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03 20:59:00|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Gloomy Sunday《黑色星期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在網上聽了一首聞說會令人自殺的歌——Gloomy Sunday《黑色星期》。第一次聽後感覺有點恐佈、毛毛的,因為我聽的是Sarah McLachlan翻唱版的『憂鬱的星期天』,幸好不是原唱的,若不是的話…不過想聽原本也不行了(因為原版令太多人自殺而被銷毀)。至於翻唱版本亦絕不建議精神狀況不佳的人聆聽,因那種略帶哭腔的唱法,實在太過於銷魂,所以容易被感染的人,千萬要小心了,好好考慮一下吧。當然,這也還要看是誰唱的,同一首歌會因為詮釋方法不同而呈現多種不同的風貌。

後來,在網上搜尋到Gloomy Sunday的鋼琴版。這次感覺與第一次大有不同,其實它還算是一首非常凄美、帶點悲傷的旋律,而且愈聽愈喜歡,沒有想像中的那樣恐佈。然而,這首歌令多人自殺。我想箇中自殺的原因大概是因為消極歌詞的渲染和歌手的唱腔吧!

《Gloomy Sunday》 《黑色星期天》
Sunday is gloomy 星期天令我情傷
My hours are slumberless 時光流逝我輾轉難眠
Dearest the shadows 親愛的
I live with are numberless 我活在無止盡的陰影裡
Little white flowers 潔白的小花
Will never awaken you 無法喚醒你
Not where the black coach 悲哀的死靈之車更
Of sorrow has taken you 不可能將你帶回
Angels have no thoughts 既然天使未嘗
Of ever returning you 想讓你重返
Would they be angry 我若想加入你們的行列
If I thought of joining you? 他們是否會憤怒?

Gloomy Sunday 憂鬱的星期天

Gloomy is Sunday 傷情在星期天
With shadows I spend it all 陰影始終圍繞著我
My heart and I 我的心意已決
Have decided to end it all 將這一切都結束
Soon there'll be candles 我知道不久之後
And prayers that are said I know 就會有蠟燭和弔唁
But let them not weep 但請他們別為我哭泣
Let them know that I'm glad to go 讓他們知道我走的心甘情願
Death is no dream 死亡不是虛無的夢
For in death I'm caressing you 因為唯有死亡才能與你纏綿
With the last breath of my soul 在我靈魂的最後一次呼吸中
I'll be blessing you 我爲你祝福

Gloomy Sunday 憂鬱的星期天

Dreaming, I was only dreaming 夢,我不過是在作夢罷了
I wake and I find you asleep 夢醒時分
In the deep of my heart here 我發覺你深深地沉睡我心田
Darling I hope 親愛的
That my dream never haunted you 我希望我的夢沒驚擾了你
My heart is telling you 我的心正向你傾訴
How much I wanted you 我是多麼地想你

Gloomy Sunday 憂鬱的星期天

特別的創作及發行背景

在七十年前,亦即是1930年,一位名叫Rezsô Seress (1899—1968)的匈牙利作曲家一天與其未婚妻因意見不合而分手。在兩星期後的一天,天下著滂沱大雨,失落Seress望著雨點,嘆息了一句:「What a Gloomy Sunday! (真是一個絕望的星期天!)」,靈感卻突然如泉水湧現,三十分鐘後,他寫下了一首在音樂史上最淒美壯美的歌曲——《Gloomy Sunday》(憂鬱的星期天)。

接著的一個月,Seress 為這首曲四出尋找出版商,卻被多番拒絕,其中一位出版商人說:「並不因為這是一首憂傷的歌曲,而是這曲所流露出來的那種可懾人心魄的絕望神緒,這對任何聽眾都沒有好處。」但在幾個星期後,他總於說服到一間 發行商去發行此曲了。

可是,之後兩三年所發生的事卻證明了當時那位出版商人所說的話不無道理。

首個悲劇的舞台——匈牙利布違佩斯

Joseph Keller 是布達佩斯的一名制鞋匠,在1936年2月,他在自己的寓所自殺了。當地警方調查此案時,發現Joseph 所留下的遺書中有一段《Gloomy Sunday》 的歌詞,《Gloomy Sunday》一曲在這個時候第一次顯示了它的魔力。

在《Gloomy Sunday》發行的那一年正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當時匈牙利的自殺率是全世界之首,那個時候,自殺並不是一件太罕見的事。可是當《Gloomy Sunday》發行後,很多的自殺案都跟這首曲扯上了關係。當地,有兩名自殺者在聽一隊吉普塞的樂隊演奏《Gloomy Sunday》時,因抵受不了它的刺激,當場吞槍自殺。又據當時傳媒的報導,有兩名紳士在夜總會聽樂隊演奏《Gloomy Sunday》,可是此曲令他們頭痛不已,他們在離開夜總會時,竟拿出手槍,向著自己的腦袋開了槍。

離奇的自殺案

由於《Gloomy Sunday》的影響是如此的震撼,它流傳的速度極之迅速。就在同一年(1936年),它便由匈牙利流傳遍及歐洲和英美一帶,而且十分流行,在那時開始,有關《Gloomy Sunday》的自殺案便開始接二連三地在那一帶發生。

在德國的首都柏林,一名年輕的售貨員在抄寫《Gloomy Sunday》的歌譜後竟上吊自盡,當時那名售貨員生活上是沒有任何困難的。在羅馬,一名正騎著自行車派報的報童在街上聽到一個乞丐在哼著《Gloomy Sunday》的調子,他竟立即停下車,把自己身上的所有金錢都給了那乞丐,並隨即走到附近的一條河邊投河自盡。

