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6 07:04:23| 人氣2,192|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共犯體(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共犯體之析判

序言--兼導論

本書論旨在析判台灣之實相並非生命(命運)共同體,而是共犯體。由於台灣共犯體的產生具有特殊的時空條件,故必須對影響到台灣的西方縱向之歷史和橫向之社政經文化結構(本書前三章),中國縱向之歷史和橫向之社政經文化結構,及其相關的日本、NICs、第三世界(四至六章)等充分析判,而後才能解構台灣共犯體的實相(第七章)。
  為完成上述目標,本書以獨特的方式寫作--在前現代的關聯辯證之架構內,透過現代的理性論證,來析判後現代的分散割裂之台灣共犯體--既然如此,讀者未必要依固有讀法由先而後,而可從感興趣較關注之點切入。但在分散割裂之餘,更要顧及理性論證與關聯辯證。
  本書從民國八一年約一百二十萬字之草稿,整理成民國八二年約百萬字之初稿,精修至民國八四年約四十五萬字的電腦稿,其間不斷地修增內容、添減資料。為更扣緊主題,不得不將韓國、日本、東南亞及台灣的政教關係之內容抽出,而只保留部分在《台灣儒佛三系說之析判》,至於首章〈宗教與社政經的關係〉,有見於宗教在各大文明尤其西方歷史之重要性,故予以保留。另外撰寫計劃中原有第八章〈蘇俄與中共〉,其目的在透過析判蘇中共的帝國形成、共產革命、極權統治、尤其經濟改革的敗成等等議題,來比較本書相關的論述(如戰前的德日、戰後的NICs),但亦因篇幅要增約十萬字及不想給本書拖個尾巴,而抽出另成單行本。
  但以上增修皆從作者觀點為之,但從讀者考量,本書似乎可分成二個獨立且又有關聯的部分,以便更能符合讀者需要,亦即可將總共七章的前五章定為《台灣共犯體析判--基礎篇》,基礎之意有二:一者前五章的內容是後二章的關聯性論證之所在,二者前五章可獨立出來當做西洋史、中國史、東亞史及社會科學等之精義來閱讀。並將後二章定為《台灣共犯體析判--主體篇》,主體之意也有二:一是從近代中國社政經文化之析判,來探究中國與台灣之辯證關係,二是從社政經文化深層、政治意識形態及知識分子等三路,來析判台灣共犯體到底是如何共犯。另外為了幫助讀者更容易了解本書各章節的內容大意,以下依序簡述之。
  第一章〈宗教與社政經的關係〉以萬餘字小篇幅析判古埃及、西藏及回教等政教合一之形成和特色,並與第二章西方耶教比較,可得知具絕對超越的神觀和原罪觀的耶教,在政教關係上張力最強。回教欠原罪觀而利於哈里發政教一體化。古埃及、印度教、佛教二者均欠,欠則有利於聖王觀念而不利於政教分離和民主,而非如表象所觀察(教性較溫和容忍)可能有利民主。另由中國、埃及、羅馬的發展可知,人類政治要進入有效的專制政權並非易事,而是需要能抗拒外來入侵、壓抑並統合地方勢力、建立有效的統治機器、產生足以與政權相匹配的國家意識形態,及有以支撐中央集權運作的社會階層和經濟生產分配制度。而非如主張「東方專制」起因於水利工程(如尼羅河、兩河、黃河)者,所認為的治水需要所以產生了官僚化的專制政體,因為由古文獻和考古可知,此說非但不合史實且倒果為因。
  第二章〈西洋歷史之分析〉分七節析判西方從古至今有代表性的國家及文化,以做為第三章〈說文解字〉諸觀念的展現場域,及與中國台灣比較之標的。其中第一節(2.1)〈古希臘〉除了分析雅典及斯巴達兩種不同體制的帝國形成之地緣、民族和文化等背景外,並由此批判民主政治起源於雅典之迷思。進而以古朗士《希臘羅馬古代社會史》有關「父權」的形成與演變,來比較中國古代的相關論述,可得知西方後來認為人在社會上角色運作所依之規範,是共同體內成員基於權利意識,彼此認可制定的。但中國則認為社會各成員的行為,是依從天道而來且發自人內在德性要求之義務。權利與義務的對比,使得中國從古至今均對權力權利不明,這也不利於資本主義和民主政治的發展。
  2.2〈羅馬帝國〉則析判羅馬人雖然在征服意大利其他城邦時常予被征服者部分公民權,且以邦聯而非中央集權方式統一全意,而這有助於對外征戰對內團結。但帝國不斷地擴大對外之掠奪,卻造成在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化霸權上,傳統的國家崇拜遭外來文化的衝擊。在經濟社會上,帝國的上層因財富和權勢帶來腐化,下層小農經濟破產而淪為農奴或城市失業者,成為政府沈重的救濟負擔,和野心家的群眾力量。在軍事上,軍隊已非忠於國家的小農兵團,而是忠於將領的雇傭兵團,成為野心獨裁者的武器。以致於到476年帝國終於瓦解成地方割據的中世封建社政文化經結構。
  2.3〈封建制度〉則析判西方封建制正因有上節羅馬帝國的因素,故雖與中國的西周封建在人身固著、主從關係、分封等有些形式上的類似。但由中國封建制在形成的原因、瓦解的早晚及權利義務觀等之不同,可知二者本質之異。可是中國封建制早瓦解之歷史「理性」,卻造成了不利於民間社會及民主、自由、資本主義等產生且逐漸中央集權之「非理性」,西方則反之。
  2.4〈英國發展的過程〉除分析英倫三島有那些地緣及民族文化等因素,有利於英國中庸漸進的民主政治、資本主義、社會改革、及封建貴族精神等之形成外。並析判大英(大美、大和……不也如此!)沙文民族文化形成過程的種種「醜陋面」,以資刺激大台灣河洛沙文主義者反思其慣有的「貶中美西美台」技倆。析判英國君王、教會與貴族間的鬥爭,並非一般所認為的以民主、自由、科學、資本主義等為本質,而是在君王及各階級的「私利」下成就了「大憲章」「牛津條款」「清教」「國教」等「公理」之內含。最後析判英國以漸進的民主及社會福利來解決資本主義下的社政經文化困局,所帶來的階級衝突、福利病及老大的紳士文化(可比較台灣的族群鬥爭、福利賄選及悲情文化)。由此可知,英國甚至西方至今的民主並非一般所言那麼理性、民主、自由及寬容;資本主義也非韋伯派所言只得力於新教及城市中產階級。
  2.5〈法國發展的過程〉則析判由於法國比英國更羅馬化,故封建制不但形成的早且更為僵固,以致法國在君主專制及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中,對比於英國,將發現法國貴族無力制衡王權,且使國王與貴族均易腐化。就中央來看,貴族官職來自購買,中央施政計劃愈大則腐化愈大。就貴族來看,其權勢和榮耀來自不具生產性的特權。當內憂外患至,國王自認有絕對王權可將負擔平均至貴族和教會,貴族則自認其特權乃花代價才取得。雙方自認有權,但實際皆無力使對方就範。即便被迫開三級議會,可是新興的第三階級又自認權利被奪。在此情況下,會議自然是惡質革命的導火線,而非良性的制衝和改革。正因如此,做為世界「革命」典範的法國大革命便與「改革」典範的英國有了強烈的對比。法國大革命充分地表現了革命此一激進社會運動中常見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政客及知識分子為了奪權,以各種意識形態合理化其橫行,並驅使群眾成為革命的芻狗,以致於政客、知識分子及群眾共犯成一體。(這些並非法國大革命的特例,而是表現於俄國、中國甚至李登輝政權「寧靜革命」等之常態)。故法國大革命不但不合革命原來虛構的烏托邦,甚至造成中央更形集權及小農經濟效率不佳,在帝國與共和交替的政爭中不利於政經發展。經二百年多年政體更替之教訓,到二十世紀80年代後的「左右共治」,法國人才體悟到中庸的重要。以此比較,台灣在李登輝錯亂的憲改下之不明體制,不知如何面臨可能到來的聯合政府之共治,雖第三屆立委選舉國民黨以85/164席形式過半,但實質上仍極可能會因85席的異質性而在未來議事上常無法過半,故常發生與民進黨、新黨既鬥爭又聯合的政治現象。至86年更與民進黨勾結修憲以擴大總統權利、縮減立法對行政制衡的方式,來解決上述難題。此種以一己之私而非憲政原則修憲的結果當然是大亂,事实也証明如此,之後的兩次立委選舉執政黨均不過,但陳政權就是不交出組閣權也不組成聯合政府,朝野就僵在那兒,台灣就虛耗了十年,未來還有得耗,不会因此刻民九十四年六月的未代國大之修憲而解決。
  2.6〈德國發展的過程〉則析判日耳曼民族因熱衷於對外征戰,故當英法封建由盛而衰,開始建立民族國家之際,日耳曼仍陷於長期內戰,諸侯各自為政,並建立遲來的封建。正因如此爾後德國的發展和統一便採取異於英國由下而上之模式,而是由強勢的國家機器及民族主義從上而下,主導國家社會的政經軍教育及文化之發展。此模式成為日本、中國等後進國發展時常效法的典範,其成效雖可觀,但也須付出強控制之代價,以致國家及民族常易走上帝國與分裂。即便到二十世紀末,西德仍以併吞方式統一東德,而造成嚴重的社政經文化問題。李政權及台獨便常以西德併吞式統一來謬比兩岸關係,以圖加強台灣的分離意識。
  2.7〈美國發展的過程〉則從析判「美國神話」--美國本質乃民主、自由、人權--開始,顛覆美國獨立革命運動之神話,剖析美國制憲過程階級的「私利」如何與民主、自由、人權的「公理」結合,最後析判大美帝國形成的過程及其自然要付出的代價。以上析判之目的在刺激大台灣人反思處處以美國為馬首之謬。
  第三章〈說文解字〉分十一節析判與本書直接相關的重要社會科學觀念,如此不但可集中處理,更可免去其他地方論及這些觀念時之繁複註解。
  3.1〈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除釐清一般對西方文藝復興的誤解外,並以此析判中國民初新文化運動者對文藝復興的誤解、及對中國傳統文化之謬批。另外透過對康德等有關啟蒙的解釋之析判,在比較西方近代啟蒙運動及中國民初新文化運動之後,可知所謂的「啟蒙」其實是「啟盲」;所謂「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其實是「啟盲與滅亡的雙重芻化」。
  3.2〈權力論〉則從析判權力的本質下手,釐清權力與權利關係,再比較本書多處古今中外有關權力、權利……的理論及歷史,不但可知中國傳統的政治理念是種義務論而非權利論,以致很難以西方的專制或獨裁去界說中國的中央集權,也可知李政權是一種徒具民主皮的「後威權」或「民粹威權式民主」,即便民進黨的陳政權亦然。
  3.3〈從民族主義到帝國主義〉則析判由於民族主義含有夾雜著從共同的語言、宗教、血統、習慣、風俗、文化,到求國家統一而強調民族靈魂、文化傳統、國家精神,再到積極地擴張民族國家的對外發展等要素。故古今中外任何民族主義只要能力允許均會具備廣義的種族主義、國家主義及帝國主義。即便台灣民族主義也含有河洛種族主義、台灣國國家主義、和經濟東南西進帝國主義。由此可知Arendt認為西方資本主義之前的民族國家因是人民基於真誠,主動組成政府和國家,是具有公共領域政治自由的國家,故不會像資本主義下的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對外擴張,是謬。
  3.5〈民主與自由〉則析判由民主政治的特質及其實施條件,可知民主其實也是種意識形態,但民主信仰者故意忽略,以致於現代化者在進行經政社文化等現代代之時,發生了後進國尤其第三世界的現代化與原先期望或理論相違之事實。Huntington以其威權主義認為現代化不但不會增加政治民主、安定、結構分化、和國家整合,反而會造成社會挫折、政治不安定、政治腐化、軍人干政、貧富不均、城鄉對立、價值紊亂、疏離頹廢等。杭氏論斷獲得二個時代(六、七0年代,八、九0年代)二組對照(第三世界與NICs,蘇東與中共)之證實。而且民主政治尚存在著「多數決」及「民意」之謬,也有種種的異化(如人民民主,李式民粹民主)。另外由楊國樞及林毓生有關多元、自由、開放社會的論戰,再加上台灣解嚴後民主自由雖有改善但法治遠不足、及香港新加坡的相關情形來看,可知現代化、多元化、民主、自由、法治等之間並無必然關係。而且由Olson的《集體行動的邏輯》可知「多元社會」未必真是「多元」,更談不上什麼公共論域。
  3.6〈自由與保守〉則析判一般所認為的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的分割,最早可追至法國大革命時,柏克為首的保守主義。到二十世紀的三0年代,美國的自由派支持政府干預經濟活動,強調社會福利。而保守派主張自由放任,反對政府干預。其實柏克有關人性、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的看法,基本與洛克、亞當斯密同。所以柏克的保守主義就是古典的自由主義,是主張政經理性、自由競爭、古典民主。而不是到三0年代才異化成保守派。亦即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和保守派在政經理性、自由競爭、和古典民主上看法是一脈相承的。反倒是,自由派是經社會主義異化的。至於台灣媒體和政學界常以「保守」貶抑對手,更是一種庸俗化的表現,結果奪權後的李陳政權更「保守」。
  3.7〈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除介紹二者有那些內含特質外,並依革命社會主義從蘇東瓦解和其他共產國家紛紛進行資本主義式改革,可證實革命社會主義已失敗;改革社會主義在西歐也因無法促長經濟而失勢,雖然資本主義亦遭難題,但西方仍以之為主,因它是西方的基本結構,並非如Bottomore所言西方是從資本主義往社會主義邁進。其實反倒是德日、NICs無明顯的主義之爭(即便三民主義也是一包羅萬象的指導大綱而已,甚至中共的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也做了類似的調整),而是立基於各自特殊環境,發展的比較成功。
  3.8〈意識形態〉除析判意識形態發展史的種種「被貶化」外,更以政治意識形態的特質、功能及陷阱來析判李政權和台獨。
  3.9〈官僚制度〉則以韋伯的官僚制來比較中國官僚制之異同,並由官僚制的內在危機來析判韋伯以牢籠說明官僚制危機,並未正視到官僚制的最根本危機正是理性本身,而非新教倫理或資本主義精神之喪失。
  3.10〈改革與革命〉則以對改革與革命之分析,來批判孫中山、二蔣、毛澤東、李登輝及知識分子。
  3.11〈社會變遷〉則析判社會運動之所以非理性的關鍵不在群眾,而是精英使然,其因是他們常「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另外則析判現代化理論之謬,及中國現代化論者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之謬見,而這又是台灣自由派不可能有中國意識及對「中國結.台灣結」無知之根本原因。
  第四章〈中國社政經文化結構之分析〉分九節析判中國傳統社政經文化結構的特質、如何形成及其影響。
  4.1〈古代的社政經文化結構〉則透過對華夏文化的形成及西周封建史實之描述,來析判西周封建並非制建制、非帝國制、非奴隸制、及非城邦制,並因西周氏族共同體喪失又無法建立自願組合的共同體,使得中國的社會結構成為以個人和家族為中心。而無法像日本在現代化過程中充分利用並保存源自氏族社會的集團性,更不可能順利產生像西方自願組合的契約性共同體。另外由於華夏文化的儒家道統已成為中國傳統社政經文化結構的根本核心,故須在4.2〈儒家與社政經關係〉釐清一些錯綜複雜的問題,以便做為本書多處析判新儒家、自由派及台獨等有關中國民族文化有那些謬見之依據。
  4.2〈儒家與社政經關係〉則透過對韋政通與李明輝有關泛道德主義的爭論、民主科學開出論、及新儒家與自由主義之爭論等,來析判中國傳統不利於現代的民主、科學、資本主義、社會及文化等,其實是與儒家意識形態有密切關聯,其因並非現代化論者所謂的儒家道德乃他律之恥感,而是儒家在視道德主體為絕對第一義之同時便將民主等之主體性併吞。這好比西方的論證理性展現於社政經文化時也產生了另種的併吞,而造成牢籠、異化、爭權奪利等之危機。
