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8 07:00:00| 人氣3,0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齊克果:名哲學家13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齊克果

File:Kierkegaard.jpg

【圖博館】:緣現論(3)  (2)KIERKEGAARD

齊氏的思想形成於他成長過程中各種心靈的危機,和在尋找解決危機的方法時不幸遇到黑格爾哲學,也正是此不幸,使他創造出前後呼應立論鮮明的哲學。心靈危機中最大的是「大地震」和「海盜事件」。
  「大地震」是指齊氏父親老齊年青時在Justland地方當牧童,有次在飢餓下曾向天詛咒神,但神並未懲罰他反使他致富,這使得老齊一生以深沈的謙遜求神的寬恕。後來不幸之事相繼發生,死了五個孩子和原配(一七九六年)。老齊在原配未死前竟然強姦了女僕(此即齊氏所謂的大地震),老齊並於次年與她結婚(即齊氏生母)。老齊在事後深深自悔,於是從事業頂盛中引退,藉研究Wollf哲學和路德耶學來平撫滿身是罪的心靈。齊氏就在陰沈的罪感中成長,加上身體柔弱、駝背,使得他從小幾乎沒有朋友,自覺是個例外者。齊氏一八三0年十七歲時入哥本哈根大學取學院,但他卻醉心於人文主義和美學方面的書,並且生活揮霍、債築高台,在一次酒後受友誘引與妓女發生關係。這些均造成了他的罪感和空無感。
  「海盜事件」。《海盜》是本當時哥本哈根最暢銷的通俗週刊,由Goldschmidt創辦,而
Moeller是背後的執筆,常發表一些匿名文章。摩氏在一八四五年十二月的《美學年報》對齊氏蓄意侮辱,導致齊氏在《祖國》日報對摩氏作人身攻擊,並指出摩氏與《海盜》的關係,這又導致摩氏喪失了大學的美學教席。之後《海盜》在一年內連續以齊氏的奇怪外表、可笑的愛情故事(齊氏與女友因罪感而分手)、和誇大的幻想症等,做為諷刺的對象,此事件造成齊氏對大眾文化的深惡痛絕。(以上生平參見一九七,一九八,一九九)。
  齊氏認為真理是絕對永恆的,但他批評理性只會造成困思,經由理性所得的各種思辯哲學和客觀知識只有近似性,黑格爾哲學就是代表。他諷刺黑格爾在建立哲學大廈之後,反住在旁邊的茅屋。諷刺黑格爾的辯證法只不過是文字遊戲、魔術而已(以上參見二00p10、36、122、157、165,二0一p4)。
  齊氏認為真理是困思的一種激情,是人從向外追求客觀的困思,轉向追求人內在的主體性。人因有限性而不能使人等同於無困思的永恆絕對的真理--神,但人的主體性因著力於具實質性、具體性和內在性的實質知識,而使主體性成為真理(二00p143、152、250、252)。他認蘇格拉底的「反諷」和「無知」即是一種主體性的困思的激情,但蘇氏自知自己對永恆、神、理性均一無所知(p98、181)。
  齊氏認為耶教將此種激情強化至最高點,他以自己的絕對預設(真理=主體性=內向性=實在性)貫穿到耶教上。他認為耶教是靈,靈是內向性,內向性是主體性,主體性是實在的激情,在它的極限上是對一個人的永福做一種無限和個人的激情式參與(p225、290)。他並認為教會是無形的教會只存在於各個人的主體性裡(p290),神只為內向性的主體而存在(p308)。信是人的主體性中最高的激情,信的唯一對象是困思的荒謬即空無和罪而非教義(p345-7)。祈禱則是主體性對無限最高的激情的傾聽,而非向外要求什麼(p371)。
  對齊氏而言,罪、憂懼、空無是等同的,但是以辯證方式為之。比如在《憂懼的概念》認為空無生出憂懼,而憂懼的「無對象」即空無。認為憂懼是罪的預設條件,而對罪缺乏意識的後果即是憂懼。他認為純潔即是無知,在純潔狀態的人尚未被確定為具有靈性(spirit),只被確定為靈魂(soul)。純潔狀態即是一無所知的空無,靈的質的躍入的剎那間就產生了憂懼和墮落即罪(二0一p20、29、67)。因人是肉體(獸類)與靈魂(天使)的綜合體,所以只有人才有罪、憂懼,而且憂懼愈深就愈偉大(p155)。那些從沒任何憂懼者還是個獸類(p33)。而異教只知量而不知質的罪,因異教尚未有靈。但異教仍是罪,因他們對罪缺乏意識(p83、87)。
  齊氏並且認為道德的善、惡、自由等均要由罪產生,他說在純潔狀態中,自由尚未確定,自由只存在於憂懼中,且在個人質的躍入所當時,善惡的區分隨之確立(p105、117)。
由上可知齊氏是唯信、唯罪的絕對論者。
  齊氏認為大眾是虛幻的,因大眾將原本是個人憂懼的空無變成某物(something)(p43)。大眾逃避了空無、罪、憂懼,將本是內向性的傾聽化為閒談和好奇心(二0三p29、37)。

索倫•奧貝•齊克果  維基百科

索倫•奧貝•齊克果(丹麥語: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譯齊克果、祈克果、克爾凱郭爾、吉爾凱高爾[1]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麥哲學家、神學家及作家,一般被視為存在主義之父。
2013年5月5日Google為齊克果200周年誕辰設計了紀念doodle[2]。
  生平
