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29 07:44:44| 人氣3,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擦鞋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狄西嘉(另參本館:狄西嘉:名導演18《擦鞋童》比起前評《貧民百萬富翁》現實多了。

  那「擦鞋童理論」呢?

《擦鞋童》Sciuscià (1946)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2638F2BC5693319

導演: 維托裏奧?德西卡 Vittorio De Sica
演員: Franco Interlenghi,Rinaldo Smordoni
  內容簡介: 羅馬城裏,兩個小男孩以在街邊給路人擦皮鞋爲生。他們每天辛苦工作,卻只能掙得爲數不多的幾個裏拉。他們生活在貧窮和肮髒之中,夢想著有一天能夠騎上美麗的大馬,過上美好的生活。他們千辛萬苦積攢起了50000裏拉,打算用它們去購買一匹駿馬。眼看他們的夢想就要實現的時候,其中一個男孩的哥哥卻把他們引上了歧路:他們向一個算命人出售走私的美國毛毯,結果交易沒有做成,小男孩們卻被抓進了少管所……
  這部新現實主義傑作將鏡頭對准社會底層。意大利二戰後,動蕩的局勢裏,一些孩子爲了謀生在街頭擦鞋,居塞派和帕斯克裏特也在其中,他們因爲受到慣犯巴爾特一夥的欺騙被動卷入一樁冒充警察詐騙的案子而被關進了少年教養院,爲了找到他們的幕後主使,獄方以離間計讓孩子因爲恐懼而招供,孩子們也因此此事而産生了裂縫,根據帕斯克裏特提供的線索,警方順藤摸瓜逮捕了的居塞派的哥哥和團夥其他成員,最後,法庭以盜竊罪分別判處他們有期徒刑,而不服管教的居塞派選擇了逃跑……
http://baike.baidu.com/view/995253.html?tp=0_11

從新寫實主義看新寫實主義看電影   文/料秋

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 出身中產階級家庭,卻以喜劇演員的身分演出超過150部電影,更身為義大利影史最重要導演之一,執導了34部電影。細數其人漫漫璀璨之電影人生,曾四次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擦鞋童】、【單車失竊記】、【昨日今日明日】及【費尼茲花園】),其中1946年【擦鞋童】為第一部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正式將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介紹至美洲以至全世界,到了1948年的【單車失竊記】更是帶領新寫實主義登上高峰。
  【擦鞋童】講述夢想擁有一匹馬的兩個小男孩,為了湊足買馬經費意外捲入黑市交易,被捕入獄,終至以悲劇收場。導演對於人性的捕捉與溫情人文關懷滿溢本片,以極其細膩包容的心胸看待每一個在現實掙紮著生存的人──例如在監獄的橋段,“居塞派”和“帕斯克利特”分別被關在不同的房間而無法溝通,同時迎接他們的同伴更是迥然不同(一邊善於煽動和嘲笑、一邊努力勸和維特正義),但透過導眼的溫情之眼,這並不是孰好孰壞,只是人性上的一點岔路──黑市交易、官僚腐敗、體制不公和律法之蕩然無存,這些才是導演想要呈現的真實問題。
  全片採實景拍攝,甚有紀實效果,尤其片中兩位非職業演員的小男孩肢體語言極為自然,就像【單車失竊記】的男主角真實身份就是工廠工人,而【退休生活】的老人家則是大學教授一樣,導演藉非職業演員表現出既已存在的事件、人物,反而更看出喜劇演員出身的狄西嘉,對“表演”已然重新定義,並且以導演的身分,重新詮釋。反過來說,這些演員們若非放在適合他們的角色劇本上,也無法發揮其超越化學火花的動人特質。巴贊曾述:「如果說羅塞裏尼的風格首先是一種觀察,狄西嘉的風格首先是一種感受。」狄西嘉以夾雜在茫茫人海中兩位男孩的生活遭遇,間接拉出義大利戰後的社會鳥瞰圖,不需要三幕劇般離奇轉折,只是透過情感的層層堆積,我們除了自然對監獄裡的孩子們充滿同情憐憫,更多了冷靜又沈重地自省自責──畢竟兩位男孩只是無辜滄海之兩粟罷了。
  若讓好萊塢來處理,便讓我想到【強迫入境BROKEDOWN PLACE】兩位女主角遭陷入獄,劇情發展便沿著兩人友誼受到層層考驗,最後結局更演變至犧牲一人換取另一人自由的激情場面,明擺著非讓觀眾掬一把同情之淚不可!反觀【擦鞋童】:當“居塞派”的律師要求把所有的罪加諸於“帕斯克利特”時,“居塞派”雖明白並非如此,但也無法(或不敢)在法庭上為好友辯護──對未成年、思想、情感容易受人控制的他們來說,最終不可抗拒地成為體制染缸下的同流者(同時更是受害者)的複雜結局,這樣的貼近人性又叫人震驚的場面,更不難想像當年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震撼世界的悲憫力道。自1952年的【退】片後,義大利新寫實主義被認為走到了尾聲。之後,狄西嘉的作品較為通俗,表現了身為演員對於戲劇張力的掌握。由此回顧:早在在新寫實主義時期,其作品裡面便包含了喜劇的元素。雖是殘酷地好笑,但這位導演對生活的體驗和態度還是樂觀的。
  就劇情來講,【擦鞋童】的通俗與導演精心安排的結構,相較於【單車失竊記】和【退休生活】的渾然天成,缺了自然,也因此【單車】被認為是導演初探後的集大成之作,其敘述結構更是並沒有一定時間順序,也就是說,在主人翁去找失車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事,哪一件事情先發生後發生並不會對影片造成太大的影響。而【退休生活】一片則獻給自己的父親,報導了一個老人和他的愛狗怎麼過日子,對老人退休後的生活做平實、瑣碎地描寫,不過度渲染,但一層一層地直至開放的結局,反而切入問題的核心:其實“生活”未曾追隨影片的起承轉合而止,“生活”依舊困頓、複雜、參差寬宏與深度,而似主角而非主角的"他們",正是身在眾人之中。
http://home.so-net.net.tw/xenw/writing/w20060425.htm
 