  4.3〈中古的社政經文化結構〉則透過地方勢力及精英的中央化過程,來析判中國民間社會的瓦解及中央集權之產生。
  4.4〈中央集權的諸面向〉則從相權、評諫權、史官及道統等諸面向,來析判中國中央集權的發展過程。
  4.5〈權利與義務〉則從中國家庭結構及對孝經的分析,來批判中國父權並非瞿同祖所言:「中國的家族是父權家長制,父祖是統治的首腦,一切權力都集中在他的手中,家族所有人口……都在他的權力之下,經濟權、法律權、宗教權都在他的手裡」。而是如Hamilton所言:「孝並不指涉強者與弱者間只有因果關係……孝是一種告誡:〔讓人們〕遵從生命中的角色之責任而行動……服從他人可以在不發命令的情況下產生;甚至,連下命令的人也可以不存在。即令父親或丈夫不存在,兒子還是兒子,妻子還是妻子,這好比天子依舊是『上天之子』一樣……在人們順從及孝順之際,呈現出諸意志的和諧,因此,原則上,命令他人的舉止並非發自個人意志之行為,而是義務之舉。權力乃從角色上的順從而導引出來,並非來自行政裁奪上的特權」。
  4.6〈孔孟應為道的錯置負責〉則析判儒家的禮之絕對化、忠孝一體化、崇古與聖王等並非一般所言乃後人使然,而是孔孟本身就存在的內在困境。
  4.7〈中國家族主義〉則析判中國家族主義因深受人文化過程及祖先崇拜之影響,使得良知的自律異化成他律的恥感等,並使得中國家族主義異於日本的集團主義及西方的契約社會,進而造成家族主義對中國從古至今之社政經文化等方面種種的正負功能及影響。
  4.8〈二種謬誤的中國結構論〉則以非命定論及本書對中國傳統社政經文化結構的研究,來析判孫隆基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及金觀濤的《興盛與危機》。
  4.9〈中國人的心理〉則析判台灣自由派現代化論者以權威性格來論述中國人的心理,乃是一種無根的謬誤,其因是他們無知於儒家的道德主體,以致於其現代化、中國化、及本土化等之訴求均不斷謬誤。
  第五章〈儒教文化圈之分析〉則分四節析判受儒教文化影響的東亞諸國,在各自歷史文化下之發展,進而可用以與台灣中國來比較。
  5.1〈日本之分析〉則從日本的地緣及大和民族文化,析判由孝德天皇推動仿唐的法政制度之「大化革新」,開始了日本的律令體制。其目的雖想中央集權,但傳統的階級結構及特權並未消失。相反,是以日本特有的連續性和圓融性,兼利中央與地方,完成改革而非革命。故律令體制雖仿自唐朝,但因應日本環境也做了調整,此調整利弊兼具。比如天皇的神聖一系,天皇除統治百官人民外(政統),亦透過神官兼掌國家意識形態(道統)。這有利於日本之團結、改革、及建設,但也造成人民的盲從,尤其野心軍閥挾持天皇甚或與天皇狼狽為奸,造成長期的封建統治和近代的軍國帝國主義。又比如為因應貴族豪族的勢力,律令體制偏向其利益,這不利於中央集權且造成律令體制瓦解,但也使得改革過程較順,地方勢力不致於被中央消滅。至於官制常隨需要而變更、廢止、合併,尤其「令外官」逐漸奪去原官制的功能及權力,造成了皇權旁落,外戚奪政。所以日本即使在律令體制吸收唐文化最盛之時,亦以本身特殊性來吸收。進入平安時代(794-1191)之後,因攝關統治加上中國正處唐末五代亂世,故日本不再遣使到中國,日本也趁機消化唐風文化而形成國風文化。國風文化是貴族以「和魂漢才」為精神,以假名為書寫工其,創造出以「和歌」如《古今和歌集》及「和文」如《竹取物語》《源氏物語》等為主的貴族文學。並在幕府封建時期產生武家文化,即便到明治維新仍以「和魂洋才」吸收西洋文化。正因如此,日本知識分子對中國儒佛及西方的民主自由才會欠根本性的了解和吸收。
連帶的中日家族主義有以下本質性的差異:中國家族因強調同血緣的祖先崇拜,不易接納外人,加上失去氏族共同體的親和及上對下負責,又欠契約性共同體的合作性,故將個人良心和相對倫理,異化成個人依家規,下無條件服從上,上不負責。反之,日本家族主義兼具了血緣的親和性,及契約的效率、參與、競爭等。由這些及其它結構性差異,吾人可知,「某某能,台灣不能?」的期待是不實際的。南韓官員及日本企業家能為其敗績主動下台、新加坡日本南韓香港政府的效率、美國日本的社區意識等,台灣當然不能!。
  日本家族主義的另一特點是士農工商各有其本分及價值依歸,而中國商人在明末之後地位雖受肯定,但商人價值依歸仍在科舉。這使得日中現代化有以下差異:日本的武士階級有大量的人肯投入於新知識追求、進入現代化的官僚或產業;商人階級在手工業、家族式管理、各藩國重經濟等基礎上發展出現代化;農民階級的富農投入現代化經營,中下農則成為穩定的糧食、賦稅、軍人、工商勞動力等之來源。明治政府則透過有效率的官僚體系將這些統合起來,完成了綜合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官僚主義、帝國主義、國家主義、軍國主義等之現代化。反之,中國的現代化則在天命說改朝換代、滿漢民族衝突、士大夫階級價值一元化、小農經濟、工商受制於中央集權、官僚腐化無能、列強入侵等之下,陷於困阨。
  即便「日本第一」的種種也是根源於日本特有的集團主義,繼「第一」之後的「泡沫」亦然。
  5.2〈韓國之分析〉則析判朝鮮半島因位居亞洲大陸與日本列島之間,而成為歷史上多方勢力的角逐場。也造成韓國長期來習於以某一強權(如明朝、美帝)來對付另一強權(如豐臣秀吉、蘇中共),或以某一強權攻打對手(如新羅以唐軍攻打高句麗而統一了半島,南北韓分引美、蘇中攻打對方),為現實利益常有事大主義、如南韓在兩岸間選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事大主義又與民族意識互成張力,如新羅反唐、南韓學生反美。此種崇拜外國與強烈民族自我意識間的張力是韓國人辣椒性子之一,也表現於南韓的經濟發展、交通建設、公共工程、體育競賽、反政府運動……等之上。而與中國台灣的漸進中庸成對比。
  析判儒學化的文班階級因享有李朝社政經文化實權,又面對西方挑戰失敗且亡國於日本,故後人認為韓國儒學要負責(這類似中國清代情形),以致戰後中國文化及漢文在南北韓逐漸消失。
  析判南韓與台灣的政經發展,可得知南韓和台灣是戰後不平衡及均衡兩種經濟發展成功之典範,二者雖有類似的威權統治、家族主義、出口導向、還算廉潔有效的行政、美援、日據基礎建設、及成長的國際經濟。但南韓是將國內外資金輸血給大企業,不平衡地優先發展資本技術密集的重工業如石化、煉鋼、造船、汽車、電氣、資訊等,而台灣則在「節制私人資本,發達國家資本」原則下依農業改革-輕工業-重工業-策略性工業等均衡之順序發展公營大企業(尤其初期)、私營中小企業。故二者在經濟和出口成長上雖相近。但二者的優劣勢不同,南韓在資本及技術密集的大企業占優勢,其產品雖質中價低,但產銷較欠彈性,故1993年一度因連續三年貿易逆差及GNP成長率下降而被世界銀行從NICs除名。而台灣產品除少數外大多質低價低,但中小企業善用彈性,可迅速地將島內外優勢零組件依市場需求組合起來,這就是為何台灣資訊業在經三年國際資訊業動盪後,1995年能再創佳績之因。同理,二者所要解決之問題及其結果也不同。南韓要減少對大企業的輸血,增加對受剝制者補償,但同時造成了政商對立。台灣則要設法將低效率及寡獨占的公營事業民營化、將勞力密集及高耗能高污柒產業往高科技的策略性產業轉型,但政治轉型期阻礙了民營化、財團政商勾結熱衷於土地股市投機及中小企業無力轉型,所幸大陸吸收了大多勞力密集產業,而島內中小企業又善用彈性,故仍能持續發展。南韓也因大企業因素,而使得工運壯大及環保較有成效。相反,台灣因中小企業,而使得工運局限於少數公營及私營大企業,環保則在公營事業無生存壓力官官相護及運動者著重於求償或為反對而反對下、效果不佳。面對1997的金融危机,南韓在內外壓力下激烈改革後浴火重生,在台灣則在李政權政商勾結下陷於日本式衰退,到陳政權時更甚。
  最後析判兩德、南北韓及海峽兩岸等分裂國家的成因、特質,及所面對的主權爭奪、國際承認等難題。
  5.3〈新加坡的威權統治〉則以全世界最成功最有效率的威權統治--新加坡--析判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如何為了績效而什麼都做得出來,相對的李登輝則為了掌權,什麼與民進黨、地方派系、金權、黑道等結合,透過黨內獨裁、抹黑異己、食言……等手段,來達到打擊政敵、對抗中共之目的。到陳水扁則與李宋勾結試圖裂解國民黨和泛藍,至於獨裁、抹黑、識謊、詐騙……等更是青出於藍。
  5.4〈香港之析判〉則透過對中共、港英及民主派等之間的鬥爭,析判自由派以民主及自由來評論港事,這與港人默認一國兩制不一致。並析判台灣可從中學得那些教訓。
  第六章〈近代中國與台灣〉分八節透過對中國的經濟與文化、清民兩代等之析判,來探索中國與台灣的辯證關聯性。
  6.1〈中國的經濟與文化〉則透過對中國金融、土改及商人意識等之分析,來批判台灣的金融貨幣政策及一、二次土改的種種弊病,批判韋伯、余英時、黃光國等有關儒家與資本主義間的種種謬論。
  6.2〈經濟發展的諸典範〉則以台灣獨特的經濟發展經驗,來析判現代化理論及依賴理論。
  6.3〈清末改革與革命〉則透過比較中日吸收外來文化之經驗,可知日本從大化革新便有整體性和計劃性吸收外來文化的經驗傳統,故明治維新自然比自強運動來的成功;中國廣大知識分子受限於重道德輕學問及忽視甚至排斥外來文化的傳統,使得少數精英對西方文化的譯著無法發揮擴散作用,而日本相反,更可透過現代化的教育系統來普及西方文化。所以經由中日知識分子面對西學的不同態度可知,影響日中現代化成敗的關鍵在大多知識分子能否接納西學,而不在中央政權或極少數精英是否接納,不然中國在明末清初這些人接納西學的質與量就已超過日本之同類;不在少數精英是否有合理思想,因這方面中國也超過日本;不在外力入侵,因改革前,日本遭列強的壓力不下於中國;不在社政經軍之內憂,因明治維新前,日本的社會紊亂、幕府藩國間征戰、農村武士經濟之破產等均比中國嚴重。至於中日兩國一些結構性差異(天命說-天皇制,小農經濟-封建經濟,中央集權-封建分裂,四民不嚴分-階級分明,中體西用-和魂洋才)也無必然性之影響,因其利弊隨時空不同可能有不同結果,比如家族主義、威權統治、小農經濟、儒家思想等在NICs就發揮了某些正面作用。由此可知新儒家如錢穆將中國現代化的挫敗歸於清初文字獄使學者陷於訓詁考據是不通的,因這不只未觸於根本,還忽略了考據目的之一是想解決義理之爭。
  並透過對梁啟超與孫中山的改革與革命之爭的分析,來批判處於民族對立式的衝突情境中,任何改革或革命均會屈服於民族主義之下。衝突情勢的發展不是權術家們所想像的那樣,以為階段、工具性的操弄族群大旗,之後便可走回正途。相反,其他改革均會遭此工具異化。同理,吾人可清楚看出,李登輝和民進黨便是在台灣民族主義的洪流中壯大,但同樣異化了許多改革。
  6.4〈孫中山之析判〉則透過對孫中山三民主義之分析,來批判其民族主義的前後不一致、民權主義理想的幻滅、及民生主義背離革命實相。進而以三民主義為判準,析判毛澤東和李登輝均非三民主義的繼承者,二蔣才是。
  6.5〈軍紳政權與聯省自治〉則析判因清末革命之錯亂及失敗而導致民初軍紳當道,並比較中國的中央集權與西方的聯邦或邦聯,而得知從民初的聯省自治至今兩岸三地的中華邦聯之不可行。
  6.6〈蔣中正之析判〉則透過對蔣中正的思想、軍事、教育及政治等之言行,來析判其威權統治在台灣大陸有那些策施及成敗。
  6.7〈毛澤東之析判〉則透過對毛澤東奪權策略之析判,可知毛的鬥爭掌握了以完善的軟體(黨的組織),結合各方力量(統一戰線),展現硬體實力(武裝鬥爭),彈性地(最高最低綱領靈活辯證地運用)順勢打擊對手直到倒地為止之原則。就此比較,孫中山歷經十次革命、討袁、護伐、北伐等之挫敗,死前才從國共的合作中認知此原則,但這一切太遲了,且也僅於認知而已,就好比他透過書本來認知中西文化一樣,並未能在主客的深層對革命及中西文化產生無意識地體驗,所以他雖革命不斷但浪得國父虛名而無實權。蔣中正雖從孫的教訓中了解軟硬體的重要,但卻無力完成「結合各方量彈性地順勢打擊對手直到倒地為止」。其因雖有外在環境之限制,但根本上還是他內在虛構出的仁愛慈孝(習自儒耶)異化了他完成鬥爭該有的精神意志。相對的,李登輝個人深層地排他且不寬容的愛憎(習自耶教及個人成長之磨練),驅使他順台灣至上的勢,結合各方力量對其敵手彈性地展現實力,直至對手下台為止。當然這也只是毛李生前或掌權時,之後鄧小平、宋楚瑜不也復出。
  6.8〈啟蒙運動〉則透過對啟蒙、陳獨秀、胡適、文學論戰及科玄論戰等之析判,可知民初啟蒙運動乃「啟盲與滅亡的雙重芻化」。亦可知當時的知識分子尤其自由派及左派是如何激進、無知、盲動、及輕浮無賴,但如此的主張卻能大行其道,這不得不說是任何變革時代的共業,台灣不也如此!
  第七章〈台灣共犯體之析判〉分三節透過三路解構台灣的實相:第一路是結構的形成過程及反對勢力的權力鬥爭。第二路是國府在台的統治、挑戰及回應。第三路是知識分子在結構性變革中的共犯及芻化。可得知台灣的實相,乃是一種基於雙重共犯而構成的結構,它本身並非絕對的,而是諸緣所現的共同體,故稱為緣現共犯體,簡稱共犯體。
  7.1〈結構的形成與反對運動〉分清之前、日據及國府等三個階段,析判台灣各時期的結構及反對運動。
  7.1.1〈清代之前的社會與反對勢力〉則析判台灣社會結構形成於住民彼此間為爭權,因血緣、語言、地域、職業、宗教、黨派等的不同,透過互動和衝突,而形成不同的族群、階級、及利益團體。其中早住民與漢人鬥爭結果,台灣從早住民社會過渡成為漢人社會。客家人因與河洛人械鬥失利而集於桃竹苗及六堆,其餘大多被同化為河洛客。以上使得早住民成為黃昏族群,客家人成為隱形人,河洛人成為台灣主人。並析判清末台灣大規模械雖暫停,但因械鬥本質在權力之爭,故即使調整到由「台灣人」掌控結構,也不能解決其他弱勢族群的結構性劣勢。相反,新的優勢還會夾著台灣至上,在悲情的驅使下,制裁反叛者,這可從民80年前後,民進黨多次主動挑戰朱高正及新黨所造成的械鬥,尤其84年8月台北計程車械鬥--全民計程車行憑著台灣至上及爭取權益,經幾年來對各種敵對者尤其新黨施暴後,到84年終遭數家車行反制,造成大規模的械鬥,而當場的鎮暴警察考量台北縣市長均屬民進黨,竟然不敢強力制止並逮捕現行犯。及其他更多的民粹現象看出。
  7.1.2〈日據時台灣社會及其反對運動〉則析判日據時台灣社政經文化結構並非一共同體,故無論在前期對日的武鬥或後期的文鬥,均發生因地域、族群或階級等衝突下的內鬥。這些反對運動在總督府有效的極權統治下,雖暫時被壓下,但卻潛藏在深層成為日後反國府的種子。
7.1.3〈國府統治下的反對運動〉則以中國大陸與台灣不同的社政經軍文化等深層結構為主軸,順著反對運動歷史,析判228事件、白色恐怖、保釣運動、台大哲學系事、台獨、自由派對「中國結.台灣結」的無知及「結」的症侯群。
7.2〈國府在台的統治、挑戰及回應〉則透過對國府的威權統治特質之分析,來批判國府在大陸、二蔣及李登輝等時期的派系鬥爭,得知二蔣在台雖能有效地行威權統治,但蔣經國晚年改革之失敗,使得李登輝在台灣民族主義深層結構驅使下,奪權成功,並將「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革命成「台灣」國民黨、「台灣」民國。在此氛圍下先是於2000年製造連宋分裂,讓陳水扁贏得總統,到2004缶連宋合後再搞个319槍擊案繼續斡總统.
  7.3〈知識分子與台灣共犯體〉則透過自由派對知識分子界說之分析,批判台灣自由派知識分子的言行不一及激進化。並析判台灣民間社會運動因忽略民間社會本身的自利性及宰制性,更偏頗地民間社會運動與反國府等同起來,以致於運動異化而被李政權收編。最後以台灣現今仍進行的教育改革、女性主義、環保生態及後殖民論述等運動為例,析判知識分子的共犯屬性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導致未能理性地分析這些運動及自我批判。