齊克果生於哥本哈根一個富裕家庭,在眾兄弟姊妹中最年幼。齊克果的父親早年是一個鄉下農民,後來白手興家成為城中暴發戶,並與富豪之女結婚,躋身哥本哈根的上流社會。後來其妻去世,齊克果之父另娶家中女傭為妻,並在老年得幼子索倫•齊克果。
  齊克果的父親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所有丹麥人一出生就自動成為路德會信徒),本身所受正式教育不多,但勤於自學。他性格憂鬱,且深信自己因早年不虔敬的行為而受到神的咒詛(而齊克果大部分兄長、姊姊活不過三十四歲──那接近耶穌被釘十架的年齡),對齊克果管教──特別是宗教教育──非常嚴厲。齊克果深受父親影響。另一方面,齊克果自少生活富裕,但體弱多病,且與兄長們的相處不融洽。種種因素造成齊克果憂鬱的性格。
  1830年,齊克果開始學習心理學及哲學,並於翌年開始攻讀神學學位。但於1834年,他的宗教信仰陷入低潮,生活變得糜爛,直至1838年才恢復過來。1840年,他完成學位考試、同年向維珍妮•奧遜(Regine Olsen)求婚,並於1841年取得在其他學系等同博士的哲學碩士學位。
  1841年,齊克果覺得自己不可能擺脫憂鬱,更不可能有美滿婚姻,最終決定跟維珍妮解除婚約。這對他日後創作生涯影響深遠。
  後來他成為活躍的作家,以不同筆名出版多部文學、哲學作品。他一生大力反對當時得令的黑格爾哲學,並致力於反思神學。
  1855年齊克果於哥本哈根一家醫院逝世,臨終時不肯接受丹麥國家教會的聖餐,也不肯讓教會參與其喪禮。
  時代背景
十八世紀時,基督教受到啟蒙主義哲學與科學的挑戰,逐漸產生自由派神學;然而另外一個極端是「基要主義」的傳統更正教正統神學,他們長期沉浸於更正教經院哲學的正統思潮裡,太過著重字義解經,將歷史上的某些教義,作為神學立場正確與否的絕對標準。因此基督教會在這兩種神學中,漸漸忘了基督教是怎樣的信仰,甚至連怎樣作一位基督徒的焦點都模糊掉了。
  當時的丹麥把基督教定為國教,只要是在丹麥出生的人,丹麥的國家教會都把他視為是基督徒。嬰兒洗禮的作法非常普遍,人們在尚未有自己的信仰就成了教會的一份子,因此在齊克果看來,在他的周圍,盡是一些掛名的基督徒。丹麥思想界在十八、十九世紀受國外的影響不小。當時一位有名的神學家馬登遜(H. L. Martensen),將黑格爾(Beyond Hegel)的矛盾綜合及人文主義融合於基督教中。[3]那時「個人」的意識全都淹沒在對世界歷史的思索與群體觀念中,因此那時代的病徵倒不是追求情慾或唯物主義,卻是拿狂放的泛神觀來輕蔑個人的存在。[4]
  哲學思想
齊克果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其哲學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可以說是「如何去做一個基督徒」。他對當時社會上的小信風氣深惡痛絕,多番撰文攻擊。
  他認為人們並不能透過客觀性獲得真理,而真理只能透過主觀性呈現,所以他反對傳統哲學將真理當成客觀知識那樣地追求。他亦反對教條主義(包括反對基督教的教條主義),故不願將自己的思想寫成哲學理論,而是以文學作品的形式表達,並以多個不同筆名出版作品。
  存在的層次
齊克果將人的存在描述成三種不同層次:感性、理性和宗教性(或稱審美,倫理,宗教) 。感性的人或是享樂主義者、或是熱衷於生活體驗的人,他們主觀而具創造力,對世界沒承擔、沒責任,覺得人世間充滿可能。理性的人則是現實的,對世界充滿承擔和責任,清楚明白人世間的道德、倫理規條。因此,有別於感性的人,理性的人知道這世界處處設限,充滿著不可能或疑問。面對不可能和疑問,理性的人就只有放棄或否認,並永遠為失去的東西而悲傷。這個時候,人只有靠著「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進入宗教性,用信念的力量戰勝疑問和理性上通常認為是不可能的事。只有看似荒謬的信仰,才能使人重獲「凡事俱有可能」的希望。
  在《恐懼與戰慄》中,齊克果思考舊約中「信心之人的父」亞伯拉罕聽從神的指示殺子獻作燔祭的故事。他認為如果亞伯拉罕不在乎自己的兒子生死、沒有道德倫理以至親情的心理掙扎,或者認為聽命於神而殺子是一種道德規條,他的所作所為就毫無意義。亞伯拉罕的行動的價值在於他從理性躍進宗教性,信仰神的大能、信仰荒謬,相信凡事可能、奇蹟會出現(結果神在最後關頭遣天使阻止亞伯拉罕殺死兒子)。齊克果認為,不通過理性的話,是不會有信仰的。
  絕望的階段
在《致死的疾病》,齊克果認為絕望是不接受自己不想要的自我或固執於現狀的自我、最終「失去自我」,認為這也就是基督教所講的原罪。絕望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絕望、也不一定感到痛苦。最低層次的絕望在無知的人,一心只知世俗物事;這類人沒有自我意識,不認識自我的永恆性,更不知道自己陷於絕望。另一些人意識到自己為渴望得到某些世俗物事而絕望,但仍沒有自我永恆性的意識。另一些人開始意識到自我、永恆性,也意識到自己為世俗物事而絕望的軟弱,為此他們也就不願接受這個自己,結果陷入另一種絕望。再進一步,一些人決定接受軟弱,聽天由命,承認自己的永恆性。進而,他們要願意接受當前的這個自己。他們可能選擇靠著「信心的跳躍」重獲希望,脫離絕望;可是他們也可能選擇視絕望為最終真理,將自己置於永恆的絕望中。
