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16 22:13:41| 人氣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喜劇與大眾文化──關於《少林足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說,每個年代都各有其獨領風騷的諧星代表,那麼九○年代香港的喜劇掌門人應該就非周星馳莫屬了!尤其在看過了這部創下香港影史票房賣座紀錄的《少林足球》之後,你真的不得不承認,能拍出這樣讓人通體舒暢的搞笑極品的人,還真的配稱之為「大師」、受眾人膜拜呢!

周星馳獨特的表演風格,應該是從1990年的《一本漫畫闖天涯》就奠定下基礎,誇張、無厘頭的搞笑方式,有別於八○年代許冠文的市民喜劇和黃百鳴的開心系列情境喜劇,開創出「無厘頭」的喜劇新派別。雖然觀眾的反應相當兩極,喜歡的奉之為新喜劇天神,影迷們還成立「星星幫」、「超級霹靂無敵無定向喪心病狂無厘頭周星馳電影會」等影迷俱樂部,共同宣揚星派搞笑文化;討厭的則斥之為低俗不入流的低級趣味,嗤之以鼻。但不論如何,這種個人魅力至上、顛覆傳統敘事情境的新式周派喜劇,的確贏得了一般大眾的認同,至少從票房數字來看,周星馳的魅力是凡人無
法檔的。

*足球+武俠=五千萬認同

《少林足球》基本上仍延續了周星馳作品常見的情節公式和特質,「默默無名的小人物受盡欺凌,後來一舉成名」,簡單、公式化的故事框架,填上怪招盡出、無奇不有的無厘頭笑料,劇情如何發展、人物的心理掙扎當然不是影片的重點,周星馳對現實和真實自我的調侃,對武俠風潮和李小龍的諧仿,以及對女性、性的戲弄與玩笑,才是周派喜劇的精華。《少林足球》從一開始的片頭字幕,就已經點出了全片的搞笑精髓──地球、和尚頭和足球的三位一體宇宙笑觀,也巧妙地將影片既現代又武俠、既超脫現實又與大眾文化息息相關的概念隱含其中。

喜劇當然是大眾文化的產物,而《少林足球》的成功,除了周派魅力的再次發酵之外,更重要的其實在於周星馳對於大眾文化和流行性的掌握。首先,以香港最熱門的運動「足球」作為影片主題,未演出就已經先贏得了足球影迷的好奇,再加上「功夫」、「武俠」這個流行的熱潮,一加一的結果,於是成就了五千萬港幣的認同。

「太極功夫做饅頭、少林功夫踢足球」,透過傳統和現代兩個不同領域的結合,概念本身即已饒富趣味,在種種矛盾的並置和錯亂中,自然而然笑破觀眾肚皮,像是肥胖的水上飄、獨孤九劍出少林等笑料,人們笑,不單單只是因為笑話本身,更來自於這方面經驗和文化的養成,而像這樣的滿足,也絕對不是金凱瑞的喜劇所能給予的。

*窺探當代價值觀的窗口

此外,影片快速切換的鏡頭節奏,也再一次顯現出周派喜劇與傳統喜劇的不同,以八○年代的許冠文或黃百鳴喜劇為例,故事性的情境營造,以及伴隨敘事發展的情境錯誤,通常是最主要的趣味來源。但是到了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不講邏輯敘事發展的鏡頭組合,影片主要以塊狀、笑點的方式構成,風格上更近乎漫畫的呈現,圖像性而非僅敘事的思考方式,也讓周星馳的影片深獲MTV文化孕育的新一代年輕觀眾的喜愛。

其實《少林足球》也提供了我們窺探當下社會價值觀的一個窗口,在這個資本主義掛帥的年代,一切都得向「錢」看齊,於是縱有滿身少林絕技,如果沒錢沒名,一樣會被淹沒在茫茫人海中,一如周星馳那些懷才不遇的師兄弟;黃金右腳的貪財與復仇,說穿了也都是為了名利,這樣的邏輯發展到極至,便出現了「少林正宗」和「時代廣場」兩相疊映的經典鏡頭,古時號令天下的少林寺,到了現代則成了香港最大的購物廣場,這種資本主義下消費至上的思考邏輯,也就不言而喻了。

寫到這裡,我又不禁感傷起來,想想台灣,好像從許不了之後,就再也沒有足以反映本土文化的喜劇了,每個文化都應該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笑話,但我們的喜劇在哪裡呢?或許只有期待「鐵師玉玲瓏」的電影版吧!

台長: 複製羊
人氣(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