劉紹楨 1995年12月2日于淡水。
1996年7月10日二次增修。
1997年9月16日三次增修。
1998年7日1日四次增修。
此次2005年的增修的最大感觴是為何不早點出世最好是像現在一樣開个圖博館,不然本書多處的預測便可發揮影響力了,或許台灣這十年來便不用付出那麼大代价!誰理你啊?世人對什麼圖博館不会有興趣的,還不如開「賭」博館,即使被白道抓也不会比白道對你的侵杈司法更慘、被黑道打也不会比白道打壓更惨。你真是顛倒黑白,不要妄自菲薄,你這十年來的潛修不是弄出了什麼館的還有這些著作。是嘛?能看嗎?
台灣共犯體之析判


《台灣共犯體之析判--基礎篇》

第一章    宗教與社政經的關係………………………………………25
 一     古埃及之分析………………………………………………25
 (一)   古埃及的地緣政治………………………………………………
 (二)   古埃及的社政經結構……………………………………………
   1   古王國……………………………………………………………
   2   中王國的地方割據………………………………………………
   3   新王國帝國的興衰………………………………………………
   4   進入歷史之途……………………………………………………
 (三)   古埃及的宗教與社政經關係……………………………………
   1   政教合一的教理基礎……………………………………………
   2   政教合一的下場…………………………………………………
 二     印度教之分析………………………………………………29
 三     西藏政教之分析……………………………………………29
 (一)   西藏政教合一的歷史背景………………………………………
   1   中印佛教與政爭…………………………………………………
   2   佛教苯教與政爭…………………………………………………
   3   西藏佛教的復興與政教合一……………………………………
 (二)   西藏政教合一的未來……………………………………………
 (三)   西藏政教官僚的培訓……………………………………………
 (四)   政教官僚組織……………………………………………………
 (五)   西藏的社會階層…………………………………………………
 四     默教政教關係之分析………………………………………33
 (一)   命名上的爭論……………………………………………………
 (二)   默教政教合一的歷史背景………………………………………
 (三)   默教統治的教理基礎……………………………………………
 (四)   默教的擴張與分裂………………………………………………
 (五)   默教的傳統與現代………………………………………………
 五     小結………………………………………………………………
第二章    西洋歷史之分析……………………………………………36
 一     古希臘………………………………………………………36
 (一)   邁錫尼文明………………………………………………………
   1   邁錫尼政教結構之演變…………………………………………
   2   古朗士的解釋……………………………………………………
   3   古朗士之不足……………………………………………………
   4   中希文化結構之異………………………………………………
 (二)   多利安人與斯巴達………………………………………………
 (三)   雅典帝國的興衰…………………………………………………
   1   梭倫之前的寡頭政治……………………………………………
   2   梭倫的改革………………………………………………………
   3   柏里克里斯之前的專政………………………………………
   4   波希和伯羅奔尼撒戰爭………………………………………
 二     羅馬帝國………………………………………………………40
 (一)   帝國前的羅馬…………………………………………………
 (二)   帝國的興衰……………………………………………………
 三     封建制度………………………………………………………42
 (一)   封建制度形成之因……………………………………………
 (二)   封建制度的特質………………………………………………
 (三)   封建權利與義務………………………………………………
 (四)   莊園制度………………………………………………………
 (五)   封建制度的瓦解………………………………………………
 四     英國發展的過程………………………………………………43
 (一)   英國的地緣政治………………………………………………
 (二)   外族入侵與英國的形成………………………………………
   1   塞爾特人和羅馬人的入侵……………………………………
   2   安格魯.薩克遜人的入侵……………………………………
   3   維京人的入侵…………………………………………………
   4   諾曼人入侵與封建制度………………………………………
 (三)   君王教會貴族間的鬥爭………………………………………
   1   亨利二世與教會的鬥爭………………………………………
   2   約翰王與大憲章………………………………………………
   3   亨利三世與牛津條款…………………………………………
 (四)   封建瓦解與資本民主主義……………………………………
   1   英國封建早瓦節之因…………………………………………
   2   資本主義的興起………………………………………………
   3   教育的勃興……………………………………………………
   4   社會結構的演變………………………………………………
   5   圍場與資本主義………………………………………………
   6   宗教鬥爭………………………………………………………
   7   清教徒革命……………………………………………………
   8   克倫威爾的專政………………………………………………
   9   查理二世復辟與光榮革命……………………………………
   10  洛克與光榮革命………………………………………………
   11  新教與民主科學資本主義……………………………………
 (五)   英國資本主義民主政治之發展………………………………
   1   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2   受壓抑的勞工階級……………………………………………
   3   勞工運動的前撲後繼…………………………………………
   4   民主政治漸趨成熟……………………………………………
   5   兩黨政治的建立………………………………………………
 五     法國發展的過程………………………………………………55
 (一)   外族入侵與封建制度…………………………………………
 (二)   封建瓦解與王權建立…………………………………………
 (三)   君王貴族與教會………………………………………………
   1   法蘭西斯一世與貴族…………………………………………
   2   王權與教權……………………………………………………
 (四)   君主專治的建立………………………………………………
   1   亨利四世………………………………………………………
   2   路易十三………………………………………………………
   3   路易十四………………………………………………………
   4   路易十五………………………………………………………
   5   路易十六………………………………………………………
 (五)   大革命前的社政經文化結構…………………………………
   1   經濟危機………………………………………………………
   2   意識形態的革命………………………………………………
   3   社會結構………………………………………………………
 (六)   法國大革命……………………………………………………
   1   三級會議………………………………………………………
   2   國民會議………………………………………………………
   3   立法會議………………………………………………………
   4   國民公會………………………………………………………
   5   公安委員會……………………………………………………
   6   革命的末路與反革命…………………………………………
   7   意識形態的鬥爭………………………………………………
   8   法國大革命的解釋……………………………………………
 (七)   拿破崙的獨裁過程……………………………………………
 (八)   王政復辟………………………………………………………
 (九)   第二帝國與共和………………………………………………
 六     德國發展的過程………………………………………………63
 (一)   遲來的封建……………………………………………………
 (二)   統一之途………………………………………………………
 七     美國發展的過程………………………………………………65
 (一)   有關美國特質的解釋…………………………………………
 (二)   美國的獨立革命………………………………………………
   1   革命的過程……………………………………………………
   2   革命的神話……………………………………………………
   3   革命成功之因…………………………………………………
 (三)   制憲會議………………………………………………………
   1   背景……………………………………………………………
   2   少數人的制憲…………………………………………………
   3   三權制衡………………………………………………………
   4   選舉人制度的問題……………………………………………
   5   人權的迷思……………………………………………………
 (四)   邁向帝國的過程………………………………………………
 (五)   帝國的深層結構………………………………………………
 (六)   南北戰爭與資本主義…………………………………………
 (七)   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八)   學生運動………………………………………………………
 (九)   帝國的發展……………………………………………………
第三章    說文解字………………………………………………………74
 一     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74
 (一)   文藝復興………………………………………………………
 (二)   啟蒙運動………………………………………………………
 二     權力論…………………………………………………………75
 (一)   權力的本質……………………………………………………
 (二)   君主專制………………………………………………………
 (三)   獨裁制度………………………………………………………
 三     從民族主義到帝國主義………………………………………76
 四     極權主義………………………………………………………77
 五     民主與自由……………………………………………………77
 (一)   民主主義………………………………………………………
   1   民主政治的特質………………………………………………
   2   實施民主政治的條件…………………………………………
   (1) 現代化的看法…………………………………………………
   (2) HNTINGTON的威權主義……………………………
   (3) 條件的迷思……………………………………………………
   3   人民民主………………………………………………………
   4   多數決之謬……………………………………………………
   5   民意之謬………………………………………………………
   6   現代人的諸面…………………………………………………
 (二)   多元社會………………………………………………………
   1   多元社會的意義………………………………………………
   2   楊國樞與林毓生的爭論………………………………………
   3   多元政權………………………………………………………
   4   多元社會與大眾社會…………………………………………
 六     自由與保守……………………………………………………83
 七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84
 八     意識形態………………………………………………………85
 (一)   意識形態發展史………………………………………………
 (二)   意識形態的特質………………………………………………
 (三)   意識形態的功能與陷阱………………………………………
 九     官僚制度………………………………………………………86
 (一)   官僚制度發展史………………………………………………
 (二)   官僚制的特質…………………………………………………
 (三)   官僚制的內在危機……………………………………………
 十     改革與革命……………………………………………………87
 (一)   革命與反革命…………………………………………………
 (二)   知識分子與革命………………………………………………
 十一    社會變遷………………………………………………………88
 (一)   功能論與衝突論………………………………………………
 (二)   集體行為………………………………………………………
 (三)   手段與目的……………………………………………………
 (四)   社會運動………………………………………………………
   1   社運形成之因…………………………………………………
   2   社運形成的過程………………………………………………
 (五)   現代化…………………………………………………………
   1   現代化與理性化………………………………………………
   2   傳統與現代……………………………………………………
   3   現代人性格……………………………………………………
   4   公民文化………………………………………………………
第四章    中國社政經文化之分析………………………………………94
 一     古代的社政經文化結構………………………………………
 (一)   古史辯…………………………………………………………
 (二)   華夏文化的形成………………………………………………
 (三)   周能克商之因…………………………………………………
 (四)   西周的社政經文化結構………………………………………
   1   史實的描述……………………………………………………
   2   西周封建與西方中古封建之比較……………………………
   3   杜正勝的氏族城邦論…………………………………………
   4   對杜氏之批判…………………………………………………
   5   西周非封建非帝國非奴隸制…………………………………
 (五)   西周封建瓦解之因……………………………………………
 (六)   中西歷史主體之不同…………………………………………
 (七)   西周封建結構的權力與諸子意識形態的關係………………
 二     儒家與社政經的關係…………………………………………100
 (一)   韋政通與李明輝有關泛道德主義的爭論……………………
   1   泛道德主義的三種意義………………………………………
   2   知識上的強義泛道德主義……………………………………
   3   政治上的強義泛道德主義……………………………………
   (1) 韋政通的看法…………………………………………………
   (2) 民本與民主……………………………………………………
   (3) 李明輝的反駁…………………………………………………
   4   經濟上的強義泛道德主義……………………………………
   (1) 韋政通的看法…………………………………………………
   (2) 李明輝的反駁…………………………………………………
   5   弱義的泛道德主義……………………………………………
 (二)   民主科學開出論………………………………………………
   1   傅偉勳對牟宗三哲學的批評…………………………………
   2   李明輝的反駁…………………………………………………
   3   陳忠信對牟氏民主科學開出論的批評………………………
   4   李明輝的反駁…………………………………………………
   5   新儒家與自由主義…………………………………………… 
   (1) 康德的政治哲學………………………………………………
   (2) 洛克的政治哲學………………………………………………
   (3) 洛克與康德的批判……………………………………………
   (4) 韋政通所理解新儒家與自由主義……………………………
 三     中古的社政經文化結構………………………………………113
 (一)   中央與地方勢力的消長………………………………………
   1   漢之前的社會結構之變動……………………………………
   2   漢至唐的社政經結構…………………………………………
   (1) 地方勢力的中央化、士族化及豪族化………………………
   (2) 漢代的精英選拔制度…………………………………………
   (3) 精英間的衝突…………………………………………………
   (4) 秘密宗教與結構變動…………………………………………
   (5) 漢唐之間地方勢力的高漲……………………………………
   (6) 權力的士族化…………………………………………………
   (7) 宋之前後知識分子之不同……………………………………
   (8) 中央削弱士族豪族的方法……………………………………
 (二)   科舉與社政經階層的流動……………………………………
   1   唐代科舉無力改變權力的士族化……………………………
   2   宋代科舉與士紳階級的建立…………………………………
   3   明清科舉………………………………………………………
   (1) 僵化的不可避免………………………………………………
   (2) 官僚體制的敗壞………………………………………………
 四     中央集權的諸面向……………………………………………119
 (一)   相權……………………………………………………………
 (二)   諫諍權…………………………………………………………
 (三)   史官……………………………………………………………
 (四)   道統……………………………………………………………
 五     權利與義務……………………………………………………122
   1   家庭結構與社政經結構的關係………………………………
   (1) 中國家庭結構的演變…………………………………………
   (2) 家庭結構中的權力與權利……………………………………
   2   孝經的分析……………………………………………………
   3   中國式父權制…………………………………………………
   (1) 瞿同祖的看法…………………………………………………
   (2) HAMILTON的批評……………………………………
   4   小結……………………………………………………………
 六     孔孟應為道的錯置負責………………………………………126
 (一)   禮的相對與絕對………………………………………………
 (二)   忠孝一體化……………………………………………………
 (三)   崇古與聖王……………………………………………………
 (四)   崇古與改革……………………………………………………
 七     中國家族主義…………………………………………………128
 (一)   德性主體、祖先崇拜與家族主義……………………………
 (二)   家族主義的功能與影響………………………………………
 八     二種謬誤的中國結構論………………………………………129
 (一)   孫隆基的深層結構論…………………………………………
 (二)   金觀濤的超穩定結構論………………………………………
 九     中國人的心理………………………………………………130
 (一)   傳統中國人的性格……………………………………………
 (二)   家庭社會化過程………………………………………………
 (三)   現代中國人的性格……………………………………………
 (四)   心理學的中國化與本土化……………………………………
 (五)   現代中國人認知結構…………………………………………
第五章    儒教文化圈之分析…………………………………………134
一     日本之分析…………………………………………………… 
 (一)   日本的地緣政治………………………………………………
 (二)   日本民族的形成………………………………………………
 (三)   大和國的社政經文化結構……………………………………
 (四)   聖德太子的中央集權…………………………………………
 (五)   大化革新與律令體制…………………………………………
 (六)   中日韓漢字存廢之分析………………………………………
 (七)   律令體制的瓦解………………………………………………
 (八)   攝關、政院與幕府……………………………………………
 (九)   唐風、國風及武家文化………………………………………
 (十)   日本的集團主義………………………………………………
   1   日本家族主義與縱向社會……………………………………
   2   中日家族主義的不同…………………………………………
   3   日本式的愛……………………………………………………
   4   日本的國民性…………………………………………………
   5   日本集團主義的弊病…………………………………………
 (十一)  幕府瓦解與明治維新…………………………………………
   1   幕府瓦解之因…………………………………………………
   2   幕府及藩國的改革……………………………………………
   3   倒幕過程………………………………………………………
   4   明治政權之建立及其屬性……………………………………
   5   明治維新之具體措施及其結果………………………………
 (十二)  日本現代化之分析……………………………………………
   1   日本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認識不足…………………………
   2   中日現代化之比較……………………………………………
   3   日本憲政之發展………………………………………………
 (十三)  剖析日本第一…………………………………………………
   1   日本第一之緣相………………………………………………
   2   日本第一之批評與應用………………………………………
   (1) 日本第一之批評………………………………………………
   (2) 日本第一之應用………………………………………………
 二     韓國之分析………………………………………………151
 (一)   韓國的地緣與民族的形成……………………………………
 (二)   氏族、城邑及三國時代………………………………………
 (三)   新羅王朝………………………………………………………
 (四)   高麗王朝………………………………………………………
 (五)   李氏王朝………………………………………………………
   1   李朝的階級制度………………………………………………
   2   階級間的鬥爭…………………………………………………
   3   李氏王朝的瓦解………………………………………………
 (六)   韓國儒學功過論………………………………………………
 (七)   南北韓政經之分析……………………………………………
   1   南北韓的分裂…………………………………………………
   2   南韓第一共和…………………………………………………
   3   南韓第二三四共和……………………………………………
   4   南韓第五六共和………………………………………………
   5   南韓的政治特質………………………………………………
   6   北韓的政治特質………………………………………………
 (八)   南韓與台灣經濟之比較………………………………………
 (九)   分裂國家之分析………………………………………………
   1   德國分裂之分析………………………………………………
   2   韓國分裂之分析………………………………………………
   3   中國分裂之分析………………………………………………
   4   國家的主權與承認……………………………………………
 三     新加坡的威權統治………………………………………167
 (一)   威權統治之分析………………………………………………
 (二)   新加坡的威權統治……………………………………………
 四     香港之析判………………………………………………169

《台灣共犯體之析判--主體篇》

第六章    近代中國與台灣…………………………………………173
 一     中國的經濟與文化……………………………………………
 (一)   中國的金融……………………………………………………
   1   中西傳統金融之比較…………………………………………
   (1) 西方傳統金融的演化…………………………………………
   (2) 中國傳統金融的發展…………………………………………
   2   民初金融………………………………………………………
   3   台灣的金融貨幣政策…………………………………………
 (二)   中國的地政……………………………………………………
   1   傳統土地的特質………………………………………………
   2   大陸時土改之失敗……………………………………………
   3   台灣的土地改革………………………………………………
   (1) 一次土改之成功及其後遺症…………………………………
   (2) 二次土改之創起、變質及挫敗………………………………
 (三)   中國的城市、手工業、市場及行會…………………………
 (四)   中國傳統商人意識與儒家的關係……………………………
   1   儒家的經世思想與商人觀……………………………………
   2   商人的職業倫理與自我意識………………………………
 (五)   韋伯論儒教社會與資本主義………………………………
   1   金融…………………………………………………………
   2   城市與行會…………………………………………………
   3   天子與神祗…………………………………………………
   4   封建國家……………………………………………………
   5   官僚體制……………………………………………………
   6   教育與考試…………………………………………………
 (六)   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
   1   余英時………………………………………………………
   (1) 余氏對韋伯的誤解…………………………………………
   (2) 中國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2   杭之的批評…………………………………………………
   3   金耀基的批評………………………………………………
   4   精英儒家與世俗儒家………………………………………
   5   包遵信的看法………………………………………………
   6   黃光國的《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
 二     經濟發展的諸典範………………………………………192
 (一)   台灣經濟發展的分析………………………………………
   1   國家與經濟…………………………………………………
   (1) 國家的本質…………………………………………………
   (2) 政治與經濟…………………………………………………
   2   台灣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
   3   台灣的雙元經濟……………………………………………
   4   台灣經濟的特質……………………………………………
   (1) 接收與重建…………………………………………………
   (2) 脫離雙元經濟之道…………………………………………
   (3) 國府與農業…………………………………………………
   (4) 黨國與公營事業……………………………………………
   (5) 金融管制與地下經濟………………………………………
   (6) 經援與經濟發展……………………………………………
   (7) 出口替代發展策略之爭……………………………………
 (二)   國家與東亞經濟發展的關係………………………………
 (三)   依賴理論之分析……………………………………………
   1   現代化理論與依賴理論……………………………………
   2   拉丁美洲依賴結構之形成…………………………………
   3   NICs與依賴……………………………………………
   4   陳玉璽的《台灣的依附型發展》…………………………
   (1) 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
   (2) 陳玉璽的方法論……………………………………………
   (3) 依賴發展之批判……………………………………………
   5   杭之的《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
 三     清末的改革與革命………………………………………209
 (一)   滿清的統治及其危機………………………………………
   1   滿清統治的之道……………………………………………
   (1) 滿清統治中國的社政經文化結構之基底…………………
   (2) 以漢制漢……………………………………………………
   (3) 高壓與懷柔…………………………………………………
   (4) 外來統治者的內政措施……………………………………
   2   危機的出現…………………………………………………
 (二)   清代改革的實相……………………………………………
   1   改革失敗原因之爭…………………………………………
   2   中日知識分子明清時面對西方的不同態度………………
   (1) 中國傳統重道德輕學問的形成過程………………………
   (2) 明末清初的西學……………………………………………
     A 明末西學的傳入及政教衝突………………………………
     B 明末西學之功過……………………………………………
     C 清初的政教衝突……………………………………………
     D 西學的影響…………………………………………………
   (3) 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西學…………………………………
   3   改革與保守之爭……………………………………………
 (三)   改革與革命之爭……………………………………………
   1   百日維新失敗之因…………………………………………
   2   梁啟超的激進改革…………………………………………
   (1) 流亡日本早期之革命論……………………………………
   (2) 梁啟超與革命黨之合分……………………………………
   (3) 革命與立憲之爭……………………………………………
 四     孫中山之分析……………………………………………222
 (一)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1   民族主義的前後不一致……………………………………
   2   民權主義理想的幻滅………………………………………
   3   民生主義背離革命之實相…………………………………
 (二)   三民主義餘論………………………………………………
 五     軍紳政權與聯省自治……………………………………224
 (一)   軍紳政權……………………………………………………
   1   陳志讓的《軍紳政權》……………………………………
   2   張玉法的軍閥論……………………………………………
 (二)   聯省自治……………………………………………………
 六     蔣中正之分析……………………………………………227
 (一)   學者對蔣中正的不同看法…………………………………
 (二)   蔣中正與孫中山……………………………………………
 (三)   蔣中正的基本特質…………………………………………
   1   思想…………………………………………………………
   2   軍事、教育與政治…………………………………………
 七     毛澤東之分析……………………………………………231
 (一)   社會主義論戰………………………………………………
 (二)   毛澤東的奪權策略…………………………………………
 八     啟蒙運動…………………………………………………235
 (一)   運動的本質與背景…………………………………………
 (二)   陳獨秀之分析………………………………………………
 (三)   胡適之分析…………………………………………………
 (四)   文學論戰……………………………………………………
 (五)   科玄論戰……………………………………………………
第七章    台灣共犯體之析判…………………………………………241
 一     台灣社會結構的形成與反對勢力…………………………
 (一)   清代之前的社會與反對勢力………………………………
   1   統治者對權力的分配………………………………………
   2   早住民與漢人的互動與衝突………………………………
   3   客家人集中於六堆及桃竹苗之因…………………………
   4   分類械鬥的成因、過程及影響……………………………
   5   清代反對運動的屬性………………………………………
   6   清代台灣社會內地化與土著化之爭………………………
 (二)   日據台灣社會及反對運動…………………………………
   1   解構「割台」………………………………………………
   2   日據反對運動由武到文之因………………………………
   3   台灣議會運動………………………………………………
   (1) 議會運動的過程……………………………………………
   (2) 議會運動的性質……………………………………………
   4   台灣文化協會………………………………………………
   5   台灣民眾黨…………………………………………………
   6   台灣社會主義運動…………………………………………
 (三)   國府統治下的反對運動……………………………………
   1   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1) 二二八事件的實相…………………………………………
   (2) 二二八事件的成因及性質…………………………………
   (3) 二二八事件餘論……………………………………………
   (4) 白色恐怖……………………………………………………
   2   自由中國事件………………………………………………
   3   大學雜誌集團之分析………………………………………
   (1) 保釣運動……………………………………………………
   (2) 台大哲學系事件……………………………………………
     A 事件的實相…………………………………………………
     B 方東美之分析………………………………………………
     C 殷海光之分析………………………………………………
     D 事件之過程…………………………………………………
     E 事件之性質、教訓及發展…………………………………
   4   台獨運動之演化……………………………………………
   (1) 台灣之正名…………………………………………………
   (2) 台獨的國際背景……………………………………………
   (3) 島外台獨運動………………………………………………
   (4) 從中壢事件到高雄事件……………………………………
     A 中壢事件……………………………………………………
     B 高雄事件……………………………………………………
     C 政治性死亡…………………………………………………
   (5) 民進黨台獨化的黨內鬥爭過程……………………………
     A 組黨前的派系鬥爭…………………………………………
     B 自決論之獲勝………………………………………………
     C 迷失在自決論的受害者……………………………………
     D 深層結構及新潮流驅使下的台獨之路……………………
     E 張俊宏與新潮流的鬥爭……………………………………
   5   主張台獨的理由及其批判…………………………………
   (1) 李勝峰的研究………………………………………………
   (2) 國共早期有關台獨的看法…………………………………
   (3) 兩岸關係的各種模式………………………………………
     A 台獨的兩岸關係……………………………………………
     B 中共的對台政策……………………………………………
     C 國民黨的兩岸關係…………………………………………
   (4) 台獨的民族文化因素………………………………………
     A 黃文雄的《中國之沒落》…………………………………
     B 鄭欽仁的《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之影響》…………
   (5) 台獨史觀……………………………………………………
     A 史明的左獨…………………………………………………
     B 王育德的右獨………………………………………………
     C 柯喬治的帝獨………………………………………………
   6   中國結與台灣結……………………………………………
   (1) 自由派對「結」的無知……………………………………
     A 楊國樞………………………………………………………
     B 黃光國………………………………………………………
     C 陳其南………………………………………………………
   (2) 統派對「結」的理解及無力………………………………
   (3) 獨派對「結」的偏見………………………………………
   (4) 「結」與統獨之爭…………………………………………
   (5) 「結」與族群意識…………………………………………
   (6) 「結」與文學………………………………………………
   (7) 「結」與影視………………………………………………
   (8) 「結」與藝術………………………………………………
   7   族群間的爭鬥………………………………………………
   (1) 必也正名乎…………………………………………………
   (2) 語言的幻相、實相及緣相…………………………………
   (3) 河洛沙文主義及隱形的客家人……………………………
   (4) 黃昏的族群--早住民……………………………………
 二     國府在台的統治、挑戰及回應…………………………307
 (一)   國民黨的定位………………………………………………
 (二)   國民黨的派系鬥爭與改造…………………………………
   1   派系鬥爭的本質……………………………………………
   2   大陸時代的派系鬥爭與改造………………………………
   3   改造後的派系鬥爭…………………………………………
   4   蔣經國的崛起與改造………………………………………
   5   威權統治的政治文化基礎…………………………………
   6   國府的憲政夢幻路…………………………………………
   7   李登輝主導下的憲改獨裁路………………………………
   8   李登輝的鬥爭策略…………………………………………
   (1) 由集體到一元化領導………………………………………
   (2) 李登輝與沈昌煥……………………………………………
   (3) 李登輝、李煥與郝柏村……………………………………
   (4) 鬥爭的深層結構……………………………………………
 三     知識分子與台灣共犯體…………………………………318
 (一)   自由派所界說的知識分子及其批判………………………
   1   知識分子的界說……………………………………………
   2   知識分子的激進化…………………………………………
 (二)   知識分子所謂的民間社會及社會運動……………………
   1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原因及本質…………………………
   2   民間社會運動析判…………………………………………
   (1) 民間社會的實相……………………………………………
   (2) 近代意義的民間社會………………………………………
   (3) 台灣民間社會運動…………………………………………
   3   教育改革運動之析判………………………………………
   (1) 黨化教育之析判……………………………………………
   (2) 初中等教改運動之析判……………………………………
   (3) 高等教改運動之析判………………………………………
   4   女性主義運動之析判………………………………………
   (1) 女性主義哲學之析判………………………………………
   (2) 女性主義實行之析判………………………………………
   5   環保運動之析判……………………………………………
   (1) 生態環保哲學之析判………………………………………
   (2) 環保運動之析判……………………………………………
   6   台灣後殖民主義論述………………………………………
       參用資料編碼……………………………………352