狄西嘉>百度百科

維托裏奧德西卡 Vittorio De Sica (1901-1974)生于意大利,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新寫實主義複興中重要導演,而且是一位極具才幹與魅力的演員。他的Bicycle Thieves(1948)是對戰後意大利勞工階級生活的深入研究,體現出一種自然風格。他在當時所具有的意義,從曆史的觀點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他早年致力于演戲,一九二三年首次在舞臺上作職業性演出,二十年代時是一位相當受歡迎的舞臺偶像與歌星。三十年代後,他又兼做導演。1942年導演的《孩子們在看》一片在他的導演生涯中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爲意大利新寫實電影的先驅作品,其價值十分崇高。他的片子幾乎都由查薩特尼編劇。他是意大利名副其實的影壇巨匠。
  維托裏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意大利著名導演、演員,1902年7月7日生于意大利拉齊奧州,1974年11月13日在巴黎去世。
  生平
  德?西卡早年致力于演戲,1923年首次在舞臺上作職業性演出,二十年代時是一位相當受歡迎的舞臺偶像與歌星。三十年代後,他又兼做導演。1942年導演的《孩子看著我們》一片在他的導演生涯中有著重大的意義,被稱爲意大利新寫實電影的先驅作品。
  1948年的《偷自行車的人》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代表作,也是維托裏奧享譽最隆的一部電影。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羅馬,在百廢待興之際,男主角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張貼海報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須的自行車,于是跟他的小孩子到處找車,最後無可奈何地下手偷了別人的自行車,卻被逮個正著。本片是對戰後意大利勞工階級生活的深入研究,體現出一種自然風格。他在當時所具有的意義,從曆史的觀點來說是相當重要的。非職業演員的兩父子演得十分生活化,好些場面令人感動得無話可說。除了節奏稍慢之外,本片在半個世紀之後欣賞仍然受得住考驗。
  《米蘭的奇迹》獲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棄兒豆豆多虧老婆婆羅洛塔收留了他。羅洛塔死後,豆豆只得到米蘭城外貧民窟住。不料當地發現了油礦,富人打算收回土地開采石油,而將所有窮人趕走。窮人合力抵抗無效,已經仙逝的羅洛塔趕緊派了一只“魔鴿”前來搭救。“魔鴿”可以聽任差遣,幫助窮人如願以償,不幸的是“捕獵天使”卻抓走了“魔鴿”,于是窮人又陷入了困境。好在最後羅洛塔尋回“魔鴿”,讓它載負所有窮人一同飛往幸福的樂土……。本片在新寫實意義以外還加進了幻想、遐思和寓言。
  《溫培爾托•德》是意大利影史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也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代表作之一。故事發生在50年代初,當時的意大利尚未從戰後的貧困中複蘇。沒有子女的溫培爾托•德從他當了幾十年公務員的市政當局退休了。微薄的養老金使他的生活非常艱辛,他參加了領養老金的老人們舉行的示威遊行,被軍警驅散。他付不起房租,幾乎被女房東趕出大門,但女房東的小女傭對他的同情使他感到人間尚有溫暖存在。然而生活是無情的,在金錢統治的社會裏,要有錢才能生活,身無分文的他最終淪落到上街乞討的地步。對生活絕望的他想甩掉他心愛的小狗,然後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小狗卻又找到了他,像平時一樣依偎在他身上,這又使他看到了生命中仍存的一絲光亮。
  《終站》講述的是,來到羅馬車站的美國婦人瑪麗•霍布斯,坐上前往巴黎的火車,但她一直坐立不安,此時喬班尼走了過來,勸她不要走,她有所心動,決定乘下一班車走。他們二人是在意大利的一個偶然機會認識的,二人過了幾天相愛的日子,但瑪麗執意要走,使喬班尼非常生氣,打了她一個耳光後快速地溜走了。再度在月臺上看見瑪麗的喬班尼,跨過正有火車開過來的軌道來到她的身旁,于是二人相擁走到了陰暗角落親熱,被警察抓到。而很有人情味的警察放了他們,第二班前往巴黎的火車進入月臺,瑪麗上了車,喬班尼跳上車相送。在下來時,失足跌倒,而瑪莉睜大眼睛顯得擔心不已。列車開走了,喬班尼失落地在月臺上走著。本片的故事情節、背景完全是真實的,是純粹寫實性的電影。
  《昨天,今天,明天》是一部群星喜劇戲,它可以分爲三部。第一部講述的是,一個在黑市裏專門賣外國香煙的女人從未嘗過鐵窗的滋味,因爲當時法律規定不逮捕懷孕的婦女和産後六個月的婦女。所以在産後,就催丈夫做愛,因此逃過了入獄的命運,不過最後因懷孕失敗還是走進了監獄。第二部講述一位富婆迷戀比她年輕的作家,二人一次開著高級轎車兜風,因二人親熱而導致撞車,富婆頓覺索然無味,遂攔車揚長而去。第三部講述一位高級妓女與一位神學院的學生相戀,妓女擺脫了恩客的糾纏,但經不住神學院學生的老父母懇求而不得不與學生分手。學生走後,其恩客仍被打入冷宮。本片分別以三個都市的風格爲代表,充分地刻畫出意大利人的氣質,男女主角都有精湛的演出。
