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04 05:54:18| 人氣2,903| 回應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昭和天皇回憶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啥昭和天皇獨白、寺崎英成紀錄《昭和天皇回憶錄》(台北:台灣新生報出版社,1991,陳鵬仁譯)?根本是卸責之論(如他說「當時如果我壓住主戰論,可能發生政變」p116。真似台灣皇民李總統的不同意買拉法葉艦會兵變!)

習慣了就好,如同下述戰後拜不拜靖國神社一樣,昭和也在搞瞹昧卸責,對戰爭責任《德國與日本的省思》有天差地別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657/20050929095449

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本名裕仁,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是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今上天皇明仁(年號平成)的父親。出生時的徽印印號為「若竹」 (Wakatake)。
裕仁在任皇太子期間曾訪問歐洲。大正十年(1921年)因父親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攝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繼位,以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一句改元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作爲日本國民的象徵。除了神話中的天皇之外、他是歷代天皇中在位時間最長及享壽最高的。

生平
1901年4月29日出生于日本東京。立爲皇太孫,受乃木希典的嚴格教育。
1916年立爲皇太子。
1921年訪問歐洲。
1921年11月開始攝政。
1923年訪問臺灣。
1924年和良子女王結婚。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病逝後即位。
1928年11月10日在京都舉行即位大禮。
1933年12月23日繼宮明仁親王(今上天皇)出生。
1945年8月15日代表日本國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
1946年1月1日公布「人間宣言」,公開放棄神權。
1989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腸癌病逝于東京,享年87歲。
1989年2月24日新宿禦苑內舉行葬禮。後葬於東京都八王子市長房町。

早期統治

登基時的裕仁1926年裕仁登上皇位。當時日本正日益民主化,于是裕仁采用昭和作爲年號。盡管年號中包含和平的含義,但日本卻很快地走上了軍事擴張之路。隨著1927年一場銀行大危機,新上任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開始在中國東北擴張日本的軍事勢力。裕仁致力于履行自己立憲君主的職責,很少過問內閣的政策,但他既不贊成也不反對擴張主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鼓吹對天皇要絕對服從,反對立憲民主制。但他對軍國主義分子十分贊賞,爲日後戰爭爆發埋下了隱患。
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進一步促進了日本軍國主義和擴張主義的政策。1931年日本侵略中國東北後,在那裏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30年代,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制造了一系列政治暗殺事件。1932年5月15日犬養毅首相遭暗殺,標志著政黨領導的內閣之結束和日益爲軍隊控制的官僚內閣之開始。這個獨裁體制要求學校講授絕對的愛國主義,他們強迫大學開除具有民主思想的教授。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極端狂熱的法西斯主義少壯派軍官發動的“二二六兵變”,在裕仁的嚴令下被嚴酷鎮壓,結果是日本軍部內部的“北上派”和“南進派”內鬥最終以裕仁支持的“南進派”獲勝而結束,軍部控制了政府,裕仁借此也絕對掌控了日本中央政府過去難以控制的日本軍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統治

1937年,中日戰争開始,日本很快吞併了大部分東亞地區,使其加入“共荣圈”。裕仁被指责同意導致這場戰爭的對外政策,並批准東條英機與纳粹德國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结成法西斯主義轴心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戰争,侵略中國等國家。有些人認為,在政府决定加入戰争這件事上,裕仁作了正式的批示。根據他對憲法的理解,他有義務支持内阁通過的政策。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致使美國及其盟國加入對日本的戰争。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投下兩颗原子弹後,裕仁被要求参加戰時最高國務會議的特别會議,以考虑和討論美國及其盟國提出的投降條件。裕仁和當時的首相鈴木贯太郎主張日本投降。由於委员會中的政治和軍事成員就是否投降無法達成一致意見,首相要求天皇做出最後的决定。裕仁同意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其中“無條件投降”暗含一個條件:不廢除天皇。8月15日,裕仁通過無線電廣播,史無前例地向日本民眾解释了投降的原因。此段廣播被稱為“玉音放送”,使用大量漢语文言的《终戰詔書》使很多日本平民無法具體理解廣播的内容。

1946年以後的統治

戰後,包括蘇聯在內的國家要求廢除天皇,但是美國為防共產主義在亞洲散布,故需要在亞洲建立一個非共產的經濟強國,如果沒有天皇,日本國內社會必然動盪,因為之前日本長期推行神話天皇、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已經成爲多數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因美國策略上需要,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和其他官員共同表示,裕仁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不負主要責任。這一觀點得到了日本人民的極大歡迎。
1946年元旦,昭和天皇發布人間宣言,否定天皇的神聖地位,承認自己與平民百姓一樣也是人,並不是神。
美國占領日本後,最高負責人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是實際上掌控有日本統治權的人。在他的幹預下,1947年通過新的日本國憲法,使天皇這一最高統治者的位置變爲了一個國家的象征,而提出最高統治權歸人民所有,真正實行立憲民主。
爲了與憲法的變化相一致,戰後裕仁把自己打扮爲一位民主的君主:與平民會面,允許皇族成員被拍照。他還訪問過災區,視察日本的戰後建設。他的皇位繼承人明仁親王也打破了傳統,和一位普通女性結婚而不是貴族家庭成員。1971年裕仁訪問西歐,1975年訪問美國,這是第一次以天皇的身份訪問外國。

