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1 14:53:35| 人氣5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智看電影】 夏天的故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我而言,我的電影沒有配樂。我用很多現場音,我不想讓音樂破壞我的環境音。對我來說,劇中人物唱歌的曲子就是角色在電影中的動作,就像如果他會畫畫,或他做運動一般,屬於角色劇中演出的一部分。」
---侯麥


侯麥電影中的聲音與音樂

侯麥的電影之所以迷人,就在於它素樸的形式,表現在自然的場景選擇、非職業演員的演出、以及寫實的聲音與音樂。【夏天的故事】整部電影尤其像是侯麥對聲音〈音樂〉的示範教材一般〈不禁讓我想到文‧溫德斯同樣以聲音為主題的【里斯本的故事】〉,為我們做了一次精心的展演。
首先,侯麥為了尋覓電影中會創作音樂的男主角賈斯柏,在【春天的故事】拍妥之後沒有辦法馬上籌拍【夏天的故事】〉,在片中你看到男主角撥弦彈琴引吭高歌都是順乎自然的真情流露,可沒有一點虛偽及造假〈現實生活中此男演員真的組樂團製法國各地巡迴演出〉。再者,我們可以看到電影情節的推演幾乎與賈斯柏音樂創作的萌生既承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譬如電影一開始賈斯柏隻身來到海濱度假,惶惶終日,在無言中試撥琴弦,想要為相約見面的「女朋友」作一首歌。待主動示好的瑪莎出現,賈斯柏的音樂開始浮現逐漸成行。然後是馬莎告知賈斯柏蘇蘭對他也有好感,賈斯柏躍躍欲試,與蘇蘭之間一發不可收拾,此時我們第一次聽到賈斯柏完整的把他創作的歌曲唱出。最後「女友」蓮娜終於出現,三角習題導致賈斯柏琴聲已亂,心緒更亂。而一場夏日情緣就此春夢了無痕,賈斯柏也悻悻然地離開海灘...。
侯麥的電影本身就有音樂性〈有時候,單單聽演員唸白就有行雲流水的音樂情趣〉,音樂不是傳統好萊塢加味的調料,而是演出的動作本身。此外,音樂與聲音也為劇情營造出一股活生生真實的情感氛圍,更增其電影的獨特魅力。



除了美式的造愛(making love)之外…

現在全球的電影文化幾乎都深受美式的慾望感官所影響,造愛(making love)幾乎只剩下剝光衣服、上床打砲、與猛力抽插而已〈這種典型由以美式影集【慾望城市】為最〉。這也是為什麼侯麥電影中所描寫的男女情愛更顯得難能可貴。首先,我們絕對在侯麥的電影看不到活色生香的春宮場景,反之,更活靈活現的反而是法國人獨特對於情色的挑弄與勾引。如同前【電影筆記】總編羅鴻赫特所言:「以做愛的的古典意義來看,拋棄、思念、延遲、等待、解釋、抱怨、不安、希望、謊言、虛情假意、狡猾、算計、幻滅、屈就、鄙視、報復、態度驟變、感激、揭密等等。哪一個不是愛裡面要受的折磨呢?然而,對侯麥來說,這樣的愛一直都伴隨著兩種不變的因素:隨著語言發展關係更深入,並且引發算計的潛力,很快地這些都會瓦解。」但其實這種瓦解與失落卻發散著一股宛如「綠光」般的魔力,這魔力讓人對情感際遇與人生生命有著更寬容圓熟的看法。
這就是侯麥,還有他傳承法國人的感情性愛觀,在他的電影中愈發琢磨愈發璀璨。

(阿智整理於【山腰上的家】)

註:本篇影評整理於兩篇文章:其一是藍祖蔚所撰的「尋訪侯麥的文法─從【夏天的故事】看侯麥的理論與實踐」。其二為羅鴻赫特所撰「法國的情色,語言的慾望。

台長: 阿智
人氣(5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