  於是,人在不同存在層次也就有不同的絕望。感性的人為世俗物事而絕望,理性的人也就為拒絕自我或選擇視絕望為最終真理而絕望。信仰是脫離絕望的唯一方式,選擇信仰也就是實現自我的唯一法門。
  齊克果與存在主義
雖然齊克果不願將自己的思想寫成哲學理論,但後人仍視他為存在主義的鼻祖,其所影響的時代並不在他所在的十九世紀,而是在二十世紀。他把存在主義哲學和對敬虔派與奮興運動的神學批判相結合,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一種新的神學。他的批判主義與馬克思、尼採的批判主義並列。
  齊克果並不算是一位建構體系的神學家,在他的神學或宗教著作中只能找到很少的內容,僅有「矛盾」這個詞不斷重複出現,另外他的「信心的跳躍」學說只是表示矛盾的另一個說法,因為它無法合於邏輯地推演出來,是非理性的和令人驚異的。[5]
  齊克果的影響有三方面:一個是在宗教方面,一個是在辯證學方面,一個是對黑格爾引起靈感的影響。[6] 齊克果認為自己的哲學思想與正統的基督教是一致的;但是後來的存在主義哲學家卻發展出世俗,甚至是無神論的存在主義。[7]
  齊克果批判黑格爾的臨在論(神臨在於文化的歷史演進)與以此為基礎的文化基督教,可說是開了新正統神學的先河。[8]而這新正統神學則是對傳統更正教正統神學與自由派神學徹底失望,同時強烈反對基要派對聖經的看法,所興起的一個神學,他們單純的希望重拾「神話語的神學」。
  神學思想
實存主義,或稱存在主義,是齊克果所主張的神學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實存主義屬於人文主義的一派,強調人本主義,所謂真正的「實在」是存在於人生。宇宙萬物,都是為了人而存在,都是為了我而設立的,萬有都是本於人,也歸於人。齊克果憂鬱的個性與孤獨的個人經驗,是他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的原因之一。
  他認為每個人對所處環境都有巨大的責任,雖然世界不斷在演進卻仍不能把人解放出來。而所謂「本真的存在」(authentic existence)是指有自由意志的個人,會向善或向惡作決定。而在決定的時候,因為人是有限的,所以焦慮和失望的產生是可預期的。然而我們必須清楚分辨懼怕和焦慮是兩種不同的狀態,懼怕這個詞有突然存在某物的含義,但齊克果用這個詞是為要描寫人的本體論狀況,他的兩本著作《懼怕的概念》和《致死的病》,就曾對焦慮和失望的兩種狀態進行描寫。
  《懼怕的概念》這本書是從理論的層面來談到關於焦慮的基本著作。齊克果把焦慮分成兩類來談。第一種與他的墮落學說(theory of the fall)有相聯繫。他用有關亞當與夏娃吃禁果的事件作為墮落這個符號的說明,並在這事件中發現深刻的心理透視。
  這一類的焦慮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無法實現」的焦慮,因為受到限制,而有不能實現自己的焦慮。另一方面,是想要實現自己和害怕實現自己的雙重焦慮。而這裡所談論的亞當不是指原來歷史上的亞當,而是指存在我們每個人中的亞當。
  在「本真的存在」裡,人需要親身地切實地決定和參與,不能只同意停留在頭腦中的抽象真理。他認為單單談信仰正統是不夠的,必須有個人的決志。所作出的決定是為了實現一個人的自己,這是與墮落同時發生的問題。墮落之後有另一種焦慮,會產生內疚,內疚帶來焦慮,焦慮的極限就是失望。這種失望在齊克果的《致死的疾病》中也有談到。當人的精神與物質相衝突時,由於人的精神有限,人體驗到在他自己之中的衝突,於是有那種想要擺脫自己的想法,可是卻又有不能藉由自殺來擺脫自己的想法。[9]
  信心的跳躍
齊克果自認是反文化基督教的先知,他極其厭惡黑格爾的思想,認為黑格爾把聖經和先知的正宗基督教,扭曲為文化性的基督教。這種文化基督教在他來看根本不是正宗的基督教。在他晚期的著作《討伐基督教國度》中論到,這種每個人都是「基督徒」的社會,真正的基督教顯然已經消失了。[10]
  齊克果的信心跳躍是談到當人面臨抉擇的時候會引發焦慮,而這種決定是一種跳躍的動作,它無法用邏輯方法來推演。齊克果認為人的墮落也是一種非理性的跳躍。然而另有一種跳躍,就是信仰的跳躍,同樣不能從處境中推演出來。當人面臨致死的疾病或是無法克服的焦慮,信仰卻能幫助人克服。
  在齊克果的理論中,信仰跳躍有三個階段,但是這些階段不是時間上的那種階段,而是包含美學的、倫理的和宗教的,這三階段彼此間相互聯繫[11],無法清楚分開,例如在最後的宗教階段裡,仍不免存在倫理思想和美感。尤其是他認為倫理宗教是具有主觀性的,是源於他獨特的審美觀,而美感卻不能用邏輯來推理。而上帝是所有行為與思想的終極前提,因此更無法用推理與邏輯證明上帝的存在。[12]。
  有關美學階段是他很值得一提的事。美學階段的特徵是與人的生存扭在一起,他在這裡所談到的美學不是指美學這門課程本身或藝術,而是一種衡量的標準。標準是按照每個人和每件事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美學,也就是聖經中描述猶太人對於好的事情或正確的事情,就稱這事為善、為美的「美」,這就是屬於美學的階段。因此他曾批評羅馬教宗曾醉心於異教風俗與道德敗壞的希臘羅馬藝術。
