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6 08:18:54| 人氣3,69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共犯體(1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二九:Kennedy著,陳景彪等譯《世界強權的興衰》,風雲,民78。
三三0:劉育在著〈美國社會東方化的現象〉上,美國月刊,3:5期,民77年9月。
三三一:同上,下,期3:6,民77年10月。
三三二:徐振國著〈組合主義與經濟發展〉收於《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集》,民主基金會,民80。
三三三:若林正文編著,廖兆陽譯《中日會診台灣經濟》,故鄉,民77。
三三四:田弘茂著,李晴暉等譯《大轉型》,時報,民78。
三三五:陳鴻瑜著〈新加坡的威權主義民主與發展型態〉,問題與研究月刊,30:3期。
三三六:彭慧鸞著〈美日半導體貿易問題剖析〉,同上,31:9期,民81年9月。
三三七:陳水逢編著《東南亞各國略史與現勢》,商務,民58。
三三八:陳慶珠著,林幸瑩譯〈林加坡的政治體系與政治變遷〉,中山社會科學譯粹,1:1期。
三三九:呂武吉著〈新加坡的儒家倫理教育〉,中國論壇,期207,民73年5月10日。
三四0:郭振羽著〈新加坡推廣儒家倫理化的社會背景和條件〉,當代月刊,民77年5月。
三四一:Josey著,朱熹譯《新加坡第一》,金陵,民71。
三四二:徐宗懋著〈新加坡的密警制度〉,中國時報,民77年9月7日,十二版。
三四三:《新加坡專輯》,天下月刊,期33,民73年2月。
三四四:鄭寶清著《國宅政策何處去--從中星比較談起》,南揚,民75。
三四五:徐宗懋著〈華人說英語,心有千千結〉,中國時報,民77年9月8日,十二版。
三四六:金耀基著〈香港政治之特性及其民主之展望〉,問題與研究月刊,民77年3月。
三四七:葉明德著〈香港之「民主化」),同上,期31:6,民81年6月。
三四八:梁玉英著〈香港經濟的轉型及其影響〉,同上,期31:3,民81年3月。
三四九:丁偉著〈轉變中的香港政治秩序及對台港關係的啟示〉,同上,31:9期,民81年9月。
三五0:陳慶麟著〈「賭」在香港的社會意義〉,中國論壇,期218,民73年10月25日。
三五一:「香港專輯」,天下月刊,期68,民76年1月。
三五二:「香港專刊」,中國時報,民81年4月17日。
三五三:梁玉英著〈香港立法局直選與民主派的發展前途〉,問題與研究月刊,30:11期。
三五四:李穎吾著《貨幣銀行學》,三民,民72。
三五五:吳永猛著《中國經濟發展史導論》,文大,民66。
三五六:施敏雄著《清代絲織工業的發展》,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57。
三五七:古僧編著《孔祥熙與中國財政》,博學,民68。
三五八:歐陽正宅著《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史》,時報,民78。
三五九:費景漢等著,石義行等譯《開放雙元性經濟社會過渡時期經濟成長》,台灣銀行,民65。
三六0:尹仲容著《我對台灣經濟的看法續編》,美援運用委員會,民49。
三六一:蔣碩傑著《台灣經濟發展的啟示》,天下,民77。
三六二:《財經政策大辯論》,時報,民71。
三六三:魏萼著《揭開台灣經濟發展之謎》,遠景,民69。
三六四:Wheelor等著,薛光濤譯《透視美國與台灣之貿易摩擦》,聯經,民76。
三六五:朱雲鵬著〈台灣經濟學三十年來發展〉收於《海峽兩岸學術研究的發展》,中國論壇,41期,民74年10月10日。
三六六:吳元黎著,劉榮主等譯《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經濟發展策略之研究》,時報,民75。
三六七:克思明著〈未完成的任務--國民革命與農民問題〉,輔仁學誌,16期,民76。
三六八:黎明華著《中共的土地鬥爭》,國關中心,民54。
三六九:蕭錚著《中華地政史》,商務,民73。
三七0:千家駒等著《中國鄉村建設批判》,新知書店,民26。
三七一:黃通著《土地政策原論》,土銀,民50。
三七二:陳永發著〈從文化叢軸看中國農村〉,當代月刊,期38,民78年6月。
三七三:Myers著,陳其南等譯《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牧童,民68。
三七四:來璋著〈台灣三十年來土地改革之回顧與展望〉,台銀季刊,34:2期。
三七五:王作榮等著《台灣第二次土地改革芻議》,環宇,民59。
三七六:黃俊傑編《沈宗瀚與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程》,幼獅,民73。
三七七:宋光宇著〈中國士人的經濟倫理〉,歷史月刊,12期。
三七八:張灝著〈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收於《近代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中
    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3年。
三七九:程一凡著〈顧炎武的私利觀〉,同上。
三八0:林聰舜著〈傳統儒者經世思想的困境〉,哲學與文化月刊,期14:7,民76年7月。
三八一:陳其南著〈企業組織的基本型態與傳統家族制度〉收於《中國式管理研討會實錄》,時報,民73。
三八二:陳其南著〈再論儒家文化與傳統商人的職業倫理〉,當代月刊,11期,民76年3月。
三八三:余英時著《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聯經,民76。
三八四:Weber著,鄭朴譯《社會經濟史》,商務,民74。
三八五:Weber著,簡惠美譯《宗教與世界》,允晨,民78。
三八六:Weber著,簡惠美譯《儒教與道教》,允晨,民78。
三八七:Weber著,黃振華等譯《社會科學方法論》,時報,民80。
三八八:Schluchter著,顧忠華譯《理性化與官僚化》,聯經,民75。
三八九:金子榮一著,李永熾譯《韋伯的比較社會學》,水牛,民69。
三九0:高承恕著〈西方「現代資本主義」興起問題重探〉,東海學報,25期,民73。
三九一:余英時著《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時報,民75。
三九二:杭之著〈評余英時的《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期,民77。
三九三:杭之著〈「韋伯理論與東亞發展」的解析〉,文星月刊,108期,民76年6月。
三九四:黃進興著〈韋伯論中國的宗教〉,食貨雜誌,15:2期,民74年6月。
三九五:金耀基著《金耀基社會文選》,幼獅,民74。
三九六:Berger著,張玉浩譯〈世俗性:西方與東方〉,中山社會科學譯粹,1:1期。
三九七:「『現代化第二個例子』的文化探討」,中國論壇,期222,民73年5月10日。
三九八:包遵信著〈儒家倫理與亞洲四龍〉,同上,期301,民77年4月10日。
三九九:鄭志明著〈儒家崇拜與儒家社會〉收於《當代新儒家論文集.外王篇》,文津,民80。
四00:成中英著〈儒家思想與現代化〉,中國論壇,319期,民78年1月10日。
四0一:林端著〈儒家倫理與行動理論〉,當代月刊,72期,民81年4月。
四0二:黃光國著《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巨流,民77。
四0三:牟宗三著《名家與荀子》,學生,民68。
四0四:謝仲明著《儒家與現代世界》,學生,民75。
四0五:吳承明等著《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谷風,民76。
四0六:黃仁宇著《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聯經,民81。
四0七:陳忠信著《國家政策與批判的公共論述》,國策中心,民78。
四0八:張俊宏等著《到執政之道》,南方,民78。
四0九:陳師孟等著《解構黨國資本主義》,澄社,民80。
四一0:劉進慶著《中日會診台灣--轉型的經濟》,日本文摘,民77。
四一一:王作榮著《我們如何創造了經濟奇蹟》,時報,民67。
四一二:鄧超著《論我國經濟發展與工業升級》,華欣,民70。
四一三:費景漢等著,邱盛生譯《勞動過剩經濟之發展》,台銀,民66。
四一四:蕭全政著《政治與經濟的整合》,桂冠,民77。
四一五:戚嘉林著《台灣史》下,自行出版,民74。
四一六:《台灣省通誌》(26),台灣省文獻會,民60。
四一七:楊宗元著《拉丁美洲史》,文大,民67。
四一八:鄭明杉著《第三世界問題論叢》,黎明,民70。
四一九:Roxborough著,馬紹章譯《發展理論》,聯經,民77。
四二0:Amin著,高鈷譯《不平等的發展》,桂冠,民79。
四二一:林滿紅著〈貿易與清末台灣的經濟社會變遷〉,食貨,9:3期,民68年7月。
四二二:Dumont著,芮正皋譯〈台灣經濟成功事例及前瞻〉,問題與研究月刊,25:3期。
四二三:Barrett等著,丁庭宇等譯〈依賴理論與台灣〉,中山社會科學譯粹,1:1期。
四二四:Evans著,徐進鈺譯〈亞洲四小龍的階級、國家與依賴性〉,南方月刊,15-16期,民77年1-2月。
四二五:Cooper著,薩公強譯〈東亞新興工業國家出口導向的發展策略〉,問題與研究月刊,26:4期,民76年1月。
四二六:Evans等著,龐建國譯〈國家結構與國家政策〉,中山社會科學譯粹,4:1期。
四二七:Hamilton等著,張維安譯〈市場、文化與權威〉,同上。
四二八:蕭全政著〈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同三三二。
四二九:Cumings著,龐建國譯〈東北亞政輕體系的起源與發展〉,中山社會科學譯粹,1:1期。
四三0:Eisenstadt著,徐正光譯〈早期現代化理論模型的解體〉,思與言,12:6期,民64。
四三一:馬康莊著〈發展理論的重建),當代月刊,7期,民75年11月。
四三二:王建勛著〈拉丁美洲的政治與社會發展〉,問題與研究月刊,期27:5,民77年2月。
四三三:張瑞猛著〈南北經濟對抗關係的理論與實踐〉(上下),中國論壇,244-5期,民74年11-12月。
四三四:黃俊傑著《台灣農村的黃昏》,自立,民79。
四三五:衛民著〈評介克洛斯著《沒有援助情況下的經濟發展》〉,問題與研究,26:10期。
四三六:伊仲容著〈十年來美國經濟援助與台灣發展〉,台銀季刊,12:1期,民50。
四三七:吳連賞著〈高雄加工區的工業發展〉,台銀季刊,34:2期,民72。
四三八:張炳耀著〈台灣地下金融活動之分析〉,台銀季刊,36:3期,民74。
四三九:汪立峽著〈資源再配置還是財富再分配〉,中國論壇,357期,民79年8月10日。
四四0:吳若予著〈所有權制的轉換與國家機關的角色〉,同上。
四四一:殷存毅著〈台灣社會經濟轉型與私人資本〉,同上。
四四二:陳玉璽著,殷承璞譯《台灣的依附型發展》,人間,民81。
四四三:溫秀英著〈公營事業現況報導〉,國家政策季刊,4期,民78年12月。
四四四:蕭全政著〈評《壟斷與剝削》〉,同上。
四四五:馬起華著《現代政治思潮》,黎明,民66。
四四六:王容君著〈巴西的民主〉,問題與研究,30:5期,民80年5月。
四四七:陳水逢著《東南亞各國的政治社會動態》,商務,民66。
四四八:Pauker等著,朱建民譯《1980年代東南亞》,商務,民70。
四四九:李亦園等著《東南亞華人社會研究》上,正中,民74。
四五0:江炳倫著〈馬來西亞的政治文化〉收於《發展的省思》,清大,民77。
四五一:張光直著〈中國東南海岸考古與南島語族的起源〉,當代,27期,民77年8月。
四五二:張耀秋著〈馬來西亞種族衝突與政局評析〉,問題與研究,27:6期,民77年3月。
四五三:黃光國著〈馬、新、台的華人之夢〉,中國論壇,期319。
四五四:吳祖田著〈馬來西亞「國家陣線」政黨聯盟〉,問題與研究,30:3期,民80年3月。
四五五:吳祖田著〈馬來西亞「新經濟政策」的背景與性質〉,同上,31:11期,民81年11日。
四五六:朱維蘋編《東南亞民族文化與生活》,廬山出版社,民64。
四五七:吳復新著《泰國行政發展之研究》,東吳大學,民70。
四五八:Pye著,李偉成譯《東南亞國家政治體系論》,五南,民80。
四五九:高信著《華僑的時代使命與努力方向》,華僑出版社,民56。
四六0:丘正歐著《華僑問題研究》,文大華僑研究所,民54。
四六一:吳主惠著《華僑本質的分析》,黎明,民72。
四六二:釋淨海著《南傳佛教史》,慧日講堂,民63。
四六三:張耀秋著〈泰國軍事政變與政局展望〉,問題與研究,30:5期,民80年5月。
四六四:羅石圃著〈泰國浴血政潮落幕後的政局展望〉,問題與研究,31:11期,民81年11月。
四六五:舒瑪琦著,蔡伸章譯《美麗小世界》,遠景,民65。
四六六:吳永猛著《倫理經濟學概要》,銀行出版社,民65。
四六七:傅樂成著《中國通史》,大中國出版,民64年增訂十版。
四六八:郭廷以著《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1980。
四六九:盧瑞鍾著《太平天國的神權思想》,時英,民74。
四七0:張維安著〈近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士紳與商人階層文獻之檢討〉,收於《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研究近代史研所,特刊(1),民77。
四七一:王爾敏等著〈中日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收於同上。
四七二:賴澤涵著〈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未來趨勢:以儒家思想與近代化為例〉,收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中研究民族所,專刊(10),民71。
四七三:陳鴻瑜〈新加坡的民選總統制〉,問題與研究,民83年6月。
四七四:張玉法著《中國近代史》,東華,民66。
四七五:瞿立鶴著《清末民族主義教育思潮》,中央文物,民73。
四七六:謝海平著《唐代留華外國人生活考述》,商務,民67。
四七七:李光璧著《明朝史略》,帛書,出版時間不詳。