  《意大利式的結婚》由意大利頭號女影星索菲亞•羅蘭主演。費魯米娜在一次空襲時認識了救她的有婦之夫多米尼科,但費魯米娜爲了愛情而與他同居,並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多米尼科結婚。爲了他,她拒絕了很多人的求婚,還爲他生了一個小孩。誰知二十五年過後,多米尼科的老婆死去,他卻不願和費魯米娜結婚。直到知道真相後,多米尼科才感覺到費魯米娜對他是多麽重要。最後,他們在三個孩子的簇擁下高高興興地舉行了婚禮。本片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喜劇片,波瀾起伏的喜劇沖突、幽默的對話和演員的精彩表演也爲本片增添了異彩。
  1970年的《向日葵》是導演的從俗之作。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意大利男子應征入伍,從此音訊全無,他的愛人一直等待著他的歸來。戰爭結束後,他的愛人不遠千裏到蘇聯去找他,當她經過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他的時候,發現他已經和一名蘇聯女子同居了。本片在內容上流于一般言情片的老套,不過在敘事手法上仍維持相當高雅的格調。此片部分外景在莫斯科實地拍攝。
  《芬奇•康蒂尼斯的花園》特意選擇從社會開始反對猶太人到猶太人即將走進集體毀滅的集中營之間的一段生活,而選擇的對象也是猶太富有人家的青年,雖然沒有直接描述他們的結局,但給人的印象卻是陽光燦爛與陰雲密布並存,青春活力與死亡陰影同行,給觀衆帶來的震撼卻比大部分哭哭啼啼的戰爭電影和集中營電影來得更強烈。
  維托裏奧•德•西卡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主要代表人物,而且是一位極具才幹與魅力的演員。他的影片樸實、自然、注重細節,富于生活氣息,充滿對普通人的同情和關懷。于1974年11月13日在巴黎逝世。
  作品年表
  1942年 《孩子看著我們》(I Bambini ci guardano)
  1945年 《天國之門》
  1946年 《檫鞋童》(Sciuscia)
  1948年 《偷自行車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
  1949年 《艱辛的米》
  1951年 《米蘭的奇迹》 (Miracolo a Milano)
  1951年第4屆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1952年 《溫培爾托•德》 (Umberto D)
  1955年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1953年 《終站》(Stazione Termini)
  1954年 《拿坡裏的黃金》 (L' Oro di Napoli)
  1956年 《屋頂》 (Il Tetto)
  1960年 《喬恰拉女人》 (La Ciociara)
  1962年 《萬劫余生情海恨》 (I Sequestrati di Altona
  1962年 《三豔嬉春》 (Boccaccio 70)(與費裏尼、維斯康蒂各執導一段)
  1964年 《昨天,今天,明天》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1965年第37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1965年 《意大利式的結婚》 (Matrimonio all'italiana)
  1966年 《怪賊飛天狐》 (Caccia alla volpe)
  1967年 《七段情》 (Woman Times Seven)
  1968年 《趁當年》 (Amanti)
  1970年 《向日葵》 (Girasoli)
  1971年 《芬奇•康蒂尼斯的花園》 (Il Giardino dei Finzi-Contini)
  1971年第21屆德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演員作品
  Delitto Matteotti, Il (1977)
  風雲英傑 Shoes of the Fisherman, The (1968)
  弄情記 Amorous Adventures of Moll Flanders, The (1965)
  拿破侖光榮史 Austerlitz (1960)
  百萬富翁 Millionairess, The (1960)
  碧港豔遇 It Started in Naples (1960)
  亂世娥媚 The Angel Wore Red (1960)
  羅維雷將軍 Generale della Rovere, Il (1959)
  羅維雷將軍 Generale della Rovere, Il (1959)
  父與子 Padri e figli (1958)
  誘惑 Bella mugnaia, La (1957)
  春滿銷金城 Montecarlo (1957)
  漁娘戀 Pane, amore e... (1957)
  戰地春夢 A Farewell to Arms (1957)
  面包,愛情和夢想 Pane, amore e fantasia (1954)
  Madame de... (1953)
  編劇作品
  戰地兩女性 Ciociara, La (1960)
  拿坡裏的黃金 Oro di Napoli, L' (1954)
  恩貝托.迪 Umberto D. (1952)
  偷自行車的人 The Bicycle Thief (1948)
  Porta del cielo, La (1945)
http://baike.baidu.com/view/280488.htm