昭和天皇与靖国神社

昭和天皇於戰後曾八度參拜靖國神社,在1978年靖國神社合祀甲級戰犯之後,就不再去參拜。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06年7月20日)從前宮內廳長官富田朝彥的遺物筆記中發現,昭和天皇曾向富田表示,他因為對合祀作法不悅,因此停止參拜。
前宮內廳長官富田朝彥的遺物中,發現留有昭和天皇語錄的二十多本筆記,其中於昭和天皇逝世的前一年,1988年4月28日的筆記中,記載有關昭和對靖國神社的看法。
昭和天皇當時曾說「靖國神社的筑波宮司(祭司)處理合祀問題很慎重,但是換上松平慶民宮內大臣的長子松平永芳擔任宮司之後,他完全不了解他父親愛好和平的想法,隨即決定合祀,所以從那之後就不再去靖國參拜,那是我的信念」。
筆記中也記載昭和天皇於當年4月29日的生日記者會上,被詢問到對大戰的看法,昭和說,怎麼說大戰都是最不好的回憶。會後昭和對富田表示,被問到對戰爭的感想時,我一心想表現出厭惡戰爭的心情。

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

昭和天皇在位的62年是有史以來日本天皇統治最長的時期,也是一段經曆了幾大動亂和變化的時期。
對于昭和天皇的爭議很多,有人認爲他是日本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認爲他只是軍部的傀儡,並無實權。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他對軍部的日益壯大視至不見,而且他是有權力去制裁不聽指示的軍人的,但他並沒有去做,而是樂觀其成。
裕仁有一句名言:“問題不在我們幹了什麽,而在于全世界對我們所幹的事情有什麽反應”,表示他最顧及的是自己的名聲和責任。
日本投降後,蘇聯、中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都將裕仁列爲日本頭號戰犯。英國首相艾德禮、蘇聯統帥斯大林分別致電麥克阿瑟,要求嚴懲戰爭罪犯裕仁天皇,建議經公審後絞死。
麥克阿瑟考慮到爲了在遠東扶植與蘇聯進行冷戰的盟友,一個因審判處決天皇而陷入混亂的日本不利于美國的利益,而天皇制能起到凝聚日本保守反共勢力的作用,因此麥克阿瑟本人支持放棄追究天皇的戰爭責任,就此給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急電報告:
日本國民……對日本天皇崇敬備至,已達百餘年之久。在太平洋戰爭中,少數軍國主義分子曾以此作爲煽動民族主義的狂熱手段,號召爲天皇而自我犧牲。而戰後日本國民對裕仁天皇的崇拜有增無減,視如國神。我認爲,如果對裕仁天皇公審處決,必將使全日本國民信仰的支柱徹底崩潰,甚至在日本全國引起反對盟國的瘋狂騷亂和暴動。處決裕仁爲日本舉國所不容,我們重建和改造日本的前途則不堪設想,結果可能是曆史的悲劇。
因而,我本人作爲盟國駐日本國的全權代表,出于對日本國未來命運的考慮,決定對裕仁天皇免予戰爭責任的起訴。
如果盟國決定逮捕和作爲戰犯處決天皇,那麽駐日盟軍統帥部將需要增援100萬作戰部隊……
華盛頓很快回電同意麥克阿瑟的意見,于是麥克阿瑟頒布了盟軍總司令部第一號令:
出于對日本前途和國民信仰的考慮,盟國決定對日本天皇裕仁不予追究發動戰爭的責任,不予起訴和逮捕。今後裕仁的人身地位和人身自由,應與其他日本國民同樣受到憲法的保護。

二戰後日本國內對天皇戰爭責任的反思

日本立教大學的訪問學者保阪正康認爲天皇有戰爭責任:“即使天皇僅是一枚橡皮圖章,但他是唯一處在對軍隊有發言權地位的人。而且在現實中,許多人都是高喊著‘天皇萬歲’才敢于獻出生命的。”
日本亞洲史檔案中心的高級研究員牟田昌平認爲,日本國內如今對如何看待侵略曆史存在分歧的部分原因在于昭和天皇的戰時責任在戰後沒有被清算:“德國有希特勒。意大利有莫索裏尼。但日本缺少一個與之匹配的人物”,“這可能部分是因爲日本的民族特性——日本人習慣于避免把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明確化。”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等7人組織的九條會發起者之一,日本左翼作家加藤周一說:“我看到以愛國主義之名犧牲如此多的價值,特別是人的生命——個人被要求在戰爭中爲了天皇而犧牲自己。真是太可惡了!”