ÿÿ第一章 宗教與社政經的關係


 一、古埃及之分析

 (一)古埃及的地緣政治

距今五萬年前開始的第四冰河期,現今北非的沙漠地區,當時還是水草豐美的地方(一p176,二p7)。隨著冰河的後退,此地區變得愈來愈乾,乾旱導致此區當時尚屬狩獵的早住 民,遷至尼羅河河谷並形成農耕社會(二p12-4)。有關古埃及民族的形成,另有人認為是代表亞洲移民的下埃及與代表非洲早住民的上埃及,彼此對立衝突融合所形成(六p54)。另有人則認為乃地中海種的非洲人與閃族融合而成(九p214-5)。
埃及文明的自然基礎在尼羅河河谷,尼羅河源頭山上冰水定期融化,造成尼羅河的定期氾濫。每年八至十月洪水氾濫,農耕停止,但有利於水運。十一至四月,水退土肥,是耕種季節。五至七月是熱季,大量人力投入家庭手工業及重大國家社會工程建設(三p7)。依此,古埃及的金字塔可能不純是法老王個人神權政治意識形態下的產物,而是一種結合奴隸和農閒剩餘勞力(四p87),並將之導致國家統合作用的工程,雖然工程本身並不具生產性。
在尼羅河水豐土肥及谷地四周沙漠、海水和山脈的屏障下,早住民展開了較為自主但非孤立的文明發展(九p217-224)。可是由於人口增加、水運順暢、尤其因氾濫造成的氏族城邦(nomos)間國界紊亂,各氏族又產生了各種衝突和合作,如此一來就打破了各自獨立的村落社會形態,到元前3200年,Mones統一了上下埃及,並定都於上埃及的Thinis(四p63)。
主張「東方專制」起因於水利工程(如尼羅河、兩河、黃河)者(二p45,八p2),認為治水需要所以產生了官僚化的專制政體,但由古文獻和考古可知,此說非但不合史實且倒果為因。何炳棣從考古和文獻上論證,中國黃土地區農業的開始與黃河氾濫平原及灌溉無關。新石器時代黃河流域的遺址均是近水的台地或小丘,其農地是旱地,水溝是排水用。就文獻而言,甲骨文沒有水利灌溉的記載。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文獻是襄公十年(元前563)鄭國子駟修築溝洫,但子駟本人卻因族人反對征田,在暴動中遇害(七p799-812)。其實文明初期人口不多,靠降雨(當時那些地區雨水比今豐沛)和地方性簡單的水利設施(二p47),就足以維持農耕所需。反倒是隨著文明演化而來的人口增加、社會結構的複雜化,才產生足以擔任全國性大型水利工程所需的官僚體系(二p48)。且工程之規模與人口的多少、及社會結構的複雜程度是成正比關係。隨之而來的政權盛衰、人口增減及結構的瓦解,也與水利工程的良壞息息相關。Braudel以其年鑑學派特有的「長時段」時間研究法(「長時段」是指幾乎不動的自然史時間,「中時段」是指有緩慢節奏的社會史時間,而「短時段」是指傳統史學的事件史時間,一0八六p109-110,一0八七p1-2、30-2),在《地中海》(一0八八)第一篇第一章第三節〈平原〉的研究中,也發現環地中海區域的平原,初期由於水患、虫害頻繁,反而不如高地適合人居住,要等社會發到某一程度,在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之後,平原才得以開發,但這也導致了官僚、地主資本家及貧農的產生,正因如此,所以平原的興衰常因天災人禍而起伏不定。

 (二)古埃及的社政經結構

  埃及在古王國時能統一起,當然有其社政經文化條件,但這不能說古王國的神權政治等於新王國的專制政體。由中國、埃及、羅馬的發展可知,人類政治要進入有效的專制政權並非易事,而是需要能抗拒外來入侵、壓抑並統合地方勢力、建立有效的統治機器、產生足以與政權相匹配的國家意識形態,及足以支撐中央集權運作的社會階層和經濟生產分配制度。

  1、古王國

  有關古王國的統治性質,現有的研究令人困惑。從官僚體系和統制經濟來看,古王國似乎是「一個極權主義的國家和計劃社會,並有一國家資本主義和一個良好組織的官僚制度」(五p63)。或是「神權政治或獨裁政治」(六p36)。其理由是,就官僚體系而言,中央有一首相及各種職務的官吏,地方則有中央選派的四十二個nomos長官(類似州長或省長)。從中央到地方,一條鞭地行使法律、土地清查分配、征稅、運輸、水利工程、建金字塔、監督統制工商業、及宗教信仰(二p59、61-2,四p63-4,五p36)。但不可思議的是,如此的統治其統一過程卻是志願而非軍事征伐(四p61)。法老王無正規軍,亦無民兵,有事才召集各地民兵(四p65)。nomos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二p62)。學者的看法是因埃及地緣政治屏障及水豐土肥(四p65),及借助於開放性的宗教做為統合力量(二p80-6)使然。果真如此,古埃及的中央統一及集權統治是很特殊的。別的不說,單就中國的西周封建王朝,其中央統治力不如古王國來得嚴密有效,但卻需仰賴大軍,且不時有叛亂發生,當中央軍力不敵諸侯國時,王朝即瓦解。

  2、中王國的地方割據

  由於「群縣潛奪權力,各邦獨立主義或邦權觀念持續存在、個人主義的發展、以及法老王為了進行國家發展的龐大計劃,所加諸人民的財政負擔」(六p65),加上法老王人神合一權威遭懷疑、官僚機構腐化、神廟祭司勢力日趨強大、地方諸侯勢力抬頭、及農民日益貧困化等因子,逐漸地瓦解了古王國的穩定結構(二p103-6)。古王國末期(2300-2100)歷經了二百年的紛亂,進入中王國(2100-1788)中央與地方雙元統治的時代,中王國未期(1788-1580)則陷於貴族及地方叛亂的內憂,和Hyksos人入侵的外患。Hyksos人是來自西亞的遊牧民族,有比古埃及人較強的武器--馬與戰車,所以統治了陷於紛亂的中王國。

  3、新王國帝國的興衰

  外族統治刺激了埃及民族主義的興起,Ahmose一世利用古埃及人對外族統治的不滿,於元前1580年將Hyksos人逐出,結束了異族的暴政統治。依歷史常例,統治者順著民族士氣將傳統就已有的中央統治雛型更有效地運作,憑著中央的絕對武力優勢,新王國將失落的宗教和行政權力,重新從貴族及神廟手中取回,且不斷發動從幼發拉底河至尼羅河的征伐,而建立了雄跨亞非的大帝國(帝國形成過程詳見九p355-420)。
新王國帝國好比羅馬帝國,由於從各地掠奪大量財富湧入國內,非但未給帝國帶來建設或提振生產力,反導致官僚腐敗及宗教墮落。當武力不足以鎮壓叛亂時,不可避免地從元前十三世紀開始先有利比亞人,接著七世紀有亞述人、六世紀有波斯人、及其他外族,從帝國的四周不斷入侵,這非但結束了古埃及的政權獨立,且使得古埃及的宗教文化滅亡(六p66-70)。

  4、進入歷史之途

  解釋古埃及最大的困難大概是史料的不足(五p34),但由對伝統實証的史料史學之批判可知,豐富的史料並不表示歷史就可客觀地呈現出來,甚至還發生史料愈多史實愈不清的悖理。其因是歷史乃人在特定時空下的產物,人雖生來即處歷史中,但歷史在形成過程即摻雜了人的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尤其各種彼此既衝突又合作的共同體在長期競爭下塑造了歷史。所以歷史不要說後人的解釋,即使在形成過程它本身就已既結構又解構了,如此再多的史料也無法呈現「客觀」的歷史。(一三五八p.34)。但這並不表示歷史是可以自由公平地製作,而是有正史對野史、歷史對記憶、記憶對反記憶等之別(一三五七p.202)。
  歷史研究因史觀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其中常見的不外實證、進化、循環史觀。實證史觀隨著實證論的謬誤及失勢,而不再有典範的絕對權威(一一八Op.33-45)。其實在歷經伝統敘述史學、新史學、及新敍述史學等的典範革命更替之後,在處於後現代的多典範時期,不再可能有某一史觀獨占史界的霸杈了(一一八二P.568)。黑格爾、達爾文式的進化史觀,及史賓格勒、湯恩比式的循環觀同樣謬誤百出(一一八Op.67-8,75-6)。但源自馬克思和韋伯的共產史觀和現代化史觀在冷戰時卻在世界二大陣營大行其道,前者不但拖跨了老大哥蘇聯和徒子東歐、徒孫則苟延喘喘(如古巴,越南、北韓、緬甸)而紛紛跟進改革開放的先驅--中共,後者雖也局部地傷了西方強權尤其美英,但卻著實地使除了日本、NICs等之外的大部分受現代化理論影響的第三世界受難。這些失敗在本書多處將予析判,但簡述之,可知其關鍵在於未能以恰當方式進入歷史。首先未能全面、充分、且徹底地了解共產及現代化之整體。反對者只看其負面,依行者反之,只有少數具反思性的讀者如Berger,p.認為吾人應揭穿這種神話,並從二者中找出一迨合自己的發展之途(一一八三p.5-10)。結果失敗之後又病急亂投藥,於是第三世界祈求於依賴理論、蘇東又重蹈現代化之謬誤
(一二四五p.833)。所以進入歷史之道在於從歷史經驗中找尋符合自己發展所需。就此而論,中共的改革開放是人類歷史上的大國中少數有此自覺且成功的例子(一一四四p.83)。而本書正以兼具對歷史的縱向敘述與糢向結構的析判之方式(一一八Op.4-5)來進入歷史。

 (三)古埃及的宗教與社政經關係

  1、政教合一的理論基礎

  古埃及的宗教是從地方性的諸多保護神逐漸發展到以太陽神(有Re,Ra,Amon,Horus等稱呼)和尼羅河神(Osiris)為全國性的國家最高神(詳見二p80-90,四p70,六p125-130)。太陽神是公理、正義及真理的代表(四p71),同時又能化身為神牛(Hathor)每天生(黎明)死(黑夜)一次;化身為神鷹每天由東至西橫越天空一次(六p126);在人間則化身為法老王(四p71,六p130-1)。尼羅河神每年也要死且復活一次,年年均如此,但有一次Osiris被壞神Set謀殺,其姐兼情人Isis替Osiris復仇並使之復活,且二人生下Horus神(六p129-130)。古埃及的宗教從神到人均強調復活,人的復活有二條件:死後身體不腐敗,和死後得到Osiris審判,靈魂Ka才能復活(六p132)。
  由上背景,可很合理地得到以下結果。法老王是至高神在人間的代表,他也代表了公理、正義及真理。再結合全國宗教系統,他又成為所有神廟的最高祭司。實際上他又是全國的最高政治領袖。如此一來,法老王就完成了典型政教合一的神權政治。為了法老王的復合,很自然地要建金字搭以保護其木乃伊。
  本來古王國時太陽神信仰占優勢,可是太陽神崇拜需高度的想像力,而尼羅河信仰較通俗。所以自中王國以後,在Osiris負有人死後審判權、人民在亂世渴求來世慰藉、對外征戰帶來的非理性和墮落、及祭司可藉此發揮更大影響力等因素下,Osiris的重要性逐漸超過太陽神(四p73-5)。類似的印度佛教後期集中於佛寺,以致默教攻入印度後,佛教衰亡了,而印度教因與印度人合而為一而保存了下來。對此西藏佛教也未因達賴政杈的瓦解而消失於西藏。
  
2、政教合一的下場

  由於古埃及的中央權威來自神權信仰,而宗教系統在國家意識形態、文化霸權和教育上享有絕對的權力,加上神廟獲取了全國大量的土地、人力及各式財富(二p107-113)。可是此時宗教又墮落為藉審判死者而謀利的工具(六p133-7,四p75)。於是中央統治的宗教支柱在墮落之後,非但喪失了原有共犯正功能,反而成為王國瓦解的因子。
  其實古埃及的宗教與其他大宗教一樣,其神也代表了公理、正義、真理;其祭司也重身心的潔淨,為宗教及政治體系的運作竭盡心力(六p131);其購買死亡之書,在精神內含上也是為了對Osiris的贖罪(六p133-5)。但最後為何會落得Amenhotep四世(元前1375年即位)另創Aton神,與傳統宗教對抗但慘敗(六p138-152,二p115-6)。不只如此,它本負的意識形態和文化傳承的功能,也在外力入侵攻下神廟後,完全喪失,並導致古埃及的文化甚至文字均斷絕不傳(二p76)。
  從比較宗教來看,舊教在宗教改革前也同樣發生政權與神權間嚴重的衝突、教會占有大量土地及財富、教士階層大量腐化、出賣贖罪券、和各類只其儀式性的宗教行為。但舊教在新教嚴厲的革命下仍可生存並壯大,反之古埃及宗教為何不行?其因在於古埃及的至高神超越性不夠反與法老王結合,祭司階層在教義和修為上均欠一流人才,組識不如舊教健全、尤其欠一套使信徒社會化為共同體的制度,所以當神廟被攻下後古埃及的宗教與文化均跟著失傳。

 二、印度教之分析

  印度教與古埃及宗教一樣同是擇一神教(Henotheism),在多神中相信有一至高神,這可從吠陀經看出(詳見十一p1-45,十二p56-174,十三p15-33,十四p53-7)。其中除了諸神分類較完備、哲學讚歌的思惟層較高外,吠陀信仰與古埃及宗教一樣,也發生墮落之事。如婆羅門至上、王位需婆羅門認可、宗教儀式化形式化、宗教行為陷於咒術功利。不但如此,雅利安人比起古埃及人更是赤裸裸地外來入侵者,且將印度早住民驅殺成奴隸(十二p11,十四p44-5)。還在聖典〈原人歌〉中將Caste社會階層合理化:「他(原人)的口是婆羅門(祭司階層),他的兩臂作成剎帝利(王族),他的腿變成吠舍(平民),從他的腳上生出首陀羅(奴隸)」(Rg.Veda,10.90.12,引自十一p42)。即使在代表印度教面對佛教等挑戰而改革後的《薄伽梵歌》甚至進一步說:「啊!敵人的征服者,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是由於他們工作的品質,按照物質的自然型態而分辨出來。平靜、自制、苦行、純潔、容忍、誠實、智慧、知識與宗教心,這些都是婆羅門工作的品質。英雄本色、權力、堅強、機智、慷慨與領袖才能卻是剎帝利的工作品德。至於首陀羅是勞動及對其他人的服務」(Ch.18§41-4,引自十五p637-8)。
  由此可知古埃及宗教並不比印度教不合理或腐化,但印度教為何能經得起在教義和修行均無不及的諸教派的挑戰(如佛教、耆那教、默教)。且在諸王興起、佛教大興之後(十四第七篇)、與佛教同受匈奴和默教等外侵之後(十四第十、十三篇)。印度教復興了,而佛教則在印度和中亞消失。其因在於婆羅門階層有較強的自主性而不易受政治干擾或支配,婆羅門歷代人才輩出以進行改革,尤其透過二大史詩及各種教化方式(如戲劇、節慶、生死禮儀、家族和種姓制度……)完全地掌握了印度的文化霸權,並深深地與印度社會結構結合,而完成了社會宗教化的要求。如此一來,即使極端不平等的Caste社會階層也能在印度教此一「大法」中存在(十三p301,十七p12,54)。至今還擔任了印度雖長期不統一甚至亡國,但民族及文化仍能延續的使命。