電影流派中的新現實主義:

  新現實主義是西方現代電影流派之一。受19世紀末作家維爾加所編導的"真實主義"文藝運動影響,是批判現實主義在特定條件下的發展。多以真人真事爲題材,描繪法西斯統治給意大利普通人民帶來的災難。表現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細節,多用實景和非職業演員,以紀實性手法取代傳統的戲劇手法。首部影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1945),代表作有《偷自行車的人》(1948),《橄欖樹下無和平》(1952)等。現該派雖然沒有過去聲勢浩大但一直在發展變化之中,亦在當代中國的電影中也時有顯示。
  新現實主義電影是在二戰結束前後在意大利出現的,它一出現就受到了人們的注意,甚至令人震驚,其原因並不僅僅在于這一電影學派竟然異軍突起于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面臨全面崩潰的一個法西斯主義國家中,更主要的是它完全以嶄新的獨特的表現風貌,突破了以往西方電影的部分傳統或陳規。
  首先這一電影學派在內容、題材方面的明顯社會性。衆所周知,歐美電影的內容大多數是虛構的,特別是美國好萊塢電影更是嚴重地脫離現實。但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一開始就十分坦率的毫不掩飾的去集中表現大戰結束前後,意大利的社會動向和民族悲劇,這在新現實主義的首部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之後,《遊擊隊》、《太陽仍然升起》、《偷自行車的人》、《擦皮鞋》、《羅馬11時》、《希望之路》、《強盜》、《艱辛的米》、《大地在波動》等影片中被充分的表現了出來,這些影片的內容題材幾乎是在以往歐美影片中難以見到的,主人公也是清一色的小人物,包括神父,家庭主婦、農民、失業工人和遊民,無所不有。這本身就是西方電影中的一次創舉。
  第二是影片的真實性。衆所周知,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的美學特征之一,是它力求場景的逼真感。幾乎所有的新現實主義影片都是把攝影機搬到實地去,在簡陋的街巷,故事的實際發生地--貧民窟、破産的農場--倒塌的樓群中進行拍攝,這一做法在當初雖然是帶有偶然性,但到了戰後由于攝影柵大部分已破落,不能使用。即使使用,也是租金昂貴。無奈被迫只能更多的采用實地場景拍攝。然而這種做法卻在客觀上增加了影片的真實性,自然的同影片的表現內容相適應,而其在一些影片雇用一些非職演員扮演角色,甚至是主角。這一做法就其原意而言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但後來證明這一使影片有著更多的真實性而排除影片的"演出性"的措施是有其片面性的。
  我們將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征綜合起來觀察,是否可以說它實際上是突破了歐美電影那種戲劇化敘事特征,而樹立了一種"反戲劇"的電影美學樣式。在此以前的大部分歐美電影都是局限在"敘述故事"的表現方法上,而新現實主義影片卻是努力想再現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現。作爲新觀實主義電影的理論奠基人,著名新觀實主義電影編劇柴伐梯尼就說過,新現實主義最突出的特征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于它證實了一部影片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故事",即一種根據傳統臆造的故事;新觀實主義的最大努力就表現在它盡可能使敘事淺顯,講得盡可能簡明。總之"它不是故事,而是一種實錄,一種記錄精神。"在闡明新現實主義的美學特征的同時,柴伐梯尼也從理論上爲這一學派辯護。他把新現實主義電影視爲一種(現實的)實錄。因爲他認爲"生活就是藝術。"他說過:街頭巷尾,日常瑣事充滿著感人事件,只要你悉心去注意,你就能找到藝術。"顯然,柴伐梯尼是不主張對生活進行歸納、綜合和提高後作爲一種生活的本質去表現的,而只是局限在對生活現象的羅列,這種創作方法很多是屬于自然主義的。這可從他的《偷自行車的人》、《溫培爾托一目》、《米蘭的奇迹》等影片看出來。但是,應該承認,新現實主義電影及其主張的這種"生活即藝術"論,在戰後百廢待興的歐洲電影市場,卻有著它必然的曆史地位。它象一股洶湧的激流沖擊著陳舊的歐洲電影界,甚至也沖擊著好萊塢、迫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去考慮改變自己固有的制片方向。它的影響是世界性的。
  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 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手法和美學主張,促使以後的電影理論界不論在電影的敘事手法,蒙太奇剪輯、攝影、表演,以致在劇場景的結構上都出現新的論證和觀點。最明顯的是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段落鏡頭"理論(即長鏡頭理論,反對單鏡頭剪輯,而主張像一些新現實主義影片一樣,更多以"段落"或一場戲作爲一個剪輯單元。在他看來,只有這種剪輯方法,才更符合生活。
  在西方電影界中,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甚至還改變了歐美電影界對男女演員的審美標准,即歐美電影以往注意的首先是臉型、身材。而新現實主義電影出現以後,關心的則是《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的女主義公安娜?瑪尼阿尼式的演員,也就是說更強調了氣質。這一觀念的轉變,在至在八十年代後期的美國新好萊塢的電影中又進一步得到了印簽,如簡方達等。可見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影響是劃進代的。