天皇日記副本被發現

已故的昭和天皇侍從小倉庫次,其後擔任東京都立大學法經系主任,他在二次大戰時期所寫的長達600頁的日記副本被發現,並刊登在《文藝春秋》4月號上。文中記載了裕仁自1939年至1945年期間,未曾對公眾發表的言論,包括他曾說“滿洲事變(918事變)令人(日本人?中國人?)飽嘗痛苦”。 日軍1937年全面侵華。3年後,日皇已經開始暗地埋怨,低估了中國的軍力:“每個人都對戰爭判斷錯誤,特別是陸軍的專責部門應儘快結束戰事,並在未來10年重整國防軍力。”1941年,裕仁甚至暗自批評當時首相近衛文麿:“大東亞戰爭開始前我已十分憂心,近衛在任時,好像毫無準備便帶領我們進入戰爭,東條英機接任後我們才真的準備好。”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AD%E5%92%8C%E5%A4%A9%E7%9A%87

小泉及安倍被昭和天皇打了一大巴掌:天皇的反合祀言論

執政自民黨及反對黨民主黨成員多支持參拜靖國神社,但對是否應將14名「甲級戰犯」(1978開始合祀)移走則持不同意見。民主黨黨魁小澤一郎不愧為政壇老手,主張將甲級戰犯靈位移走,好讓天皇及首相可以名正言順參拜靖國神社。這種看法亦獲一些自民黨人士(如久間章生及中川秀直等)的支持。亦有聲音要建另一參拜設施。小泉表示不會考慮以上建議。小泉上任以來年年參拜靖國神社,令對中韓關係異常緊張。安倍更表示若當選首相,一定會參拜,而且主張以後日本首相都應繼續參拜。剛公開的昭和天皇會話手帳便狠狠的打了他們一巴掌。
對右派人士而言,昭和天皇的地位特殊而超然。他戰後曾八次参拜靖國神社,但自1975年後便再沒有去靖國神社。這一直是一個謎。現在隨着天皇會話手帳(元宮內廳長官富田朝彥記錄)的部份公開,謎團便被解開了。以下是原文:
「私は或る時に、A級が合祀されその上、松岡、白取までもが、筑波は慎重に対処してくれたと聞いたが、松平の子の今の宮司がどう考えたのか?易々と松平は平和に強い考があったと思うのに、親の心子知らずと思っているだから、私あれ以来参拝していない。それが私の心だ。」

我註譯如下:
「我曾聽說在如松岡[名洋右、外相]及白取[注:白鳥之誤,名敏夫、外交官]等A級[戰犯]合祀的問題上,筑波[神社主持筑波藤莒]慎重處理。究竟當神社主持松平[松平慶民、筑波子]兒子是怎麽想的?竟然輕率地忘記松平對和平的強烈願望,不明白父親的心意。因此自此我再不參拜。這是我的心情。」
小泉及安倍之流正是「輕率地忘記對和平的強烈願望」的一撮人。小泉表示參拜神社是「心的問題」,暗示不會因昭和天皇的反合祀言論改變對靖國神社的立場。這種堅持愚不可及。安倍對此仍未發言。希望天皇的反合祀言論會對靖國問題發揮正面作用。
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42

台長: 阿楨
人氣(2,903) | 回應(1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雅子妃》
此分類上一篇:《日本天皇制度》

f14tomcat
當時如果我壓住主戰論,可能發生政變
===============
早該切腹,以謝黎民
2008-08-04 09:23:57
版主回應
難怪李皇民也不會切腹

為兒鋪路? 日本二皇子:日皇應有退休制【聯合報2011.12.01

日本皇室的二皇子秋篠宮(左)30日慶祝46歲生日,圖為他轉著地球儀,小王子悠仁在一旁觀看。(法新社)
日皇最近生病住院,出院後立即開始執行公務,他的二兒子秋篠宮文仁今天說,希望建立一套「日皇退休制」,被質疑他是為了兒子悠仁而提出此說。
文仁是在46歲生日時接受日本媒體專訪,被問及日皇最近身體狀況不佳、還要戮力從公時,文仁提議應該建立「日皇定年退休制度」。他的發言,日本的輿論界有贊成、也有反對。
今年剛過喜壽(77歲)的日皇明仁,剛因嚴重的支氣管炎而入住醫院10餘天,一些國事委由皇太子和秋篠宮代理。秋篠宮文仁在接見記者時說,天皇定年制看來還是有所需要。
他說,人到了一定年紀,在執行事物上會有困難,他認為,日皇的年歲已大,應可考慮提早引退休。
日本媒體本來就有讓日皇及早退休的言論,可是二皇子的日皇退休制一出,立即引來許多反對意見,認為作為皇室成員、尤其是作為日皇家的重要成員做出如此發言,出人意料之外。根據目前的皇室典範(規定日皇的律令),天皇是終身制。
文仁二皇子的兒子、五歲大的悠仁現在是皇位排名順位的第三位,僅次於皇太子德仁、二皇子文仁,日皇如果退位,皇太子將繼承皇位,悠仁是否出任新的皇太子,成為重要議題。因此,秋篠宮文仁的發言,被認為是為了自己兒子著想。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今天說,皇家制度的改革屬國會討論議題,在此前提下的個人發言可以理解,但政府對個人發言不會做任何評價。

