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19 04:51:20| 人氣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胡锦涛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胡锦涛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的热线直播节目,在今天的节目里呢,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今天的新闻热点,就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北美三国,那么他这次出访的目的是什么?政治背景是什么?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今天我们请来两位嘉宾一起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一位嘉宾是大家知道的著名的政治评论家、经济评论家陈破空先生。

连接收看
陈破空:您好,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大纪元》的专栏作家章天亮先生。

章天亮:您好。

主持人:首先呢我想请问一下陈破空先生,我们都知道喔,胡锦涛出访的时候刚开始有一点波折,他想申请一个或者是说他想跟美国要求一个真实的国是访问,但是最后却没有成功。您能够分析一下这个现象吗?

陈破空:对,这次胡锦涛访问美国,在安排上显得非常尴尬,因为胡锦涛他们要的是一个正式的一个国是访问,但是美国方面呢,他们的态度显得非常的勉强,美国方面开始只是提出华盛顿,就是美国首都以外的地方,由布希去会见胡锦涛。但是中国方面极力要争取在华盛顿,尤其在白宫受到正式的待遇,结果美方勉强同意这点,但是安排的仪式非常简单,就是说在白宫里,短暂的不到一个小时的会谈,再加上一顿午餐而已。那么中国政府对老百姓宣传是一个国是访问,但美国方面一再否认,绝不予以承认。

主持人:这点非常奇怪,按理来说美国已经公开否认了,但是中国必须在国内这样宣传,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意图这么强?

陈破空:对,是因为这个对中国来说,他有两个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对平时的宣传手法他们是反美的需求,就是反对美国的意识型态,要千方百计证明美国的阴暗面,妖魔化美国,证明美国的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而中国所谓的现在共产党制度才是符合国情的。

那么另一方面呢,他们要显示他们政权的合法性,他们存在的合理性,他们执政的合法性,他们要说美国是如何的需要中国政府,国际社会是如何的需要中共,而中共在国际社会有多么重要,甚至美国是有求于他们,所以一直到最后,中国老百姓不知道实情。

事实上美国政府最后是取消了胡锦涛的正式访美,尽管表面上有正当的理由,是因为美国发生了这个飓风袭击了美国南部三州,但事实上这个访问是被取消了,而是改在九月十三号在联大会议上顺便让布希和胡锦涛见见面,也就是正式访问实际上是无限期的推延了。

主持人:所以说到底,这次胡锦涛实际上出访,他只是正式访问加拿大和墨西哥,没有正式访问美国。

陈破空:是的。

主持人:那我今天也看到一个报导就是说,包括一些比较亲美的报章,甚至评论,就说在这次中国强力的要求,保持一种国是访问的状态下呢,中国有比较一些潜在的其他的目的。我不知道章先生怎么看待?

章天亮:是这样子,是胡锦涛这次访问,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一个外交动作,但是,就是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那么实际上就是说他来到美国,或者是访问加拿大跟墨西哥到底有什么所求?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胡锦涛他的这个身分和他当前在国内所处的内政环境的问题。

那么胡锦涛他在政治局呢一直是属于少数,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说,在江泽民下台以后,那么胡锦涛一直没有被冠以核心的名义,而政治局常委会也史无前例的扩大成九个人,其中有六个人都是江泽民的人马,那在这种情况下呢就是说,他既不是核心,也就是说他没有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这样子独裁,就是相当独断。

那么同时的话呢,就是又不冠以核心的话,去突出一个集体领导的问题,那么所谓的集体领导呢,就是在政治局常委会中江泽民的人马占绝大多数的时候,实际上是延续江泽民的路线。那么这样的话呢,胡锦涛他等于说在政治局里面就是变成少数,那么同时的话呢我们就可以看到,说政治局的日常行政的中央书记处,那么绝大多数也都是江泽民的人马。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胡锦涛如果想争取巩固自己的地位的话呢,那么他就是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的话他可以寻求民意的支持,我们可以看到在萨斯刚出现的时候,胡锦涛大概是往这方向迈了几步。

主持人:他有一些亲民的路线。

章天亮:对,他到街头上去跟人握手啊什么之类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就是说,作为一个共产党的总书记来讲的话,他是不可能跟老百姓走的过近的,因为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一些民主等等的,对于共产党本身会造成威胁。