  但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在維持了七、八年之久,大約拍攝了七、八十部影片之後,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後開始了衰落,這種衰落具體表現爲1955年以後,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在題材上日益枯竭。當時,雖還談不上陷入俗套,但已經可以看出,影片原有的那種蓬勃的生命力減少了,表現內容中的社會性也不如以前突出了。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衰落的原因,故然有客觀的和外在的原因,比如統治階級,甚至教會對其就從未間斷迫害;他們指責新現實主義電影"歪曲"、"抹黑"了意大利社會和現實,其次是觀衆逐漸轉向湧進意大利國家的美國好萊塢影片,國外的觀衆群也轉向好萊塢。這一現象體現在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究竟是難以同好萊塢電影競爭的,而觀衆也不願長久地去在主要是表現一些灰暗的社會景象中去尋求娛樂。如果把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興起放到意大利特定的曆史背景中去觀察,將不難發現:它的衰落實際上也是一種必然。它衰落的根源,實際上早已蘊藏在它最初的興起中了。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衰落的根源:首先,新現實主義電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意大利左翼或法西斯的電影評論界,在理論戰線上反抗墨索裏尼電影的鬥爭結果,但是人們發現,這個鬥爭從一開始就缺乏一種更高的理論綱領作爲指導。當時意大利電影充補著法西斯軍隊的宣傳片,且嚴重脫離現實,而庸俗的喜劇片和抒情片也被當局宣揚贊頌,另外那些極端唯美主義或形式主義的"書"法派"影片也被一味推崇。面對這些創作傾向,一些進步電影理論家,把矛頭指向部分影片的虛假、臆造的表現手法上,但對創作思想或理論卻沒有任何有力的作爲,他們只是單純要求電影去真實的表現或再現現實,而未對電影工作者提出應以何種立場和觀點去表現社會現實,更未從方法論的高度去提出過。而當時的出現的情況足以表明,進步電影評論界甚至沒有對當時的電影提出更高的現實主義要求。他們對凡能多少反映意大利實況的影片,都予以肯定和贊揚,這無疑是特定的曆史和社會條件所決定的。
  其次,新現實主義電影學派,實際上也是意大利電影界在反法西期鬥爭中,形成的一種松散的"統一陣線"。拍攝新觀實主義影片的電影從業人員,無論在個人經曆、政治、思想和宗教信仰上都是各不相同的。他們在"電影必須如實地再現實會生活"的含混口號下聚集起來,就象《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中,在特定條件下,從神父到家庭主婦都可以聯合起來,反對法西斯。但是這種曆史條件一旦消失,人們自然按著各自的立場尋找自己的道路、這可從羅西裏尼的《斯特隆波裏火山》,《在意大利旅行》等影片中反映出來,這二部影片中羅西裏尼把人的精神解脫,求諸予神的"恩寵",而拍攝《偷自行車的人》的德西卡卻會在《米蘭的奇迹中》幻想著把人的善意視爲解決社會貧困的重要"藥方"。顯然,他們拍攝的這些影片仍然把意大利的貧困面貌當作重要的背景去表現。
  再次,由于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從一開始就只籠統的強調"如實的表現意大利社會的現實面貌",因此它在客觀上是反對影片去塑造典型的,從許多影片的實際表現看,是無視或輕視對人的表現的。人,在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中,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只是與現實環境等同的"背景一物"。人,只作爲某種現實,一種命運的說明而存在。諸如《偷自行車的人》中的各式小人物,實質上都是在象征戰後意大利的貧困,他們在片中的作用猶如片中呈現的破亂市場,肮髒的貧民窟並無多大區別。只是除了少數表現意大利抵抗運動的影片外,極大部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中的人物,在性格特征上都是較模糊的,他們更多的是作爲一種社會現象的象征而出現,這就導致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影片在表現人、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存在著顯著不足,從而也就擺脫不掉衰落的命運,客觀上講現實主義影片如果只是一味強調貧困,饑餓、失業,在加之影片影調侮暗無彩的,那麽大多數觀衆就不可能的會一直保留著對當初的耳目一新的初期觀看時欣賞心理。既然如此,那些集現實,體栽與現代表現手法與一體的著意刻畫人物,塑造典型的敘事結構影片又自然會成爲大多數觀衆所喜歡的影片。
  對電影藝術發展的貢獻: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創作口號既走出攝影棚,到故事的實際發生地去拍攝,多拍實景和外景不用或少用人工搭制場景,取消舞臺化的照明技術和攝影陳規,並注意讓演員保持自然狀態,充分調動演員的創造性,盡力去掉"表演"的痕迹,這一系列的堅持寫實主義的美學原則和方法,使意大利電影抛開了過去那種浮誇的形式,轉向了真實的社會生活內容,對于世界電影藝術朝著更加切近生活的方向邁進,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作爲電影曆史長河中的一個流程,雖然早已結束了,但是它所倡導的紀實主義和讓普通人成爲銀幕的主人公等美學思想將是永存的,它具有革命意義的美學觀念將長久地影響電影藝術的發展。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1911.html?tp=0_11