日本欲改皇室典範抗禦陰盛陽衰2011-11-26童倩 BBC中文網駐日記者

日本媒體稱,日皇明仁擔憂固守成規將使日本皇室走向「凋零」。
日本政府內閣官房周五(11月25日)宣稱,主管皇室的宮內廳最近向首相野田佳彥提出修改現行女性皇室成員出嫁民間人士,即喪失皇室身份的典範,建議創設「女性宮家」條款,來確保日本皇室未來安定繼承和現在第三代的未來仍擁有皇室親戚。
「宮家」日語裏是皇室的意思。日本皇室現有22名成員,其中女性成員15人,七名男性成員中,第三代只有悠仁親王一人。
相關内容明仁天皇住院兩個星期後出院日本天皇患輕微支氣管炎住院治療日皇夫婦深入福島警戒區探視災民
相關新聞話題日本 隨著天皇的長孫女真子內親王10月滿20歲成人、開始獨立履行皇室公務,更突顯了日本皇室第三代八名女性中,六名已成人的成員可能因出嫁令皇室趨於凋零的前景,可能是促發宮內廳行動的原因。
內閣官房長官藤村修說,公開宮內廳長官羽毛田信吾上個月到訪首相官邸、向野田提出的建議,是希望激發社會各界充分討論。
男子繼承危機日本皇室起源目前較有明確考證的是公元六世紀後期,當時的「推古天皇」是日本目前可追溯到的史上首位女皇。1889年明治時代日本首次制定《皇室典範》前,共有過八位女皇、十個朝代的記錄。自從《皇室典範》明確規定「皇位由皇統男系男子繼承」、1947年修訂的《皇室典範》依然維持這條典範以來,日本至今不再有女皇。
但伴隨大正天皇(1879-1926)廢止納妃制度起,日本皇室實際上已不能確保繼承皇位的男子。
雖然繼承大正天皇的昭和天皇裕仁有明仁(現平成天皇明仁)和正仁兩名男子親王;平成天皇明仁也有東宮皇太子德仁和秋筱宮文仁兩親王,但皇太子德仁與太子妃雅子卻只有內親王愛子,而且整個日本皇室從1965年秋筱宮出生到06年秋筱宮的兒子悠仁親王誕生前41年間,沒誕生過一名男子,使得日本皇位後繼無人的危機在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政權時高漲,令小泉成立研究修改《皇室典範》的機構,準備承認女皇。悠仁親王的誕生,才令官民熱議的女皇制告一段落。
國民意識主導皇室凋零的根結涉及皇室制度存廢爭議。日本皇室史上大部分時期是被政治利用、沒統治實權的享樂貴族,皇室存廢也爭論已久,尤其在二戰結束、建立民主制度時。
但不僅日本國民至今廣泛崇尚凝聚皇室傳統的京都貴族文化超越東京武士文化,而且根據官方電視台NHK在09年做的民意調查,七成被訪者贊成即使恢復女皇也應維持天皇制。這可能與平民化的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的親民與勤懇,激發了現代厭倦政客的日本國民擁戴有關。
但修改《皇室典範》,也必然涉及繼承皇位是否男子優先的問題,這使得聲稱因病缺席皇室公務的太子妃雅子最近開始遭到小報公開批評所顯示國民對未來皇室感情可能有變,同時傳媒、輿論可能不得不揭開悠仁親王與愛子內親王誰更適合優先繼承皇位的極敏感意向。
2011-12-01 10:53:35
大蝦
美國能夠為了自身利益而力保日本天皇
為何卻對蔣介石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爭奪
袖手旁觀?
2008-08-04 14:31:38
版主回應
這個嘛
要看誰在老大眼中較有分量

難怪台爭不到釣漁台
美却將獨島交韓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8092449/20080616070731/
2008-08-05 06:52:48
阿楨
日本的孤島心態 2013-05-04 中國時報 俞力工/世新大學副教授

 日本首相安倍最近在國會談及前首相村山富市對朝鮮的殖民統治正式道歉時說:「關於侵略的定義,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國際上都尚無定論。其定義會因各國所處的立場而有所不同。」
 日本自十九世紀參與列強的「國際空間爭奪戰」以來,與其他強權之間的孰是孰非的確可有不同定義與立場。然而對那場悲劇中的受侵略國,即韓國與中國而言,就只可能存在一種定義與立場,反之,便是十足的荒誕不經。
 安倍頻頻表示要修正過去若干領導人對戰爭罪責所表示的歉意,如此態度,不啻說明日本戰敗後儘管個別領導人曾對受害國表示歉意,但由於其歷屆政府並沒有採取像德國一樣的反法西斯教育,因此其賠禮行動至多可理解為毫無誠意的外交辭令,也因此隨時可讓右派政客修飾或推翻。

 日本始終把自己扮演為戰爭的受害者,從不對加害於人的行徑做深刻檢討,因此便一貫把外國加諸的司法追究當作「戰勝者的審判」。
 日本自明治時代起,為表示對陣亡將士的尊敬與關懷特設招魂社,後改名靖國神社。一九七八年把甲級戰犯納入招魂對象。積極參拜者認為日本具有對亡靈一視同仁、一概緬懷的文化特點,因此才不避諱將所有陣亡將士納入靖國神社。問題在該場遲至一九七八年才把甲級戰犯納入其中,無異自承:這種「文化」並非沒有顧慮與爭議。
 日本並非世上唯一的孤島,而是處於一系列受害國的環抱中,因此便不得無視他國的文化與感情。
 一言以蔽之,日本儘管早已成為國際貿易大國,但政治上還沒擺脫「孤島的自閉心態」,他像個背道而馳、「駕鬼車」的騎士,始終堅信自己無辜,而所有迎面來者都是「開錯道」的罪人。
2013-05-04 10:32:12
版主回應
憲法紀念日 逾半日本民眾反對修憲 潑安倍冷水 鉅亨網 2013-05-03