  在倫理階段,齊克果提出「魔性的」(demonic)這一個概念,是「自我隔離」(self- seclusion) 的意思,也就是沒有走出自己。跟這種自我隔離的情況相反的是愛,愛可以引導人走出自我隔離的處境,也就克服了「魔性的」。這種愛的特徵可以引導到愛的關係。也就是說在倫理階段中,愛克服了孤立進而產生責任心,而透過責任心就可以達到倫理的階段。宗教階段超越了美學的和倫理的階段,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宗教A」和「宗教B」,其代表性人物分別為「蘇格拉底」和「耶穌」,兩者的共同之處在於對神的看法上都是存在主義者。
  宗教A或蘇格拉底的宗教認為真理可以在人的存在中找到,也就是說基本真理存在於人自身之中。蘇格拉底想要用辯證法和存在主義把真理從人中召喚出來,他使用兩種方式,一種是反諷,這意味透過徹底的追問來探尋真理。另一種方式是產婆術(midwifery)。教師不是單單地直接教導真理,要幫助人們發現存在他們之中的真理,而使本來存在人之中的知識誕生出來。
  有論者提出,蘇格拉底可被視為人道主義的創立者,這可以被視為準宗教之一,但是蘇格拉底並沒有轉變別人之存在的總體狀態,因為這種轉變只能在宗教B中才能做到。宗教B認為真理無法在人之中找到,因此,上帝必須從人的外面進入,並對人進行教導,於是上帝以基督的形式進入到人之中。這是另一次的跳躍,上帝藉著基督道成肉身產生跨越時間的跳躍。
  因為神與人之間有「素質上的無限差異」(infinite qualitative difference),而人類不僅有限,更是有罪的;所以追根究柢,人必須藉著決心,也就是「信心的跳躍」,以內心的熱情擁抱真理。[13]沒有信心的跳躍就會變成只有理性的宗教,但是這絕對不是正宗的基督教。
  道成肉身的絕對弔詭性與非理性
齊克果主張「主觀的真理」,為新正統神學奠定了哲學根基,重新尋找神話語的神學,將信心置於崇高的地位,只把理性當作是理解神話語的工具而已。就是因為神話語中的基本真理具有弔詭性,使得邏輯學的非矛盾律(A≠-A)在基督教神學也不管用,因為神的意念(思想)高過人的意念(思想),神的道路(方法)超過人的道路(方法)。
  齊克果在這一點上開啟了新正統神學的先聲,所以辯證神學家以他為盟友。齊克果對於真理的定義,特別是關乎神與人類存在的真理,是指「一個客觀不明物,人透過內心最深的熱情去攫取,並且將它緊抱不放。」[14]。但是,「當主觀、內在是真理,客觀定義的真理就成為弔詭。」[15]道成肉身就是一個「絕對的弔詭」,所以只能憑著信心披露與理解。
  黑格爾企圖將弔詭當做邏輯觀念,置於普遍、和諧、理性的真理系統,有違弔詭的真義,並且把它變成抽象哲學觀念的象徵代表。對齊克果來說,耶穌確實就是神,也確實是人,但集中於一身的真理,是邏輯上的矛盾,因此他駁斥黑格爾,認為這是啟示的全新真理,要我們決定是要接受或棄絕耶穌基督為主。[16]一個人要與上帝建立關係,必須是個人的決定,而不是抽象的推理。
  批判世情
  對教會
那時的丹麥是一個信義宗基督教國家,但是當時基督教採納現代主義精神,沉迷在一股追求希臘時代的智慧,卻失去基督教應有的內涵。齊克果以一個基督徒的身分為文,批評那些掛名的基督徒。在教堂中一群沒有經歷過基督生命的傳道人,每個禮拜所講的道理,與衣冠楚楚做禮拜的教友都不相稱,教友們形成了假冒為善的雙重性格,教會如同主耶穌所責備的法利賽人。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無法接受他竟會是這種教會的信徒。因此他坦白地向當時的教會說出內心的話,勇敢的揭發這些嚴重的問題。[17]
  齊克果除了批判當時教牧人員的心態,與一般的雇員沒什麼兩樣以外,他也批評神學也有同樣的情形。基督教神學原本想從生存狀態的矛盾中形成一個有嚴謹規則的客觀化體系。但現在,神學家的處境竟然也表現出不當的性質來。因此齊克果檢討教會是否真的需要神學。[18]
  齊克果不論是在存在主義、信心的跳躍或是真理的弔詭性等理論,在在都對當時的教會提出更新的思想,令教會重新思考真正的信仰與存在。
  主要著作
齊克果以真名及多個不同筆名出版其作品,以表達其反教條、反權威及多重觀點的思想。以下漢譯不包括副題,署以真名的作品不註明作者名稱:
《非此則彼》-Victor Eremita編著(1843)Enten-Eller. Et Livs-Fragment, udgivet af Victor Eremita
《兩個啟發性談話》(1843)To opbyggelige Taler
《恐懼與戰慄》-Johannes de Silentio著(1843)Frygt og Bœven. Dialektisk Lyrik af Johannes de Silentio
《重複》-Constantin Constantius著(1843)Gjentagelsen. Et Forsøg i den experimenterende Psychologi af Constantin Constantius