擦鞋童理論

1929年華爾街股市大崩盤前,進出股市一度是美國的全民運動,當時的美國人和現在的臺灣人一樣,也是堅信明牌,而且敢衝敢賭。老甘迺迪(就是JFK的爸爸)有一回擦鞋,擦鞋童向他報明牌,老甘迺迪含笑給了這個擦鞋童一筆小費,回去就決定絕不投入股市,因為「連擦鞋童都能預測」的股市,他絕不問津。
華爾街崩盤後,甘迺迪家族是極少數沒有受傷的家族,老甘迺迪趁著這個機會在商界攻城掠地,並把影響力伸進政治圈。老甘迺迪在1969過世,在那個時候,他的經濟與政治王朝都已經穩固。
最近所學到的最重要投資上的課題吧,這次看到大陸股災合併全球大地震,多少可以印證這個理論吧
http://atarulu.blogspot.com/2007/03/blog-post.html

一百個投資股市的錯誤觀念之「擦鞋童現象」

「擦鞋童現象」發生的時候,表示高點已到,要趕快賣出股票,反手放空。

  不一定。
    所謂「擦鞋童現象」,就是說:當路邊的擦鞋童都知道要趕快進場買股票的
時候,就表示賣點已經到了。
  「高點已到」的意思是「最高點」?還是「快要到最高點」?到了最高點之
後,就會馬上反轉向下,立刻讓放空的人獲利嗎?
  正確的說法是:「擦鞋童現象發生的時候,很可能是在『末升段正在進行』
,或者是『即將展開末升段』。」這個時間的精準性還需要拿捏,換言之:這個
「高點」是「最高點」的可能性不會太高,而應該是「次高點」,距離「最高點
」可能還有一成多的上漲空間,而且,可能不會馬上崩盤,而是要拖一段時間做
震盪或盤頭。
  一九九九年的第三季開始,「擦鞋童現象」在華爾街發生了,每個人都知道
「買進網路股,就會賺大錢」,於是很多「高瞻遠矚」的分析師或操盤手開始看
空高科技股。著名的老虎基金因為看空那斯達克指數而大舉進場放空,約空在四
千多點,結果一路被慘軋到五千點,在客戶強大的壓力下被迫認賠回補,損失奇
慘無比。
  雖然後來那斯達克真的慘跌到一千多點,但對老虎基金的操盤人羅柏森而言
,一切都來得太晚了,他也只能抱怨自己「看得太遠,行動過早」而被自己的客
戶釘死在十字架上面──先知的下場多半都是如此悲壯,都怪他太早起跑了。
   「買在低點」是一件很快樂的行為。
  這句話是無聊的馬後炮。
  只有高手才能分辨出什麼價位才是真正的「低點」,一般散戶不具備這種功
力,所以不會找到真正的「低點」,所以他會「看錯低點」,在很多個「不是低
點的相對高點」快樂的買進,然後被套牢。
  散戶如果在某個所謂的低點『快樂的」買進,那麼,這個低點就很可能不是
低點。
  「不是低點的低點」──就是高點。
  至於「真正的低點」來臨的時候,散戶在做什麼呢?
  一、放空。結果空在地下室。
  二、觀望。被先前的跌勢嚇怕了,不敢買進。
  三、搶反彈。緊張兮兮地搶一個「跌勢中的反彈」,一彈上來之後就匆匆忙
忙趕快賣掉,賺一點就跑,因為──搶反彈嘛!──搶完反彈之後,搞不好還會
反手放空,很帥吧──真是帥他個大頭鬼。
  以上三種動作,沒有一種是屬於「快樂的行為」,不是恐懼就是緊張。
  散戶只會在事情過後,已經從低點漲上來一大段了,才會對著上漲的股價圖
發出懊悔的感慨:「唉,當初如果我買在低點,會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啊!」。