5月3日是日本憲法紀念日,然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趕在這一天到來之際不斷「秀強硬」,為修憲擴軍「鋪路」。不過,最新的日本民調顯示,半數多日本民眾反對修憲,給安倍政權潑了冷水。有分析稱,安倍的修憲計劃已變得本末倒置。
  香港文匯網援引《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東訪問的安倍1日表示,將爭取在夏季的參議院選舉中贏得修改憲法所需的「2/3議席,自民黨也將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修改憲法第96條以放寬修憲提案條件,展示了要把修憲問題作為參院選舉焦點的姿態。安倍強調,不必就修憲問題向中韓兩國做出解釋。日本媒體分析說,日本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放棄戰爭權。安倍欲分兩步實現修改憲法第9條:先修改容易獲得日本維新會等部分在野黨贊成的憲法第96條,以放寬修憲提案條件,進而按照自民黨提出的修憲草案修改憲法第9條等。
  共同社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46.3%的受訪者反對將修憲提案條件從眾參兩院2/3以上贊成放寬至過半數,高於抱支持態度的42.7%。而《朝日新聞》同一天公佈的民意調查顯示,對於自民黨「修改憲法第96條」的主張,「反對」意見達54%,超過了「贊成」意見的38%。而關於規定「放棄戰爭」的憲法第9條,有52%的受訪者認為「不應改變」,超過認為「應該改變」的39%。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3日將公佈憲法紀念日宣傳草案,明確對先行修改第96條表示反對。5月1日,東京約4.2萬人參加了在代代木公園舉行的日本全國工會總聯合會的集會,反對修憲。
  日本中央大學名譽教授伊籐成彥表示,一旦改變第9條規定,日本極有可能再度走上侵略亞洲國家的老路。
  安倍否認歷史的言行不僅遭到中朝韓等鄰國的強烈批判,歐美主流媒體也紛紛批判安倍的歷史認識。

外媒:安倍喊天皇萬歲引公憤 2013-5-2 香港《南華早報》

中央電視臺說,天皇萬歲是二戰時期日軍官兵經常喊的口號,而戰後政府高官這樣做極不尋常。央視援引日本國內對安倍這一行為的批評,指責安倍為自己的民族主義意圖劫持天皇。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5月2日報道】 題:安倍高喊日皇萬歲惹怒衝繩民眾
《東京新聞》1日報道說,安倍高喊“天皇萬歲”激起了衝繩居民對戰爭的噩夢般回憶。衝繩居民憤怒的原因在于,天皇陛下萬歲”的嘁聲讓人想起了衝繩人在二戰時期集體自殺的噩夢。據悉,當年美軍登陸衝繩時,1000多名當地居民高喊著天皇陛下萬歲集體自殺。經歷過集體自殺事件的衝繩居民表示:“實際上是日軍強逼衝繩人集體自殺。日本極右派則主張:自殺是自發行為,是展示了日本人崇高精神的值得自豪的壯舉。衝繩是二戰中日本領土上唯一發生地面戰爭的地區,民間死傷者超過10萬人。

安倍走險路 在美破功 【聯合報/李明/政大外交系教授2013.05.04

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四月廿九日於華府,與美國國防部長海格會晤。海格表示「美國承認釣魚台正由日本管轄,釣魚台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希望「爭議必須透過和平方式,由當事者透過協商解決」,但他也表示「美國對於釣魚台列嶼主權的最終歸屬不持特定立場。」
小野寺當然知曉海格言談的含意,等於正告日本,美國並不承認日本對釣魚台現狀的改變,也不支持日本擁有釣魚台主權的說法。或許美國認知到中共領導人已多次論及「釣魚島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為避免挑動中共的敏感神經,且不願捲入中日為釣魚台的爭鬥,再者是壓制日本繼續挑釁或採取冒進政策。

網友議 安倍講話蒲亭當眾玩筆2013-05-03 中央社

香港媒體今天披露,中國大陸網路論壇熱烈討論,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日前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會見記者時,當眾玩筆的情境。

救經濟學安倍? 江揆反對、馬也保留【聯合晚報2013.05.01

有無可能仿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安倍經濟學」去操作匯率,以提振經濟,行政院江宜樺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不同意操縱匯率幫助出口,大多數閣員也都不贊成,他請教過一些經濟學者,也都表示安倍經濟學應再觀察一段時間。他說:「我們有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解方,不能照抄人家」。 他也認為,不宜輕易動不動就發消費券。「把通膨搞到3%以上 一定被罵死」
馬英九說,台灣經濟復甦很慢,但相對之下,日本比較需要那樣的措施,因為日本經濟長期零利率、零成長,有時通貨還緊縮,有時看到通貨膨脹還會高興。可是日本最近為了關閉核能電廠,進口大量天然氣,貿易已出現過去少見的逆差,各國也正在觀察日本要怎麼處理因應。他說,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台灣也不能學韓國,馬英九強調:「這點問我們的央行總裁彭准南最清楚!」