四七八:《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近代部〉,九思,民67。
四七九:楊國樞等編《現代化與民族主義》,聯經,民69。
四八0:李恩涵著〈論清季自強運動的失敗與清廷中心領導層的關聯〉,收於《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民77。
四八一:汪榮祖著〈吏治問題--試論清季自強運動成敗的一個關鍵〉,同上。
四八二:韋政通著《中國思想史》下,大林,民69。
四八三:張星烺著《歐化東漸史》,大林,民65。
四八四:馮作民編譯《清康乾兩章與天主教傳教史》,全史,民64三版。
四八五: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華,民25初版。
四八六:王萍著《西方曆算學之輸入》,中研究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7),民69修訂再版。
四八七:黃武雄編著《中西數學簡史》,萬人,民69。
四八八:菊池寬著,劉慕沙譯〈蘭學始末〉,中國時報,民79年4月26-28日,副刊。
四八九:洪萬生主編《中國文化新論--科技篇》,聯經,民71。
四九0:楊森富編著《中國基督教史》,商務,民61。
四九一:錢穆著《中國近三百年來學術史》,商務,民72。
四九二:汪榮祖著〈論戊戍變法失敗的思想因素〉收於《晚清變法思想論叢》,聯經,民72。
四九三:呂實強著〈儒家傳統與維新〉收於《晚清思想》,時報,民69。
四九四:汪榮祖著〈晚清思想析論〉,同四九二。
四九五:Schwartz著〈論保守主義〉收於《保守主義》,時報,民69。
四九六:《清廷之改革與反動》上下,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民54。
四九七:Schwartz著,沈文隆譯《嚴復》,長河,民69。
四九八:丁文江主編《梁任公先生年譜初稿》,世界,民48。
四九九:Levenson著,張力譯《梁啟超》,長河,民69。
五00:梁啟超著《清代學術概論》,水牛,民70。
五0一:梁啟超著《飲冰室全集》,大行,民64。
五0二:梁啟超著《歐遊心影錄》,中華,民65。
五0三:兀冰峰著《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中研院近代所專刊(19),民69。
五0四:張朋園著〈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同上,(24),民72。
五0五:張朋園著《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同上,(11),民58。
五0六:張玉法著《清季的革命團體》,同上,(32),民71。
五0七:張玉法著《清季的立憲團體》,同上,(28),民60。
五0八:Esherick著,楊慎之譯《改良與革命》,華世,民75。
五0九:Casster著,古偉瀛譯〈中國政治近代化運動中的改革與革命〉收於《中國現代史論文選輯》,華世,民69。
五一0:Dutt著,林添典譯〈武昌起義〉,收於同上。
五一一:Young,E.P.著〈20世紀初期的中國〉收於《民族主義》,時報,民69。
五一二:張灝著〈改革與革命:梁啟超對政治和傳統的態度〉,同上。
五一三:李劍農著《最近三十年中國政治史》,民19年初版,學生民64年翻版。
五一四:孫中山著《國父全集》,中央文物,民54。
五一五:Schiffrin著,邱權政等譯《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出版者不詳,民75。
五一六:薛君度著,楊慎之譯《黃興與中國革命》,香港.三聯,1980。
五一七:鄭學稼著《列寧評傳》,黎明,民64。
五一八:Kautsky著,鄭學稼譯《論無產階級專政》,黎明,民64。
五一九:克魯泡特金著,畢修勺譯《一個反抗者的話》,怕米爾,民73。
五二0:克魯泡特金著,巴金譯《麵包與自由》,怕米爾,民67。
五二一:戴季陶著〈孫文主義之哲學基礎〉收於《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Ⅰ),牧童,民67。
五二二:強益弘著《三民主義之考證與補遺》,自行出版,民73。
五二三:任卓宣著《三民主義新解》,帕米爾,民55。
五二四:趙慎安編著《葉青批判》,自行出版,民61。
五二五:王汎森著《章太炎的思想》,時報,民74。
五二六:戴魏光著《洪門史》,民36年上海初版,民64年古亭書局翻版。
五二七:傅啟學編著《國父孫中山先生傳》,中央文物,民54。
五二八:陳志讓著《軍紳政權》,谷風,民75。
五二九:李達嘉著《民國初年的聯省自治運動》,弘文館,民75。
五三0:蔣中正著《蔣總統集》,國防研究室,民45。
五三一:蔣中正著《蘇俄在中國》,中央文物,民45。
五三二:蔣中正著《中國之命運》,正中,民63。
五三三:蔣中正著《解決共產主義思想與方法的根本問題》,中央文物,民73。
五三四:蔣中正著《科學的學庸》,中央文物,民71。
五三五:鄭為元著〈罷工工人之訴求與勞工運動之興衰〉,中研院民族所集刊,58期,民73。
五三六:董顯光著《蔣總統傅》,中華大典編印會,民56。
五三七:Alitto(艾愷)著《西方史學論著中的蔣介石》,谷風,民76。
五三八:毛澤東著《毛澤東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五三九:陶希聖著《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民18年上海初版,食貨民68年翻版。
五四0:戴季陶著〈孫文主義之哲學基礎〉收於《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現代篇Ⅰ),牧童,民67。
五四一:吳玉山著〈兩岸關係對台灣經濟成長模式的影響〉,問題與研究,民84年2月。
五四二:石之瑜等著〈香港過渡期中(共)英衝突及其談判策略〉,同上,民84年1月。
五四三:《大學軍訓》(一),教育部軍訓處,民66。
五四四:《大學軍訓》(二),教育部軍訓處,民67。
五四五:《學生軍訓五十年》,同上。
五四六:Clausewitz著,黃煥文譯《戰爭論》上,商務,民63。
五四七:Cline著,《1977年世界國力評估》,商務,民67。
五四八:蔡國裕著《192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之論戰》,商務,民77。
五四九:逯耀東著《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時報,民68。
五五0:胡秋原《一百三十年來中國思想史綱》,學術,民69。
五五一:陳國祥著《新青年與現代中國》,四季,民68。
五五二:賴瑞卿著〈陳獨秀思想的三部曲〉收於《社會主義》,時報,民71。
五五三:郭成棠著,單德興譯〈陳獨秀與現代中國〉,同上。
五五四:陳獨秀著《獨秀文存》冊一,1922上海初版。
五五五:胡適著《文存》(一),民10。
五五六:胡適著《文存》(二),民13。
五五七:胡適著《文存》(三),民19。
五五八:胡適著《胡適演講集》(二),遠流,民75。
五五九:胡適著《胡適演講集》(三),遠流,民75。
五六0:吳森著《比較哲學與文化》,東大,民67。
五六一:陳序經著《中國文化的出路》,民21年初版,牧童民66年翩版。
五六二:唐剛德著《胡適雜憶》,傳記文學,民69。
五六三: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聯經,民68。
五六四:張君勱著〈胡適思想路線評論〉收於《自由主義》,時報,民69。
五六五:勞棟著著〈胡適式自由主義的困境〉,中國論壇,期363,民79年12月1日。
五六六:陳儀深著〈自由主義的兩種類型〉,中國論壇,361期,民79年10月10日。
五六七:沈玄池著〈德國統一之後經濟問題及其對國際經濟的影響〉,問題與研究,民83年3月。
五六八:Furth著〈現代中國保守主義的文化與政治〉收於《保守主義》,時報,民69。
五六九:Alitto著〈梁漱溟〉,同上。
五七0:張灝著〈新儒家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同上。
五七一:杜維明著〈探究真實的存在:略論熊十力〉,同上。
五七二:梁漱溟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民10初版。
五七三:梁漱溟著《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民21初版。
五七四:梁漱溟著《鄉村建設理論》,民26初版。
五七五:梁漱溟著《中國文化要義》,民38初版。
五七六:歐陽竟無著〈唯識抉擇談〉收於《歐陽大師遺集》(二),新文豐,民65。
五七七:熊十力著《新唯識論》,河洛民63年翻版。
五七八:熊十力著《體用論》,學生民76年翻版。
五七九:林安悟主編《當代儒佛之爭》,全國,民70。
五八0:錢穆著《中國思想史》,學生,民66。
五八一:《文學論戰》上下,收於《中國新文藝大系》,民24年初版,大漢民66年翻版。
五八二:汪學文著《中共簡化漢字之研究》,國關中心,民66。
五八三:《科學與人生觀》,民12年上海亞東書局初版,問學民66年翻版。
五八四:王星拱著《科學方法論》,民9年初版,水牛民62年翻版。
五八五:Dampier著,任鴻雋等譯《科學與科學思想發展史》(1929),民35初版。
五八六:陳其南著〈清代台灣漢人社會的開墾組織與土地制度之形成〉,食貨,9:10期。
五八七:史明著《台灣人四百年史》,蓬島文化公司,民69。
五八八:尹章義著《台灣開發史研究》,聯經,民78。
五八九:尹章義著《台灣近代史論》,自立,民76。
五九0:陳運棟著《台灣的客家人》,台原,民79。
五九一:施添福著《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師大地理系,民76。
五九二:黃秀政著〈清代台灣的分類械鬥〉,中興大學,文史學報,9期,艮68。
五九三:戴炎輝著〈清代台灣鄉莊之社會的考察〉,台銀季刊,14:4期,民53。
五九四:翁佳音著〈動亂與結構〉,中國論壇,民80年8月。
五九五:郭延以著《台灣史事概說》,正中,民43。
五九六:鍾孝上等編《客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自行出版,民80。
五九七:陳其南著〈清代台灣漢人移民社會的歷史與政治背景〉,食貨,期9:11。
五九八:陳其南著〈清代台灣社會結構的歷史變遷〉,中研院民族所集刊,期49,民69。
五九九:陳孔立著〈清代台灣社會發展的模式問題〉,當代月刊,30期,民77年10月。
六00:喜安幸夫著,干城譯《志士抗日秘史》,聚珍,民71。
六0一:王曉波著《台胞抗日文獻》,帕米爾,民74。
六0二: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自由時代,民78。
六0三:周婉窈著《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立,民78。
六0四:蔡培火等著《台灣民族運動史》,自立,民60。
六0五:黃煌雄著《革命家--蔣渭水》,長橋,民67。
六0六:楊碧川著《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稻鄉,民77。
六0七:盧修一著《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自由時代,民78。
六0八:沈克勤著《國際公法》,黎明,民60。
六0九:陳婉真等著《台灣二二八革命》,前衛,民79。
六一0:陳木杉著《「二二八」真相探討〉,博遠,民79。
六一一:李熬編著《二二八研究》,李熬出版社,民78。
六一二:鄭孔昭著〈從二二八事件看民主與地方自治的要求〉,當代,34期,民78年2月。
六一三:尹章義著〈回到歷史的原點〉,中國時報,民80年2月27日,十五版。
六一四:賴澤涵著〈陳儀在閩、台的施政措施〉,中國論壇,365期,民80年2月。
六一五:葉明勳著〈二二八事件四十五週年感言〉,中國時報,民81年2月18日,二版。
六一六:「白色恐怖專輯」,勞動評論,期25,民80年6月。
六一七:「美國白色恐怖專版」,中國時報,民81年4月19日,四三版
六一八:「白色恐怖專輯」,中國論壇,期369,民80年6月。
六一九:《自由中國選集》(一),八十年代,民68。
六二0:《自由中國選集》(二),八十年代,民68。
六二一:《自由中國選集》(三),八十年代,民68。
六二二:《自由中國選集》(四),八十年代,民68。
六二三:傅正著《傅正文選》(三),自行出版,民78。
六二四:江南著《蔣經國傳》,美國論壇報,1984。
六二五:蔡憲崇著《鑼聲若響--台灣島上的反對黨》,自行出版,民72。
六二六:張俊宏著《我的沈思與奮鬥》,自行出版。
六二七:張俊宏著《景涵選集》,自行出版。
六二八:南方朔著《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四季,民68。
六二九:丘宏達著〈釣魚台列嶼主權爭奪問題及其解決的方法〉收於《風雲年代--保釣運動及留學生生涯之回憶》,聯經,民80。
六三0:楊仲揆著《中國、琉球、釣魚台》,香港.友聯。
六三一:丘為君等著《台灣學生運動》中,龍田,民68。
六三二:陳鼓應著《民主廣場》,自行出版,民67。
六三三:陳鼓應著《言論廣場》,遠景,民69。
六三四:陳鼓應著《古代呼聲》,德華,民67。
六三五:《「學運」的歷史悲劇》,台灣日報,民75。
六三六:〈台大哲學系事件始末〉,中國時報,民82年2月15日,六版。
六三七:《方東美先生紀念專號》,哲學與文化,42期,民66年8月。
六三八:馮滬祥著《哲學與現代世界》,問學,民68。
六三九:方東美著《生生之德》,黎明,民69。
六四0:殷海光著《殷海光選集》,香港.友聯,1971。
六四一:《殷海光先生紀念集》,四季,民70。
六四二:殷海光著《中國文化的展望》,香港.大通,1981。
六四三:殷海光著《春蠶吐絲》,遠景,民67。
六四四:殷之妻女對殷排斥現代機械文明之回憶,見中國時報,民78年9月16日,三一版。
六四五:傅大為著〈科學實證論述歷史的辯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期,民77年12月。
六四六:錢永祥著〈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同上。
六四七:趙天儀編著《台大哲學系事件真相》,花孩兒,民68。
