常我根本就跳過去不看,無聊的時候才來找找碴找找樂子,有時候一些人太激動了,常常會情急之下講了一些很好玩的話,我昨天就看到有一個人的發言很有意思,其實他的本意是要呼應龍應台說的「去掉中國文化,台灣便沒有自我」,可是當他說:「中國有徐志摩,台灣有什麼?」,卻讓我馬上就想到兩小時前才看的射雕英雄傳,這一集演到楊康的生父楊鐵心和養父完顏洪烈在街上對峙,完顏洪烈對楊鐵心說:「他跟著我可以享盡榮華富貴,跟著你只是一介草民!」,真的,聽起來就是那個感覺,難道別人有你沒有的東西就該跪地喊爹嗎?照這樣造句下去,日本有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荷蘭還有梵谷咧!台灣的確沒有徐志摩,這沒什麼好丟臉的,可是台灣有很多人讀徐志摩的作品,在讀徐志摩的同時也讀來自全世界的作品,文化不是只有創作者而已,受到影響的閱聽人大眾常常是更有趣的文化現象,再說,徐志摩真的只是中國的嗎?康橋是英國的?還是徐志摩的?徐志摩不也是誰讀到就是誰的嗎?

其實我想說的是,文化這種東西不是簡單去得掉的,也不是可以用地域分彼此的,全世界讀過徐志摩作品的人都會受到他作品影響,你可以把徐志摩的書燒了,把對書中文字的記憶強行抹去,可是你去不掉徐志摩,去不掉讀過徐志摩的感想以及衍生出來的想法。就像我家受到紅玫瑰影響的黃玫瑰,開出來的不是紅玫瑰也不是黃玫瑰,而是橘黃色帶紅邊的花,就算你要「去紅玫瑰化」也無從下手,因為我家只有紅邊玫瑰根本沒有紅玫瑰,如果退而求其次選擇「去紅邊化」,剪去了紅邊的玫瑰,雖然看起來像被狗啃過,卻還辨識得出是一朵玫瑰,經實驗證明,並不會有「去紅邊化,玫瑰便沒有自我」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期待「去紅邊化」能還原的黃玫瑰的人也要失望了,不管你紅邊剪得多乾淨都剪不出黃玫瑰的,當然,你可以動用國家機器根除紅玫瑰,不過紅玫瑰走了不保證不會來了白玫瑰、紫玫瑰,重要的是,這樣做只對將來開出的花有影響,已經綻開的花苞就是無法改變的了。而且,跑到別人家的地盤上動手等於宣戰,我們是喜歡和平的人,雖然沒興趣和隔壁的做一家人,也絶對不想製造衝突,要是一個不巧,不但紅玫瑰沒除成還讓我們的黃玫瑰給踩死了才划不來。玫瑰是活的,文化也是活的,會吸收、會成長、會改變,也許你可以用國家機器和媒體的力量引導方向,但你永遠無法掌控開出什麼樣的花。

紅玫瑰、黃玫瑰、橘黃帶紅邊的玫瑰各有特色,每個顏色都有人喜歡,只要這顆玫瑰活得好好的,不管開出什麼顏色的花都會令人賞心悅目,對我來說,真的只要這棵玫瑰活得好好的就夠了,即使開出我不喜歡的顏色,我也願意學著去欣賞它。台灣文化很像一棵受到很多影響的玫瑰,除了很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不能否認西班牙、荷蘭、日本、以及近代來自各地的外籍配偶都有或多或少的貢獻,沒有人能準確預測下一朵花會開出什麼顏色,也沒有任何人能決定下一朵花的顏色,下次看到學者專家又在媒體上嚇大家,搬出一堆什麼什麼主義、什麼什麼化、什麼什麼分裂症之類的,請大家笑笑就好,不要忘了,我們台灣有一個很重要的文化,就是有些事可說不可做,有些事可做不可說,通常電視上吵得最大聲的就是最不會做的事情,只要記得,要加一個顏色容易要減一個顏色很難,真的不用太在乎什麼顏色,只要會開花就是好花,請大家把火力集中在維持這棵花的生命力上吧!

台長: 毒氣
人氣(2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