 三、西藏政教之分析

 (一)西藏政教合一的歷史背景

   1、中印佛教與政爭

  西藏在松贊干布(621-643)統治下國力大盛,他同時引進中國和印度佛教(二一p15-7,二二p23-9,二三p73-80)。中國佛教隨著文成公主嫁給藏王,大乘禪在西藏有逐漸受歡迎壯大之勢(二二p35-6)。但西藏與中國交惡之後,西藏於763年以二十萬大軍攻入長安,皇帝逃往陜州避難(二二p31)。為了打擊中國在西藏的影響力,以赤松德贊(755-797)為主的上層希望藉印度中觀瑜珈派佛教,來驅逐中國佛教(二二p35)。在赤松的安排下,代表中國大乘禪的摩訶衍與代表印度中觀瑜珈的蓮華戒於794年在桑耶寺(赤松命寂護、蓮華生建於775年)舉行著名且有決定性影響的「拉薩辯論」。西藏政教階層以中觀瑜珈的辯論和修行方法為判準,判摩訶衍輸,從此中國佛教在西藏失勢(二三p84-8,二二p31-5)。雖然部分教義和禪修法門仍為寧瑪派和噶舉派保存(十p47、102)。

   2、佛教、苯教與政爭

  當然大乘禪的失勢並不表示印度佛教在西藏就此得勝,相反的蓮華戒於796年遭暗殺(辯論雙方皆言對方所為,二三p89)。其實印度佛教在西藏才開始碰到真正的對手--苯教--雖然在松贊干布死後,曾歷經芒松芒贊(650-676)和都松芒波結(676-704)二任推動佛教的王室,但王朝實權仍在信奉苯教的貴族,到赤德祖贊(704-755)再度從唐朝迎娶金城公主,且派人到印度求法,但信奉苯教的貴族趁繼任的赤松年幼,發動朗達瑪破佛之前首次的禁佛運動:禁止信仰佛教、驅逐外僧、把佛教大昭寺改為屠宰場、把文成公主帶來的佛像埋入地後送出到芒域、拆毀寺廟(十p26-29)。
  苯教是由流行於西藏四周的遊玫民族傳入西藏的泛靈信仰,結合西藏本土的「人教」信仰而成。苯教擅長符咒幻術,能降神驅鬼治病。這些特性使得藏王勢必要引進印度大乘後期的密教來與之對抗,結果密教雖勝但也更加深了自己的咒術性,且在爾後各種喪葬儀式、念咒降魔、和殺牲祭禮等均少不了笨教(二一p188-191)。
  赤松雖於十三歲登上王位,但剛開始實權仍在偏袒苯教的大臣手中,加上拉薩遭天災,赤松怪罪是苯教惡魔與之做對。為對抗苯教,赤松大力引進印僧,其中以763年隨寂護入藏的蓮華生最重要(二二p41-3)。
  苯教與中國佛教不同,它不但有根深地固的本土基礎,還掌有政治實權。這使得赤松以兩套策略來對付,他本人擔任實質政治上的壓抑、甚至活埋親苯教的大臣(二三p43),再以蓮華生的密教對付苯教。蓮華生的鬥爭策略是先不與苯教展開正面衝突,而是巧妙地創出印度諸佛菩薩化身為苯教的諸神並顯現於西藏,再以密法與苯教一比高下(二二p41,二四270-2)。
  藏王、佛教與苯教的鬥爭,自赤松之後歷經牟尼(797-798)、赤德(798-815)、赤祖(815-836)與苯教明爭暗鬥,終於發生了朗達瑪破佛。赤祖在位期間因大量譯經、大建佛寺、及優厚大量佛僧(平均約每七戶平民負責供養一僧),耗費了國家社會大量財富。赤祖之兄朗達瑪是苯教徒,他利用民間對政府和佛教的不滿,加上天災人禍,再結合政教反對勢力,終於836年殺了赤祖,並展開破佛運動--禁止佛經翻譯、焚毀佛典、破壞佛寺佛像、勒令僧侶還俗甚或成為屠夫獵戶不從則殺。但朗達瑪在842年又遭反對勢力所殺,死後二子各立,西藏從此陷於長達四世紀的中央紛亂、地方割據的亂世(二二p63-6,78,二三p94-5,二四p279)。

3、西藏佛教的復興與政教合一

  在中央因破佛及紛亂而無法支持佛教發展的同時,早先受中央壓抑的教派趁機發展並與地方政治勢力結合,培育了復興的潛能(二三p103-4),但也種下了與政治結合和腐化的因子。「這些(薩迦、噶舉)教派的上層僧人直接與掌握政治、絰濟權力的活動;他們享有特權,免稅免差,積娶財富,追逐利祿;有的還飲酒作樂,蹂躪婦女,欺壓百姓,橫行不法;為了爭權奪利,各教派間還經常發生爭鬥」(十p189)。這些十四世紀後期的墮落腐化正是宗喀巴宗教改革的基礎。
四世紀的紛亂最後由蒙古的忽必略結束,他利用薩迦派的八思巴為國師統治西藏(開創了外力干涉西藏政教的先例),達到收攬西藏人心,挾制中國的目的。同時使薩迦派得勢,並因而將佛教傳入蒙古使之佛教化(二一p200-2,二二p76-7,二三p156-7)。
  宗喀巴在上述背景下,憑著:一、要求僧侶嚴守戒律,禁止娶妻生子,禁止參與世俗政治和生產活動,因而大獲信徒信任。二、在初期取得帕竹地方政權支持藉以打擊噶舉派,格魯派就在此基礎上與各地方政權廣泛合作,當然也造成了當權後格魯派勢必走上封建剝削體制。三、格魯派建立了與其封建政權相匹配的顯教教義、密教修行、和科層式寺院等制度。四、接收噶當派成為格魯派的資本(十p202-5),而改革成功。之後更靠著達賴喇嘛轉世制度及結合國內外的政治力量,建立了達賴政教合一的神權政治(二三p178-9,十p205-227)。
正因為政教合一的本質,所以後來的耶教也成為地方封建王古格王朝對抗藏教的工具,而展開鬥爭最終雖失敗(一三O七p.256-261)。但這反映了政教之爭絕非簡單的合理化,說什麽喇嘛殺人只為了護法救人利世救国(一三O八p.141-166),相反,就西藏而言,僧人及貴族的利益オ是核心。

(二)西藏政教合一的未來

  西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除了政教互依、外力介入、教派鬥爭等直接因素外。本身地理的孤立性、文化的原始性、宗教的咒術性、人民的受統治性、物質貧困(二二p15-6,99-101)。加上達賴政權獨享政教官僚人才的培訓與任用,並支配整個社會階層的流動。以上造成了西藏特有的達賴神權政治。
雖然達賴十四對中共抗暴運動敗逃印度後,積極地對外傳播西藏佛教,對內重建政教體制,與中共搞周旋、對抗、或藏獨、配合国际對華政策等的多面手法(二一p203-9,一一四五p.175-213,
一三O八p.360-371),達賴1997年3月訪台,搞藏獨的達賴和搞獨台的李登輝暗地裡一唱一和,也是此種手法的表現,雖然達賴迫於現實而說他是主張自治的。即使如此中共江澤民還是趁美總統柯林頓於1998年訪中之際,提出達賴與中共談判的條件是達賴耍承認西藏和台灣均屬中国,為此達賴和台灣都深感困扰,達賴並中止台灣之行,台灣則宣稱台灣主杈與西藏不相干。
但由以下分析可知即使中共瓦解,西藏也不易重建神權政治或新建民主政治。雖有以美國為首的反華勢力,試圖藉援藏來牽制中國,但國際現實政治卻不利於西藏,更何況大陸以經濟為主的現代已取得初步成功:一、佛教傳統先天上的不足(參見〈大乘三系說與淨土三系說之研究〉,一一五Op.42-44)造成習於與舊文化、社會、政權妥協甚至結合。而歷史上的西藏社会在寺院、喇嘛、及貴族的掌控下,無法產生紂構分化和創造新体系的能力,亦即無法產生現代化的社政經文化(一一一七p.10-1)。二、中共在西藏幾乎已瓦解密教的根基--寺院及其喇嘛、財富、土地。三、中共又積極地從舊社會受壓迫者中產生新階級,從內地移入的漢人又取得了社政經優勢,西藏的財政八成以上須仰賴中共中央的補助(一00七p71),至1991年中共已投入二百億人民幣(一00八p61),有人甚至認為:「又奸又壞的藏人官員,希望藏人經常鬧事,他們的地位就會趁機提高。」(一00九p266)。也正是這些人最反對流亡在外的違賴集团回藏,以免損及其利益(一二OOp.114)。四、西藏本身的不利因素,如金字塔型社會階層、政教不分、教派間的權力鬥爭(尤其達賴與班禪,使得國民政府和中共均可利用班禪對付達賴,即使到1995年達賴與中共均以找班禪靈童一事相互鬥爭)、人民的被動消極性。這些其實正是西藏與滿清、中共爭獨立失敗的內因(二二p99-100)。五、更重要的是西藏流亡政府所認定的酉藏是大西藏、不但包含現今西藏及青海全,還包括了新疆、甘肅、四川、貴州及云南的大部,占全中国四分之一的土地,除了西藏外其他地方的藏族只是少數(一一四六p.14,150)。藏獨想要在大西藏獨立,除非搞个大西藏沙文主義,但這正是藏族反中國之民族文化上的理由。此種民族衡突加上前述種種不利於民主的因素,鑑之於古今中外新興民主化國家形成的經驗,吾人不能天真地認為藏獨後会如其言、如此地自由、民主、多元及人杈(p.143,184)。
即使有上述種種的不利因素,但藏獨好比任何搞獨立者,均会為其正當性編造理由。一、西藏自古以來即獨立(一一四六p.9-13)。可惜這只是藏獨及其同路人的看法,從中國看則相反(一OO八p.1-26,二一p.17-28,一一四七p.123-4,一一四八p.1-6,一一四九p.63-70)。這些爭論其實忽略了現代民族國家意義下的主權獨立,在中國甚至全世界各地近代化之前是不存在的。亦即西藏與中国的關係雖非如內地的中央地方,但也非兩国關係(唐代較接近),反倒接近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這表現在元明清三代中央對西藏的軍政有最終決定杈。二、即使西藏現今受中共統治,且在經濟、社会文化等建設上大力扶持西藏,但主杈乃一民族自決之基本人杈(一一四六p.14-16),可惜此說由本書多處析判,可知不合民族自決的理論與事實。三、上述獨立正當性理由的編造,其實和達賴流亡政府的鬥爭策略一樣,都是口頭之爭,主張統一者也会如法炮製。四、以批評大漠沙文主義來主張藏族亦不通,因中共統治中國各民族是用馬列主义而非漢民族主義,相反,中共對漢民族文化及文化的破坏還遠大於其他少數民族(一二Op.111-4)。

 (三)西藏政教官僚的培訓

  由於佛教占有西藏的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化霸權,故人才培訓的內容以佛教為主。實用性知識並無正式教育而是靠各類工藝、農牧、官僚等實際技術(二七p26-7,30-46,66,82)。以下只介紹掌有實權的格魯派三大寺的培訓大概(參見一三O六p.247-259)。
佛僧5-8歲學因明、9-15學現觀莊嚴論、16-18學中論、19-20學戒律、20正式受戒。其間每年冬季學一月因明,並以因明對所學展開師生間的辯論。通過這些學習在考前再學俱舍。
  考試分四級。四、三級「格什」若不為政府所用,則只能私自隱修。二、一級格什或任「堪布」(住持)或入「舉巴」學密(二七p86-9)。至於屬轉世系統的達賴、班禪、活佛的教育和考試同前,但所受教育和供養條件較優(二六p21-37,二五p6-12,67-79)。
  以上是就形式來看,但實質上出身富貴的學僧可花錢免役減少學習年限,在取得格什時也需花上萬兩藏銀,這並非貧僧所能負擔(十p246,252,260)。

 (四)政教官僚組織

  寺內組織。以堪布為首加上當家(管財務)、糾察(管秩序)為寺內主要管理階層(二七p75-6)。
寺外組識。達賴是全藏政教領袖,班禪、「格登墀巴」(密法系統的法王)是政、教方面的第二領袖(二七p77-8,一三O六p.247-259)。
  中央政教官僚組織。在達賴之下,由一位藏王(僧俗皆可)管宗教行政,實際政務則一僧三俗的四位「噶倫」負責(二七p61-2)。
  行政過程。例行公事由地方機關呈中央噶倫再呈達賴批示交辦。需討論的事則由四位噶倫、藏王和中央四品以上官員共議,再呈達賴定奪。國家重大事件則開大會,由達賴、三大寺住持、中央所有官員共議(二七p62-3)。
西藏政杈領袖名义上是達賴,但由於達賴轉世期間長達十八年的教育,扠力旁落於噶倫。達賴親政為期甚短又欠政治學識及經驗。故中央常被噶倫、地方則為貴族把持。寺院及達賴反而較從佛法來掌握社政經文化之实杈(一一一七p.8-10)。

 (五)西藏的社會階層

  西藏傳統的社會階層成金字塔型,由上而下分別是:達賴、班禪--活佛--僧侶、貴族--平民(二一p219)。平民其實以農奴為主,詳見《西藏封建農奴制研究論文選》(十六)。至於支持社会階層的寺院經濟詳參一三O六p.261-273。

 四、默教政教關係之分析

 (一)命名的爭論

  本書對命名的態度是理性原則,亦即除去褒貶雙方而回到較切合實際的命名上。以此Islam 應稱「默教」而非他們自稱的「伊斯蘭教」或通稱的「回教」當然也非西方所貶抑的默罕默德教(一二九五p.92),因Islam做為一宗教而言是默罕默德所創,至於他們辯稱可蘭經中如此自稱(二九p8-9),但這不合理性原則,因Islam原意為「和平、順服」(二九p7),他們沒有將之專利之權,這好比要稱「耶」教、「釋」教一樣。

 (二)默教政教合一的歷史背景

  默氏(570-632)娶得富孀Khadija之後名成業就,在有錢有閒下依古阿拉伯宗教習慣,每年在麥加附近的希拉山潛修一個月。有天睡夢中天使Gabriel命令默氏讀出《可蘭經》的第九六章,事後他深感困擾,認為自己被邪靈附身,但當地有位耶教徒卻認為默氏好比摩西是民族的先知。默妻也精心設計一些方法來說Gabriel是天使而非惡魔。默氏在他人支持下自信地在之後的十五年陸續地完成可蘭經的其他內容(二八p13-4)。
  默氏在麥加傳教初期,居民以傳統的信教自由並未加反對,雙方相安。但自默氏攻擊他教時,雙方衝突增加。此衝突又與部落政治相關,默氏所屬Hashim部落最能接受,而主要對手AbdShams部落最為排斥。在衝突中,默氏靠叔父塔立克及衣索匹亞保護,但塔氏死,默氏不得不移至麥加北方的麥地那發展(西元622),此一遷移稱為hijra,所組成的默教共同體稱為unma。默氏先對付麥地那的猶太教徒、非默教徒、和表面上信默教的「偽善者」,至630年攻下麥加(二八p15-20)。
  在上述教義和對外征戰過程中形成政教合一的社政經文化結構,他們自認是被壓迫者,為反抗,於是主張聖戰,直到戰勝為上,戰死亦得救(二八p51-2)。當然所謂壓迫、聖戰也是各宗教、民族常見的合理化技倆。

 (三)默教統治的教理基礎

  教義雖主張共同體內成年男性皆平等,但實際上形成以默氏親屬、有功人員發展而來具家族、部落性的上層統治者。在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化霸權上,則透過五功、律法、家庭組織、飲食規定、生命禮儀等而建立:一、五功。1、念功,指隨時在意念上念真主。2、禮功,指從早到晚分早上、中午、下午、傍晚、睡前,共面朝麥加拜32拜,拜前要淨身淨地。3、齋功,回曆每年九月白天不飲食日落才可。4、課功,每年年終獻出生活所餘的25%。5、朝功,每位信徒一生至少到麥加的「天房」朝覲一次(二九p50-6)。二、律法。依可蘭經、聖訓、類推和決議等四原則,定出律法(二九p90-4)。三、家庭組織。默教徒不准與非默教徒結婚,改變信仰則原婚姻失效,婚生子女均為信徒(二九p97)。四、飲食規定。將食物分成可食和不可食(二九p106-110)。五、喪葬,詳見二九p111-4。經由以上軟(教義、規範、儀式)硬(武力、律法)交攻下,默教共同體焉有不成功之理。

 (四)默教的擴張與分裂

  默氏生前身兼政教軍領袖,死後AbuBaker被選為首任繼承人稱為哈里發(Khalifa)。Abu
任內(632-644)將伊拉克納為阿拉柏版圖,並開始編纂可蘭經。繼住者Umar(634-644)對波斯、羅馬發動攻擊,並將伊朗、敘利亞納入版圖,但終遭波斯刺客暗殺。第三任Uthman(644-656)擊敗土耳其斯坦,將勢力伸入中亞,也同遭暗殺。Uthman死後,默教分裂為麥地那的Ali(656-661)和大馬士革的Muawiya。Ali在661年被暗殺,Muawiya指名其子Yazid為繼任者,但Ali之子Hussain、長老Zubayr與Yazid為敵。680年Hussain雖被Yazid的軍隊所殺,但其追隨者認為Ali的後繼者才是正統,這些人稱為什葉派(Shia),以伊朗為大本營。相對立的舒尼派(Suni)則奉Muawiya之前的四任哈里發為正統,占信徒的90%以上。
  分裂後,默教勢力不斷往四周擴散,歷經建都於大馬士革的Umayia王朝(661-750)和建都於巴格達的Abhasids王朝(750-1258),但傳統的哈里發已名存實亡,各默教國紛紛自立為王。雖然如此,哈理發制度仍是歷代各默教大國想借以吞併他國的招牌(三十p306-7,313-9,三一p226-8),現今阿拉伯世界從埃及的納瑟到伊拉克的海珊均受此影響。

 (五)默教傳統與現代

  在傳統教政軍一體化的哈里發制度、社政經文化一體化的unma、以家族部落和階層發展出來重人與人之間實際人情利害關係、欠國家社會公共意識、欠市民社會中產階層等因素下(三三Ch.1,2),默教國家的民主之途並不如他們所美化(三三p124,二九p71-6)。土耳其、伊朗、埃及等雖於二十世紀前後引入西方憲政體制主張政教分離(三十p329,三五p29,三二p26)。但因傳統束縛、帝國主義入侵、尤其以阿戰爭的影響,導致「阿拉伯社會生活受到西方的影響還只是表面的,真正的社會基礎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一0九0p416),即使稍有民主成績的土耳其也不斷發生軍人干政、壓迫政治反對勢力、尤其對庫德族殘酷統治。至於夾雜著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社會主義、及默教信仰的各大阿拉伯主義者,不斷地在中東地區造成是非對錯難分的以阿衝突,甚至阿拉伯間的內戰(如黎巴嫩內戰、兩伊戰爭、波灣戰爭)革命(如什葉派推翻伊朗國王巴勒維)。有關阿拉伯民族主義與默教間的衡突與共犯,詳見(一一三八、一一三九、一一四O)。即使蘇聯瓦解後的中亞默教國家獨立運動,與民主也相差甚遠。至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則以默教和馬來民族主義壓迫他族尤其華人,印尼亦然。由此可知美帝攻打阿富汗、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說要替他們製造民主自由体制、純屬謊言,實則是為了中亞的石油利益和地緣政治,反恐也只是在美国國內製造恐怖氣氛以利執政者選舉和美国民族主義統治世界。