《哲學性片斷》(1844)-Johannes Climacus著,齊克果出版Philosophiske Smuler eller En Smule Philosophie. Af Johannes Climacus. Udgivet af S. Kierkegaard
《生命的階段》(1845)-眾人著,Hilarious Bookbinder編纂及出版Stadier paa Livets Vej. Studier af Forskjellige. Sammenbragte, befordrede til Trykken og udgivne af Hilarius Bogbinder
《非科學的結語》(1846)-Johannes Climacus著,齊克果出版Afsluttende uvidenskabelig Efterskrift til de philosophiske Smuler. -- Mimisk-pathetisk-dialektisk Sammenskrift, Existentielt Indlœg, af Johannes Climacus. Udgiven af S. Kierkegaard
《不同精神的啟發性談話》(1847)Opbyggelige Taler i forskjellig Aand af S. Kierkegaard)
《愛之工》(1847)Kjerlighedens Gjerninger. Nogle christelige Overveielser i Talers Form, af S. Kierkegaard
《致死的疾病》(1849)-Anti-Climacus著,齊克果編Sygdommen til Døden. En christelig psychologisk Udvikling til Opvœkkelse. Af Anticlimacus. Udgivet af S. Kierkegaard
《基督教的訓練》(1850)-Anti-Climacus著,齊克果編Indøvelse i Christendom. Af Anti-Climacus -- Udgivet af S. Kierkegaard
  參考
1. 梁實秋主編,《遠東英漢字典》,1960年2月。
2. Google齊克果200周年誕辰設計了紀念Doodle.
3. 齊克果,《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第二部第廿二卷)》,謝秉德譯(香港:東南亞神學教育基金會&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63),13
4. 同上,13-4
5. 田立克,《歷代基督教思想學術文庫-基督教思想史》,尹大貽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
6. 同上,576-78
7.奧爾森(Roger E. Olson),《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德譯(臺北縣:校園書房出版社,2002),676。
8. 奧爾森(Roger E. Olson),《神學的故事》,673。
9. 田立克,581-2
10.奧爾森(Roger E. Olson),677
11.田立克,583
12.齊克果,《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第二部第廿二卷)》,15
13. 奧爾森(Roger E. Olson),678
14. 基爾克果,《哲思片段之非科學後續結語》,215
15. 同上,215
16. 奧爾森(Roger E. Olson),679-80
^ 周聯華,《道聲人人叢書第二輯之十八-存在與信仰》,24-5
17.田立克,592-93
Bretall, Robert (ed.) (1946). Kierkegaard Antholog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0-394-60303-6
Evans, C. Stephen (1999). Kierkegaard. In R. Audi (Ed.),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63722-8
Gardiner, Patrick (1998). Kierkegaard, Søren Aabye. In E. Craig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Retrieved November 04, 2004.
Jansen, F.J. Billeskov (1996). SØREN KIERKEGAARD - Life and Work
McDonald, William (2001). Søren Kierkegaard. In Edward N. Zalta (e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01 Edition).
