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8 08:16:06| 人氣3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認識「骨刺」-(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椎間盤突出(即俗稱的骨刺),上面的內容有大略說到,但在臨床上 :


椎間盤突出最常發生在二十至四十五歲之間的病人,以男性較多。因為腰椎最大活動量之區域是 L4-L5和L5-S1關節,所以大約百分之九十的椎間盤突出發生在此部位,而影響第五腰椎和第一薦椎神經根。椎間盤突出通常伴有背痛,但是其主要症狀是坐骨神經痛,在髓核物質向後側方突入脊椎管並壓迫神經根時開始產生。


許多情況下,缺乏腿部坐骨神經痛是無法確立椎間盤突出之診斷。雖然許多背部病症伴有腿部疼痛,但是只有在此位置的神經根受刺激才會造成坐骨神經區域疼痛,以及腰薦椎神經根壓迫症候群的徵候。


具有椎間盤突出之病人產生背痛以及後臀部或腿部之傳播疼痛,或是僅伴有腿部疼痛。在病人站人檢查時,會發現病人骨盆傾斜,或出現所謂「坐骨神經病性脊柱側彎」。任何增加患病神經根刺激的因素,例如彎腰、舉重物、咳嗽或打噴嚏,會加重腿部疼痛。通常在受影響椎間空隙或坐骨神經路徑上做深部觸診會感到壓痛。


如果神經受到足夠嚴重的壓力,Achilles反射可能減少或消失。伸趾長肌或前脛骨肌之肌力可能減弱,甚至到足部完全下垂之程度。病人可能具有腳趾和足部之麻木、針刺感,並伴有受影響神經皮之客觀性感覺喪失。


治療方式 : 相當高比例的椎間盤突出症狀病人,會在完整的非手術治療計劃下復原,其包括絕對臥床休息,接著做增強性運動和保持適當之背部姿勢。這種計劃需要最少十天的絕對臥床休息,並且加上局部熱療和適當之止痛藥。臥床休息減少髓鞘內壓力,如此通常可使突出之椎間盤自剌神經根的位置上離開。纖維環例縫可能形成癖組織,因此可以防止椎間盤繼繼續突出。如果觀察到神經根剌激之症狀和微侯逐漸消失,就可評做此計劃之成功程度。一旦神經根所受壓力減輕而症狀消失,就可開始背部增加運動。某些骨科醫師喜好在急性症動消除後使用背部梏具。

台長: 小黑妞
人氣(3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泰sp a - ♀ 醫 療 保 健 ♂ |
此分類下一篇:孕婦按摩,需注意事項
此分類上一篇:認識「骨刺」-(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