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9 16:48:00| 人氣2,05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溪地的華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根據歷史記載,早在一八五一年便有第一批華人到達大溪地。其後的數年間陸續有華人抵達這個小島,他們當中有一部分是來自澳洲的華籍礦工,在前往美國加州金礦時途經大溪地,因為喜歡上這兒而決定留下來。不過,真正的移民潮應該是在大約一八六一至六五年開始,當時有一個商人在大溪地開設了一個棉花種植場,從中國聘請了大批祖籍客家的華人來大溪地替他工作,雖然後來種植場在一八七三年倒閉,不少曾在那裡工作的華人返回中國,但自此之後的一百四十年間,不少中國人為了逃避動盪的政局或其他種種原因而移居大溪地,從此在這個小島落地生根。根據以往的統計,華人在大溪地大概佔了人口總數的5%,即大約一萬人,當中大部分是客家人,彼此之間常以客家話溝通。不過,由於華人在大溪地為數不少,難免會有異族通婚的情況,所以在這兒有很多漂亮的混血兒寶寶,因此現在也很難計算出擁有中國血統的華人究竟有多少了。

在大溪地生活的華人大多從商,島上有不少由華人開設的商店,他們大多經營同時售賣食品和生活雜貨的小商店。在島上還有兩間售賣中國藥品的商店,一些較普遍的藥品如驅風油、風濕膠布、感冒藥等都可以找到,如果你的身體有什麼小毛病而想給中醫看看,可以到其中一間店試試,那裡的老闆娘曾在中國學過中醫醫術。另外當然少不了由華人開設的餐廳,炒麵是此地的大溪地人和法國人的至愛。

在大溪地,最有名的華人要算是Robert Wan溫惠仁先生。溫先生在大溪地擁有最大的黑珍珠養殖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大溪地珠寶出口商,在首都Papeete還設有一間珍珠博物館。由於溫先生的推動,大溪地黑珍珠養殖業成為僅次於旅遊業的最大經濟來源。在一九九六年,他更被世界地理雜誌譽為“大溪地珍珠之王”。

由於大溪地有不少華人,少不了會出現華人社團和中國式建設。在島上就有分別由兩個不同團體所設立的會所:中華會館和中國國民黨駐大溪地第一及第二支部。我並不清楚兩個會所的日常業務,不過兩者都曾經開辦華文班及法文班給予有需要的人士一個學習機會。此外,在大溪地還可以找到一間關帝廟,當地華人便是在那兒慶祝每年的農曆新年。在隔壁的城市Arue還有一個依山而建的華人墳場。

在食物方面,在各大小超級市場例如家樂福,你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中國人常用的煮食材料如白菜、通心菜、豆腐、生抽、老抽、蠔油、麻油、五香粉等等,甚至還有一些在外國較為少見的零食如蝦條和話梅等。記得我初到大溪地時,看見這些從前在法國很難才找到的食材,如今竟然在大溪地是隨處可見,感覺甚為訝異和歡喜。此外,從前只有在巴黎這樣的大城市才可找到的華文報章如歐洲日報,在大溪地的各個書店也有售賣。

我在這兒認識了不少來自香港及中國的朋友,從而得知原來從前有很多在大溪地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都會到香港或中國工作,從而物色合適的異性作為結婚對象,完成終身大事後便帶着妻子返回大溪地居住。

Marmotte的同事便曾經提及她家的故事,她的祖父是大溪地土生土長的華人,人到中年才委託別人替他回中國尋覓合適的結婚對象,當時他只將一張青年時所拍的照片交給委託人。後來,有一個年輕女子願意嫁到大溪地來作為他的妻子,當時從中國到大溪地只有水路,在經過了不知多久的水上旅程後,赫然發現自己的結婚對象竟是一個年紀比她大很多的中年人,在無可奈何下也就嫁給他為妻了。這是一個相當無奈的故事,不過在現今的大溪地大概不會再有這種事發生了。

附圖:中國國民黨駐大溪地第二支部
2004/3/8

台長: calimero
人氣(2,05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15:22: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