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0-27 01:02:34| 人氣2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人問我關於股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人問我關於股市,我最排斥與厭惡的新聞訊息。

故事必須從一個單親媽媽說起。

十六年前,我母親當時仍是家庭打毛線代工的稱職小工頭,以及街坊鄰居眼中充滿自信魅力的意見領袖。為了想早點賺足兩個孩子的大學學費,她將所有積蓄投入親戚看似充滿美好遠景的事業中,甚至還好心引介導入其他朋友的資金。

不料,這個親戚的事業因為快速擴張、實力不足而倒閉,親戚一夕之間潛逃出國,只留下一屁股爛帳。母親只好承擔起自己與朋友的所有損失,生活中開始出現巨大的還債包袱,母子也於此時與父親各奔東西。

數年之後,為了早日解決沈重經濟負擔,母親遂開始借錢投入股市,希望能在人人有機會翻身的股市裡,尋求生命中遲來但應得的平反。

從完全陌生到對所有股票走勢瞭若指掌,我在母親身上看到的,絕不是一個短線操作、汲汲營營的投機客,而是一個充滿學習動力、重新尋回自信光彩的一家之長。

然而,生命不但沒有給她應得的平反,反而因為不可預期的連續無量爆跌,讓當時所有投資人的希望徹底毀滅。母親也因為借來的錢血本無歸,從此走上以債養債、暗夜啜泣的灰暗人生,對自己的投機躁進更深深自責與後悔。

她的兩個孩子卻沒有任何怨尤,只是痛心母親時運不濟的坎坷,並且逐漸承擔起原本壓得母親喘不過氣來的生活重擔。

進入新聞界十年以來,從領到生平第一份薪水開始,我的大部份所得都是用來償還舊債。十年如一日的過程中,我的薪水固然節節上揚,但用以承擔舊債的比例卻也隨之提高。

距離舊債還清之日雖已愈來愈近,但我的內心對於身外之物早已雲淡風輕。

過去十年來,我對金錢物欲看得淡泊,只盼母親早日重現歡樂笑容。隨著家中負擔逐漸減輕、弟弟夫婦生下寶貝孫子,母親臉上終於開始洋溢含飴弄孫的喜悅。

只是,每當母親轉過身的背後,卻仍然殘留對於生命不平與自責的淡淡憂愁。

因此,早在記者生涯之初,我就下意識地排斥、鄙夷與股市相關的任何新聞訊息。這方面也是十年如一日,至今未曾更改。

理智上,我了解股市起伏對於經濟發展的指標意義,也明白許多投資人的理財健康心態;但情感上,我始終無法對政府以四大基金護盤釋然,對於所謂股市大戶更不具任何好感。

更精確地說,我根本不在乎、不看不聽、不打算理會「股市」這個東西,以及刻意漠視它在台灣現實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投資股市既然必須承擔風險,政府憑什麼拿納稅人的錢去救濟股市投機者?民進黨過去痛批國民黨操作、介入股市政策不當,但民進黨執政後又比國民黨高明多少?我的內心深處每出現一次吶喊,母親當時尋回自信但終歸破滅的笑容,就再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但是,夠了。

這十年一路走來,我很可能應該反過來感謝股市:如果不是母親投入股市的慘痛教訓,我對金錢物欲不會如此淡泊,我們母子不會如此相互扶持,我們一家人更不會如此珍惜人生、緊密相依。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龐大舊債的沈重壓力,我不會如此想要與生命中的不平對抗,而去反向實踐人生中更多與金錢無關的理想。我對股市聞之色變的高度厭惡,又何嘗不是我追逐理想的最重要動力。

這麼巨大的偏見與敵意,已經夠了。母親的長年辛勞與挫敗經驗,其實早已因為養育兩個孩子有成,而在親朋好友的評價間得到最大平反;我對生命不平的長期抗議與逆勢操作,其實也早已在自得其樂的具體實踐中安身立命。

儘管我還是對投資股市毫無興趣,也不打算花時間去了解那些複雜的指數與走勢;但是,我與股市之間的恩恩怨怨,在上個世紀結束時,都已全部丟到歷史記憶之中。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有人問我關於股市,新世紀開始,我與股市重新素面相見。

台長: turtle
人氣(2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