六四八:《揭穿陳鼓應》,問學,民68。
六四九:王曉波著《時代呼聲》,藍燈,民68。
六五0:孤影著《對年輕人的真心話》,中央日報,民65。
六五一:何浩若著《美國姑息份子與台灣獨立運動》,自行出版,民57。
六五二:龔維智律師彙編《「逢萊島」誹謗案真相大公開》,書泉,民74。
六五三:馮滬祥著《新馬克思主義批判》,黎明,民71。
六五四:劉重義等著《海外台灣獨立建國運動》,自由時代,民77。
六五五:蔡同榮著《我要回去》,敦理,民80。
六五六:彭明敏著《彭明敏回憶錄》,出版時地不詳。
六五七:前進週刊,期152,民77年8月20日。
六五八:史明著《台灣獨立的理論及實際》,南冠,民77。
六五九:林濁水著《瓦解的帝國》,前衛,民80。
六六0:林濁水著《路是這樣走出來的》,同上。
六六一:林濁水著《國家的構圖》,同上。
六六二:許世棍著《台灣新憲法論》,同上。
六六三:王育德著《苦悶的台灣》,自由時代。
六六四:Cohen等編,蔡百銓譯《台灣就是台灣》,前衛,民80。
六六五:丘宏達等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聯經,民76。
六六六:《聯合報四十年來社論選集》,聯經,民80。
六六七:蕭欣義著《論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人民〉收於《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民77。
六六八:〈海外台灣人運動四十年〉,自立晚報,民77年8月10日,九版。
六六九:「中壢事件專版」,聯合報,民66年11月26日,三版。
六七0:「中壢事件十年專輯」,新新聞,37期。
六七一:許信良著《風雨之聲》,自行出版,民66。
六七二:李勝峰著《當代民族主義的危機》,政大三研所碩士論文,自行出版,民73。
六七三:吳哲朗編著《余登發七十八歲生日會紀實》,自行出版,民68。
六七四:傅曼慧著《吳春發匪諜案》,聯亞,民68。
六七五:《美麗島事件始末》,民眾日報,民69。
六七六:趙曉生著《美麗島暴動實錄》,黃河,民69。
六七七:《「高雄暴力事件」的起訴與審迅》,海潮,民69。
六七八:賴士羽編《審判國民黨--美麗島事件真象》,台灣文藝,民76。
六七九:呂秀蓮著《重審美麗島》,自立,民80。
六八0:高陽生編著《林義雄的悲劇》,駿馬,民69。
六八一:陳庭茂編《陳文成博士記念集》,出版時地不詳。
六八二:鄭余鎮編著《台灣的脫序政權》,自行出版,民78。
六八三:李永熾著〈「三大案」的政治意義及其深層結構〉,中國時報,民78年10月9日,四版。
六八四:康寧祥著《問政六年》,自行出版,民67。
六八五:《透視黨外勢力》,風雲論壇社,民72。
六八六:《透視黨外組黨》,同上,民75。
六八七:Champman著,朱堅章譯《警察國家》,幼獅,民67。
六八八:劉北成編譯《精英的興衰》,桂冠,民82。
六八九:盧修一著〈連雅堂民族思想之研究〉,台灣文獻,18:4期,民56。
六九0:黃德福著〈民進黨與地區的政治民主化〉,收於同三三二。
六九一:林正杰著《肥皂箱上》,自行出版,民81。
六九二:林正杰著《改革體制》,前進,民74。
六九三:林正杰著〈給姚嘉文主席的一封公開信〉,前進週刊,154期,民77年9月3日。
六九四:丁庭宇著〈咱攏馬是台灣人〉,中國時報,民77年9月5日,三版。
六九五:姚嘉文著〈答覆林正杰所提質疑〉,中國時報,民77年9月5日,三版。
六九六:中國時報,民80年6月3日,二版。
六九七:朱高正、謝長廷對談〈新文化的路向在那裡?〉,新文化月刊,1期,民78年2月。
六九八:朱高正著《和平革命》,自行出版,民77。
六九九:朱高正與新潮流的論戰見,中國時報,民78年6月17日,三版。
七00:新潮流月刊,期8,民78年7月。
七0一:《到獨立之路》之分析見,中國時報,民80年10月14日,四版。
七0二:張俊宏著〈我有話要說〉,中國時報,民80年11月23日,三、六版。
七0三:陳水扁著〈兩岸基礎條約〉,中國時報,民79年11月16日,四版。
七0四:陳慶著《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五南,民79。
七0五:趙雲山著〈中共攻擊台灣時美國會參戰嗎?〉,理論與政策季刊,23期,民81年4月。
七0六:芮正皋著〈務實外交的理論基礎〉,同上,21期,民80年10月。
七0七:黃文雄著《中國之沒落》,新台。
七0八:鄭欽仁著《歷史文化意識對我國政策之影響》,國策中心,民78。
七0九:宋澤萊著《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前衛,民77。
七一0:謝長廷著〈台灣命運共同體的四大優先〉,新文化月刊,期10,民78年11月。
七一一:謝長廷著〈台灣命運共同體的終極關懷〉,新文化月刊,期1,民78年2月。
七一二:黃昱輝編《自決與獨立》,新台。
七一三:George(柯喬治)著《被出賣的台灣》,前衛。
七一四:劍南著〈從部定歷史教科書談台灣意識〉,南方,6期,民76年4月。
七一五:陳孔立著〈關於「台灣島史」和「台灣史觀」〉,中國論壇,民80年8月。
七一六:「台灣史座談會」,同上。
七一七:「台灣研究專題」,中國論壇,338期,民78年10月25日。
七一八:戴國煇著〈狂歡與幻想的雜奏〉,中國時報,民80年12月21-22日,三一版。
七一九:楊國樞著〈中國結與台灣結研討會總結報告〉,中國論壇,289期,民76年10月10日。
七二0:黃光國著〈中國結與台灣結:對抗與出路〉,同上。
七二一:陳其南著〈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同上。
七二二:戴國煇著〈我觀中國結與台灣結之爭論〉,同上。
七二三:陳映真著〈國家分裂結構下的民族主義〉,同上。
七二四:尹章義著〈台灣意識試析〉,同上。
七二五:王曉波著〈日據時期「台灣派」的祖國意識〉,同上。
七二六:李金銓著〈電視文化何處去?〉,同上。
七二七:〈中國統一聯盟建盟宣言〉,刊於中華雜誌,期298,民77年5月。
七二八:黃光國著〈胡秋原跨海覓知音,統聯隔海大合唱〉中國時報,民79年11月11日,三版
七二九:楊憲村著〈台灣在野統派的困境與出路〉,中國時報,民79年11月4日,四版。
七三0:中國時報,民80年10月8日,六版。
七三一:中國時報,民80年10月22日,六版。
七三二:黃主文著《台灣前途》,自行出版,民78。
七三三:趙少康等著《台灣與中國前途》,聯合月刊,民76年10。
七三四:《台灣的未來》,洞察,民77。
七三五:中國時報,民82年3月8日,二版。
七三六:中國時報,民82年3月1日,七版。
七三七:胡民祥等著《先人之血,土地之死》,前衛,民78。
七三八:路況著〈歷史意識與歷史造像運動〉,中國論壇,民81年4月。
七三九:陳芳明著〈書評不是這樣寫的〉,中國論壇,民81年5月。
七四0:路況著〈沒有「書」的「書評」,中國論壇,民81年6月。
七四一:黃美英著〈再製的「二二八」〉,自立早報,民78年12月3日,十四版。
七四二:黃美英著〈新電影與歷史、社會座談會〉,新文化,11期,民78年12月。
七四三:呂秀蓮著〈近鄉何必情怯〉,中國時報,民79年10月28日,三一版。
七四四:林惺嶽著《台灣美術風雲四十年》,自立,民76。
七四五:參見馮振凱著《中國美術史》即足以了解,藝術,民65。
七四六:倪再沁著〈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雄獅美術,249期,民80年11。
七四七:洪惟仁著《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自立,民74。
七四八:《原住民--被壓迫者的吶喊》,原權會,民76。
七四九:瓦歷斯.尤幹著〈從灰燼中重建〉,中國論壇,民81年6月。
七五0:陳昭如著〈模糊化的中華民族圖像〉,同上。
七五一:〈又見神祕小矮人?〉,中國時報,民80年7月22日,十九版。
七五二:孫大川著〈陪他們走完最後一個黃昏〉,中國論壇,358期,民79年8月25日。
七五三:趙貴忠著〈原住民地方自治的理論與實際〉,同上。
七五四:丹耐夫.果若著〈斬斷民族延傳的劊子手〉,同上。
七五五:姚榮松著〈台灣的閩南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台語文摘,3期,民79年10月。
七五六:「原住民座談會」,中國時報,民80年9月5日,二七版。
七五七:「台語文學的理想與未來座談會」,新文化,6期,民78年7月。
七五八:「台語音標的檢討與協調座談會」,同上。
七五九:鄭良偉著《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言》,自立,民79。
七六0:羅肇錦著《客語語法》,學生,民77。
七六一:羅肇錦著〈阿姆個腳膝頭〉,客家風雲,17期,民80年6月。
七六二:羅肇錦著〈祭告孫中山先生文〉收於《講客話》,自立,民79。
七六三:《新個客家人》,台原,民80。
七六四:豐地正枝編著《日語散步》上,文笙,民70。
七六五:《台灣客家專輯》,人間雜誌,30期,民78年1月。
七六六:中國時報,民79年12月2日,二版。
七六七:龍瑛宗著〈張文環與《台灣文學》〉,客家風雲,14期,民80年2月。
七六八:葉石濤著〈種族與作家〉,中國時報,民80年5月5日,三一版。
七六九:李喬著《台灣人的醜陋面》,前衛,民77。
七七0:戴國煇著〈我所認識的吳濁流先生〉,中國論壇,期239,民74年9月10日。
七七一:李亦園著〈社會文化變遷中的台灣高山族青少年問題〉,民族所集刊,48期,民68。
七七二:蕭遙天著《中國人名的研究》,台菁,民58。
七七三:丘宏達著〈抗日戰爭與台灣光復〉收於《再創一個台灣奇蹟》,時報,民75。
七七四:高立夫著,艾思明譯《海島中國》,洞察,民76。
七七五:高英茂等著《中華民國當前革新新課題》,時報,民77。
七七六:彭懷恩著《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時報,民74。
七七七:彭懷恩著《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自立,民79。
七七八:「國民黨革新與台灣民主座談會」,中國論壇,346期,民79年2月25日。
七七九:「民進黨革新與台灣民主座談會」,中國論壇,346期,民79年2月25日。
七八0:朱雲漢著〈國民黨現階段之組織體質與權力生態〉中國時報,民81年7月5日,十七版
七八一:中國時報,民81年7月8日,七版。
七八二:中國時報,民81年1月8日,二版。
七八三:張忠棟著〈國民黨台灣執政四十年〉,中國論壇,319期,民78年1月10日。
七八四:袁宗蔚著〈國民黨權力六十年變遷大勢〉收於《剖析國民黨派系》,聯豐,民74。
七八五:陳浩著〈國民黨派系浮沈六十年〉,同上。
七八六:沈衛忠著〈遷台以來的黨內派系分合〉,同上。
七八七:中國時報,民80年3月18日,四版。
七八八:林碧炤等著《世界各國主要政黨內部運作之研究》,正中,民79。
七八九:非主流派於民80年前後不斷要求黨內民主之言行,充斥於當時中國時報等。
七九0:楊泰順著〈「黨內民主」何如「開放政黨」〉,中國時報,民77年5月17日,二版。
七九一:李英明著〈黨內民主應與社會民主潮流相互適應〉,中國時報,民81年3月20日,六版。
七九二:許介鱗著〈政黨內部之派閥的角色與功能〉,中國時報,民77年6月3日,二版。
七九三:南方朔著〈從博奕理論看台灣政局世代交替〉,中時周刊,期54,民82年1月10日。
    〈省籍政治矛盾尖銳發展〉,同上,58期,民82年2月7日。
七九四:曹俊漢著〈評過去十年國民黨提名政策〉收於中國政治學會專刊(1),民75。
七九五:荊知仁著《中國立憲史》,聯經,民74。
七九六:張君勱著《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商務,民60。
七九七:林紀東著《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三民,民58。
七九八:同上,(二),民62。
七九九:胡佛著〈我們的體制是責任內閣制〉,中國論壇,348期,民79年3月25日。
八00:朱雲漢著〈新生代法政學者看責任內閣:內閣制?總統制?〉,同上。
八0一:田弘茂、陳其南、瞿海源等分別於82年1月3、15、20日在中國時報撰文反對黨內民主。
八0二:朱雲漢、胡佛等分別於82年1月3、2月13日在中國時報撰文主張黨內民主。
八0三:李強著〈評「台灣化」與「本土化」策略〉收於《從大陸看台灣》(一),博遠,民79。
八0四:黃越欽著〈國民黨應以民主精神反映更大的包容性〉,中國時報,民82年1月14日,四版。
八0五:黃主文著〈「一個中國」之蛻變〉,中國時報,民82年5月6日,四版。
八0六:戴培元等著〈國民黨上層權力結構演變趨勢〉,收於同八0三,(三)。
八0七:王布希著〈台灣社會轉型期的軍事特徵〉,同上,(二)。
八0八:周玉蔻著《李登輝的一千天》,麥田,民82。
八0九:聯合報,民82年12月19日,五至八版,及自由時報當時相關之新聞與評論。
八一0:王力行著《無愧--郝柏村的政治之旅》,天下,民83。
八一一:朱高正著〈給李登輝先生的一封公開信〉批李,中國時報,民82年2月4日,三版。
    王作榮則在12、13日撰文支持李登輝集權並誣指李的對手只是少數外省特權分子。
八一二:許策著《李登輝評傳》,天元,民77。
八一三:張茂桂著〈解除省籍魔咒,重建政治倫理〉,中國時報,民79年9月17日,四版。
八一四:「專訪胡佛、李鴻禧」,聯合報,民79年6月28日。胡佛著〈平心論憲政,進行修憲回歸憲法始能實現民主政治〉,中國時報,民79年6月3-4日,二版。
八一五:楊國樞著〈我們沒有灰心的本錢〉,中國時報,民79年10月11日,四版。
八一六:林照真著〈轉型期中當代知識份子的角色功能〉,中國時報,民81年1月13日,四版。
八一七:曹郁芬著〈學界人士投入政治角力舞台〉,中國時報,民82年3月15日,四版。
八一八:胡佛著〈省籍意識激發將葬送民主發展成果〉,中國時報,民82年3月15日,四版。
八一九:葉啟政著〈誰才是「知識份子」?〉,中國論壇,265期,民75年10月10日。
八二0:文崇一著〈中國知識份子的類型與性格〉,同上。
八二一:「大學教授的社會參與與座談會」,中國論壇,317期,民77年12月10日。
    「大學教授的角色危機座談會」,中國論壇,344期,民79年1月25日。
八二二:李錫錕著〈選民行為研究〉〈政治意識型態擴散之研究〉〈大眾傳播煤介結構與決策系統互動關係之研究〉〈公意之概念化與運作化之研究〉〈孫中山的權能區分理論與中國政治文化的連接關係〉,以上均為中研究三研所專刊。
