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21 17:31:13| 人氣3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永恆的笑容(張家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忽聞電話那端傳來惡耗,頓時愣住了,
儘管前一天已經接獲生病的消息,身旁學生的叫聲才回神,
話題因此從蘇州、上海的台商回到東海的兄弟們,
久違的涂弟竟然這麼走了,不免令人有英年早逝的感傷,
雖然學生們並不認識他,但相信多少能夠體會同門的情誼吧!

回憶當年,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那是「東海社會」的學術革命階段,
涂弟是大學部學生,我是碩士班學生,
我們有緣一起參與了那場難得的知識洗禮,
記得他的啟蒙之路--
最先是參加學長理民的「儒教與道教」討論課程,
隨後加入學弟本瑞的「研究所入學保證班」,
這樣的機緣,
我們有機會一起探討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還有統計學的路徑分析方法。
當時他的笑容和爽朗依稀記得,直覺是個快樂的學習者。

大概八五那年吧!
我曾經代理高師大四的「社會變遷」課程,
他不幸成為我初為人師的實驗品之一,
不確定他吸收了多少的發展理論,可記憶中全是他的笑容和爽朗,
以為是個快樂的學習者。

同時,我們都是高師旗下「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的成員,
曾經一起南征北討,訪問過不少的企業主及政經人士,
並也一起製作剪報、紀錄和討論,度過一段不算短的共事時間。
其中,印象深刻的是,
他和涂爸引領大夥拜訪嘉義土豪曾振農先生,進入真實的台灣地方社會。

在這一段時間,每一次的相遇,
不論是在中心、校園其他地方或東海別墅,
他向來是親切的叫聲學長,展露招牌的笑容迎來,
那模樣和情景猶然歷歷在目。

畢業後,各奔南北,見面機會少了,
但偶而在學術場合的碰面,迎面而來的,仍然是那幅熟悉的笑容,
以及柔軟的身段和親切的招呼,他是一直傳播著溫馨和愉快的,
那感覺好像看見彌樂佛一般。

對著學生訴說這一段知識生活的「童年記憶」,
回想一起讀書、一起研究、一起遊戲的日子,
除了感傷和惋惜之外,
也不經意傳達了「上一代」對知識追求的熱情和堅持,
更有那「兄友弟恭」的同門學習精神,特別的是涂弟的模樣。

此刻,他的笑容已經化作永恆,令人永遠懷念。

台長: 涂弟的朋友
人氣(3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