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23 20:56:02| 人氣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雜】中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年的中元,我在大雨滂沱的竹東。連日的豪雨,為農曆七月十五襯托出些許的神秘色彩。當日一如往常幾天,鎮日落雨,絲毫沒有間歇。我被洩洪般的雨勢困於屋中,僅能選擇個雨減小點的時段步行出門進行田野收案的例行工作。雨始終不停,我能感受到準備中元祭拜儀式的人們的焦慮,雨再不停,那大量的冥紙與鞭炮,要如何焚燃施放?及至夜色漸暗,幾天無休的雨勢開始轉小。

吃完晚餐出來,雨停了。小鎮上家家戶戶開始焚燒冥紙。一排排的透天厝門口,擺著貢品,桌前兩盞燭光,一爐燒的正旺的紙錢,豐盛的食物旁,擺著梳用盥洗的用品。豪雨在中元傍晚時的間歇時段,引出街道上無限延伸的火光。所有家互幾乎同時祭拜,難得的壯觀。待到八九點,攤子收的差不多了,鞭炮聲此起彼落,雨便再度開始稀稀疏疏落下,不久,老天繼續進行他未完的傾盆作業。

或許是上天知道那是道上遊魂們的專屬用餐時間吧,因此特別停下幾個小時,讓大家有吃又有拿。

而異鄉遊子的我,在行經那燭光點點的大街小巷時,卻感動的幾近落淚。

小時後對中元節的感覺,就是一個可以買很多零食、燒很多紙錢的暑假末端的日子,因此對其充滿興奮與期待。而在去年的竹東,我獨自踩踏街巷,看到那中國人的人道文化,為遠道而來的孤魂野鬼準備祭品,還有可供洗塵的臉盆毛巾,讓風塵僕僕的客人不至於邋遢著身子進食。而祭罷的紙錢焚燒,以及僅以小串鞭炮提醒客人準備收攤,這一切都讓飄零的人感到溫暖。

雖然孔老夫子明斥「非其鬼而祭之,諂也」,但這觀念或許是處於封建年代的人才會有的吧。中原一統之後的科舉制度與商業流動,以及自古以來三年一災五年一亂的歷史,人民多半在一生中會碰上個遠離家園的機會,而那天涯淪落的經驗,或許也就是常民文化中產生對孤魂野鬼的同理心的重要因素吧。

即便是在眾鬼出閘的鬼月,但這濃濃的人情味,就夠打破那陰森森的氣氛,給人心注入一股暖洋洋的歡喜的了。

台長: 扥辣斯
人氣(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