八二三:中國時報,民78年11月27日,四版。
八二四:中國時報,民81年12月7-8日,三版。
八二五:中國時報,民78年4月9日,四版。
八二六:Aron著,蔡英文譯《知識份子的鴉片》,聯經,民79。
八二七:Hollauder與邵玉銘之對談,《文學、政治、知識份子》,聯經,民77。
八二八:張茂桂著〈「知識份子」與社會運動〉收於《變遷中台灣的中產階級》,巨流,民78。
八二九:王惕吾著《我與新聞事業》,聯經,民80。
八三0:楊國樞等編《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中研究民族所,民71。
八三一:楊國樞著〈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研究的台灣經驗〉收於《五十年來我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東大,民76。
八三二:黃應貴著〈光復後台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同上。
八三三:葉啟政著《理想與現實》,時報,民73。
八三四:葉啟政著〈台灣「中產階級」的文化迷思〉,收於同八二八。
八三五:「澄社」,《改革的呼聲》,允晨,民80。
八三六:墨子刻著〈中華民國正負兩面評價與知識份子的自覺問題〉,當代,63期,民80年7月。
八三七:墨子刻著〈二十世紀中國知識份子的自覺問題〉,當代,73-74期,民81年5-6月。
八三八:高承恕著〈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收於《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巨流,民78。
八三九:龐建國著〈台灣地區的社會運動與政治民主化〉,收於同三三二。
八四0:李永熾著〈市民社會與國家〉,當代,47期,民79年3月。
八四一:Gramci著《獄中札記》,譯者出版時地不詳。
八四二:南方朔等「民間社會座談會」,,中國論壇,336期,民78年9月25日。
八四三:孫善豪著〈「民間社會」與「文明社會」〉,同上。
八四四:余英時著〈民間社會與中國傳統〉,中國時報,民81年6月10-12日,二七版。
八四五:何方著〈回應對「戰爭機器」之評述〉,中國時報,民82年1月15日,三二版。
八四六:楊照著〈「戰爭機器」與新文化論述〉,中國時報,民81年12月25日,三二版。
八四七:路況著《後/現代及其不滿》,唐山,民79。
八四八:何方等著《台灣新反對運動》,唐山,民80。
八四九:張茂桂著《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國策中心,民80。
八五0:Pye,L.著,胡祖耀譯《中國政治的變與常》,五南,民81。
八五一:Coser著,郭方譯《理念的人》,桂冠,民81。
八五二:Gouldner著,顧昕譯《知識分子的未來和新階級的興起》,同上。
八五三:Hunting等著,汪曉壽等譯《難以抉擇》,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八五四:Lindblom著,朱國斌譯《政策制定過程》,同上,1988。
八五五:Bottomore著,任元杰譯《現代資本主義理論》,巨流,民81。
八五六:McLellan著,施忠連譯《意識形態》,桂冠,民81。
八五七:Beethom著,胡漢雲譯《韋伯與現代政治》,結構群,民79。
八五八:Almond著,徐湘林等譯《公民文化》,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八五九:Dumont著,王志明譯《階序人》,遠流,民81。
八六0:Wolferen著,王仁譯《日本國力之謎》,五南,民81。
八六一:平可夫著《僵局》,新新聞,民84。
八六二:Cohen著,李榮泰譯《美國的中國近代研究》,聯經,民80。
八六三:「『族國』與『國族』專號」,思與言季刊,30:2期,民81年6月。
八六四:簡炯仁著〈朱一貴事件初探〉,台灣史研究半年刊,2期,民82年8月。
八六五:簡炯仁著〈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台灣風物,43:4期。
八六六:「假台灣人專輯」,島嶼邊緣季刊,民82年7月。
八六七:張麟徵著〈分離主義的內省與外觀〉,問題與研究,民83年10月。
八六八:呂芳上著〈「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學術研討會」引言〉,聯合報,民84年8年15日,十一版。
八六九:張亞中著〈中國主權歸屬與兩岸國家人格的再詮釋〉,問題與研究,民83年10月。
八七0:李南衡編《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文獻資料選輯》,明潭,民68。
八七一:黃琪樁著〈日治時期社會主義思潮下之鄉土文學論爭與台灣話文運動〉,中外文學,23:9期,民84年1月。
八七二:尉天聰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遠流,民67。
八七三:葉石濤著〈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總序〉,遠景,民68。
八七四:向陽著〈打開意識型態地圖〉,聯合文學,114期,民83年4月。
八七五:楊照著〈末世情結下的多重時間〉,聯合文學,116期,民83年6月。
八七六:傅怡禎〈《五0年代台灣小說中的懷鄉意識》〉,台灣文學觀察雜誌,8期,民82年9月。
八七七:馬森著〈「台灣文學」的中國結與台灣結〉,聯合文學,89期,民81年3月。
八七八:廖咸浩著〈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中外文學,24:4期,民84年9月。
八七九:陳映瑛著〈論台灣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中外文學,民84年2月。
八八0:陳映瑛著〈追尋「台灣人」定義〉,中外文學,民84年4月。
八八一:陳映瑛著〈發現台灣真正的殖民史〉,中外文學,民84年9月。
八八二:陳芳明著〈台灣新文學史導論〉,中外文學,民84年2月。
八八三:陳芳明著〈殖民歷史與台灣文學研究〉,中外文學,民84年5月。
八八四:廖朝陽著〈中國人的悲情〉,中外文學,民84年3月。
八八五:邱貴芬著〈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中外文學,民84年4月。
八八六:張國慶著〈追尋「台灣意識」定位〉,中外文學,民84年3月。
八八七:邱貴芬著〈「文學台灣」卷頭論壇〉,文學台灣,期3,民81年6月。
八八八:邱貴芬著〈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民81年7月。
八八九:邱貴芬著〈咱攏是台灣人〉,中外文學,民81年8月。
八九0:廖朝陽著〈評「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同上。
八九一:廖朝陽著〈是四不像,還是虎豹獅象?〉,同上。
八九二:廖朝陽著〈無言的山丘:土地經驗與民族空間〉,中外文學,民83年1月。
八九三:鍾肇政著〈「台灣作家全集」.緒言〉,前衛,民80。
八九四:李金銓等著《解構廣電媒體》,允晨,民82。
八九五:迷走等著《新電影之死》,唐山,民80。
八九六:楊隆生著《黃君壁的藝術生涯》,藝術家,民80。
八九七:謝世忠著〈原住民運動的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民78年6月。
八九八:Foucault著,謝石等譯《性史》,結構群,民78。
八九九:林王體著《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自立,民76。
九00:林王體編《師生之吼》,敦理,民77。
九0一:羊憶蓉著《教育與國家發展》,桂冠,民83。
九0二:劉伯驥著《西洋教育史》,中華,民53。
九0三:李錦旭編譯《西方教育社會學文選》,五南,民81。
九0四:Hunt著,李錦旭譯《教育社會理論》,桂冠,民76。
九0五:Bowles等著,李錦旭譯《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桂冠,民78。
九0六:李聰明著《現代學校行政》,幼獅,民67。
九0七:伍振鷟著〈英國的綜合中學〉收於《世界中等教育改革動向》,幼獅,民68。
九0八:林寶山著《美國教育制度及改革動向》,五南,民80。
九0九:劉焜輝著〈日本公立大學入學制度及改革動向〉收於《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及改革動向》,五南,民72。
九一0:《台灣高等教育白皮書》,時報,民82。
九一一:鍾清漢〈日本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收於《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幼獅,民66。
九一二:高廣孚著《杜威哲學教育思想》,水牛,民59。
九一三:王煥琛著〈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歷史之一頁〉,收於同九0九。
九一四:許智偉著〈德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的改革動向〉,收於同九一一。
九一五:徐南號著《當代教育思潮》,三民,民67。
九一六:陳照雄著《當代美國人文主義教育思想》,五南,民75。
九一七:Kneller著,張銀富譯《當代教育思潮》,五南,民78。
九一八:郭為藩著〈大學教師的學術自由與社會責任〉收於《大學法與大學教育》,嵩山,民76。
九一九:林清江著《教育社會學》,台灣書局,民64。
九二0:劉興善著《我國台灣地區大學教師專業自主權之研究》,台灣書局,民82。
九二一:張銀富著《大學學生自治政府研究》,五南,民81。
九二二: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大學,1992。
九二三:Michel著,張南星譯《女權主義》,遠流,民78。
九二四:李美枝著《社會心理學》,太平洋,民74。
九二五:孟太谷著,陳蒼多譯《女性天生優越論》,慧龍,民67。
九二六:呂秀蓮著《新女性主義》,幼獅,民63。
九二七:Mead著,宋踐等譯《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遠流,民79。
九二八:尼克斯著,孫慶餘等譯《新男性》,拓荒者,民64。
九二九:Miller著,江慧君譯《新女性心理學》,桂冠,民81。
九三0:Eichenbaum著,張康樂譯《透視新女性》,啟蒙,民76。
九三一:Hite著,林淑真譯《女性坦言》,張老師,民83。
九三二:蘇珊著,陳蒼多譯《女性奇論》,森大,民80。
九三三:李顯立著〈差異與觀影快感〉,電影欣響,民83年7月。
九三四:李墨著〈性別的辯證〉,影響月刊,民83年12月。
九三五:穆微著〈視覺快感與敘述電影〉,電影欣響,民78年12月。
九三六:葉月瑜著〈女人真的無法進入歷史嗎?〉,當代,民83年9月。
九三七:子宛玉主編《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谷風,民77。
九三八:Millett著〈女性有同性戀的權利〉收於《世界名女人》,亞信,民68。
九三九:Tannahill著,李意馬譯《人類性愛史話》,野鵝,民75。
九四0:Kuhn著,王道還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允晨,民74。
九四一:Wilson著,宋文里譯《人類本性原論》,桂冠,民81。
九四二:徐正光著〈經濟人類學的若干問題〉收於《文化人類學導讀》,食貨,民63。
九四三:Dewsbury著,金光華譯《比較心理學》,五洲,民76。
九四四:Eills著《性心理學》,雙和,民72。
九四五:李美枝著《性別角色面面觀》,聯經,民76。
九四六:Blotnick著,黃美姝譯《現性女性的心語》,卓越,民75。
九四七:參見婦女新知月刊,民82年7至9月之相關主張。
九四八:Freud著,廖運範譯《佛洛伊德自傳》,志文,民58。
九四九:Freud著,林克明譯《性學三論》,志文,民60。
九五0:西蒙.波娃著,楊美惠等譯《第二性》,晨鐘,民62。
九五一:杜聲鋒著《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遠流,民77。
九五二:費景漢著〈性別歧視與工資不平均度之研究〉,中研院三研所,民71。
九五三:俞慧君著《女性工作平等權》,蔚理,民76。
九五四:沈美真著《台灣被害娼妓與娼妓政策》,前衛,民79。
九五五:電影欣響,民79年9,11月。
九五六:Davis著〈娼妓制度〉,收於楊美惠譯《婦女問題新論》,聯經,民68。
九五七:Sorokin著,邱義仁譯《美國性革命》,綠園,民65。
九五八:Fromm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志文,民67。
九五九:Reinisch等著,王瑞琪等譯《金賽性學報告》,張老師,民81。
九六0:顧應昌著《環境污染管制對貿易與投資之影響》,明德基金會,民71。
九六一:楊惠南著〈當代台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當代,民83年12月。
九六二:Commoner著,宋尚倫譯《環境的危機》,巨流,民63。
九六三:Meadows等著,朱岑樓等譯《成長的極限》,巨流,民62。
九六四:Ophuls著,何沙崙譯《生態學與匱乏政治學》,華泰,民70。
九六五:舒瑪琦著,蔡伸章譯《美麗小世界》,遠景,民65。
九六六:Rifkan著,蔡伸章譯《能趨疲》,志文,民74。
九六七:楊懋春著《人文區位學》,五南,民72。
九六八:Button著,王沙玲譯《綠色生活指南》,大中國,民81。
九六九:《台灣的環保公關》論文集,巨流,民83。
九七0:Gofman著,李文瑞譯《挑戰核能》,台灣地球日,民81。
九七一:Rex著,顧駿譯《種族與族類》,桂冠,民80。
九七二:李長貴著《激進社會運動》,理論與政策,民81。
九七三:Althusser著,彭度譯《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1966),文化社。