  可惜,真正的低點從來不會讓你感到舒服,它只會讓你怕的睡不著覺。
   「低點佈局」,將來獲利可期。
  這句話是無聊的廢話。
  如果我知道這裡是低點,當然我會買,以後賺錢當然也是應該的。
  問題是:
  一、如果不是「最低點」,那還要往下跌多少?(所以一定要最低點才行,
否則,只要再跌一點點,散戶的籌碼就會被洗掉。
  二、如果還要再跌一點點,我是否還有剩下的錢可以「佈局」?
  三、既然「將來獲利可期」,那能不能馬上就發財?
  如果不能「馬上大漲」,散戶的信心就會動搖。
  如果不幸是買在「不是低點」的「高點」,按照盤勢的震盪特性,應該還有
好幾次機會讓你看出來「這個低點原來不是低點,將來還會再跌」而趕快逃命,
可惜的是:散戶都被「低點佈局」這四個字給誤導了,所以他會在一個固定區域
內「分批買進,從容佈局」──只想到砸銀子買進,而一再錯過賣出的好時機。
最後是:錢愈花愈多,局佈得愈來愈大,等到一旦正式反轉向下,就變得真的「獲利可期」了──只可惜這利潤是負數。
   底部就不會再跌了。
  胡說八道,誰跟你講說:「底部就不會再跌了」?
  底部是一塊區域,包含「最低點」與「次低點」(相對低點),只有「V型
反轉」才只有「最低點」一個點;它如果呆久一點,做出一個「橫向」或「收歛
」的震盪區域,就可能是我們常講的「橫向震盪打底」或是「收歛壓縮做底」,
而這種底部當然不可能只做一天,當然也就不可能天天都是最低點。
  正確的說法是:「底部不排除還有一個『最後的急跌趕底』的洗盤動作」,
散戶最重要的是要忍過這個可能會出現的「暴跌見底」,到時可能會發生「你手
中的股票全部跌停板」的現象,但是,最壞的事已經發生了,你可以安了。
  可惜的是,很多散戶把「最後的跌停板」看得過度悲觀,因為在他們而言,
一個漲停板就足以高興個半天,同樣的,「一個最後的跌停板」也可能把他打入
痛苦的深淵而毅然忍痛賣出。
  這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個跌停板」,因為之前極可能已經有一拖拉庫的
股票被套在高檔了,所以脆弱的生命無法再承擔底部的一點兒波濤沖刷。
   「底部」應該耐心等待,期待長線倍數獲利。
  不一定。
  很多案例都是「等得沒完沒了」,根本沒那個耐心等到最後翻身。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黃金。金價在一九八○年崩落,一九八二年開始橫向打底
,一九九六年才見到最低點。總共在「底部區」呆了二十年!
  我在青少年的時候就買過黃金,當年金價暴跌兩年之後我也認為「就算再跌
,也有限了吧。」結果,我終於等到金價突破了三五○美元,只不過,我已經「
兩鬢微見白髮了」。
  奉勸各位散戶:
  第一、「底部」當然應該耐心等待,沒錯,問題是你的耐心有多少?又能撐
多久?
  第二、長線不一定會「倍數獲利」,有的股票漲個百分之八十或九十就停住
了,從此「波瀾不興」、「奈何吹不皺一池春水」,又等不到別家公司來併購,
便黯然下市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http://www.s-force.idv.tw/weekly_15.htm