 五、小結

  由前述各政教合一的分析,再配合後述的希臘帝國、羅馬帝國和大英帝國的政教互動(政教關係的種類參見十八p163-5)可得知:一、具絕對超越的神觀和原罪觀的耶教,在政教關係上張力最強。默教欠原罪觀而利於哈里發政教一體化。古埃及、印度教、佛教均欠,欠則有利於聖王觀念而不利於政教分離和民主,而非如表象所觀察(教性較溫和容忍)可能有利民主。二、一帝國的形成並非易事,其瓦解也不易避免,其中似乎只有英美帝國應付成功。

第二章 西洋歷史之分析

 一、古希臘

 (一)邁錫尼文明

   1、邁錫尼文明政治結構之演變

希臘人祖先來自半島北方,元前二千年開始往南遷,過程中融合了半島和愛琴海各島早住民,到元前1500前後已發展出代表初期希臘文明的邁錫尼文明(四p215-6,五p79)。
  邁錫尼人在向半島和諸島遷移征服過程中,逐漸發展出氏族城邦國家,到元前十三世紀再由此統合成以阿加曼農為領袖的希臘,以對抗西亞民族,並發動Troy之戰,爭奪此一歐亞交際之城的主權。
  邁錫尼氏族城邦國家的國家意識形態是以宇宙(Zeus)神為中心,統合諸氏族城邦守護神(五p79),古朗士在《古代城邦》認為古希臘城邦文明(羅馬亦然),剛開始無論家長、族長、或國王的權力均來自傳統的宗教習俗。到元前八世紀時,貴族勢力因本身是大地主而高漲並開始對國王奪權,使得君主政治變為寡頭政治。但新興的中產和農民又起而攻擊貴族,此時野心的政客藉群眾力量非法獲取政權,稱為專制政治。之後平民不滿而產生民主政治(四p222-3)。古氏認為第一階段貴族對國王的奪權革命是試圖加強傳統給予家長或族長的權力(三六p269),第二階段的平民革命則鬆動了傳統宗教的束縛(三六p285)。

   2、古朗士的解釋

  古氏以宗教為判準一條鞭地解釋邁錫尼的社政經文化結構,他認為古希羅的家族乃若干崇拜同一聖火及祭祀同一祖先的人所組成的團體(三六p34),故家長的權力(Pater原意為權威而非父權)依宗教習俗而來,當此權威逐漸由家長取得才成為父權(三六p77-8),後來的父權制(Patriarchy)和世襲制(Patrimony)即由父權發展而來。
  古希羅的父權可分三類:一、教權,含休無子之妻之權、逐子於家祠之外之權、承繼他人之子為子之權、嫁女婚子之權、臨死指定其妻子女的管理人之權。婦女則無離婚權、承繼權、管理子女權。二、所有權,家中所有動產(含奴隸、子女)不動產均依習俗由家長暫有,但真正所有權在整個家族,故家長無遺囑權,家產不能分割只能由長子為主的繼承人一人繼承。三、審判權,家長可依習俗將犯罪的妻子女判死刑(三六p78-81)。
但上述依習俗而來的「權力」在第二階段的平民革命中變為家長個人合法的「權利」:一、希臘的梭倫立法使得,在個人權利方面,兄弟皆可共分家產、女性有繼承權、家長有遺囑權。在邦權方面,成年兒子有權脫離父權統治,父親的賣子和殺子權受到限制(三六p291-2)。二、羅馬的十二銅表法使得個人有遺囑權,邦權限家長只能賣子三次,之後兒子就完全自由(三六p287)。
  古朗士認為從家族宗教聯合成部落宗教再聯合成城邦宗教(三六p105-6,104),在城邦中,以邦火、邦神和神廟為中心,城邦的政教權屬國王(三六p162-6)。依城邦習俗所成的規範即法律(三六p178)。有參與城邦祭祀權者即公民,公民才有完整的民權和政權(三六p180)。城邦對外殖民時邦火邦神也須一起移至該地(三六p199)。

   3、古朗士的不足

古朗士的上述解釋過於機械也未必是史實。家長、族長、部落和城邦的貴族或國主,雖同屬享有權力的高層,但並不是說前者權威建立之後再發展成後者,而是彼此互動漸進的,尤其在人類學上家庭制度是與氏族制度共存的,且氏族城邦初期的上層統治者與家長、諸長老、下層間多少尚存情誼而非靠絕對權威,不然在欠大量奴隸和有效統治下,如非族內成員有向心力是無法安內攘外的,所以國王的絕對權威應是經中後期鬥爭而來。

   4、中希文化結構之異

  邁錫尼的宗教依荷馬史詩記載有以下性質,以宙斯為至高神的多神教,諸神與凡人一樣有七情六欲,人崇拜神的目的在祈福,人死後下地府無所謂賞善罰惡(四p218-221)。以上部分與中國人文化家族化之前的宗教類似,但希臘宗教在個人化理性化下,家神、族神和邦神的權威不斷受挑戰。相對的,中國宗教在哲學上提昇到具有內在德性的天道超越層。影響所及,西方後來認為人在社會上角色運作所依之規範,是共同體內成員基於主權意識,彼此認可制定的。但中國則認為社會各成員的行為,是依從天道而來且發自人內在德性要求之義務。權利與義務的對比,使得中國從古至今均對權力權利不明,這也不利於資本主義和民主政治的發展。

 (二)多利安人與斯巴達

  邁錫尼文明瓦解之際,多利安人(Dorians)趁機而下。多利安人是邁錫尼人的遠親,約在元前二千年首次侵入希臘,在西北部的Epirus定居下來,到元前1300又開始南侵,先取克里特島,到元前1200-1100奪取Peloponnesus半島的大部分。而難民則東逃至以雅典為核心的Attica半島,之後又往東在小亞西亞的Ionia地區建立殖民地(五p80)。
  多利安人的入侵希臘,更加強了城邦的軍政經中心(三七p281-4)之功能,其中斯巴達和雅典代表了二種不同的典型--Peloponnesus利於農作,而Attica利於經濟作物和經商;多利安人將早住民納為奴隸,而邁錫尼人採融和。於是斯巴達形成如下社會階層:一、上層由多利安成年男性公民組成(元前五元世紀全盛期也約四千人左右),占人口的5-10%,是統治者和軍人。二、中層稱Perioeci意為四周之居住者,是原邁錫尼人中較幸運的,他們從事農、礦、商,尚有自由。三、下層稱Helots占人口的大部分,是農奴和戰場勤務兵,無政權也無自由(五p88)。形成如下的寡頭政治--全國軍政由下院選出的五人執政團統治,二位斯巴達王(代表二敵對家族)只有軍事宗教的象徵權。上院由二位斯巴達王和二八位貴族組成,有權向下院提施政措施,且是最高刑事法庭。下院由全體公民組成,有權批駁上述提案,並選國王之外的所有官吏。雖執政團每年由下院選出,但實則控制了上下院(四p226,五p89)。形成如下的意識形態--以軍事化教育和管理來灌輸公民的統治能力和意識(五p89-90)。
  斯巴達的社政經文化結構雖能有效運作,但因奴隸反抗、公民不足、生產力有限,只能擔任部分抑制雅典帝國的功能,其餘在政經社文化上對民主政治、生產力提昇、社會平等正義、和文化內含增進等均無正面意義,而是反面教材。

 (三)雅典帝國的興衰

   1、梭倫之前的寡頭政治

  元前八世紀雅典如同其他城邦是採君主政治,此時雅典大地主因橄欖油和葡萄酒的大量輸出而財富大增,到元前六世紀,藉占有元老院和九名執政官之便,逐漸將君主政治變成寡頭政治,而取得雅典的實權(四p229-230)。
  寡頭統治下,城市的中產者擁護農業資本主的犧牲者--小農、佃農、農奴--向統治者對抗(三八p10-1),這些對立使雅典陷於革命的危機。此時貴族出身又是商人的梭倫於元前594年由各黨派同意出任行政長官進行改革。改革結果在政治上使寡頭政治變成依財富和榮譽而來的民主政治:一、在元老院下設四百人議會,由雅典四族各推一百名負責選擇、審查並準備提到公民大會的提案。二、恢復了古代的公民大會,所有雅典公民皆可參加以選舉執政官,對之質詢及懲戒,並審查他一年任內政績,如有必要則禁止他依常例在卸任後入元老院。三、從公民中選出六千人陪審團,再由之組成各法院(四十p164-8)。
  寡頭政治的政治階層有三:一、富有公民,擁有馬匹,可任騎兵。二、小康公民,可任重裝甲步兵。三、受雇傭勞力,可任輕步兵和各項勤務。經濟階層亦有三:1、上層貴族,住城市,靠奴隸和雇工替其耕作,並將錢貸給商人為其經營牟利。2、中層的勞工、手工業者、商人。3、下層的貧農和奴隸(四十p161)。小農雖有公民權但受農業資本主義打擊,而淪為佃農、農奴、城市無產者,其社經地位遠不如無政權的中產者。

   2、梭倫改革

  梭倫針對寡頭統治的種種弊病改革但非革命。在政治上,他將全Attica地區的自由民依財富分成四等:一、所得超過500 bushel者,可被選為執政官和軍事指揮官,但每年要扣所得十二倍的所得稅(如此的扣稅法顯然不同於現代人對所得的看法,不然就是有二本帳)。二、所得在300~500者,可任較低層的官員和騎兵,扣十倍。三、所得在200~300者,可任重裝甲兵。四、其餘免稅,但只能任一般士兵(四十p167)。此一階層重整,除可削弱貴族外,亦有財富重分配作用。在經濟上,首先取消所有公私對債務人的債權要求,解除所有土地抵押關係,釋放因欠債而形成的奴隸。使幣值貶值30%,以減輕債務人負擔。開放部分公民權給具專業又想帶眷定居雅典的外國人。制定法律,規定凡父親未傳授其子一技者,子對父無奉養之義務(四十p165-8)。
  梭倫在位22年的改革雖緩和了問題,但:一、在立法確保土地和財產私有的同時,也使得富人的財富有了合法的權利基礎。二、未能改變小農破產的命運。三、在雅典公民輕視各項專業勞動(四一p33)、並依賴大量外來中產勞力和奴隸(四一p36-8)下,生產力不可能得到解放。四、如此一來,被農業資本主義擠壓出來的農民,在商業資本主義無法吸收大量勞動下,使得農民和無產者成為專政和暴民政治的群眾基礎(四一p18)。

3、柏里克里斯之前的專政

  梭倫末期,Peisitratus於元前572年利用農工群眾的不滿,召集了四百名護衛占領雅典,實行專政(tyranny),梭倫從此退出政治。到556年,代表資本家的貴族和港口商人聯合起來驅逐了Peisistratus,可是550年又在港口商人的默許下重返雅典,但549年又被逐。經這些反覆之後,Peisistratus終於在546年擊敗了來襲的軍隊重返雅典,開始了長達十九年的專政(四十p172-3)。他的專政雖使自由減少,但在他:一、重分配國家和貴族的土地給農民。二、將巨富和貴族的財富、及征稅所得一并用於雅典的美化和雄壯化,同時吸收大量失業勞動力。三、開Laurium銀礦,以發行獨立的幣制。四、對外殖民和貿易等之下,雅典人尚能忍受其專政(四十p175-6)。527年其子Hippias繼任專政(-514),並在514年叛亂發生後改以高壓和恐怖統治,到510年被放逐的貴族和斯巴達之力將他推翻。但隨之而來的選舉,代表貴族的一方獲勝,敗者Cleisthenes煽動群眾叛亂,建立另一專政(四十p177-8)。
  卡氏為瓦解傳統血緣和地緣的力量,將全國分成十區,每區的行政權交由五百人議會,從其中抽出五十人負責1/10年的行政。並從公民大會中抽出六千人組成「陶貝流放制」,以秘密投票過半數將有野心的專政者放逐。在此之下,雅典的官吏除海陸軍的十位將領外,其餘均由抽出的公民擔任。卡氏的改革雖為雅典的全盛打下基礎,但少數派(貴族、商人、新巨富)和多數派(主張進一步民主的群眾)的鬥爭卻愈演愈烈。

4、波希和伯羅奔尼撒戰爭

  雅典對外貿易和擴張殖民,尤其幫助小亞西亞希臘人反叛波斯帝國,終於導致波希戰爭(493-479)。《希波戰爭史》的作者希羅多德雖以希臘人的觀點未解釋這場戰爭,但他一開始便道出了衝突的起源不是希臘所宣伝的海倫被劫,而是歐洲的希臘人先入侵亞洲的沒斯(一一二九p.2-3)。希臘以其地利、質優的海陸軍、良好的戰技和戰略等,以寡擊敗強大的波斯(四十p337-348)。
  戰後雅典藉提洛同盟取得雅典帝國的優勢,所用方法如下:一、藉防衛之名,由各國分攤經費,到432年每年總收得460talents(四一p283)。並在454年將同盟的金庫由Delos島移至雅典控制的Argos(五p102)。二、向各國征收貢金,到柏氏時每年達600talents,而雅典政府當年的歲收扣除各項稅捐也不過400talents(四一p30)。即便是國庫最重要來源的Laurium銀礦,在483年時利潤也不過100talents(四一p37),而這些錢足以建百艘戰艦並在480年的海戰中大敗波斯一千二百多艘戰艦(四十p346)。三、雅典在同盟內享有司法審判和貿易協定的絕對優勢(五p346)。四、各國無權脫離同盟(五p102)。
  斯巴達就在上述背景下,結合不滿波斯的城邦,向雅典展開長達三十年(431-404)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一0九一)。戰爭雖發生在帝國頂盛時,即柏里克里斯執政(463-431)的晚年,但雅典會失敗其實就隱藏在其社政經結構下:一、首先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除了公民群眾的無知無識自私自利的不穩定性外,柏氏在雅典優先政策下,剝奪雙親非全是雅典人的外籍專業中產者的公民權(四一p17)。其實雅典31.5萬人口中,只有4.3萬人有公民權。其餘11.5萬奴隸和婦女、2.85萬外人、及其他勞工、商人等均無(四一p17)。這些無公民權者顯然大多不會替帝國賣命。二、在經濟上,雖至440年已存下9700talents(四一p30),但雅典經濟命脈在能輸出高價位的橄欖油、葡萄酒、手工業品及礦產,再輸入穀物(自給率只1/4,四一p34)、建房造船用木材。所以當退守「長牆」(458年所建用以防斯巴達)之內,而之外的樹、礦卻占雅典財富來源之大半。更不幸的是,雅典城內人口大增、衛生不良發生瘟疫(430-433)死去1/4人口(四一p285)。三、在軍事上,平時海軍只備六十艘戰艦(四一p29),陸軍只能守無力攻。結果404年斯巴達艦隊圍困雅典軍艦於西那斯海灣內並大敗之,雅典半數公民或為奴或戰死(四一p293)。初期雅典雖勝多於敗,但當414年雅典遠征軍大敗於西西里之後,雅典內部的民主派與四百人寡頭政府間便展開了惡鬥,整個希臘也紛紛起來反抗雅典帝國的統治(一0九一p634、682)。
繼雅典之後的斯巴達又建更嚴苛的帝國,每年命各城邦進貢1000talents,並在各城邦建立由斯巴達總督控制的貴族政權,且以一支軍援之(四二p5)。但這些比雅典更危及斯巴達結構穩定(四二p5-6),故斯巴達也無法有效統治希臘地區,而此時北方的馬其頓在亞歷山大的統治下,已開始南侵,結果建立了雄跨歐亞非的大帝國,創造了希臘化時代,促進加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但這非本書重點,故略。

 二、羅馬帝國

 (一)帝國前的羅馬

  意大利半島比希臘半島多平原,尤其羅馬所在的拉丁平原有利於農作、交通和政治上的統一,平原附近的山地則提供畜牧和木材,但比希臘少礦產和良港(五p154,四三p118)。拉丁人不像希臘人是外侵者,反於元前509年合力驅逐了,從元前九世紀由小亞細亞入侵的伊特拉坎人(五p156)。除以上自然和民族的有利統一因素之外,羅馬較有效率的軍事和政治亦然。
  羅馬軍隊最初採希臘的方陣,後改行動較靈活的小隊,並增加了鐵頭的標槍。所有公民必須受訓從軍,但非斯巴達式連生活也軍事化(五p157、163)。
  羅馬早期的共和制是由少數貴族控制的,其社會分成二大階層:一、貴族,占10%,有公民權。二、平民,占90%含小農、商人、工人,無公民權(五p158-9)。貴族控制了執政官和元老院。平時軍政由二名貴族選出相互制衡的「執政」執行,戰時則將權力移交其中一人稱獨裁者,任期不得超過半年。任滿依例入元老院。元老院由貴族中選出三百名元老組成,以監督、諮詢政府施政。貴族為實際目的,為平民另立百人議會,讓平民有機發表意見(五p159-160)。
  隨著共和愈大平民愈不滿,平民以脫離共和要脅,逐漸爭權:一、首先爭取代表平民的護民官,由二增至十位。二、將平民的百人議會擴大成部族議會。三、將法律由貴族控制的不成文法改成十二銅表法。四、到元前五、四世紀,平民已爭得出任副執政、監察官、執政之權,且可與貴族通婚。五、免農奴之債,並限制貴族不動產數量,開放新得土地以安置無土農民(五p161-3)。
以上改革,加上羅馬人征服意大利其他城邦時常予被征服者部分公民權,且以邦聯而非中央集權方式統一全意,可知羅馬人之務實,這有助於對外征戰對內團結,表現於漢尼巴圍攻羅馬城時(218-201)大多意大利人仍對羅馬忠誠(五p164)。