九七四:李登輝著《經營大台灣》,遠流,民84。
九七五:孫尚揚著《基督教與明末儒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
九七六:錢乘旦等著《在傳統與變革之間--英國文化模式溯源》,淑馨,民79。
九七七:Deyo等著,李佳哲譯《亞洲四小龍的政經分析》,駱駝,民79。
九七八:田繼周等著《中國歷代民族政策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九七九:鄭義著《紅色紀念碑》,華視,民82。
九八O:施正鋒主編《台灣民族主義》,前衛,1994。
九八一:陳昭如著《地下電台》,日臻,民83。
九八二:陳慶連著《中國少數民族姓氏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九八三:Fisher著,刁筱華譯《愛慾--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時報,民83。
九八四:朱雲漢著,靳菱菱譯〈台灣政經轉型政商關係的再結盟〉,中山社會科學季刊,民81年12月。
九八五:陳一新著〈後冷戰時期美、日、中共關係的調整〉,問題與研究,民84年6月。
九八六:楊開煌著〈中共外交政策中「台灣因素」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民84。
九八七:黃秀政著《台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商務,民81。
九八八:林萬億著《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巨流,民83。
九八九:趙建民著《威權政治》,幼獅,民83。
九九O:鄭宇碩等著《香港的政治與選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九九一:谷川道雄著〈關於所謂李林甫專政〉收於《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文津,民82。
九九二:姚瀛艇著《宋代文化史》,大陸1990年原著,雲龍,民84。
九九三:劉淑芬著《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學生,民81。
九九四:楊國楨著《明史新論》,大陸1991年原著,雲龍,民84。
九九五:石之瑜著《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三民,民83。
九九六:民主基金會主編《兩岸經貿關係之檢討與展望》,民81。
九九七:黃嘉樹著《國民黨在台灣》,大陸1993年原著,大秦,民83。
九九八:Christina著《背叛女人的女人--誰篡奪了女性主義》(1994),正中,民84。
九九九:張京緩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麥田,民84。
一000:Weber, Marianne著,Eohn, H.編譯,Max Weber:A Biography, 1975.
一00一:Weber, Max著,Parson, T.譯,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st of Capitalism. 1976.
一00二:何光岳著《南蠻源流史》,江山教育出版社,1988。
一00三:何光岳著《東夷源流史》,江山教育出版社,1990。
一00四:何光岳著《夏源流史》,江山教育出版社,1992。
一00五:高壽仙著《徽州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一00六:馮寶志著《三晉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一00七:俞允貴等著《西藏產業論》,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
一00八:《西藏的主權歸屬與人權狀況》,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一00九:吳國光、王兆軍合著《鄧小平之後的中國》,世界,民83。
一0一0:李慶元著《李登輝與連戰的金權總透視》,作者出版,民85。
一0一一:何德功著《中日啟蒙文學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一0一二:陳秋坤著《清代台灣土著地權》,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一0一三:Pye,Lucian著,胡祖慶譯《中國政治的變與常》,五南,民77。
一0一四:張隆義著〈日本眾議院選舉與今後政局的走向〉,問題與研究,民85年12月。
一0一五:陳韻如著〈台灣婦女運動與媒介--台大「A片影展」的媒介論述〉,民意研究季刊,199期,民86年1月。
一0一六:陳若璋著〈台灣婚姻暴力之本質、歷程與影響〉,婦女與兩性學刊,民81年3月。
一0一七:馬凱著〈根除金權與黑道篡國之道〉,經濟前瞻,民85年7月。
一0一八:蔡明璋著〈依賴、市場整合與第三世界的經濟成長〉,中研院民族所集刊,76期。
一0一九:王健全、杜英儀著〈台灣產業升級的迷思與比較利益的走向〉,經濟前瞻,民85年1月。
一0二0:劉壽祥著〈台灣泡沫經濟的發展與檢討〉,同上。
一0二一:王筱蘋著〈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提升國家競爭力〉,經社法制論叢,民86年1月。
一0二二:傅仰止著〈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研院民族所集刊,77期,民83。
一0二三:陳其南著〈社區營造與文化建設〉,理論與政策季刊,民83年1月。
一0二四:三甫昌著〈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同一0二二。
一0二五:吳乃德著〈國家認同與政黨支抒--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同上,74期。
一0二六:畢英賢著〈論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問題與研究,民85年12月。
一0二七:任東來著〈形成中的美日軸心及其對東亞的影響〉,戰略與管理(北京),1996年5月。
一0二八:董正文著〈中共的全球戰略與「中國威脅論」〉,中國大陸研究,民85年9月。
一0二九:南方朔著〈新顯學「民主轉型理論」的論述分析〉,中國論壇,民80年9月。
一0三0:南方朔著〈台灣民主政治啟示錄--噩夢1996〉,明報月刊(香港),1997年1月。
一0三一:林秋山著〈展望北韓最新情勢的可能發展〉,亞洲研究(香港),1996年10月。
一0三二:朱松柏著〈北韓的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問題與研究,民84年8月。
一0三三:時憲民著〈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結構分化與雙二元社會結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3年11月。
一0三四:李培林著〈大陸社會轉型的結構特徵〉,現代化研究,1996年7月。
一0三五:李鵬程著〈論當代中國大陸的社會結構轉型〉,現代化研究,1996年7月。
一0三六:夏維中著〈市民社會:中國近期難圓的夢〉,同一0三三。
一0三七:蕭功秦著〈市民社會與中國現代化的三重障礙〉,同一0三三。
一0三八:鄧正來著〈台灣民間社會語式的研究〉,同一0三三。
一0三九:黃淑玲著〈特種行業婦女的生活型態與自我概念〉,思與言季刊,33:3期。
一0四0:朱元鴻著〈從病理到政略:搞歪一個社會學典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期。
一0四一:金溥聰著〈從選舉聲刺(soundbite)看台灣電視新聞的公正性〉,民意研究季刊,196期。
一0四二:陳嘉爵著〈電視新聞可信度比較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7期。
一0四三:蘇蘅著〈消息來源與新聞價值--報紙如何報導「許歷農退黨」效應〉,新聞學研究,50期。
一0四四:孫秀蕙著〈關於「沈默螺旋」的一場論戰〉,新聞學研究,50期。
一0四五:李泳集著《性別與文化:客家婦女研究的新視野》,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一0四六:趙麗明著《女書與女書文化》,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
一0四七:《戴高樂回憶錄》,九五文化,民70。
一0四八:溫洽溢著《中共經改與市民社會之發展》,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83。
一0四九:趙成儀著《八0年代大陸電影改革之研究》,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84。
一0五0:張維著《電影民族學論綱》,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
一0五一:王俐容著《台灣電影中國族圖像的轉變》,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一0五二:金鐘賢著《中國大陸社會階級分化的特質》,政大東亞所博士論文,民85。
一0五三:陳炎著〈對跨國公司市場內部化問題的思考及我們的對策〉,中國經濟問題(廈門大學),1996年1月。
一0五四:李丁讚著〈宗教與殖民--台灣佛教的變遷與轉型,1895-1995〉,中研院民族所集刊,81期。
一0五五:陳英善、劉紹楨著〈從人生佛教、人間淨土到心靈環保〉。
一0五六:李丁讚著〈「邊緣帝國」:香港、好萊塢和(殖民)日本三地對台灣擴張之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期,民85年1月。
一0五七:魏杓著〈斷裂的邊緣,不變的帝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期,民85年11月。
一0五八:葛劍雄著《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一0五九:侯家駒著〈從經濟觀點看中國的「分」與「合」〉,理論與政策季刊,民83年2月。
一0六0:陳冠甫著〈台灣高科技工業的依賴發展與空間結構〉,台灣社會研究,民85年1月。
一0六一:王振寰、錢永祥著〈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民84年8月。
一0六二:陳重生著《中國論壇有關台灣政治發展的言論分析》,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81。
一0六三:簡炯仁著〈南台灣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台灣文獻,47:3期,民83年2月。
一0六四:周債漪著〈解讀流行音樂的性別政治〉,中外文學,25:2期,民85年7月。
一0六五:方巧如著〈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同上。
一0六六:翁嘉銘著《從羅大佑到崔健》,時報,民81。
一0六七:江文瑜著〈「台灣流行歌」專輯弁言〉,中外文學,25:2期,民85年7月。
一0六八:江文瑜著〈從「抓狂」到「笑魁」〉,中外文學,25:2期,民85年7月。
一0六九:Attali,J.著,宋素風等譯,《噪音》,時報,民84。
一0七0:黃光國著《民粹亡台論》,商業周刊,民85。
一0七一:高壽仙著《中國宗教禮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一0七二:Nochlin,L.著,游惠貞譯《女性:藝術與權力》,遠流,民84。
一0七三:施正鋒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前衛,1996。
一0七四:Edwards,J.著,蘇宜青譯《語言、社會和同一性》,桂冠,民83。
一0七五:劉展主編《中國古代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2。
一0七六:圻劍飛著《世界的中國觀》,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一0七七:朱敬一、載華著《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教改叢刊AA01,民85。
一0七八:王雅萍著《姓名與認同--以台灣原住民姓名議題為中心》,政大民族所碩士論文,民83。
一0七九:石之瑜著《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五南,民83。
一0八0:陳春山著《兩岸經貿解讀》,月旦,民83。
一0八一:Overholt,W.著,鄭正鈴、湯麗明譯《中國威脅》,智庫,民85。
一0八二:張妙青等著〈中國人的人格與社會變遷〉收於汪丁丁編《中國評論:1996》(香港中文大學),1996。
一0八三:趙雲山著《消失中的兩岸》,新新聞,民85。
一0八四:平可夫著《外向型的中國軍隊》,時報,民85。
一0八五:《國家政策雙周刊》1996年台海危機後一連串的「中華民國新開端:國家安全與國力提升」「台海危機的診斷」「台海兩岸關係研討會」「中共高科技戰爭戰略戰法」等研討會專輯。
一0八六:姚蒙著《法國當代史學主流》,遠流,民77。
一0八七:Braudel,F.著,劉北成譯《論歷史》,五南,民77。
一0八八:Braudel,F.著《地中海》收於賴建成譯著《年鑑學派管窺》(下),麥田,民85。
一0八九:石之瑜著〈女性主義論憲政民主〉,社會科學論叢,民83年12月。
一0九0:陳融等編譯《西方學者論東方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一0九一:Thucydides著,黃文龍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權力,民73。