那么在另外一种情况下的话,他可能需要寻求一种外交上的支持,因为中美关系实际上是对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一种外交关系,那么就是谁能够跟美国关系搞的好呢,那么在这个内政方面的话说话就更有份量。那么就是我想中南海在作政治斗争的时候呢,也不可能就是把一个跟美国关系很亲密的一个领导人就轻易的拿下去。

所以胡锦涛此次北美之行的话,希望白宫给他一个高规格的接待,那么也就是希望他能够就是说树立他个人跟美国打交道很有经验的这样一种形象。那么还有一个就是胡锦涛,他面临了一个中共执政以来从来没有的危机,那么就是现在在大陆有《九评共产党》,那么同时的话大陆出现“退党大潮”,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到今天为止,《大纪元》上声明退党的人数已经超过四百万二十万。

主持人:相当大的数目。

章天亮:对,相当大的数目,这个四百二十万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无记名投票,虽然说有的人他没有用他真正的真名,但是他用他的笔名或者是化名的话,但实际上他表达了一个民意,表达了他们不想再跟共产党在一块干坏事的一种民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就是,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过一个事实?在苏联解体之前,就是在1991年8月19号,苏联解体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的日子。那么在这一个月之前,解体前一个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有讲话,他当时就提到,当时苏联宣布退出共产党的人数是四百二十万,那么跟今天在大陆退党人数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了。

当然国情不一样,但是这个反应出就是中共确实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那么胡锦涛他实际上是在政治局中面临少数,那么同时的话又面临“退党大潮”,在这种情况下的话来到美国访问。

所以说我们在考虑胡锦涛跟布希会谈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胡锦涛是中国国家主席,同时还要考虑到胡锦涛还是中共中央总书记,那么他这样一个人呢,从小在共产党的教育中长大,那么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种东西对他来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甚至想都不想就当作真理去执行这样的一个东西。

主持人:所以他更主要是共产党的代表人物。

章天亮:对。所以就是说在讨论的话呢,我们还不能不考虑他一个共产党的总书记,他们想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那能够得到什么。

主持人: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都知道中共讲党政军三大权,党就是摆在第一位,那么刚才章先生也分析到了,就是胡锦涛在控制党务方面,面临很大的困难,在政治局面临困境,那么就是在政府运作方面呢,您觉得他有什么样的困境,对中国的经济运作各方面,那是怎么样一个状况?

陈破空:我想有两个方面。一个就说在高层来讲呢,就是说通过这个矛盾,江胡这四代人,个人的威权在下降,权力在稀释,这个决策圈在扩大,那么在党内非意图的所谓民主空气在增加,在这种不由自主的客观民主的趋势下呢,就任何一个想独裁、想控制这个局势的人,他都会显得有点无能为力,这是一个东西,那么他会受制很多人,受制于周围的很多因素。

第二个因素就是说,中国地方主义盛行,这个改革开放二十七年来,最大的一个负效果就是地方主义、 山头主义,各省市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这个各行其事,对中央不卖帐,这个不卖帐的结果就是比如说胡温推行的宏观调控,不能够在地方上得到推行,中央在喊宏观调控,但是上海广东等地继续在贷款,继续的开放银根。

主持人:楼市的泡沫化继续扩大。

陈破空:楼市的继续泡沫化,股市一直的热一直到破灭为止等等这些情况,大炼钢这些也在进行,所以说这对地方上的耗力呢,权威已经减少了,就说胡锦涛面临一个空前的施政危机。所以这就是他在讲执政为民也好,这个新三民主义等也好,无外乎就是在新的形势下,还有搞保先教育,就是怎么样来挽救这个党心,这个政心、军心,但事实上很难。

所以当他上台之后,所谓胡温新政走向民间,那是一个不得已的行为,就当他在内部高层失去权力支撑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到民间去寻求一些权力支撑,这种寻求权力支撑不是说他自己想走民主化的道路,而是说他想另辟新径去另外走新的道路。

那么同样说到他跟美国的关系,为什么美国不给他一个正式的访问这个国是的待遇?是因为胡锦涛上任以来,因为国际社会对他期望很高,他受过良好的教育,人也比较年轻,也没有参与“迫害六四”或“迫害法轮功”这样血腥的事情,也许他能够改弦易辙,放下屠刀这样子。但事实上他上台以来,不知道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强硬派、保守派和极左派,或者就是在周围强硬派、保守派、极左派的压力下,不断地向左转,不断地向后看。