 (二)帝國的興衰

  羅馬帝國發展首先碰到的對手是迦太基(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商人寡頭殖民政權,控有西西里西半部),當迦太基試圖控制東半部時,當地希臘人向羅馬求援,於是展開了長達數十年共有三次的Punic大戰。第一次(264-241)結果,羅馬占有全西西里。第二次(218-201)結果,羅馬占有西班牙所有權和一大筆賠款。第三次(149-146)則將迦太基徹底毀滅並占之(五p169-171,四三p70-86)。迦太基之敗「必然」,因空有龐大財富,而無強大海軍以保障其海上貿易殖民(四三p65-6)。
  從此羅馬不斷擴大帝國領域,在此要析判的是帝國的社政經文化結構有那些改變,亦即從貴族統治的共和体制变成君主獨裁的元首政治(一二八一p.13,179-180)。在國家意識形態和文化霸權上,傳統的國家崇拜遭外來文化的衝擊。在經濟社會上,帝國的上層因財富和權勢帶來腐化,下層小農經濟破產而淪為農奴或城市失業者,成為政府沈重的救濟負擔,和野心家的群眾力量。在軍事上,軍隊已非忠於國家的小農兵團,而是忠於將領的雇傭兵團,成為野心獨裁者的武器。上述改變就是羅馬精神的喪失,而所謂羅馬精神正是農夫士兵一体的勤勉、堅強、誠實、質樸、謙恭(一三六八p.3,17)。
帝國的運作仰賴對外掠奪財富來支撐(三四p41),但這些財富並未建立國民教育體制,以培育人才,用於公私機構。相反帶來中上層的奢侈、通貨膨脹、危及小農(三四p27-9)。羅馬傳統的小農經濟已因戰爭破壞土地不再適種穀物,而改成適合大型農場經營的葡萄園、果園、牧地,農場又被因戰爭帶來大量財富和奴隸的武士階層(含將軍、總督、農場資本家、商人、工程軍需的承包商)取得。如此一來社會就成為相互對立的三個階層--貴族、武士、貧民(四三p173-4,五p173-4)。
  到Gracchus元前133年任護民官時試圖改革如下:一、限制農場規模,每人上限330畝。二、收購土地,以20畝為單位分給農民。三、以低於市價的糧食救濟羅馬城貧民。四、將公民權給予所有拉丁人(四三p176,五p176)。以上除三外全失敗,並於再度競選護民官被元老們暗殺(五p175-7)。
  之後十年羅馬陷於激烈的階級鬥爭中,在此同時,北非有叛亂,日耳曼人從西班牙、高盧入侵。所幸Marius在105、102年定亂阻侵,但他也藉五次連任執政官和建立以職業軍人為主體的軍隊,逐漸將共和國帶向個人獨裁(五p179)。到凱撒時終於建立了集執政官、護民官和祭司為一體的獨裁者(五p182,一0九三p7 )。
  帝國從Gracchus之後領袖的改革其實均繞著老問題在轉(五p180-6),但無論救濟貧民或限制貴族武士權力,均無補於帝國結構性的危機。此危機由Dicletian(西元284-305)的如下措施可知已無藥可救,雖能喘延帝國瓦解,但也加深了封建莊園:一、罷黜戰力差的羅馬軍人,而倚重外籍兵團。二、強迫地方交定額的賦稅,以補對外掠奪力之不足。三、在奴隸和稅收不足下,強迫農民固著成農奴、勞工固著於行會(五p215-6)。到476年帝國終於瓦解成地方割據的中世封建社政文化經結構。

 三、封建制度

 (一)封建制度形成之因

  羅馬傳統:一、Dicletian立法使農民和手工業者固著為農奴和行會工人,並使元老院貴族地位鞏固,使農場力量甚可對抗政府(五二p8-10)。二、帝國瓦解,各地為因應日耳曼等外族入侵,將原扈從庇護制加強為私人武裝軍隊(五二p187)。
  日耳曼傳統:一、馬克共同體。北歐耕地比南歐沈重且堅,故發展三田制--春種秋收的春耕地,秋種春收的秋耕地,及休耕地。共同體成員每年抽出每家耕地所在。共同體的政治由公民會議共決,並選一首長執行之。經濟是自給自足而非為牟利所生產。軍事行動由公民共同參與(三p36-40)。二、戰友團。青年戰士向老戰士宣誓效忘,此效忠來自雙方同意,故可隨時解除(五一p10-1,五三p188)。以上傳統隨著私有產建立、人口增加、及對外征戰,由氏族共有的共同體成為由國王統治的中央政府(五三p41),或世襲貴族、武士及教士等控制大部分土地的封建形式(三p42)。
  法國傳統:一、高盧.塞爾特人酋長(主人)與扈從(附庸)關係的傳統(五三p188)。二、Meroving王朝國王賜地給官員、武士、教會的傳統。到Caroling王朝將賜地變成世襲的采邑,又給封建主有賦稅、訴訟、募兵的豁兔權(五三p189-190)。

 (二)封建制度的特質

  封建制度有以下社政經文化結構之特質:一、社會上主要特質是主從關係。二、經濟上主要特質是封地和莊園。三、政治上主要特質是以契約方式依主從關係一層一層地取得相對有限的權力。四、文化上主要特質是耶教取得了文化霸權甚至自成為一封建主。

 (三)封建的權利與義務

  封建制度的貴族間和貴族農奴間的權利義務之性質不同。貴族間(從國王到騎士)的臣屬關係並非身份地位的不平等,而是彼此衝突且制衡的權利義務規定。貴族與農奴則是身份地位的完全不平等。
  附庸的權利:一、受領主保護權。領主有保護附庸的生命、榮譽、家庭、財產等之義務,否則附庸有權抗議,甚至取消主從關係。二、陪審權。附庸有權要求由同僚組成法庭,審判領主對附庸的控訴(五三p195)。
  附庸的義務:一、對領主軍事服務。二、宮廷服務,指參加領主召集的各項會議。三、經濟援助,貴族不像農奴要納稅,但要提供契約規定的經濟援助,當然領主也不能非法索取。如英.約翰王未得貴族教會同意而強迫增稅,但遭反抗而定下大憲章(五三p197)。
  領主的權利:一、監護權(教育、財產),領主為未成年附庸的法定監護人至成年。二、婚姻權,采邑繼承人如女性,則領主有權決定其婚姻,使不致嫁給仇方。三、沒收采邑權,經封建法庭程序,領主有權收回違反契約的附庸之采邑,但陪審團成員為自身利益大多不同意此種懲罰。四、采邑收歸權,附庸死無繼承人,領主有權收回。

 (四)莊園制度

  封建制下,農耕、地方組織和政治法律的基本單位是莊園,莊園的社會階層有領主、教士、農奴。領主享有社政經大權。教士享有文化霸權。農奴(佃農、工人、僕從、管理員亦然)則有盡一切支持莊園運作之義務,至於權利只不過維持運作所必須的耕作和設施使用等。
  莊園經濟的特質是三田制、生活必需品大多自足自給,故至十二、三世紀商業復興城市興起之前,整個封建社會均以自足自給為主,有限的貿易也是以物易物而非貨幣經濟(五三p202-9)。

 (五)封建制度的瓦解

  封建制的條件遭以下因素破壞:一、政治軍事上,英法等君主王朝不斷增強中央集權,封建貴族間的私鬥、十字軍東征、和火炮的傳入等加速了封建的瓦解。二、經濟社會上,從十二、三世紀,西方無論在生產力、貿易、貨幣使用、城市等均有明顯成長。封建貴族對物質的需求也非莊園所能提供,為取得購物所需貨幣,於是將農奴所提供的實物和勞力改代之貨幣。為提高所得,將土地以現金支付方式交給佃農或支薪給雇工耕種。如此就鬆動了人身固著,加上黑死病得去大量勞力,而城市興盛又需更多勞力,農產品價格又上漲,於是農奴爭取權利的能力增加(四p473-4,五十p73-6,三八p342-9)。

 四、英國的發展過程

 (一)英國的地緣政治

  從地緣而論,英國以21哩寬的海峽分隔歐陸,這使得可在全力發展海軍、航運而不必整備大量陸軍之下,對外可阻入侵且發展商貿,對內可提供安定環境且減少陸軍成為動亂根源。
  不列顛處北大西洋暖流,西部多雨東部多陽光的氣候有利於保守與進取兼具的民族性。東部、南部適合大小麥、綿羊,有助於糧食供應、羊毛工業。中部山區有大量供煉鐵用森林,十八世紀待森林用盡,又有北部本寧山兩側的煤礦可用,這有助於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工業發展(五四p1-3,五六p2-3,六一p5-6)。



台長: 阿楨
人氣(2,192) | 回應(1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歷史 |
此分類下一篇:台灣共犯體(2)

圖博館
文揚:僅僅從“西方中心論”出發,我們可能讀的是假歷史 2017-03-21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在大國崛起之時,電視劇《大秦帝國•崛起》在許多人眼中有了別樣的意義。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文揚連續發表兩篇文章,重新審視大秦帝國與當今的輿論場。因讀者討論熱烈,作者寫就第三篇,作為回應。如何看待大秦帝國與中西文明、中西史觀,這是個重大課題,作者擊了第一波鼓,望讀者們繼續討論。本月25日,觀察者網、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將共同主辦首期“觀天下講壇”,本文作者文揚將對話《大秦帝國》小說作者孫皓暉,敬請期待。】
  前兩篇文章,《他們不罵<大秦帝國>,卻大罵大秦帝國》和《2000年後繼續罵大秦是一種什麼樣的“政治正確”》,都提到西方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對中國學人歷史觀的影響。
  影響之深令人吃驚。“君主專制”這個詞,很多中國人順手從孟德斯鳩和黑格爾等人那裡拿過來,直接扣到了中華歷史各個大一統朝代的頭上,當作頭號罪名,亂批一氣。其實大都沒搞明白這個詞所指何為,也不知其來龍去脈。
  有個基本的事實:思想也是一個市場,也有產品暢銷度和市場佔有率的考慮,當一種觀點像一個產品一樣被普遍接受,並且這種普遍接受一定有利於某些人時,那麼,這背後就一定存在著一個系統性的廣告操作和營銷。
  “西方中心論”當然是大大有利於西方的,維護西方利益的學者不可能不致力於推動這一觀念的普及。所以,心中秉持“西方中心論”每一個人,都不應該排除這個可能性:自己實際上是受到了一個長期的、深入的、系統性的廣告操作和營銷的影響,是被某些人當成了思想觀念“市場佔有率”指標的對象。
  有充分的事實證明:近幾百年來,西方的帝國主義學者們通過幾代人不懈的努力,經由各種形式的文學、藝術和學術,努力在全世界人民心目中深深植入這樣的思維定式:除了西方,所有東方的和南方的國家,無論是大一統帝國時代,還是分立割據四分五裂時期,都是落後、野蠻、黑暗、邪惡的;只有西方的政體,無論是古希臘民主、古羅馬共和,還是近現代自由民主,才代表著先進、文明、光輝、正義,才是唯一可以正面評價的,才是值得美化和歌頌的。
2017-03-21 17:35:19
圖博館
被植入此種思維定式的中國人大有人在。一條從古希臘羅馬直到今日美利堅綿延兩千多年的“西方文明”歷史長河在他們心目中熠熠生輝,除此之外的其他部分都是黑暗和停滯,尤其是中國的部分,兩千多年都“處在世界歷史的局外”,與西方文明的光明之河相比,猶如一潭死水,不值一提。
  可嘆的是,他們從來未曾想過這個黑白分明的歷史圖景有可能是個贗品,至少是出於某種政治目的而被動了手腳。他們堅定地認為自己心中那個光輝的西方是通過自己努力學習和“獨立思考”樹立起來的,於是對於所有挑戰和詰問都嗤之以鼻。
  然而,無論他們願意不願意,事實終將揭示出:他們心目中的黑和白正好搞反了,那條光明之河根本不存在,反倒是長期被貶低為黑暗野蠻、永遠停滯的東方文明,有更長的輝煌歷史和更多的燦爛文化。
  “古典時代”的真相
一位19世紀的學者說過一句話:“把歷史弄錯,是成為一個民族的必要條件”。此話道出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的一個真理。中世紀末的歐洲還有400多個自主政體,到了19世紀末,變成了25個民族國家,這就意味著,每一個赫赫有名的民族——法蘭西、西班牙、德意志、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波蘭、丹麥……,其實原本並不存在,無不是其統治階級為了創造“民族國家”人為捏造而成的。
  而“西方”這個大概念,當然也是無中生有。隨著幾個歐美國家崛起為世界霸權,上升為世界各民族的主宰者,一項“把歷史弄錯”的系統工程也悄然展開。於是,一條閃閃發光的“世界歷史主線”被精心編造出來,被寫成教科書流向全世界的學生課堂。這是一個關於“西方”的前世今生的“官修版”世界史,人們對其耳熟能詳——古希臘-古羅馬(“古典時代”)-中世紀-文藝復興-大航海-新教革命-工業革命-自由民主-西方。
  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自我中心”和“線性歷史”是歷史學家最容易發生的兩大“錯覺”。但反過來說,如果就是故意要把歷史弄錯,那麼這兩大“錯覺”,也恰恰就是最容易使用的兩大工具。
  不妨想像一下,假如有這樣一部另類的“東方歷史”:“文明之光”出現在大約公元前14世紀遼東和朝鮮半島的“東胡”部落,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並列為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之一;
2017-03-21 17:36:04
圖博館
公元前12世紀至前2世紀發展為燦爛的“箕子朝鮮文明”;經過短暫的“衛滿朝鮮”之後在公元前109年被來自西方的“蠻族”漢人所滅,進入了黑暗的“漢四郡”時代;而後發生了“偉大的高句麗復興”,疆域遍及整個東北亞,歷時350餘年,但在公元668年再次被來自西方的“蠻族”唐人所滅;經過200多年的“後三國”之後,又迎來了“第二次偉大的高句麗復興”,“東方凱撒”王建統一“後三國”建立了輝煌的高麗王朝;1388年“東方拿破崙”李成桂政變,結束了500多年的高麗王朝,建立了“偉大的李氏朝鮮”……
  其中不見了夏商周,不見了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不見了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所有發生在中原九州的王朝興衰和文明發展都被淡化成了可有可無的背景,既沒有貫穿的主線,也沒有光輝的事蹟,只有時興時衰的“西方蠻族”活動……
  不妨再聯想一下:當今世界流行的“西方中心論”的“官修版”世界史,就一定比這一版“朝鮮中心論”歷史更真實嗎?
  要不要質疑:“古典時代”的希臘、耶路撒冷和羅馬,真的如“官修版”世界史中描述的那麼光輝燦爛嗎?有沒有可能這幾處文明相對於古代世界真正的文明中心,實際上是處於很邊緣的地位,差不多就是東胡和箕子朝鮮相對於中原文明夏商周秦漢的地位呢?君不見,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歷史著作揭示出:1. 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並不在地中海,而在亞洲的心臟地區——小亞細亞和伊朗高原;2. 文明的傳播方向並不是從西向東、向南,而是從東向西、從南向北;3. 所謂的“古希臘文明”並不是來自北方的歐洲大陸,而是古代亞洲文明向西、非洲文明向北傳播的結果。
  要不要質疑:“西方”作為一個共同體,真的有古代世界的起源和“中世紀”的共同經歷嗎?有沒有可能它的形成完全是近代之後的事,只是在大航海和發現新大陸之後,才產生了一種命運與共、惺惺相惜,也才產生了編造共同歷史的需要?君不見,關於西方之身世最為自誇的說法——“那個無可比擬的共同體的三次深呼吸”(蘭克Leopold Von Ranke),其實反而暴露了編造的馬腳,因為所謂第一次“深呼吸”蠻族入侵和第二次“深呼吸”十字軍東征,作為歷史材料都太過牽強,捉襟見肘,這些零星曆史事件與同時期在亞洲大陸發生的那些壯麗史詩相比,小得不成比例,根本不可能產生長達千年以上的歷史影響。
2017-03-21 17:36:51
圖博館
要不要質疑:赫梯、亞述、米地亞、巴比倫、迦太基、阿契美尼德、波斯、安息、大夏、孔雀王朝……所有這些“非西方”的東方帝國,真的不如西方的“古典時期”燦爛輝煌嗎?有沒有可能這些文明無論是在政治秩序上、經濟發展上、科技成就上、文化和藝術的繁榮上,不僅絲毫不遜色於甚至還大大超過希臘、羅馬和耶路撒冷,只是在近代被西方帝國主義史學家根據政治的需要、按照政治正確原則,處理成了“世界史”的背景和邊緣,一種次生的、被影響的文明,甚至是野蠻的象徵、邪惡的代表?
  君不見,美國康奈爾大學政治學教授、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研究員馬丁•貝爾納(Martin Bernal),在他的Black Athena: The Afroasiatic Roots of Classical Civilization一書中已經揭露了部分真相。他通過大量考證發現,希臘與其說是歐洲的希臘,不如說是黎凡特的希臘,是埃及和西閃米特文明影響的結果。而今天人們所讀到的古希臘歷史,不過是在1785至1985這兩百年時間裡一個可以被稱為“編造古希臘”Fabrication of Ancient Greece的集體創作的結晶。他在書中寫道:“大多數人都會吃驚地發現,人們從小到大深信不疑的'雅利安模型'(即古希臘文明源自於其北部的雅利安文化),只是在19世紀上半葉才剛剛構建出來的。這個新的模型否認了埃及人向希臘殖民這個事實,也質疑腓尼基殖民者的存在。我將這個模型稱之為'純粹化的雅利安模型',它在1890年代和1920-1930年代兩次反猶主義高潮之間大行其道……”。
  出於反猶的需要,西方帝國主義學者可以將“古典時代”編造成一個“純粹化的雅利安模型”,不僅排除掉了埃及,排除掉了小亞細亞,也排除掉了腓尼基以及後來的以色列。一口咬定希臘文明就只有一個方向上的來源,就是北方的雅利安。
  但西方是基督教世界,堅信“上帝在我們一邊”,所以耶路撒冷又不能丟給“非西方”,必須是西方歷史起源的一部分。西方可以反對猶太人,說他們不是上帝的選民,甚至相信《新約》中關於第二神殿的毀滅是上帝對猶太人的死亡審判、耶穌不是被羅馬皇帝彼拉多殺死而是被猶太人殺死的各種說法,但是決不能沒有耶路撒冷,也不能沒有亞伯拉罕和摩西等大先知們,因為在《舊約》記載中這些人都與耶和華訂了契約。
  做到這一點也不難。耶路撒冷作為基督教聖城的光輝,以及周圍所有古代王國和城市的黑暗,這個黑白分明的圖景,在《舊約》故事中早已描繪好了。
2017-03-21 17:37:49
圖博館
《舊約》故事中承認,古代東地中海世界中最早的大都會,如古巴比倫的吾珥、烏魯克、尼尼微等,早已繁榮昌盛,人文薈萃。據記載,“尼尼微是極大的城”,需要行走三日才能繞城一周,其時的耶路撒冷不過是個小村鎮。
但是,自從亞伯拉罕(其時名為亞伯蘭)離開吾珥城之後,一個顛倒的歷史也隨之開始。
  亞伯拉罕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共同的“吾父”、“大族長”、“第一先知”,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自認為是“亞伯拉罕教”的教徒。  但是,幾千年來經書無數、信眾無數、神學大師無數,卻沒人能解釋亞伯蘭為什麼要離開吾珥——古代世界的紐約,前往迦南——古代世界的撒哈拉。
創世紀15:7中寫道: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
  因為神將亞伯蘭領出了吾珥,賜地迦南,那麼吾珥城和巴比倫也就瞬間成了被神所遺棄的地方,無論曾經多麼輝煌。
由於亞伯蘭一家人離開吾珥城之後的遷徙,走的是一條遠離文明中心、前往不毛之地的路線,這就意味著一段反文明歷史的開啟。在《舊約》故事中,伴隨這條背離文明的遷徙路線,沿途的那些偉大王國和美麗城市,統統受到了神的詛咒,甚至遭到滅頂之災。
  在埃及,因為法老欣賞亞伯蘭妻子撒萊的美貌,耶和華就“降大災與法老和他的全家。”(創世紀12:17)
  在迦南,因為所多瑪、蛾摩拉兩座城市擋住了亞伯蘭的營地帳棚,耶和華就“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創世紀19:24)
在巴比倫,因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拆毀了耶路撒冷的神殿,擄走了城中百姓,耶和華就說:“我必興起攻擊他們,將巴比倫的名號和所餘剩的人,連子帶孫一並剪除。”“我必使巴比倫為箭豬所得,又變為水池。我要用滅亡的掃帚掃淨他。”(以賽亞書14:23)
  在亞述,因為“設謀攻擊耶和華”,耶和華就指著尼尼微說:“你名下的人必不留後。我必從你神的廟中,除滅雕刻的偶像和鑄造的偶像,我必因你鄙陋,使你歸於墳墓。”最終,“尼尼微現在空虛荒涼,人心消化,雙膝相碰,腰都疼痛,臉都變色。”(那鴻書1:14,2: 10)
  順便說一句,尼尼微近年來有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摩蘇爾。
2017-03-21 17:38:31
圖博館
實際上,除了《舊約》中這些虛構故事,沒有任何真實的理由,證明埃及、迦南、巴比倫和亞述等王國和城市都是“邪惡”和“不義”的,都應該遭到毀滅。這些當時已經十分發達的古代文明,無端遭到污名化、妖魔化,唯一的原因,只是因為它們大大優越於猶太文明——城市比耶路撒冷大得多,財富比以色列多得多,工藝美術比猶太人強得多。猶太人在這些城市之間的荒野中游盪,居無定所,不知所終,就只有靠編寫“聖書”、偽造歷史來發洩憤恨,換取精神勝利。
  是時候重新審視我們自己心中那個“西方中心論”了
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是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最近的新著《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完成了一件大事:將“兩千年來始終主宰人類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從地中海還原到了亞洲心臟地區。
  作者在前言中寫道:“課堂上,那些沒有學到的地區似乎都消失了,或被耀眼的歐洲崛起的故事淹沒了。……事實上,東西方之間的橋樑正是文明的交叉點。這些國家絕非處在全球事務的邊緣,而是國際交往的正中心,並且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在並不遙遠的過去,歐洲人把亞洲分成三大區域——近東、中東和遠東。然而在我成長過程中聽到或讀到的有關當今時代的問題,好像都發生在第二個區域:中東。……我不明白為什麼大人們一直告訴我地中海如何如何重要,稱地中海是人類文明的搖籃,而事實上地中海很明顯就不是人類文明的誕生地。”
作者提供了一個非西方的全新視角,從這個視角看世界、看歷史,一切都與“西方中心論”版的歷史不一樣。
  舉例來說。由於波斯帝國是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數百年宿敵,所以,這個東方帝國在“西方中心論”史書中一直都被嚴重地污名化和妖魔化。但事實上,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在滅掉米底王國之後開創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也稱第一波斯帝國,曾是第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歷經220年。極盛時期的領土疆域東起印度河平原,西至小亞細亞、歐洲的巴爾幹半島的色雷斯,西南至埃及、利比亞、努比亞和阿比西尼亞,總面積約為600萬平方公里,人口峰值約為1800萬。
2017-03-21 17:39:15
圖博館
與流行的關於希臘光明、先進而波斯黑暗、落後的刻板印象恰恰相反,其時的波斯才是真正的文明之光,受到包括希臘人在內的周邊各民族的崇拜。波斯四通八達的道路交通網,使人們在一周之內即可到達1600英里以外的地方,連希羅多德也將之視為奇蹟:雨雪、高溫和黑暗都不能減緩消息傳播的速度。(希羅多德《歷史》)
  在政治文明方面,在歷史上稱為“大流士改革”的時期,大流士劃分了行省、軍區,統一了鑄幣,開通了運河……。在貝希斯敦山上的石碑,用波斯語、埃蘭語和阿卡德語三種文字記錄了這一時期帝國治理的事蹟和原則,碑銘要求確保帝國安全,公正地善待子民,因為正義是帝國的基石。
而在文化多元和寬容方面,正是波斯國王居魯士二世讓陷入“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獲得了自由,被各族人民稱為“彌賽亞”。
  希臘達不到這種文明成就,因為在一個城邦林立、各自為政、相互征戰、連最起碼的統一都沒有實現的地區,談不上高度文明的發展。波斯帝國從大流士一世時起,就有四個首都:蘇撒、愛克巴坦那、巴比倫和帕賽玻里斯,蘇撒的宮殿用埃及的烏木和白銀、黎巴嫩的雪松、巴克特利亞的黃金、粟特的青金石和硃砂、花剌子模的綠寶石以及印度的象牙修建裝飾而成,國王及其宮廷一年四季輪流駐於每個都城。對於小小的希臘來說,這根本無法想像。
劇作家歐里庇得斯在《酒神的伴侶》一篇中寫道:“我從神奇富饒的東方來到希臘……那裡有著沐浴在陽光之下的波斯平原,有著由城牆保護的巴克特里亞城鎮,有著設計精美、可以俯瞰海岸的塔樓。”
  除了波斯,在亞洲這個“帝國的搖籃”中還有很多遠比羅馬帝國更偉大的帝國。突厥帝國的早期歷史到底是怎樣的?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過程是怎樣的?第一個實現了全球化的蒙古帝國是如何實行統治的?最後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個大陸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崛起和衰落的?還有,自秦漢以來兩千年不斷崛起和再生的中華帝國,又是一個怎樣的奇蹟?
  西方只是在近代才建立起“全球化”的帝國,而兩千多年來最主要的“全球化帝國”實際上都是亞洲的帝國。一旦我們去除掉自己心目中那個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論”史觀,就很容易接受這樣一個歷史事實:正是這些亞洲帝國,包括東亞的中華帝國,才構成了世界歷史的中心和主要的發展路徑。
  換位到這樣一個世界史觀的立場上,我們還會藉西方的理論來批判中國的大秦帝國嗎?
2017-03-21 17:40:02
圖博館
本篇是為中華歷史上的大秦帝國辯護、回應針對《大秦帝國》系列電視劇批評聲音的第三篇文章。沒有正面討論大秦帝國,而是反思了我們自己心目中那個“西方中心論”的來源。探求到這一步之後,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柳暗花明了,也就不必多說了,這一組系列文章也就此宣告結束。
  當然,無論怎樣,很多人還會一如既往地言必稱西方,一如既往地嚴厲批判大秦帝國,批判中華歷史、中華文化以及中國的一切。這顯然超出了正常討論的範圍,恕不再作答。
  最後,要對近三週來參與本輪討論的所有觀網網友表示感激,正是你們的精彩評論和誠懇批評,提供了推進討論的主要動力。在此深表謝意!
  回應
世界文明不是永遠不變的,不要總是活在大唐夢境中。
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的,不過我一直都相信,歐洲雖然強但潛力遠不如中國。
http://www.guancha.cn/WenYang/2017_03_21_399718_3.shtml
2017-03-21 17:40:50
春藥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1 02:59:04
阿楨
歷史哲學 2021.12.25 劉紹楨