一0九二:Plutarch著,吳奚真譯《希臘羅馬名人傳》,中華,民73,五刷。
一0九三:Caesar著,鄭曉村等譯《高盧戰記》,怕米爾,民73。
一0九四:周陽山著〈總統制、議會制、半總統制與政治穩定》,問題與研究,民85年8月。
一0九五:胡祖慶著〈政治制度與政治穩定》,問題與研究,民85年8月。
一0九六:吳東野著〈「半總統制」政府體系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與研究,民85年8月。
一0九七:郭正亮著〈尋求總統與國會的平衡:雙首長制對台灣憲政的時代意義〉,同上。
一0九八:南方朔著〈專業的示威玩家正掀起新社會運動〉,新新聞周刊,民86年5月25日。
一0九九:黃兆群著《熔爐下的火焰--美國的移民、民族與種族》,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
一一00:石之瑜著〈論政治文化與中國人的政治模樣〉,東亞季刊,27:5期,民85。
一一0一:Hofheing & Galder著,黎鳴譯《東亞之鋒》,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一一0二:張維君著〈中共對美國的戰略思維與行動:圍堵與反圍堵〉,中國大陸研究,40:5期,民86年5月。
一一0三:楊友庭著《后妃外戚專政史》,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
一一0四:冷冬著《宦官與中國政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一一0五:邱毅著〈大陸總體經濟的前景〉,經濟前瞻,民86年1月。
一一0六:《不結盟運動主要文件集》(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
一一0七:俞新天著《世界南方潮》,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
一一0八:滕文生編《中國的人權狀況百題解》,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
一一0九:廖少廉等著《東盟國家經濟發展與社會經濟型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
一一一0:Harris,K.著,唐宗清譯《教師與階級》,桂冠,民83。
一一一一:張光著《中國的外交政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
一一一二:周忠菲著《中美建交中的台灣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一一一三:李希光、劉康等著《妖魔化中國的背後》,捷幼,民86。
一一一四﹕吳文星著《日据時代台灣社会領導階層之研究》,正中,民81。
一一一五:莊文瑞著<校園的知識/權力分析>,東吳哲學學報,民86,3。
一一一六:劉立行著<檢視「国片製作輔導金」設置的目的及其爭議>,世新學報,民85。
一一一七:呂秋文著<從西藏伝統社公權力結構之分析探對西藏社会落後之原因>,華岡法科學報,民81。
一一一八:石之瑜著<山窮水盡疑無路>,中山人文社会期刊,民86。
一一一九:史衛民著《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國社科,1996。
一一二0:石之瑜著<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聖竿人期待>,束亞季刊,V28:2,民86。
一一二一:石之瑜者<中國的科學與中國的公民>,政治科學論叢,V8,民86,6。
一一二二:吳韻化著<美国經濟為何重奪第一?>,天下月刊,民86,11。
一一二三:馬信行著<德国技術生培訓制度與其應用在我國延教班的可行性>政大學報,V71,民84。
一一二四:《專業》,天下月刊1997年特刊。
一一二五:林滿紅著<當代台灣社会的史學與社会>,教學與研究,V18,民85。
一一二六:劉妮玲著《台灣的社会动亂》,久大,民78。
一一二七﹕陳秀容著<近代人權觀的転变>,人文社會科學集刊,V9﹕2,民86,6。
一一二八:蘇峰山著<權力/知識/主体>,東吳哲學學報,V2,民86,3。
一一二九﹕Herodotus著,王以鋳譯《歷史》,商務,民86。
一一三0﹕Keesing,R.著,張啟恭等譯《當代文化人類學》,巨流,民69。
一一三一﹕楊深坑等著<大陸地區高等院校學位暨畢業証書授予制度研究>,教育與研究,民86,7。
一一三二﹕劉勝驥著<台灣學生赴大陸就學之間題>,中國大陸研究,V29:12,民85。
一一三三:陳国強,田珏合著《台灣少數民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一一三四﹕宋強等著《中国可以說不》,北京:中華工商,1996。
一一三五:張華葆著《歷史社會學》,三民,民82。
一一三六:胡青著《書院的社会功能及其文化角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一一三七﹕洪国起,王曉德合著《衝突與合作》,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1994。
一一三八﹕楊灝城,朱克柔主編《民族衝突與宗教爭端》,北京人民出版社,996。
一一三九:金宜久主編《當代伊斯藺運动》,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一一四0:吳云貴著《近代伊斯藺運动》,北京:中国社科,1994。
一一四一:王家驊著《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一一四二:李甦平等著《中国、日本、朝鮮实學比較》,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一一四三﹕賴澤涵主編《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時報,民83。
一一四四﹕倪稼民主編《當代世界政治與國際關係》,上海財經大學,1996。
一一四五﹕趙春山等著《西藏現況研究(一)》,蒙藏委員會,民74。
一一四六﹕曹長青主編《大陸知識分子論西藏》,時報,民85。
一一四七﹕葉健青著《西藏獨立運动》,南天,民78。
一一四八﹕呂秋文著《中英西藏文涉始末》,商務,民63。
一一四九﹕吳丰培、曾国庆合著《清朝駐藏大臣制虔的建立與沿革》,北京:中國藏學,1989。
一一五0﹕劉紹楨著<大乘三系說與淨土三系說研之究>,諦觀,V81,民84,4。
一一五一:許紀霖著<從伝統社会到現代國家的艱難過程>,收於《転型期中国》,時報,民84。
一一五二:Roberti,M.著,塗百堅譯《出賣1997香港經驗》,智勝,民84。
一一五三﹕廖咸浩著<方言的文學角色>收於《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理論卷》正中民82。
一一五四﹕同上,<「台灣文学」商榷>,《文學現象卷》。
一一五五﹔龔鵬程著<本土化的迷思>收於《第二屈台灣本土化國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85。
一一五六﹕Maine,H.S.著,鍾建閎譯《古代法》,上海商務,1928。
一一五七﹕Tigqr&Levy合著,紀琨譯《法律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上海:學林,1996、
一一五八﹕周毅之著《香港文化》,北京:新華出版社,1996。
一一五九﹔閻學通著《中國國家利益》,天浬人民出版社,1996。
一一六0﹕熊映梧、劉常勇主編《公營企業改革》,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
一一六一:陳國強著《台灣文化》,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一一六二﹔任力著《康熙統一台灣始末》,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
一一六三﹕荊堯等編《九十年代台灣政治》,北京:葦芸出版社,1991。
一一六四:楊秀杰著《荷据時代台灣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
一一六五:李樹田主編《中国東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一一六六:Servier,J.著,王光譯《民族學》,北京商務,1996。
一一六七:葛公尚主編《當代政治與民族運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5。
一一六八:饒宗頤著《中國史學上之正統》,上海遠束出版社,1996。
一一六九:郭大烈主編《論當代中国民族問題》,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一一七0:黄新生著《媒介批評》,五南,民79。
一一七一﹕林鏟雄著《西洋經濟思想史》,三民,民73。
一一七二﹕Smith,A.著,張漢裕譯《國富論》,台銀,民53。
一一七三:Keynes,J.M.著,李藺甫譯《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同上。
一一七四:Lewis,W.A.著,何寶玉譯《發展計劃》,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9。
一一七五﹕Buchanan,J.M.著,吳良健等譯《自由、市場和國家》,同上,1988。
一一七六:楊鴻烈著《中國法律發達史》,商務,民56。
一一七七﹕蔡墩銘著《唐律與近世刑事立法之比較研究》,漢宛,民65。
一一七八﹕張支漁主編《中国法學四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一一七九﹕Berman,H.J.著,賀衛方等譯《法律與革命》,北京:中国大百科,1993。
一一八0﹕徐浩、侯建新合著《當代史學流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学,1996。
一一八一:伍詩一著《中國政治發展與多黨制合作制度》,北京大學,1991。
一一八二﹕楊豫著《西方史學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一一八三﹕Berger,p.著,蔡啟明譯《發展理論的反省》,巨流,民70。
一一八四﹕Bloch,M.著,談谷錚譯《封建社会》,桂冠,民84。
一一八五﹕Braudel,F.著,施康強、顧良合譯《+五世紀至十八世紀的物質生活、經濟與資本主義》,北京三聯,1996。
一一八六﹕Wallerstein,I.著,郭方等譯《近代世界体系》,桂冠,民87。
一一八七﹕Vladimirov,P.著,奚明遠譯《延安日記》,黎明,民65。
一一八八﹕Snow,E.著,陳云翩譯《西行散記》香港:南粵出版社,1977。
一一八九:盛竹如著《螢光幕前》,新新闖,民84。
一一九0﹕趙春山著<從中共的「矛盾律」看華府與北京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理論與政策,V12:1。
一一九一:陳永康著<美国中共戰略夥伴關系對我国國防安全之影响>,間題與研究,V37:2,民87,2。
一一九二:吳大平著<從國际戰略層面看「美日安保防衛合作新指導方針與兩岸關係>,東亞季刊,V28﹕4,民86,9。
一一九三﹕Korotchenko著,蕭世仁譯<中俄軍事戰略關係與展望>,軍事家,V164,民87,4。
一一九四﹕王承宗著<國际因素對中俄戰略夥伴關係之影响>,問題與研究,V36﹕8,民86,8。
一一九五﹕曉光著<中俄關係的建立、發展與走向>,東亞季刊,V29﹕1,民86,12。
一一九六:郭正亮著<李登輝現象>,東吳政治學報,V6,民85。
一一九七﹕王佳煌著<東亞發展型國家>,東亞季刊,V28:4,民86、9。
一一九八:金荣勇著<東亞金融风暴的起因、影响與展望>,問題與研究,V37:1,民87,1。
一一九九:侯山林著<人民幣滙率未來可能走向>,台灣經濟研究月刊,V21:4,民87,4。
一二00:魯競著<中共與少數民族的關係狀況分析>,中共研究,V30:2,民87,2。
一二0一:陳炎著《海上絲綢之旅與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一二0二:楊国楨著<關於中国海群社会经濟史的思考>,中國社会经濟史研究(厦門大學),1996年第2期。
一二0三:李伯重著<最低生存水準與人口壓力質疑>,同上第一期。
一二0四:楊寬著《戰国史》,商務,民86。
一二0五:楊生民著《漢代社會性質》,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3。
一二0六:鄭端耀著<務实外交的發展與抉擇,問題与研究,V37:4,民87,4。
一二0七:Neumann,E.N.著,翁秀琪譯《民意》,遠流,民83。
一二0八:施正明著《晉商興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
一二0九:楊寬著《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一二一0:谷霄光著《府兵制度考釋》,弘文館,民74。
一二一一:王壽南著《隋唐史》,三民,民75。
一二一二:周良霄、顧菊英合著《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一二一三:李明輝著<儒家如何開出民主與科學>,當代月刊,V34。
一二一四:林芳玫著<當代台灣婦運的政治認同>,中外交學,V27:1,民87,6。
一二一五:金中燮著<從「交明衝突論」到「民主和平論」>,東亞季刊,V29﹕2,民87‧
一二一六﹕<1998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建議>,共黨問題研究月刊,V24﹕6,民87,6。
