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07 15:07:05| 人氣2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百年回顧華文新趨勢:大稻埕文學漫步

     百年回顧華文新趨勢:大稻埕文學漫步

時間:2011/5/28(六)  15:00-16:30

帶路人:莊永明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請以電話、傳真預先報名,共40名,額滿為止。

報名人數:90

參加人數:46

活動紀錄:

  今天的漫步活動集合在貴德街和西寧北路86巷街口的「莊協發甘仔店」,這間「甘仔店」平時緊閉門窗並不長期開放,活動前帶路人莊永明老師打開了「甘仔店」的門讓大家進去參觀,這裡是老師自幼生活長大的老屋宅,裡頭整齊地擺了許多昔日雜貨店常見的秤子、玻璃瓶等等。老師告訴大家外頭這條貴德街是劉銘傳所計畫建設的街道,因為這條街讓當時許多洋行和傳教士來到此地。

 

  老師談起今天的主題,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大稻埕很難跟文學聯想在一起,較多人會覺得這裡是商業、茶行聚集的地方。說到大稻埕的文學,老師說可以分為舊文學和新文學,舊文學指的是所謂的古典文學,新文學則是經過很多爭論,二三○年代後的文學。以前大稻埕很多老的歌仔戲人員也會在閑暇時間自創閩南語字,而這些字很多到了現今也還在使用著。

 

  而今天的漫步活動將走訪著名文人的故居。第一個介紹的便是在莊協發甘仔店對面紅磚打造的李春生教堂,在1936年興建,李春生是大稻埕知名的首富,當年因為跟英國商人合作,把茶葉輸出美國紐約而賺錢富裕。老師回憶說道大稻埕茶業興盛時,這條街早期有五十多間茶行,老師回憶孩童時期街上外頭有很多茶箱子,鄰居小孩們就在外面堆城堡當遊戲,還有茶行把茉莉花鋪在地上曬乾,以前總愛踩著茉莉花在上頭奔跑。說到李春生很多人第一印象便指他是商人、茶人,但他也同時被定位為台灣的哲學家、思想家,這是因為他在致富後覺得自己沒念多少書而覺得慚愧,便會訂一些西方雜誌來研讀,當時達爾文的進化論、天演論被大家公認為哲學基礎,李春生讀了以後,覺得達爾文弱肉強食的理論跟自己的儒學思想、基督徒的身分認知很不同,他把這樣的心得寫了下來,還自己拿去出版,也因為如此讓後代的人發現原來早在以前台灣有人敢去挑戰西方的理論了。

 

  走一小段路,在騎樓下發現一個窄扇木門,上面的木牌寫著李臨秋故居,談到李臨秋,老師提到了台語早期的歌謠詩詞,老師舉了台灣知名作詞家:李臨秋和陳達儒,像是陳達儒的《白牡丹》、李臨秋的《望春風》,還有鳳飛飛所唱陳達儒的作品《心茫茫》寫著:「半暝月照啊玻璃窗,窗外黑影啊像彼人,搖來搖去啊相戲弄,害阮搭嚇啊心茫茫。 更深窗外啊露水重,陣陣晚風啊吹花欉,看無君影啊亂亂望,害阮等無啊心茫茫。」另外,還有《心酸酸》、《心憂憂》等歌曲,很多形容詞都是台語才表達得出來的,不是國語文可以形容的。

 

  接著,大家走往永樂市場的方向,在迪化街附近剛好遇到了神農大帝誕辰的慶典遊行,老師也和大家介紹了這裡最著名的慶典,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俗諺:「五月十三,人看人。」指的便是大稻埕霞海城隍的誕辰祭典。之後走到了二二八事件的起因地、蔣渭水在大稻埕生活的足跡,最後大家在1934年成立的波麗露本店。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在莊老師精采生動的解說下,讓大家認識到許多在大稻埕這裡生長與生活的文人、在這裡發展的事件與故事。

 

活動剪影:





台長: 文化護照小天使
人氣(2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百年回顧華文新趨勢 |
此分類下一篇:百年回顧華文新趨勢:溫羅汀文學漫步
此分類上一篇:百年回顧華文新趨勢:紀州庵文學漫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