歷史的教訓是:人不會記取歷史教訓,因人的積極理性會合理化自己不會重蹈歷史覆轍,故非經親歷,個人或國族不易記取消極理性所得知的歷史教訓。
歷史的意義是:歷史沒有意義(及價值),因應然的史觀才會積極地找啥是歷史意義,但如同廉能勤儉是各種政經體制之普世價值(如真有普世價值的話),消極理性的實然史實,也是各種史學應追求之價值意義。
歷史是時間的排泄物,其屎有二:史觀之屎,貌似美玉,黑臭其中;史實之屎,貌似醜石,道在其中。
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政軍勝利者書寫的政統史觀,冷眼旁觀便能一目了然其謬,但一屎障目的典範勝利者之史觀,會合理化自己的道統才是正統,故不易了然。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876416

「歷史就是維護當代政治、政權合法性」 學者葛劍雄言論掀爭議 2021-06-18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歷史》的演講在社交媒體傳播,其中「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就是維護當代政治、政權合法性」的主要觀點引發爭議。
他認為,「任何國家、政黨、羣體講的歷史都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是不容質疑,更不許否定的。學術研究仍應堅持真理,實事求是。但在成果發表時要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如不利可在內部説(楨:內部就可説? ),或直接報告當局。」
葛認為自己「只是把一層紙捅破了,不知為什麼有些人會大驚小怪?是一些人想像的『歷史』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還是我説的不是事實?」
有支持的觀點認為他捅破了「現實政治虛偽性」,但也有認為其言論與身份不符,還諷刺稱他「想當國師」、「跪著搞學術研究」。
2021-12-27 07:03:08
阿楨
對於相關輿論,葛劍雄6月17日發微博回應稱,「請問我的話哪一點不是事實?我説這番話,意在告誡青年人、天真的讀書人不要以為近代史是學術,可以自由討論。」
他還表示,「我變了嗎?這些話我並非第一次説,至少已經説了五六年了。我一直主張,在學術上要堅持自己的觀點,但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觸犯政治的底線,更不應走極端。如果想搞政治,就堂堂正正搞,不要打著學術的旗號,更不要混在學術界累及他人。」

湘西自治州2021-12-24通報“教師李田田”事件:已成立工作組調查

12月17日,微博帳號“湘西教師李田田”發帖聲援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教師宋某的不當言論,被線民舉報(上海震旦職業學院女教師宋庚一上週在課堂就1937年侵華日軍造成的南京慘案等相關問題發表評論被學生偷拍視頻曝光後遭校方開除,另參【圖博館】《南京大屠殺》)。
經核實,李某2013年在讀大學期間,經診斷患抑鬱症,今年4月病情加重,曾到位於永順縣城的湘西州精神病醫院檢查。根據診斷結果,李某一直請假休養治療。19日上午,李某在其母親和姑父肖某(縣教體局工作人員)等人勸說陪同下到湘西州精神病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心境障礙,建議住院”。當天下午,經其母親、姑父和醫生反復勸說,李某同意入院治療,但情緒一度出現反復,經過醫生治療和親屬安撫疏導,病情趨於穩定。22日中午,根據本人意願轉入永順縣人民醫院進一步治療。考慮到李某某患病、懷孕等因素,對其發表不當言論的行為,待出院後再依法依規進行教育勸導。
  相關新聞
尋找李田田:中國敢言教師失聯引發公憤--紐約時報中文網
袁斌:李田田事件,到底誰在說謊?--大紀元
2021-12-27 07:04:49
阿楨
蘇天澤:李田田事件誰是加害者誰是受害者 - 多維新聞

實事求是的說,李在微博支持宋,本是一件很小的事,但由於現在中國大陸民粹高漲,任何一件小事都很容易被激動的線民“上綱上線”為政治問題,結果就讓永順縣官方陷入輿論漩渦,遭遇不測。
十年前,中國人可以輕鬆自由地討論各種問題,基本上不用擔心被舉報、被網暴;但現在國內外民粹、對抗、鬥爭氛圍的裹挾下,現在很多中國人的神經變得敏感而脆弱,中國人動不動舉報這個、舉報那個。連本應該十分成熟、穩重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各類組織團體也變得敏感、脆弱化,這讓中國社會應對各類事件的能力大大降低,製造事件的能力卻大大提高。在由泛政治化民粹製造的李田田事件中,李田田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永順縣官方和整個中國社會都將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

  【圖博館】習中國夢
習近平想要到2021中共、2049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可能性如何?由本【圖博館】的相關貼文可知:軍經政的硬實力很可能,文化等軟實力不可能。(再加貼文〈島中對〉兩岸國族對立下的台灣未來,本館已完成兩岸之研判,館長夕死可矣,靜待歷史驗證。)
  如習的偉大復興是指漢唐文治對東亞周邊之影響力,那不可能!漢唐武功會隨王朝衰亡,但只要中國與東亞的文明尚存,則中國文化的軟實力永存。相對於唐文化的開放包容,中共體制從毛澤東的極權、到鄧小平改革開放後的威權,對周邊國家均無吸引力。鄧1992南巡後、尤其繼任者江澤民「海派文化」的開放包容性之下,中國軟實力一度有可能,但由下對習之析判,可知已不可能。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中國文化的南北之別,詳參《實然觀》〈南北〉一節]。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台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2021-12-27 07:05:30
阿楨
〈島中對〉 劉紹楨 (台北淡水)

 諸葛亮在〈隆中對〉分析當時天下大勢,前段三分天下是歷史實然、後段以蜀國統一天下則是其應然願望,在此〈島中對〉以生物演化和中國歷史的實然來分析兩岸大勢。
 生物演化的實然是整個族群生命(DNA)的延續,人類則是國族存亡鬥爭的本能(這反映在成語「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黨同伐異」「你死我活」),但人演化出理性,故常以各種價值(如個人民主自由)合理化其應然。中國歷史鬥爭的實然是,在朝掌權時多持中央天下統一觀,在野奪權時多持地方分裂獨立觀,這不只是現今兩岸(三地)實然,也是島內實然。
 台灣的政治,自從蔣經國因缺乏其父蔣介石與滿清和中共的國族鬥爭經驗,而誤用了李登輝之後,台獨大勢已定。
 所以不論蔣介石以三七五減租幫佃農耕者有其田,當祖先多為地主的民進黨以台獨奪權時,台灣農民便捨土地之小利而取台獨國族存亡之大「義」。

 即便到2018年韓國瑜高舉中華民國國旗和九二共識,贏得高雄市長後,仍大力幫助農產品外銷大陸,2020的大選也不敵蔡英文的恐共反中之「芒果乾」(亡國感)。

 別以為只有讀書不多的農民有亡國感本能,即使知識藍、經濟藍也因無亡國感失業感而不投票,更遑論台獨教育下年輕人的高投票率了。
 如果中共認清上述台灣政治大勢,便知不論如何讓利也不可能和平統一,但並不表示要立即武統,因為即使中國的軍事、經濟發展到足以迫使美國不介入,代價也太大。
 其實中共在和戰間的對策很多,比如台灣經濟靠外銷、外銷又靠大陸,故上策是長期的「窮台」(港呢),可以美對中貿易戰之道,用關稅制裁台灣,首當其衝是知識經濟藍會大量失業,看能否激發其失業亡國感而投票,島窮則內鬥「亂台」。中策是「窮台」逼迫民進黨宣布台獨,接著就下策「攻台」武統了。
2022-01-14 09:10:27
阿楨
2021.10.30補:

國家戰略:用一切手段(經軍政文化)達成國家(有限)目的之科學與藝術。
軍事(含外交)是政治的延續,目的在使彼屈服於己之意志。
兵者、不祥之器,上兵伐交、伐謀,次伐兵、攻城:知彼知己(但彼己皆難知故須)料彼(不論敵友軍民)從寬(且)出彼不意(如此代價才小)。能戰才能和(迦太基和南北宋雖富而亡於不能戰)能守才能功(二戰德日亡於不能守)。
 蘇聯瓦解後,國際戰略的實(然之)相非福山《歷史終結》而是亨廷頓《文明衝突》,各國多回歸傳統。但非亨氏所言,儒回共抗美國,而是美帝為保霸權,以儒(韓日越)制儒(中國)、以華(台港獨及海內外反中華人)制華、以回制回(含以疆獨制中)、以歐制歐(含制中歐投資協議)。
 美回歸從古希羅以來的霸權零和競爭,美不許挑戰者(不論敵友軍民)崛起,故見,二戰前美挫敗德日軍國,戰後壓制日本的經濟(從日本第一墜至泡沫失落)科技(扶持台韓打壓日本半導體全球市占從50%墜至10%) 。2016美對中經濟戰(貿易戰中小勝、科技戰小敗),美先禁台韓售中高階芯片、再逼台積電到美設廠並交出商業機密,試圖重奪半導體霸權。而中從19「863」計畫就未大力重視半導體、直至芯片進口額超過原油、2014才訂出2025芯片自主70%之計畫、但至2021才17%,習近平乃仿「戰機引擎國家隊」(三年解決了軍方「心臟病」故可造出大量三四代戰機、在日台防空識別區「自由航行」讓日台軍機疲於奔命),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芯片的自主生產能力,至於占10%的高階芯片則另謀彎道超車、譬如以石墨希取代矽。
 中國回歸天下觀:以文化判華夷(實則以父系血統),對夷(客人)朝貢(禮尚往來、往多來少),對華(家人)統一(家國體制、堅拒分裂獨立)且嚴厲(故常見「寧給外人不予家奴」、習從2020嚴打各行業猴王猴后「殺猴警雞」野雞被逼在密林秘行、詳見【圖博館】《習中國夢》)。
 由於美台堅拒中國崛起/統一,故中不可能「和平」崛起/統一、又陷於「和平與發展」之迷失而未能積極備戰、至2021才三航母,亡羊補牢,中要多塢並建多航母及武庫艦、在三大洋力壓美軍(如此便可能戰才能和),要從朝至印建立體防空/導/巡網(能守才能功)。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135413
2022-01-14 09:11:43
阿楨
寒竹:漢王朝與羅馬帝國的後世命運為何迥異?復旦大學研究員2023-10-27

關於漢王朝與羅馬帝國的比較,歷來是中西方文明比較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中國,漢王朝之後,華夏民族常常自稱漢人,漢語則成了中文的別稱。漢亡只是政權的滅亡,而大一統的中國卻歷久彌新,到今仍是一超大規模的世界大國。羅馬帝國雖對西方文明影響巨大,但滅亡後再也沒有能夠復興。歐洲從此進入小國林立,雖有人想重建羅馬帝國,但只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夢想。
這個問題之所以難以講清楚,主因是用一些西方概念如帝國、民族國家、單一制、中央集權等,很難準確地詮釋中國歷史。另有一些概念是中國所獨有的,比如郡縣制、大一統,難在西方找到對應的概念。
漢羅確有相似之處,可從社會經濟發展、政治制度、軍事規模、文化等比較,但在本質上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政治共同體。漢朝是一個有著高度民族認同的國家,羅馬帝國則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而是一個由本土城邦和多個民族共同構成的征服體系。
羅馬是一個實行奴隸制的城邦國家,通過三次布匿戰爭和不斷的對外擴張和征服,最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橫跨歐亞非的征服體系。並不是一個有著民族認同感、共同語言和文字、明確疆界的國家。使用拉丁文的493.7萬羅馬人不超過帝國境內總人口的10%。居民分四類:羅馬公民、拉丁公民、異邦自由人和奴隸。羅馬公民的地位最高,拉丁公民最初在亞平寧半島,後擴大到行省。這樣的征服體系很難整合為一個有著高度認同感的政治共同體。
從夏朝算起,到了漢朝,五千萬華夏民族已成為主體民族,很強的共同體認同感,共用著相同的歷史、信仰、語言與文化。華夏民族的血緣主義淡薄,雖也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主要還是文化認同,韓愈講“孔子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北狄、南蠻、西戎和東夷的大部分都通過接受先進的華夏文化而逐漸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2023-10-28 09:05: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