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8 00:36:03|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果死刑犯不是野獸──關於《雪地裡的情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對死刑有什麼看法?如果這個問題是由「2100全民開講」的李主持人來問,接下來的答案可能會從國、民、新、親各個黨派的不同立場逐一切入討論,到最後全都成了曖昧難解的政治問題。不過,有時還真的得承認,從有死刑開始(或有法律刑責)的那一天起,它就一直與政治有著微妙的裙帶關係,因為就某種層面來看,它展現了社會大眾與公權力的價值觀,戒嚴時期的叛亂罪或許就是最好的例子,犯什麼樣的罪、判什麼樣的刑,在社會規範的思考邏輯下,人們界定了他們對人類行為的價值判斷。

如果電影也可以作為一種政治訴求的話,那麼《雪地裡的情人》(La Veuve de Saint-Pierre)可說是一次標準的反死刑控訴。導演透過由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飾演的善良死刑犯尼爾,以及人道主義的上尉夫婦三人的遭遇,紮紮實實地譴責了「死刑」及其背後所代表的龐大政治國家體系。

影片從上尉夫人的回憶開始倒敘,尼爾因為酒後一時興起,為了一個無聊的玩笑犯下殺人重罪,被判死刑,無奈在這冰雪封凍的偏僻小村裡,根本沒有可以執行死刑的斷頭台和劊子手,只好被關進監牢等待處決,由當地的軍事統領上尉夫婦看守。自此影片開始娓娓敘述尼爾如何在上尉夫婦的信任下,展現死刑犯不應該有的善良、人性化的人格特質,逐步導入敘述主題,故事也開始轉變成法官、議員所代表的公權力與善良死囚的生命權之間的拉鋸對抗。

「死刑是不應該存在的!」看完這部電影你彷彿可以聽見導演這樣大聲的宣示,因為當人們允許了死刑的存在,允許國家機器可以擁有奪走人民生命的公權力之後,你實在不知道這股強有力的生殺大權,會在什麼時候以合理的手段反撲、濫用,故事存在的那個法國大革命後政權紛亂、人心惶惶的年代,法律終究被政治所用,上尉也在披著合理化、合法化外衣的政治迫害中被處死,一切都是假人民之名依法而為。

片中導演派提斯勒貢(Patrice Leconte)以刻意嘲弄諷刺的手法,將政客、法官、上流社會迂腐愚昧的醜惡嘴臉表露無遺,這樣刻意的醜化,對比於上尉夫婦為人道主義的理想而堅持的正義形象,以及一點也不凶殘醜惡、簡直就是好人好事代表的善良死刑犯,形成了導演最有力的控訴與論述。一邊是醜惡濫權的執法者,一邊是備受迫害的忠良義士,派提斯勒貢的意圖,可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寫到這裡不禁想起奇士勞斯基的《殺人影片》,比起奇大師以精緻內斂的影像思維,《雪地裡的情人》以更煽情式的人物情感認同來達到它的訴求,雖然稍嫌灑狗血了點,但或許更有助於主題理念的傳達。尤其三個主角精湛的演技,讓本片成為以上為夫人(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飾演)為中心的三角情結,丹尼爾奧圖(Daniel Auteuil)當然是愛妻子的,片中上尉偷偷嗅聞妻子內衣氣息的那場戲,導演特別採用了傾斜鏡頭,讓框架內的他與水平線傾斜,他對妻子的傾心、傾倒、甚至放棄自我的一切,在這個鏡頭中其實已表露無疑;同樣的構圖趣味也出現在庫斯杜力卡與茱麗葉畢諾許共處的畫面中,尤其當兩人位在畫面中的前後或左右時,死刑犯低抑的眼角餘光不斷追隨著上尉夫人身影,形成某種構圖位置的流轉,曖昧的情愫自然也不言而喻。

走出電影院,朋友直嚷著陳定南應該來看這部電影的!不過,我卻認為支持廢除死刑的他就算看了,最多也不過是「深有同感」罷了,或許真正應該來看的,其實是那些主張將所有罪犯視為洪水猛獸、趕盡殺絕的「正常人」吧!

台長: 複製羊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