評《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

很多人在投資與理財這件事情上,走上了歧途。我們需要更多「擦鞋童」,幫助我們從更多不同的面向,理解這個複雜的金融世界。
接連幾場金融風暴,把投資者吹得疑惑不已。不是說,投資才能致富嗎?不是說,要買股票、買基金,才能賺大錢?從連動債到各種新創的投資工具,不是號稱能為投資者帶來財富嗎?怎麼,一轉眼,從華爾街、倫敦、上海到臺北,先前意氣風發地預言著大好行情的金融專業機構們,都在次級房貸事件中灰頭土臉。
到底,金融市場是怎麼回事?所謂的投資與理財,到底能不能為你創造財富?金融業者口中所承諾的美麗未來,究竟會不會實現?
要回答這些問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不能只是接受金融業者們所告訴我們的道理,我們還需要有人替我們檢驗這些道理。
近幾年來,揭發與批判金融業的著作很多。有些來自學界,有些來自媒體,有些則來自金融業的自己人,因為看不慣產業中的惡行陋習,而跳出來出書爆料。這本《華爾街上的擦鞋童》,想要講的,就是華爾街的內幕。
  講故事的兩位作者,一個是在華爾街一家金融機構,專門替有錢的金融業人士擦鞋、賺取小費的巴西裔美國擦鞋童「吉爾」,一個是在時尚雜誌工作、準備踢爆一樁金融醜聞的資深記者「葛瑞」。打從一開始,我們可以輕易發現兩位作者的明顯企圖:要從「外人」的角度出發,揭露一個我們看見平常報上看不到,專家們不會告訴你的真實世界。
    在媒體上,這些金融業者們在談論市場時總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一場又一場的投資說明會又是如此言之鑿鑿,但是在這本書中你所看到的金融業,卻是完全不同的面貌。照擦鞋童吉爾口中所說的故事看來,華爾街這個全球頂尖的金融世界,除了充滿著大家可以想像的奢華、傲慢、舞弊、欺騙,更隱藏著許多你所想像不到的糜爛與荒淫。原來,除了我們從媒體上能看到的醜聞,華爾街上那些平常西裝革履、令人羨慕的高薪族群,還躲在金碧輝煌的招牌背後、在錢似乎永遠揮霍不盡的世界裡,幹著這麼多齷齪又離譜的勾當。
    可惜,擦鞋童吉爾儘管機靈風趣,交際手腕靈活,畢竟還是沒法理解複雜的金融市場;葛瑞雖然資深,但也苦於沒有足夠的「內線」配合,因此兩人雖然在工作上與華爾街菁英的日常接觸中,聽到了無數的八卦,提到一個又一個無恥行徑,但是對於這些人在金融市場上違法舞弊的手法,著墨非常有限。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為《一個華爾街擦鞋童的告白》(A Confession of a Wall Street Shoeshine Boy),不過,不同於已故投資家柯斯托蘭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不同於凱斯勒的《一個股票分析師的告白》,不同於柏金斯的《經濟殺手的告白》,這位擦鞋童的告白中,明顯少了金融味。企業如何做假帳,金融業者如何吸引投資者上鉤,如何在金融市場上瞬間獲利,如何五鬼搬運,如何挪用公款炒作衍生性金融商品,如何釀成一個又一個的金融災難,這位滿口怪腔英語的擦鞋童,顯然招供不出來。
    然而,擦鞋童吉爾沒招供,卻是投資者如今最迫切需要學習的。成功的投資者都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在投資上有所收穫,就得花工夫做功課。說來簡單,卻一點也不容易。採取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每個人都應該把各種可能的情況弄清楚,並且做好準備。就像要出國旅行,多少要知道目的地的基本概況,例如氣溫,要為可能面對的風險有所理解,例如當地治安好壞,也要在出發前做好行前準備,例如帶著當地貨幣、萬一身體不適時所需要的隨身藥物等。我們無法確定這趟旅程是否百分之百安全,但至少可以設法降低自己因意外而受害的嚴重程度。
    投身金融市場的道理是完全相同的。我們應該更加清楚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了解自己所託付的專業顧問們在做些什麼事,搞懂到底金融業裡的人是怎樣工作的。比方說,他們讀什麼?去哪找資料?怎樣敲電腦?如何得出一項項的投資建議?我們應該弄清楚每一個投資建議的背後,是有足夠的依據,抑或僅是編織出來似是而非、專門用來吸引投資散戶上鉤的說詞而已。
   理財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投資也是創造財富最好的方法,但很多人卻在投資與理財這件事情上,走上了歧途。我們需要更多「擦鞋童」,幫助我們從更多不同的面向,理解這個複雜的金融世界。
http://blog.roodo.com/good_morning_press/archives/5629817.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3,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書評影評 |
此分類下一篇:《單車失竊記》
此分類上一篇:《兒童電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