  外部連結
D. Anthony Storm's Commentary On Kierkegaard

齊克果思想與基督教  齊克果-- 存在主義之父
http://christ.org.tw/philosophy/philosophy/Kierkegaard.htm

  一、前言
宗教總是要求全人的投入、執著的相信,不能有所懷疑。但基督教卻並非如此,它讓人對它質疑。上帝接受人們對祂的懷疑,祂讓亞伯拉罕、摩西、約伯、以利亞、施洗約翰、彼得,及其他的門徒質疑,祂也讓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對祂質疑。而齊克果,他就是以懷疑出名的基督徒哲學家。
  事實上,沒有經過懷疑的信仰,就無法成為自己的信仰。
但這裡我們要小心,並非是這位上帝很令人質疑,而是人們有限思考內所建構的這位上帝,與真實的那位上帝,差距絕對是非常的遙遠。「東離西有何等的遠,我們所認識的上帝與真實的上帝之間的差距也有這麼遠!」。因此,不是上帝可疑,而是我們所思想的上帝,或是我們所傳講的上帝,絕對令人質疑。
  二、齊克果寓言例舉
  (1)令人高興的火災
有一家戲院的後台失火了,小丑跑出來告訴觀眾失火的消息,觀眾認為這只是小丑的玩笑,所以只是鼓掌喝采。小丑把警告的消息再說一遍,觀眾叫的更大聲。所以,我認為,世界會在所有智者的喝采中毀滅――所有智者都會認為那只是個玩笑。
  (2)詩人
    詩人是什麼?他是一個不快樂的人,心中懷著一種深沉的痛苦,但嘴唇的模樣卻使得所傳達出來的呻吟與哭叫,聽起來像悅耳的音樂。人們擠在詩人的四周,對他說:「快一點再為我們唱歌!」。這等於說:願新的痛苦折磨你的靈魂。我寧願是個牧豬人,為豬所瞭解;也不願意是位詩人,為人所誤解。
  (3)哲學家
    菲利普威脅要圍攻科倫茲這個城市,於是這個城市所有的居民都很快的起而抵禦。有的人擦亮武器、有的人收集石頭、有的人修護城牆。此時狄奧真尼士(Diogenes)看到這種情景,就匆匆披上斗篷,開始熱心的在街上來回滾動著桶。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回答說:他希望像其餘的人一樣忙,他滾動著桶,是唯恐自己成為那麼多勤勉的市民中唯一無所事事的人。
 (4)禱告 
    一位古代的異教徒,在異端之中以智慧而出名,也以智慧為人所讚美。有一次,他跟一個惡人同船,當船遇難時,惡人提高聲音祈禱,但這位聰明的異教徒卻對他說:「我的朋友,請安靜!如果上 帝發現你在船上,船會下沉。」
 (5)新鞋
    據說有一位農夫赤足到首都,賺了很多錢,能夠買一雙鞋子和一雙襪子,還剩足夠的錢可以買醉。當他醉醺醺地想要發現回家的路時,卻躺在公路中間,睡著了。然後一輛馬車駛過來,車夫對他大叫,要他走開,不然就要碾過他的雙腿。後來喝醉的農夫醒過來,看看自己的雙腿,由於穿上了鞋子和襪子,所以認不出自己的雙腿,於是對車夫說:「碾過去吧!那不是我的雙腿。」
 (6)地球是圓的
    一個病人住在一間精神病院,設法要逃走,結果他跳出一扇窗子,準備走上自由之路。但此時他忽然有一個想法:當你到達城鎮時,你會被人認出來,立刻再度被送回這兒,因此你需要做充份的準備,以便藉由所說的話的客觀真實性,來讓每個人相信你是正常的。一切都沒問題,他一面走一面想這個問題;此時,他看到地上有一顆球,於是他撿起球,放進上衣的垂尾口袋中。他每走一步,球就敲擊他身體的後部,而每次球敲擊他,他就說:「砰,地球是圓的!」他來到了城市,立刻去拜訪一位朋友,他要朋友相信自己並不發瘋,因此他就來回走著,不斷地說:「砰,地球是圓的!」
但是,難道地球不是圓的嗎?難道精神病院仍然會渴望另一個人為這種見解而犧牲嗎?就像所有的人相信地球是扁平的時代?或者說,如果一個人藉由說出一個通常為人尊敬的真理而希望證明自己很正常,那麼他就是不正常的嗎?
然而,醫生很清楚,這個病人的病還是沒有治好。只是我們不要認為,治病的方法是讓他接受“地球是扁平的”這個見解。
(7)缺乏熱情的年代
有一顆每個人都想擁有的寶石,放置在遠方一個結凍的湖上,而湖上的冰很薄,由危險死神監視著,但走近去看,冰顯得十分安全。
如果在一個熱情的時代,有人冒險去拿那顆寶石,那麼群眾會為他的勇氣喝釆;他們看到他的決定性行動很危險,會為他而顫慄,跟他一起顫慄;如果他溺死了,他們會為他悲傷;如果他拿到了,他們會發出羨慕讚嘆的眼神。
但在一個沒有熱情而沉澱的時代,情況就不同,人們會共同認為冒險去那麼遠的地方是非理性甚至是不值得的行為;他們會互相嘉許成為聰明及有著共同的集體想法及觀點,所以把一些非常規的行為,例如「熱心」、「冒險」、「忘我」……變成「技藝」,在安全網中表演一下,極其量在安全網邊緣來個看似危險的動作,而群眾就屏息的說﹕「天啊!多麼瘋狂,他正冒著生命的危險。」
我們基本上是生活在一個沒有同伴的年代,因每個人都很獨立。獨立得看不見別人,容不下別人。
 三、齊克果思想
   齊克果強調:(1)重視單獨的個人(2)強調主觀真理(3)重視個人的自由與抉擇。這日後就成為存在主義的特徵。他的思想重點有:
1)反對黑格爾
反對黑格爾那樣的思想家,齊克果認為黑格爾建立了美妙的思想大系,但他自己不住在裡面。在這樣的思想體系中,人的主體已成為可有可無的東西。
 2)強調人乃是存在於現實
人乃是存在於現實、存在是在變化中,變化必須牽涉到未來,而未來使我發生不確定和憂懼,因為我不知道明日會替我帶來什麼。
 3)抉擇
面對未來,存在的主體必須要替自己作抉擇,這樣才能達到他純真的自我。人是自己創造的東西,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人必須要靠我們去活出來,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把自己的罪行或是自己的決定推諉到別人身上,即使上帝是存在的,我們依然要對自己負責,我們自從被拋入這個世界的那一瞬間起就要為自己的一切作為負責。