一二一七:朱維錚著《走出中世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一二一八:Duara,P.著,王福明譯《文化、杈力與國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一二一九:Burke,P.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麥田,民86。
一二二0:王宏志等著《否想香港》,同上。
一二二一:鍾鈴著《美國詩與中國夢》,麥田,民85。
一二二二:羅家祥著《北宋黨爭研究》,文津,民82。
一二二三:伊藤道治等著,劉靜貞等譯《中国通史》,稻鄉,民82。
一二二四:洪淑芬著<亞洲金融風暴的省思及對我國的影响>,問題與研究,V37﹔6,民87、6。
一二二五:趙雅麗著<政治主導下的兩岸電視文化交流的迷思>,新聞學研究,V57,民87,7。
一二二六:陳運楝著<五十年來的台灣客家研究>,台灣文献,V49﹕2,屁87,6。
一二二七:蔡增家著<日本金融改革之分析>,問題與研究,V37﹕7,民87,7。
一二二八:劉迎勝著《絲路文化‧海上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一二二九:張家銘著<奇蹟與幻象>,東吳社會學報,V6,民86,3。
一二三0:蔡偉銑著<台灣石化工業發展過程的政治經濟分析>,東吳政治學報,V8,民86,3。
一二三一:趙剛著<体檢民族主義的利益政治>,當代,V133,民87,9。
一二三二:張淑湄著<教育改革的詮釋與考查>,教育研究集刊,民86、11。
一二三三:Fuller,J.著,鈕先鍾譯《戰爭指導》,國防部編譯室,民51。
一二三四:李連江著《新保守主義》,揚智,民83。
一二三五:李英明著《香港學》,揚智,民86。
一二三六:何春蕤著《豪爽女人》,皇冠,民83。
一二三七:Juller,J.著,周榮輝譯《家族企業》,商周,民84。
一二三八:夏珍著《政海沈沈楚天闊》,商周,民86。
一二三九:李昂著《北港香爐人插》,麥田,民86。
一二四0:李東華著<韓國大企業的危机與改革>,經濟前瞻,民81,11。
一二四一:傅豐誠等著<人民幣是否應貶值之辯論>,同上。
一二四二:陳元保著<金融保守主義的誘惑>,同上。
一二四三:鄭良德著《香港奇迹》,商務,民82。
一二四四:梁秉鈞編《香港流行文化》,書林,民83。
一二四五:Hobsbawm,E.J.著,鄭明萱譯《極端的年代》,麥田,民85。
一二四六:倪健中編《告別香港》,北京:中國社科,1997。
一二四七: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麥田,民84。
一二四八:王兆星、戴德錚合著《國呩競合與升沈》,天肯,民83。
一二四九:程超譯《中國大陸人口增長的各种危机》,時報,民84。
一二五0:楊国樞著<「西方華人心理學」的本土化>,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V2:1,民88,1。
一二五一:Hobsbawm,E.J.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麥田,民87。
一二五二:Leshan,R.H.著,劉麗真譯《戰爭心理學》,麥田,民84。
一二五三:陳國強著《書寫文學的過去》,麥田,民86。
一二五四:Myers,R.H.著,羅璐珈譯《中國第一个民主体系》,三民,民87。
一二五五:翁元著《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書華,民83。
一二五六:陳芳明著《殖民地台灣》,麥田,民86。
一二五七:陳佩周著《变臉中的「印地安人」》,麥田,民88。
一二五八:謝世忠著《認同的污名》,自立,民76。
一二五九:Porter,M.E.著,李明軒譯《国家競爭優勢》,天下,民85。
一二六0:杜正勝著《人間神國》,太平洋文化基金會,民88。
一二六一:林慶彰著<清代經學国际研討會論文集‧導言>,中研院文哲所,民83。
一二六二:王德威著《如何現代,如何文學?》,麥田,民87。
一二六三:無名氏著《黄義交愛情故事》,新新聞,民87。
一二六四:王墨林著<小劇場的成長與消失>收於《台灣現代戲劇研討會論文集》,文建會,民85。
一二六五:謝東山著《當代芸術批評的疆界》,帝門芸術教育基金會,民84。
一二六六:黄寤蘭編《當代中國電影1995-1997》,時報,民87。
一二六七:同上,1998。
一二六八:阮新邦等著《婚姻、性別與性》,八方,1998。
一二六九:Nougaret,B.著,陳筱卿譯《淪落風塵的村姑》,金楓,民83。
一二七0:李光耀著《李光耀回憶錄》,世界,民87。
一二七一:周育民著《中国幫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一二七二:Boorstin,D.J.著,趟一凡譯《美國人──開拓歷程》,北京三聯,1993。
一二七三:《建國歷程》,同上。
一二七四:夏珍著《許信良的政治世界》,天下,民87。
一二七五:王力行著《寧靜中的风雨──蔣孝勇的真实声音》,天下,民86。
一二七六:林蔭庭著《追随半世紀──李煥與蔣經國》,同上。
一二七七:Marrs,J.著,伊斯曼譯《甘迺迪之死》,麥田,民82。
一二七八:汪暉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1998。
一二七九:蔡明惠著《台灣鄉鎮派系與政治变遷》,洪葉,民87。
一二八0:Newcombe,D.G.著,黄煜文譯《享利八世與宗教改革》,麥田,民88。
一二八一:Shotter,D.著,許綬南譯《羅馬共和的衰亡》,麥田,民88。
一二八二:Thorley,J.著,玉瓊淑譯《雅典的民主》,同上。
一二八三:Miles,R.著,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麥田,民87。
一二八四:紀慧文著《12个上班小姐的生涯故事》,唐山,民87。
一二八五:陳剩勇著<礼的起源>,漢學研究,V7:1,民88,6。
一二八六:李承貴著<「公」「私」之間>,孔孟學報,V77,民88。
一二八七:陳華著<集体記憶與衽區歷史的建構>,台灣风物,V49:3,民88。
一二八八:陳文俊、郭貞合著<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与价值>,理譌與政策,V51,民88。
一二八九:Buruma,Ian著,劉爾孝譯《德國與日本的省思》,絲路,民86。
一二九0;高希均等著《台灣突破──兩岸經貿追蹤》,天下,民81。
一二九一:Illich,I.著,吳康寧譯《非學校化社会》,桂冠,民86。
一二九二:王震武、林文瑛合著《教育的困境與政革的開放》,桂冠,民85。
一二九三:劉大和著《台灣歷史哲學大綱》,前衛,1995。
一二九四:夏維中著<鄭和為何下西洋>,經典月刊,民88,7。
一二九五:Said,E.W.著《東方主義》,立緒,民88。
一二九六:Giddens,A.著,鄭武國譯《第三條路》,聯經,民88。
一二九七:Hunter,J.D.著,王佳煌譯《文化戰爭》,正中,民84。
一二九八:唐力行著《商人與中国近代社会》,商務,民86。
一二九九:Bray,F.著,李學勇譯《中國農業史》,商務,民83。
一三00:文馨瑩著《台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自立,民79。
一三0一:李劍農著《先秦両漢經濟史稿》,華世,民80。
一三0二:瀨川昌久著,錢杭譯《族譜:華南漢族的宗族、风水、移居》,上海書店,1999。
一三0三:周枏著《羅馬法原論》,北京商務,1996。
一三0四:黄枝連著《天朝礼治体系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5。
一三0五:Gammage,P.G.著,蘇公隽譯《憲章運動史》,北京商務,1996。
一三0六:姜安著《藏伝佛教》,圓明,民85。
一三0七:伍昆明著《早期伝教士進藏活动史》,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
一三0八:林照真著《喇嘛殺人》,聯合文學,民82。
一三0九:Tilly,C.著,劉絮愷譯《法國人民抗爭史》,麥田,民88。
一三一0:莊孔韶著《銀翅》,桂冠,民85。
一三一一:沈明室譯《女性軍人的形象與現實》,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87。
一三一二:Harrell & Miler合著《女性軍人的新契机》,同上,民86。
一三一三:陳玉鈴著《尋找歷史上缺席的女人》,南華管理學院,民87。
一三一四:Rubin,H.著,王瑞番譯《女君王論》,智庫,民87。
一三一五:郭繼生編《當代台灣繪畫文選》,雄獅,民80。
一三一六:葉玉靜編《台灣美術中的台灣意識》,雄獅,民83。
一三一七:Jagger,A.M.著,王政譯<社會性別研究選譯>,北京三聯,1998。
一三一八:張岩冰著《女權主義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一三一九:Malinowski,B.K.著,何勇譯《神聖的性生活》,北京:知識出版社,1998。
一三二0:Weedon,C.著,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实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桂冠,民83。
一三二一::Beauvdir,S.著,樓小燕譯《越洋情書》,貓头鷹,民88。
一三二二:陸揚著《精神分析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一三二三:Bochmer,E.著,盛寧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一三二四:孫明君著《漢末士风與建安詩风》,文津,民84。
一三二五:徐水生著《中國古代哲學與日本近代化》,文津,民82。
一三二六:牛建強著《明代中後期社会变遷研究》,文津,民86。
一三二七:吳松第著《北宋移民與南宋社会变遷》,文津,民82。
一三二八:趙輝著《六朝社会文化心態》,文津,民85。
一三二九:陳明著《中古士族現象研究》,文津,民83。
一三三0:陳桐生著《中國史官文化與史記》,文津,民82。
一三三一:趙世超著《周代国野美係研究》,文津,民82。
一三三二:陳其泰著《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一三三三:鄒昌林著《中國礼文化》,北京:社科文献,2000。
一三三四:浦衛忠著《春秋三伝綜合研究》,文津,民84。
一三三五:李卓著《家族制度與目本的近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一三三六:陳元保著<新經濟是泡沬嗎>,經濟前瞻,民89,7。
一三三七:<新經濟的意涵與美国的新經濟現象>,今日經濟季刊,民89,3。
一三三八:王列、楊雪冬主編《全球化與世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一三三九:王寧、薛曉源主編《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同上。
一三四0:Giddens,A.著,胡宗澤譯《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1998。
一三四一:王銘銘著《村落視野中的文化與權力》,北京三聯,1997。
一三四二:王銘銘、王斯福主編《鄉土社会的秩序、公正與權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1997。
一三四三:洪英聖著《台灣先住民腳印》,時報,民82。
一三四四:胡希張等著《客家风華》,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
一三四五:朱瑞熙等著《遼宋西夏金生活史》,中國社科,1998。
一三四六:鄭曉江著《中國死文化大觀》,南昌:百花州文芸出版社,1999。
一三四七:何懷宏著《選舉社会及其終結》,北京三聯,1998。
一三四八:周曉虹著《伝統與变遷》,北京三聯,1995。
一三四九:Burguiere等編,袁樹仁等譯《家庭史卷一》,北京三聯,1998。
一三五0:劉慧英著《走出男權伝統的樊籬》,北京三聯,1995。
一三五一:黄育馥著《京劇、蹺和中国的性別關係》,北京三聯,1998。
一三五二:Wendel,E.M.著,刀承俊譯《女性主義神學景觀》,北京三聯,1995。
一三五三:Bellah,R.著,王曉山、戴華譯《德川宗教:現代日本的文化淵源》,北京三聯,1998。
一三五四:Diamond,J.著,王道還譯《第三種猩猩》,時報,民89。
一三五五:Pick,J.著,江靜玲譯《芸術與公共政策》,桂冠,民84。
一三五六:Baker,R.著,李沛沂譯《精子戰爭》,麥田,民88。
一三五七:Hastrup,K.編,賈士蘅譯《他者的歷史》,麥田,民87。
一三五八:Jenkins,K.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麥田,民89。
一三五九:Quanchi & Adams合編,蔡百銓譯《太平洋文化史》,同上
一三六0:《劍桥中國遼西夏金元史》,中国社科,1998。
一三六一:楊泰順著《利益團体政治》,民主基金會,民83。
一三六二:Mannheim,K.著,艾彥譯《意識形態和烏托邦》,北京:華夏,2001。
一三六三:渠敬東著《有關失範的社會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一三六四:Weingast,B.R.著《理解民主》,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一三六五:Frank,A.G.著,高銛譯《依附性累積與不發達》,南京:譯林,1999。
一三六六:Said,E.W.著,單德興譯《知讖分子論》,麥田,民86。
一三六七:邵毅平著《韓國的智慧》,国际村,民85。
一三六八:Barrow,R.H.著,黄韜譯《羅馬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一三六九:Thompson,E.P.著,賈士蘅譯《英國工人階級的形成》,麥田,民90。
一三七0:盧兆興等著《董建華政治管理危机與出路》,香港明報,2002。
一三七一:呂秋遠著<國民黨與民進黨財經政策之比較>,出處?