在比利時,有一名匈牙利青年在酒吧邊喝酒邊聽著一隊樂隊演奏著的管弦樂,而當該隊樂隊演奏完《Gloomy Sunday》一曲後,他便因抵受不著該曲的刺激,忽然聲撕力竭地喊著,之後取出自己的手槍自殺身忙。當地警方在調查此案時,一名有參與調查的女警希望在《Gloomy Sunday》一曲中得到一點線索,可惜,該名女警亦慘被《Gloomy Sunday》一曲了結了生命。

此外,在當時的自殺勝地的多瑙河,有相當多的人投河自盡時,手中緊持著《Gloomy Sunday》的歌詞或曲譜,其中年紀最小的,只是一名14歲的小女孩。不過,《Gloomy Sunday》的影響力可說是無年齡的限制,一年過八十的老人在自己的家中哼唱著《Gloomy Sunday》,可是她卻越哼越傷心,最後哭著的從七樓跳下,自殺身忙。

在1940年,是《Gloomy Sunday》流入美國不久的時間,但已經被灌錄成唱片了,那首是由當時著名的爵士樂手Paul Robeson所演繹的英文版本。因此,《Gloomy Sunday》在美國的流行程度更勝於很多歐洲的國家。而因此,在當地與《Gloomy Sunday》有關的自殺案亦為數不少。

在紐約,有一位漂亮的女打字員,平日性情活潑開朗。一天,她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借了一張《Gloomy Sunday》的唱片回家聽。翌日,人們發現她的住所發生煤氣泄漏,而該名打字員就因為中煤氣毒而弊命了,在她的遺書中寫著:「我無法忍受這首的旋律,我現在只好告別人世了。《Gloomy Sunday》就是我的葬歌了。」

而在首都華盛頓,在一個沙龍聚會,有一位剛成名的鋼琴家應邀出席並為聚會的來賓彈奏鋼琴樂曲。在出席中一位來賓突然收到她母親在車禍中死亡的消息,於是她便請那位鋼琴家演奏一曲《Gloomy Sunday》以哀悼她的母親。鋼琴家知道此曲之前所引起的眾多自殺案件,本來並不願意彈奏,可是在賓客的多番請求下,終於答應了。他帶點不快地開始彈奏《Gloomy Sunday》,就在演奏完後,他因為哀傷過度而心臟病發,最後不治死亡。

在發生了如此之多的離奇自殺案後,在一天《紐約時報》的頭條中竟出現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標題:「過百匈牙利人在《Gloomy Sunday》的影響下自殺」,如此的新聞一出,立即引起了各方的討論。在歐美等地,有不少精神學家、心理學家,甚至靈學家探討《Gloomy Sunday》一曲的影響,但亦無法對它作出完滿的解釋,亦不能制止自殺的案件繼續發生。

Seress 眼見《Gloomy Sunday》如此知名,於是便向前度女友提出復合的要求,可惜,悲劇便發生了,這位女孩收到他的請求後的第二日便服毒自殺了,人們發現在她的屍體旁有一張上面寫著「Gloomy Sunday」二字的卡紙,她的死亦明顯地與《Gloomy Sunday》有關。

惟一的解決方法——禁播

終於,英國的BBC電台決定禁播《Gloomy Sunday》,美國和歐洲的其他國家如法國、西班牙等亦隨即仿效英國。其後多國的電台更召開了一個特別的會議,決議是歐美各國聯會抵制《Gloomy Sunday》,並將原版銷毀了。但當時,作者Seress 並沒有對決議提出反對,甚至沒有表示任何不滿。

在歐美所發生的自殺案果然明顯減少了,幾個月後,BBC 取消對《Gloomy Sunday》的禁播,不過播出的只是它的樂器版本。這個版本很快又被灌錄成唱片。而在1941年8月,這首樂曲由黑人女歌手Billie Holiday重新演繹,這個版本成為了最受歡迎的一個版本,直到現在。

禁播後自至現在

可是仍有少數人經不起它的考驗而自尋短見,在紐約,有一名婦女在她的住所內服用了過量的巴比妥酸鹽(一種安眠鎮靜劑)而身忙,她死前用唱機重複地播放著《Gloomy Sunday》,直至死後,一名警員才被這重複的音樂聲引來。雖然這件自殺案不能肯定和《Gloomy Sunday》有關,不過警方亦不排除死者是因為聽了這首音樂後情緒低落而自殺的。

有關《Gloomy Sunday》的自殺案越來少見。直到1968年,作者Rezsô Seress因感到再不能創作出像《Gloomy Sunday》般優秀的樂曲而感到絕望。此時,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跳樓自殺,當時他是六十九歲。他臨死前後悔地說:「我真沒想到這首樂曲會令到如此多人自殺,讓我的靈魂到令一個世界去接受上帝的懲罰吧!」。他因為《Gloomy Sunday》而世界聞名,但亦因為它而斷送了生命。

《Gloomy Sunday》一曲在Billie Holiday重灌後流行全世界,在最近的二三十年間,翻唱過此曲的歌手和演奏過此曲的樂隊不計其數,更有作家以此曲為題創作小說。在一些爵士音樂的節目中,仍不時可見到它的出現。

~《不可駕馭的音符》 周譽鎧

後記:

很多人很想知道他們自殺箇中的原因,可是聽過了的人都差不多沒有一個可以活著告訴你為甚麼。很多人也不能忍受其哀傷的旋律,所以當時人稱這首歌為「魔鬼的邀請書」,至少有一百多人因此而喪命,因此被查禁長達13年之久。關於作曲家本人創作曲子的動機,連精神分析家和心理學家也無法作出圓滿的解釋。

台長: Su*San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