那么结果呢他在国际上推行一条反美路线,赤裸裸的反美,他一上任国家主席以来,去欧洲访问过两次,去俄国访问过三次,他目的是想“联俄抗美”、“联欧抗美”,但事实上并不容易达到目标,因为欧洲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小的分歧不足以掩盖这种东西,俄国是把俄美关系放在首位的,那么现在他急了,觉得美国对他冷落,尤其是今年,美国可以说是突然之间,美中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量变到质变。

因为今年以来美国突然在军事方面、军力方面对中共戒备起来,而且向关岛、向西太平洋大量的移置美国的海空军及军力,来围堵中国,加强了对中共的围堵,在这种情况下,美中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已经不再是以前什么半亲半热,表面上维持这么一个局面。

美国最后已经失去耐心,连一个国是访问,这个所谓的正式访问这样一个面子都不想维持,就是要给胡锦涛一点颜色看,因为胡锦涛居然在去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当众抢白了布希一顿,显示他是一个反美的急先锋。

所以胡锦涛他在网上被网上的奋青称为胡哥,实际上就是奋青的总代表,所以胡锦涛现在是急了,他想说七月份调整人民币汇率来讨好一下美国,八月份又公布一个什么裁军协议来迎合美国,目的就是想改善一下中美关系,发现想跟世界唯一超强、头号民族强国对抗还是没有出路的,所以他走到这么一个地步。

主持人:这是一个很大的玄机,就是胡锦涛未来该怎么办?那我们今天节目正好也是热线直播,观众朋友们欢迎您打电话进来,我们的热线电话号码是646-519-2879,那您的问题我们两位嘉宾都可以给您一个很好的回答。

那么我们接着问,刚才您提到了就是胡锦涛本身他在努力的改善中美关系,可是我们也看到实际上最后的结果却不是这样子,因为比如说中国在南美关系的发展,就是说在南美的关系发展使得很多南美国家现在赤化的特别快,包括新上台的像委内瑞拉、阿根廷的一些首领都是非常亲共的。

那甚至让美国觉得在自己的大本营里背后就是发生了一个“赤化”的现象,那使得美国对中国的警惕也越来越强。那么你觉得中国方面一直在舆论上说,中国和美国是有一个很大的共同利益,那么这共同利益到底在哪里呢?

陈破空:这个所谓共同的利益,就是说从广义上来讲呢,中国是一个大市场,是人口众多的这么一个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一个增长产业市场,那美国是最大的技术和资金的供应方,在这方面两者有巨大的互补性,在现实利益上有这个考量,但事实上在利益的重合方面,有利益的纠合。

最近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两国对能源的争夺,因为美国一直是世界上能源的消耗大户,居首位,美国就是一个最发达的国家,他的能源消耗是最大的,进口量也是最大的,但现在中国尽管经济产值居世界第七位,但是能源消耗、能源进口尤其是石油进口、石油消耗已经居世界第二位,直接的在世界上跟美国争夺能源。

不仅在中东地区进行争夺,所以说美国反对的它都要去支持,像伊朗,中国、中共在背后支撑伊朗,意图从伊朗获得石油,跟美国对抗。那么在南美、拉美也是石油的一个重地,像委内瑞拉是石油第二大出口国,这里中共也在加紧争夺。

拉美国家因为经历到前几年的经济贫困,这个国家在向左转,包括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都在向左转,向左转加上中共的渗透两者相结合,在这边的能源上,委内瑞拉查韦斯有意把这能源向中国输送,唱反美高调,跟古巴一唱一合。

那么最近中共又把触角伸向了加拿大,因为加拿大实际上是美国的一个主要能源供应基地,那么美国百分之十七的石油从加拿大过来,所以中共又趁美加两国在伊拉克战争上的分歧,把触角伸向加拿大。

所以在北美和中南美洲,同时在向美国后院挖墙脚,所以美国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么一方面跟中共在能源争斗上短兵相接,在海上要冲、海上通道上,双方都跃跃欲试,美国是布有重兵,那么这些东西都加剧了这一个利益的争斗,就他们没有利益的重合和利益的争斗,但是现在呢利益上的冲突比利益上的重合更占上风,所以这也是中美关系在今年急剧恶化的一大因素之一。

台長: 自由女神
人氣(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