一三七二:瞿宛文著<後威權下再論民營化>,台灣社会研究季刊,民93,3。
一三七三:小林善紀著,賴青松等譯《台灣論》,前衛,2001。
一三七四:趙雅麗著<民進黨社會運動的「語藝」批評>,新聞學研究,民90,7。
一三七五:翁秀琪著<集体記憶與認同構塑>,同上。
一三七六:張世倫著<台灣「新電影」與國際影展路線的形成>,當代,民93,11。
一三七七:Johnson,P.著,楊正潤等譯《所謂知識分子》,究竟,民91。
一三七八:Said,E.W.著,單德興譯《知讖分子論》,麥田,民86。
一三七九:何明修著<政治民主化與環境政策的制度化>,台灣社会研究季刊,民92,6。
一三八0:陳信行著<我的野百合>,同上。
一三八一:南方朔著《除魔與昇華》,時報,民90。
一三八二:陳柔縉著《總統的親戚》,時報,民88。
一三八三:顧忠華著<大學評鑑的顯性與隱性功能>,當代,民93,7。
一三八四:楊朝祥著<多元入學方案面面觀>,国家政策論壇季刊,民91,10。
一三八五:McClary,S.著,張馨濤譯《陰性終止》,商周,民92。
一三八六:Hdry,S.B.著,薛絢譯《母性》,國立編譯館,民93。
一三八七:Mills,L.G.著,黃煜文譯《家暴的动力關係》,商周,民93。
一三八八:Barley,N.著,何穎怡澤《天真的人類學家》,商周,民90。



台長: 阿楨
人氣(3,69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歷史 |
此分類下一篇:蘇俄與中共
此分類上一篇:台灣共犯體(9)

阿楨
另參本館:2012大選

(楨:四年前以為台灣人會依「理性專業及事實」的「民主」來監督馬,可惜四年來仍逃不過「理盲又濫情」的「民粹」,所幸關鍵選舉時會稍醒,暫時保住了「民主」此一意識形態之信仰,只是呆歹彎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很快又會恢復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本性吧!另參本館:換馬監督 台灣人要騎那種馬? 民粹亡台 五都大選)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2722232

689萬vs609萬 馬英九贏了92共識贏了【聯合報2012.01.15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昨天以百分之五十一點六、六百八十九萬一一三九票,擊敗對手民進黨蔡英文、親民黨宋楚瑜,連任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
蔡英文得票百分之四十五點六三、六百零九萬三五七八票。她在國際記者會上承認敗選,並宣布請辭民進黨主席。宋楚瑜得票百分之二點七七、卅六萬九五八八票。
這次總統選舉異常激烈,選戰後期「九二共識」成為雙英主戰場,雖然面臨泛藍分裂的嚴酷考驗,但馬英九仍勝出,等於九二共識的「公投」過關。
馬英九表示,競選過程中,蔡英文和宋楚瑜對他提出很多批評與建議,「他們的意見都非常寶貴,我感謝他們,也會慎重評估研究,只要是對台灣人民有利的,我一定會採納」;他承諾連任後至少每半年會邀請在野黨領袖共商國是,找出對台灣人民有利的政策。
對兩岸關係,馬英九說,「不急著討論政治問題,現在時機沒成熟」;兩岸關係依目前速度發展是最好的,對兩岸人民、區域穩定與世界和平都有幫助,「不必忙著立刻開啟政治性協商,此時也不一定是最好選擇」。
2012-01-16 08:59:00
版主回應
理性選民勝出!【聯合報╱王麗美2012.01.15

大選落幕,馬英九以較預期更大的比數獲勝連任。但從這次選舉過程的膠著看,真正的贏家是理性選民,他們為自己和台灣選擇走一條比較可靠、可以預期的路。
論造勢,民進黨這次的動員相當成功,不僅激發了基層支持的熱情,翻轉了扁家貪腐的低迷,更有效搧起民眾對馬政府的不滿。問題是,經濟要如何對症下藥、兩岸關係及國際處境的去從如何,蔡英文都無法提出有說服力的論述,她和蘇嘉全又不斷暴露出操守的缺憾。這些,都讓理性選民疑慮難消。
相形之下,馬政府的執政表現雖不盡如人意,服務民眾的親近感也稍嫌不足;但在施政大架構上,包括處理對外關係或對內決策的成熟度,都更顯穩妥。尤其在面對質疑時,馬英九態度不像蔡英文那麼傲慢,顯示他更能接受監督。這點,應該也是理性選民的抉擇重點。
這次選舉最有趣的現象之一,是民調中的「隱性選民」的位移。多年來,隱性選民一直以綠營支持者居多;但從這次選舉看,許多不願表態的選民最後卻投了藍營,這是值得觀察的社會變化。其中原因,或者是定居大陸的台灣人越來越多,或者是手機使用者的大量增加,都升高了民調的「黑數」,造成民調難以準確推估。
但更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政治波濤起伏,有過熱情盪漾、有過失望椎心,許多選民已經變得更為成熟。他們自有定見,不再隨政治人物搖旗吶喊,也不輕易被翻雲覆雨的言論所惑。這些冷靜、理性的選民,才是台灣民主最大的資產。
台灣南北分化仍然嚴重,但理性選民現身,讓我們知道廿多年來這條民主道路沒白走。要問的是:選民在進步,政治人物跟得上嗎?
 相關新聞
經濟選民的勝利,九二共識的定樁【聯合報社論2012.01.15

相信民主,相信台灣【聯合晚報社論2012.01.14

台灣政局即將進入新的一頁。不論選舉的結果如何,經過這樣一場又一場的政治洗禮,台灣的選民更成熟,可以驕傲地說,「民主使台灣偉大」。此刻,回首來時路,我們想想這條民主大道一路走來的悲喜與得失,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對台灣更有信心。
台灣的選舉經驗豐富,但直到總統直選,「人民當頭家」的信心才真正落實。從1996年至今,短短十數年,台灣已兩度政黨輪替,今年選舉甚至有在野黨喊出「第三度政黨輪替」的口號。並非「政黨輪替」就等同民主,但這證明人民手中的選票貨真價實發揮了選擇和監督的力量。過去我們習慣性地說「投下神聖的一票」,而今選票「神聖」的意義更甚於以往。
有人擔憂選舉的種種負面影響,包括耗費國家資源、激化社會對立、負面競選手段製造裂痕等等。但我們也看到,因累積投票經驗而更加成熟穩定的選民,督促候選人走回到相對理性的路上。今年選戰中,賄選、暴力、謠言、奧步、乃至操縱族群議題的情形減少了,民眾對「兩顆子彈」事件的警戒和羞恥感猶存,對「貪腐」的厭棄之情不言可喻,都逼使幾個候選陣營戰戰兢兢。候選人之間就算仍彼此攻詰,也不得不承諾,日後將致力維持社會安定、消弭對立、尋求公義、擁護和平。這已顯示了選民的勝利。
選情激烈,今晚的選舉結果,一定會讓一半的選民失望。但任何人不必因失望而失了信心,反而要以此為再次的起點,更冷靜地服膺民主原則,重新團結社會。藍綠之間縱然存在不同的政治信仰和選擇,但我們是同胞,不是敵人,要追求的是國家共同的利益。今天通過又一次的試煉,讓我們相信民主,相信台灣!

楊泰順:賭爛票變少 理性挺馬終棄宋【聯合報2012.01.15

總統選舉結果揭曉後,許多大型民調機構應該可以鬆口氣,因為選前的預測與候選人最後的得票率,並未出現明顯的落差。宋楚瑜的得票率雖然不到百分之三,落後於選前預測的百分之五至六,但也依然在誤差範圍內,算不得失準。但宋最終不升反降,其實正足以說明此次大選的調性。
有些觀察者認為,宋未能突破兩黨的夾殺,乃因選戰過程中棄保傳言不斷,加上馬在選前一天喊出「集中選票」,造成宋的支持者信心動搖。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論述過度簡化了選民的複雜情緒。當初宋宣布參選,顯然感覺到「倒馬」的民氣可用,何以這股「民氣」最終竟因棄保而不再倒馬?若說倒馬的氛圍為真,則棄宋的票也應該倒給蔡,但馬蔡的差距事實上與一個月前的民調並無顯著的不同。筆者認為,本次選戰中理性與感性的拉鋸,應該是造成宋得票不如預期的主因。
平心而論,馬的政績並沒有糟到「無能」的程度,若干外國觀察者的佳評已足可為馬平反。民進黨批判馬政府無能,其實只是包裝骨子裏的省籍與族群意識,如果外省人的馬英九可以做得好,外來政權也將功過難斷。故而,搭配無能指控的,必然是極具隱喻性的「台灣意識」。
省籍意識是感性的,就算大家不提甚至否認,這個幽靈總還是徘徊在台灣上空。但在這次選戰中,善用這個議題的民進黨人,卻前所未有得遭逢了來自理性思維的挑戰。(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2012-01-16 09:00: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