詳參【圖博館】:保釣再起? 日本拘謹魅力 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2013-05-04 10:34:03
阿楨
軍國主義支柱早塌了 2013-05-06 中國時報 謝劍(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最近日本安倍政府發動一系列行動,似在朝軍國主義路線前進。大批官員參拜靖國神社,成立「防衛省」,要把自衛隊改編成國防軍,要成立所謂「正常國家」,否認二戰時的侵略行為,安倍毫不諱言要發動全民公投,改變戰後的和平憲法。
 問題是往日軍國主義形成有其精神面和現實面。支持軍國主義的精神面三根支柱:一是「人間神祇」和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二是效忠一家一姓至死不渝的武士道精神,三是對效忠致死的英靈崇奉,靖國神社是其典型。
 擬定波茨坦公告時,有盟國主張廢止軍國主義的禍源天皇制度,幾經折衝,為順利受降,並維持日本社會穩定,決定予以保留,但天皇必須自神壇走向人間,成為象徵性國君。今天徹底西化的平成與當年統帥千軍的裕仁已成天壤之別,這根支撐軍國主義的巨柱已經倒塌。
 武士道的所謂精神,始於鐮倉幕府時代,講求絕對效忠、勇武、堅忍,武士因此死心塌地效忠主子。
 幕府歸權和明治維新後,武士制度在法律上雖被取消,武士道精神卻在學校和軍隊中復活。二戰期間日本兵作戰時勇猛直前,看來似非求生,而在求死。戰到最後只剩一顆子彈就三呼萬歲,向主子自殺盡忠。武士道精神表現於社會,即是受雇者對雇主盡忠職守,不輕易跳槽。
 近三十年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待遇和工作環境是日本年輕人第一考慮。大機構也擇地經營,不死守日本本土。日本某著名電器公司,將製造與研究部門都遷往中國。當地有人為青年鳴不平,業主竟答以國內不僅工資要求高,人事流動性大,中國青年工作認真、穩定,此舉有何不可?在這種大環境下,少數極右翼即使能鼓動風潮,但要恢復武士道精神,談何容易。
 最後,作為軍國主義者精神支柱的神道教,以其代表機構靖國神社為例,固然為極右翼追隨者維護,但社會卻流行另一派意見,為免糾纏,何不遷出被處死的十四名甲級戰犯之靈位,另立安置場所,將該社成為純粹紀念戰死者之場館。再如每年所謂「終戰」紀念日,日本官方由天皇主持的正式紀念會,只書「戰歿者之靈位」,避免神道教色彩。
 支持軍國主義的傳統天皇制、武士道和神道教的鐵三角已經崩塌。沒有廣大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何「強國」之有?
2013-05-06 10:21:52
版主回應
 安倍一再虛張聲勢,揚言要做「強國」。恰好美國勢力東向,日本在外交史上有為虎作倀傳統,正可利用美國「重返」亞洲作第一線「打手」。但美國說到底還是為了本身利益。日本拒簽核武擴散條約令美國心生警惕,日本製造核武那還了得,因此可預期美國將長期駐軍日本,「協防」其一,兼而監視,一石二鳥,何樂不為。
 日本以其社會的高度工業化,已取得極為可觀的經濟利益,實事求是,徹底反省二戰罪行,誠心向受害國道歉,放棄不切實際的「強國」野心,則日本幸甚,亞洲幸甚,世界幸甚。
  回應
這位教授只看到現狀, 沒有歷史的觀照
日本現在的起點, 是比幕府那時的日本好多了, 那時的日本能走向軍國主義, 現在的日本, 也能再走向軍國主義
所以, 問題不在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支柱還在不在, 問題在於日本的內外在環境的變化
日本現在面臨的外在環境, 主要挑戰在於中國掘起的壓力, 這跟日本幕府那時所面對的危機環境類似; 且日本內部由於人口減少, 經濟走下坡, 這跟軍國主義內閣主政前的經濟環境類似
另外, 日本社會構成也沒有大的變化, 仍是單一民族的國家, 仍然有嚴謹的社會組成, 官僚及菁英仍掌控著輿論的形成, 這些, 都可由一堆記者聯誼會的組織看得出來
最重要的, 日本國民的精神面貌, 「從眾」仍占主導地位, 多數國民不喜公開爭執, 也怯於公開表達少數派的看法, 這才是軍國主義的真正溫床
台日雖友好, 但我們仍然應該對日本的軍國主義走向保持警惕

