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01 03:23:53| 人氣8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漫遊大師的秘密花園》 司馬遷史記Ⅰ~論命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漫遊大師的秘密花園》 司馬遷史記Ⅰ~論命運


這部魯迅先生尊之為:「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最偉大的一部著作。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類有思想。然而動物就沒思想嗎?這時候套句莊子的名話:「你又不是我,你怎知我沒思想!」我想動物們會如是說的跟我哭述著,但可以確定的是~人類發明了文字,得以紀錄並傳承所有的史事跟經驗,加上人類的感情敏銳特殊,更讓流傳下來的故事,可以更具人性,至於是善是惡,這點就不是這裡的重點(這是中國先秦諸子的課題),至少讓我們得以在選擇上有了參考,你說是圭臬嗎?並不是這個問題,這並不是結果論,就像太史公若沒有李陵事件的過程,他又何以已成為你我所熟悉的太史公呢?

然而《史記》只是一部史書嗎?《史記》貴為二十四史之首,那他應該是史書了囉!其實我個人覺得,太史公在發揮史學家考證訓沽的專業及公正客觀的態度外,最重要的還是《史記》在文學的情感及筆法上,完全可以用蕩氣迴腸來形容(甚至只能用頂禮膜拜),當然這必須讀者要有一定程度的對生活經驗的體悟及對宇宙人生的智慧以至於對人對事的情感及思考。說到這裡,我記得台灣有一個新生代(對我看書的歷史上而論)的“知名”作家~王文華,他在小說《61*57》中,塑造過一個可以在馬桶上念完二十四史的人物(這是主人翁靜惠的前男友ing),當然那一年我也認識了一個像極“粉紅色小說”裡的女生,也跟她談了一場有“趣”無回的戀愛,這時想一想我還真是王文華比下的哪個馬桶啊!我自然是失去了,但那些一次次的失去,到讓我更清楚明瞭,生為一個中國人(請用文化觀解釋跟“鄭”權無關)我們可以毋須用“失去”來成就自己,自有前人為之借鏡,太史公若家裡有錢(按編若漢武時代犯罪可以罰錢頂替)或是少一點正義感(就不會因李陵事件獲罪),又何以會有太史公筆下的人事物呢?又何以中國古代士人以至今仍有許多“不以善小而不為”之人呢?所以三千多年後的我們可以說是幸運的吧!

因此《史記》是偉大的,但更偉大的可能還不是《史記》,而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人,這每一個人的命運,這一個個人所衍伸成的家、族、國及天下的命運。



首先,我們談《史記》就不能不談漢武帝劉徹(彘),當然我並不想過於關注整個歷史的經過、定位及功過,這部份各位可以去參閱相關的著作。我比較想關切是~現代人(我們)在人生的舞台上的選擇(事前)及命運(事後),這當然有著許多的利害關係的爭權奪勢,當然也有很多你我無法選擇與控制的“命運”。在正式談論漢武帝之前,我想引用《報任安書》中一段話: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讓我們再好好欣賞感受這段文字,大聲的朗誦這鏗鏘有力的文字,確實為之動容。
因此,老天爺的玩笑,往往都是蒼海狗狗般令人難以捉模,但人的性格卻可以為之改變,當在困境中那一躍的“想法”,正好說明儒家思想中~天時地利人和下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用人助自助天助來面對這一場場的惱人的「命運」。所以情別再怪命運了!





《漫遊大師的秘密花園》 司馬遷史記Ⅱ~論位子

~to be continue~
《圖》上圖為太史公墓, 據說《報任安書》後,太史公便過世


下面收錄《報任安書》的全文,《報任安書》整篇就一個 《辱》字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僕不相師用,而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是也。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遺風矣。顧自以為身殘處穢,動而見尤,欲益反損,是以抑鬱而無誰語。諺曰:「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用,女為悅己容。若僕大質已虧缺,雖材懷隨和,行若由夷,終不可以為榮,適足以發笑而自點耳。
書辭宜答,會東從上來,又迫賤事,相見日淺,卒卒無須臾之間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測之罪,涉旬月,迫季冬,僕又薄從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諱。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則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請略陳固陋。闕然不報,幸勿過。
僕聞之,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立名者行之極也。士有此五者,然後可以托於世,列於君子之林矣。故禍莫憯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丑於辱先,而詬莫大於宮刑。刑余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昔衛靈公與雍渠載,孔子適陳;商鞅因景監見,趙良寒心;同子參乘,爰絲變色:自古而恥之。夫中材之人,事關於宦豎,莫不傷氣,況慷慨之士乎!如今朝雖乏人,奈何令刀鋸之餘薦天下豪雋哉!僕賴先人緒業,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納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外之,不能備行伍,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積勞,取尊官厚祿,以為宗族交遊光寵。四者無一遂,苟合取容,無所短長之效,可見於此矣。鄉者,僕亦嘗廁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議。不以此時引維綱,盡思慮,今已虧形為掃除之隸,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論列是非,不亦輕朝廷,羞當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僕,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僕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衛之中。僕以為戴盆何以望天,故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壹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僕與李陵俱居門下,素非相善也,趣捨異路,未嘗銜盃酒接慇勤之歡。然僕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踐戎馬之地,足歷王庭,垂餌虎口,橫挑強胡,卬億萬之師,與單于連戰十餘日,所殺過當。虜救死扶傷不給,旃裘之君長鹹震怖,乃悉征左右賢王,舉引弓之民,一國共攻而圍之。轉斗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然李陵一呼勞軍,士無不起,躬流涕,沫血飲泣,張空弮,冒白刃,北首爭死敵。陵未沒時,使有來報,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後數日,陵敗書聞,主上為之食不甘味,聽朝不怡。大臣憂懼,不知所出。僕竊不自料其卑賤,見主上慘淒怛悼,誠欲效其款款之愚,以為李陵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彼,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漢。事已無可奈何,其所摧敗,功亦足以暴於天下。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未能盡明,明主不深曉,以為僕沮貳師,而為李陵遊說,遂下於理。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遊莫救,左右親近不為壹言。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親見,僕行事豈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而僕又茸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厲也。猛虎處深山,百獸震恐,及其在阱檻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已至此,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且西伯,伯也,拘牖裡;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陰,王也,受械於陳;彭越、張敖,南鄉稱孤,系獄具罪;絳侯誅諸呂,權傾五伯,囚於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關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曷足怪乎!且人不能蚤自財繩墨之外,已稍陵夷至於鞭箠之間,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古人所以重施刑於大夫者,殆為此也。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親戚,顧妻子,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僕不幸,蚤失二親,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僕雖怯耎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若僕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僕竊不遜,近自托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未就,適會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僕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戮笑,汙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身直為閨閤之臣,寧得自引深藏於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湛,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之私指謬乎。今雖欲自雕瑑,曼辭以自解,無益,於俗不信,只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書不能盡意,故略陳固陋。


台長: 梅庭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