 4)存在先於本質
  人並非有其特定的本質,先天的本質難以界定。既然人的存在乃是個體自我的抉擇過程,那麼每個人的本質就是由人生過程中的抉擇結果所決定。
 5)人生三階段
1.感性階段:在這階段中的人,感性的享樂是生命的唯一目的。要達到這種享樂,身體的美麗及健康是必要的內在條件﹔必要的外在條件則為高位﹑財富﹑名譽等。他只觀察,但不實行。簡言之,將存在化約為思想,取觀察而捨實踐的投入。
感性的存在者其生命是破碎的﹑不一貫的,只是「見一日過一日」地,將自己迷失在目前的時刻中,將過去與將來都忘掉。最後,怠性階段的人唯有面臨空虛和無意義。他只有自外轉內,在自己的內部找尋真正的自己。只有這樣的實踐,人才能由破碎分散的存在中躍起,成為一個統一的自己。
  2.倫理階段:通過抉擇與實踐的投入,自我就統一起來,集中起來。在感性階段中的人,常是「自我中心」的。但這種「中心」,只是向外求得的。在倫理階段中的人,生命是以「在自己之內的中心」來得到集中與統一的。
  3.宗教階段:宗教階段與倫理階段的關係密切,其間的些微的不同是,在倫理階段之中的人格統一,只基於抉擇和投入。但在宗教階段中的人格統一,除了基於抉擇和投入外,更加上要接受上帝的意志。人要信仰上帝,就要冒險,要準備作出理性認為最荒謬的事,沒有冒險,就沒有信仰。
四、存在主義的發展
1)以神學形式起源於丹麥
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1852年提出「存在先於本質」,是存在主義的思想基礎。齊克果的思想在丹麥受到限制,直到經過半個世紀後,才在德國被發揚光大。
 2)以哲學形式發展於德國
德國雅斯培(1883-1969)大力鼓吹齊克果的日記,認為哲學不應該脫離現實,創「存在哲學」。
其後海德格(1889-1976)用現象學方法,以「理」闡明「存在」之意義,闡明人的命運與人的使命,以為人的存在是命定的,但人的本質是自由的,其著作「存在與時間」(1927)是存在主義經典之作。他認為:1.人為在世存有。每個人的存在是命註定的,有抉擇自由,計畫人生活的方式及價值觀,因此存在先於本質。2.人為共同存有。世界為大家共有的,大家都是世界的主體,人與人有互愛的責任。
 3)以文學形式 傳揚到法國
德國存在主義以「理」闡明「存在」之意義,傳到了法國以後,就以「情」來實踐個人的存在。代表的學者有馬色爾(1889~1973)、沙特(1905~1980)。
馬氏認為人的存在是絕對的。沙特是悲觀主義者,看到社會的病狀,感覺到想吐,認為人生是荒謬的,人不停追求幸福,但幸福是不存在的人,因此是生活在荒謬中。又說明人的自由是走向毀滅的自由,是無可奈何的自由。
 4)被誤解於及其他地區
美國的頹廢風潮及亞洲的自殺風潮,都是對存在主義的誤解。
  ※參考資料
1. Søren Kierkegaard.,《哲學片段》,陸興華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
2. Soren Kiekegaard,《恐懼與顫慄》,一堪肖聿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3. Søren Kierkegaard.,《齊克果日記》,孟祥森譯,台北:萬象,1992。
4. Søren Kierkegaard.,《論懷疑者》,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5。
5. Tillich, Paul,《基督教思想史》,尹大貽譯,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0。
6. 傅佩榮,《西方心靈品味》,台北:洪健全,1995。
7. ttp://content.edu.tw/senior/chinese/ks_rs/content/hundred/modern/westlu.htm
3. http://home.kimo.com.tw/ushersogood/htm/ph_note/kierkegaard.htm
7. http://www.geocities.com/mason2005/Mind/fable.htm
2. http://members.tripod.com/ericwangjoe/Kierkegaard.htm
4. http://www.cclife.org/htdocs/cclife.nsf
5. http://www.fg.tp.edu.tw/~nancy/existism/develope.html
6. http://www.pces.ilc.edu.tw/teach1/%B1%D0%B0%C8%A5D%A5%F4/4.htm

存在主義神學  維基百科

存在主義神學(Existential theology),又稱基督教存在主義(Christian existentialism),是基督新教神學的分派之一。
  概述
存在主義神學有表現兩種型態,第一種表現在強調形上學(或稱為本體論)的學說,該學說主張:上帝是落在現象世界以外的位格,並且人類的認知能力僅僅止於存在著的這個現象世界,換言之,上帝是人類不可能認識的對象──祂永遠不會成為人類認識活動的客體。這宇宙若有一位造物主,祂就必定會是一位「永遠的主體」,倘若上帝與受造物並存於這個世界並且淪為人類觀察的對象,那麼這一位就必然不是上帝。這一種存在主義神學有它明顯的古希臘哲學淵源,尤其是新柏拉圖主義透過奧古斯都影響基督教而完成的教父時期神學。
  第二種存在主義神學的表現在於強調我們應該同情「生而為人」這種無可施為之處境上。簡單說這就是經祁克果與尼采再提出以後影響歐洲哲學的存在主義之精神內容。
  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以前,在西方的存在主義者始終可以分為有神論與無神論的兩個陣營(後者比如薩特),這兩個陣營都大量使用一些相同語意的術語,他們共同描述了人生是不能被證明有什麼永恆價值的、人生是不可能自行脫困的、是荒謬的、被拋棄的甚至是的場災難( 奧特嘉所言)。