麻生訪印度:日中關係 1500年來沒順過【聯合報2013.05.06

曾任日本首相,現在回鍋任副首相的麻生說:「印度與中國在陸地接壤,日本與中國在海上相連,但過去一千五百多年來,我們和中國的關係從來沒有很平順過。」
麻生說,為了對抗中國威脅,日本決定增加國防預算。他建議,鑑於海上緊張情勢升高,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的海軍應結盟,加強防禦合作,以確保區域穩定。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有興趣與印度結為夥伴關係,在海防上建立緊密關係,並維持國際海域航道的自由通行。
  回應
  A片男趕緊回家抱女人吧
  因為有這些垃圾日本政客在,中日關係才會不好.這個麻生向來以失言出名,不過是個敗軍之將.當年自民黨的政權就是敗在他手上,現在還有臉講話?
  1500年来,中国一直受倭寇骚扰。
  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印度還不到百年,這下又成救世主了?哈哈哈
  等把日本徹底打趴了 中日關係就會好多了!
  一想到南京大屠殺!媽的!日本這個民族一定要給牠們顏色瞧瞧!
  一個半世紀前派兵侵略中國、屠殺百萬中國軍民的日本竟敢輕描淡寫地說"與中國關係沒好過?"而為了想將消滅漢人中國、曾侵日失敗的元朝蒙古人拉入,就強詞奪理地故意將年代拉長至1500年?兩顆原子彈只有逼日本投降的效果,絲毫沒有逼日本為自己暴行真誠道歉的效果!
  歷史歸歷史,不能因為現在關係不好 而胡扯過去阿 ,如果說日本過去千年與中國關係沒好過 ,那日本過去根本沒有跟任何一個國家友好過 。
2013-05-06 10:34:49
阿楨
日和平癡呆政客的驚世史觀【聯合報╱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2013.05.24

日本政治人物的常識,確實不是世界的常識。日本維新會共同黨魁、大阪市長橋下徹近來有關慰安婦以及駐日美軍問題的發言,讓日本政治人物的歷史觀,再度令世人咋舌。
不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發言,也如出一轍,如「謝罪不等於承認歷史責任」、「為侵略與殖民地統治道歉的村山談話必須改寫」、「侵略的定義未明,學界還在討論」等。
只是一九六九年出生的橋下徹,直接卯上了美國難以退轉的宗教價值以及性別人權,除了暴露其個人國際感覺的遲鈍外,更說明了日本新一代政治人物,長期處於和平狀態下隨之而來的「和平癡呆」,以及日本社會看似文明,但是明顯乖離於普世價值之外的前現代性。
當然,橋下和安倍都是說給日本人聽的,他們的話也只有日人聽得懂。只是代價太大,身為A級戰犯直系後代的東鄉和彥(京都產業大學世界問題研究所長),早已提出警告。去年以來,東鄉更在各類媒體數度呼籲,日本政府應該正視慰安婦等歷史問題,否則難保不成為「美日」關係的火種。
歷史學家阿部謹也曾指出,日本人只能活在自己的生活圈(日本人謂之「世間」)當中,所以日本歷史對於日本人而言並非「自己」的歷史。也就是說,日本人看自己的歷史,猶如他者的歷史,所以永遠只能站在歷史之外遙望歷史,像看戲一般地看著歷史事件在歷史舞台上流轉,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戲劇裡的一部分。
日人對於歷史的距離感與疏外感,確實很難讓日人進入歷史之內,面對歷史事實。村上春樹的新書《無色多崎造的巡禮之年》,暗示同時也批判了此一日本人的特殊性格。村上直言:「記憶可以隱藏,但是歷史無法改變」。
我們可以認為,橋下徹和安倍晉三的發言,都是為了七月的參議院選舉;但是沒辦法進入歷史,當然就沒辦法走出歷史。日本人的無原則與無思想,結合了日本人的合理主義與實用主義,這讓日本的現代化得以完美達成。
但是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聯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聯德一樣,老是把「力」及「利」的考量,放在一切之上的話,日本民族性的失敗,必將再來。
故京大教授高坂正堯曾說:「日本政黨政治為勝選,不管是外交或國家基本原則,盡皆可以輕鬆地作為政爭的工具。」他要說的當然是,日本的「無原則」與「無思想」,即是日本歷史反覆失敗的原因。
2013-05-24 11:59:58
阿楨
《日落真相》表裡不一的美化 by義御伊凡

日文中有兩個異義詞,分別是建前(たてまえ)、本音(ほんね),兩詞之間所強調的狀態,一個是行使於外,另一個則是發自於內,如果轉換成中國文化的解釋,就會變成「表面上是如此,實際上卻是...」。
  《日落真相》雖然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但是整體的劇情架構,以及人物的互動,仍然是在探討表裡是否一致的爭議,不管是日本的侵略行徑,與美國的報復行為,還有麥克阿瑟將軍的權謀佈局,以及日本天皇的投降示弱,表現於外的行為,和內心的期待所產生的衝突,可以看見兩國不約而同為了各自捍衛的正當性,刻意的將彼此所做出的殘暴手段美化,兩國之間的針鋒相對,更讓是非黑白出現令人困惑的灰色地帶。
  雖然是揭露二次世界大戰美、日之間的真相,然而畫面的呈現,卻不是以往的戰爭殺戮,藉由尋找昔日情人的淒美故事,穿梭在這段血跡斑斑的歷史,使得觀眾不至於正面的接受戰禍的殘酷,反而是刻意的沖淡歷史傷痕所帶來的仇恨。
  如果是將劇情的主軸定調為還原真相,愛情故事的橋段安排,似乎不需要佔據太多發展空間,回歸歷史重演,將兩國之間所採取的行動,以及所預設的立場,更清楚的完整呈現,才能夠讓真相浮出水面。然而如果主軸定調為愛情故事的延續,則應該回歸大時代兒女情結,將二次世界大戰單純作為時代背景,強調於男女主角間,令人動容的異國淒美愛情。
  劇情的分配比例,使得筆者很難去認定《日落真相》是屬於哪種類型的電影,然而排除男女主角的互動,這部電影的戲劇張力,憑良心講,真的是多虧一群硬底子的老演員撐完全場,不管是飾演麥克阿瑟的湯米李瓊斯、飾演鹿島將軍的西田敏行、飾演高橋翻譯官的羽田昌義,以及飾演日方政府官員的夏八木勳、伊武雅刀和中村雅俊,精湛的演技,將兩國間的官僚風氣,展現的淋漓盡致。
  《日落真相》從劇情的演進,只是還原同盟國與軸心國的利益交換,然而對於第三方遭受迫害的國家,卻並沒有加以著墨,避重就輕的設計,或許對於曾經歷戰爭傷痛的受害者家屬而言,這一段歷史,終究只是解開了一半的謎團。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17/34178576/
2013-10-18 10:36:51
阿楨
日本天皇選擇火化 皇后謝絕合葬要求 北京新浪網 2013-11-17