  這一些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者,以卡謬為一個極端突出的方式表達出他們的心志──他們決定接受現象世界中沒有上帝存在的這個事實,選擇做一個誠實而孤獨的人,而不是陷入不知道究竟是人創造了造物主或 反之的循環論證當中。存在主義者對虛無 (Nothingness ) 根源的判斷便是兩派論者的差異所在,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延用了全部無神論存在主義者的說法,並提出結論說:正是因為人類離開了他們的造物主,所以才會陷入這種莫名的虛無感當中,人生的價值也因此只有在與造物主的聯合當中才能體現出來。
  雖然這些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基調都是從人離開造物主以後的虛無感出發,論述人要如何得到救贖、找回完整的自己或是達到一種精神的升華──但除此之外,他們的神學內容也就此南轅北轍、分道揚鑣了。存在主義神學家幾乎多是基要真理的反對者,而他們也沒有成為一個嚴謹的論述集團、提出過什麼縝密的體系來。存在主義神學家對「原罪」、「教儀」跟「是否整本《聖經》都是由聖靈所啟示的?」等等的問題往往表現出很大的彈性,可以說他們只特別關心在 神正論這一系列的問題上──甚至在這一個重要的問題上也因為有本體論的這把保護傘而顯得相當滑頭,存在主義神學也因此是個不容易界定其內涵的學說。另外,基於 存在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對人類處境的關懷,換言之,它的內容也與人文主義多所重複,故而在探討 神學時使用人文主義視野的 神學家也會被看做是本派論者。這點不可不細察。
  存在主義神學家
祈克果 - 或譯克爾凱郭爾,經常被認為是啟蒙以及第一位重要的存在主義者,其終生都保持對上帝的信仰。
海德格
保羅•田立克 - 存在主義神學的代表人物,紐約協和神學院教授。
布爾特曼 - 主要被認為是一位詮釋神學家,與田立克同為新正統神學代表人物。
馬丁•布伯
  外部鏈結
麥奎利 : 存在主義神學 -- 海德格爾與布爾特曼之比較

存在主義  維基百科

存在主義(英語:Existentialism),是一個哲學的非理性主義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1],以強調個人、獨立自主和主觀經驗。尼采和祁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驅。在20世紀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60年代興起的人本主義。雅斯貝爾斯和海德格、保羅•沙特和作家卡繆是其代表人物。
  其最突出的命題是:世界沒有終極的目標;人們發現自己處於一個隱隱約約而有敵意的世界中;人們選擇而且無法避免選擇他們的品格、目標和觀點;不選擇就是一種選擇,即是選擇了「不選擇」;世界和我們的處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懼的瞬間。
  這些命題曾經影響了文學(例如:費奧多爾•杜斯妥也夫斯基和加繆)、精神分析學(例如:賓斯萬格和羅洛•梅)和神學(例如:保羅•田立克)。
  存在先於本質
其最著名和最明確的倡議是讓-保羅•沙特的格言:「存在先於本質」(法語: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他的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卻有選擇的自由。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評價他是個什麼人物,因為一個人是由他的行動來定義的。
  沙特否認神或其它任何預先定義的規則的存在。讓-保羅•沙特反對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為它們縮小人的自由選擇的餘地。假如沒有這些阻力的話,那麼一個人的唯一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他選擇哪一條路走。然而人是自由的;即使他在自欺中,仍有潛力與可能。沙特也提出:「他人即是地獄」。這一觀點看似與「人有選擇的自由」觀點相矛盾,其實每個人選擇是自由的,但對於選擇後的結果,每個人有無法逃避的責任,人在選擇的過程中,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他人的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每個人的自由就可能影響他人的自由,所以稱「他人即是地獄」。
  存在主義並沒有否定神的存在,例如祁克果就是一名基督徒,他認為存在主義是基督徒思想模式的開始。但多數存在主義學家大多均反對教條式宗教信仰,特別是以尼采為最,他在其著作《快樂的科學》(Die fröhliche Wissenschaft)和《反基督:對基督教的詛咒》(Der Antichrist.Fluch auf das Christentum)中提出「上帝已死」的反基督立場,相信自我的選擇是存在主義學家最重要的中心。

台長: 阿楨
人氣(3,0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哲學家 |
此分類下一篇:海德格:名哲學家14
此分類上一篇:胡塞爾:名哲學家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