  新華社電 日本宮內廳14日宣布,明仁天皇和皇后美智子將打破皇室的土葬傳統,改為選擇火化方式,天皇夫婦骨灰將不合葬。
  打破350年土葬傳統
  宮內廳14日公布天皇夫婦身後事的討論結果,即天皇夫婦放棄從江戶時代初期延續大約350年的土葬傳統,改為選擇火化。
  按照宮內廳的解釋,自去年4月起,時任宮內廳長官羽毛田信吾根據天皇夫婦的意願開始討論此事,明仁和美智子希望火化,以期減少對國民生活的影響。
  宮內廳在聲明中說:「火化已經成為日本一種普遍方式,皇室歷史上既有土葬也有火化。」
  宮內廳說,明仁認為,實施火化,可以縮小佔地規模,喪事費用也將大大減少。
  日本歷史上,確實偶然有天皇死後火化,但大多數天皇和皇后實行土葬,比如明仁的父親昭和天皇裕仁、祖父大正天皇嘉仁及太祖父明治天皇睦仁等。
  樹「平民天皇皇后」榜樣
  明仁天皇現年80歲,2003年曾接受前列腺癌手術,去年接受過心臟搭橋手術。美智子現年79歲,也有腿腳問題。媒體推測,天皇夫婦希望趁自己健康而清醒的時候,提前安排好後事,為後輩樹立「平民天皇皇后」榜樣。
  日本皇位繼承尚存懸念。如果明仁去世,太子德仁將繼承皇位,但他與太子妃雅子只育有一個女兒愛子。而德仁的弟弟文仁親王秋筱宮育有一子,即2006年出生的悠仁親王,是日本當今皇室第三代中唯一男性。
  按照日本現行皇室典範,禁止女性繼承皇位。悠仁出生前,日本關於是否接受女天皇的討論甚囂塵上。由於日本政界也有推動修改皇室典範、呼籲允許女性繼承皇位的勢力,所以德仁將來是否會放棄立自己的女兒愛子、選擇侄子悠仁作皇儲尚不清楚。
  皇后:沒有資格同天皇合葬
  自己出生民間,沒資格與被尊為「神」的天皇合葬。宮內廳提出折中方案,建議仍建兩個陵墓,但在同一區域並排靠近建造。這樣可以總體縮小規模。美智子出身商業家庭,1959年與當時身為皇太子的明仁結婚,成為日本首位加入皇室的平民女子。
2013-11-17 09:58:59
圖博館
日本天皇“生前退位”或被戴上“違憲”的帽子 2016-08-08 日本天天“蔣”

  今天,作為戰後日本“國家象徵”的天皇制將要發生變化。據日本共同社援引宮內廳的消息,8月8日下午日本時間3點,82歲的明仁天皇將通過電視向國民表明想法。該報導稱,據悉內容為“作為像徵天皇關於公務的想法”。其實,自從7月13日日本NHK電視台晚上6點爆出明仁天皇有意“生前退位”的消息以後,日本政界、媒體、民眾就一方面猜測著明仁天皇執意“生前退位”的動因是什麼,另一方面自覺不自覺地表明著自己的態度。
  圍繞著82歲的明仁天皇執意“生前退位”的動因,日本社會現在流傳三種說法。第一個說法是年事已高,力不從心,感覺無法繼續作為“國家的象徵”而工作。《朝日新聞》指出,明仁天皇已經達到82歲的高齡,近年來做過兩次大手術,漸漸感到從事“皇政”已經力不從心,去年8月15日,明仁天皇出席戰後70年活動儀式時,幾此把活動順序搞錯,因此萌發了“生前退位”之意。
  第二個說法是希望讓位於子,保持皇室的傳承。《東京新聞》指出,現在皇太子的年齡已經超過1989年明仁天皇即位時的年齡,明仁天皇願意早一點把皇位傳給皇太子。第三個說法則是明仁天皇與安倍晉三首相之間的一場“內鬥”。日本一家主流媒體的資深記者告訴我,“明仁天皇是一位相對的'和平主義者'。他對安倍晉三第二次出任首相後採取的一些否定歷史、擴軍強國、主張修憲的政策有所不滿。現在是用'生前退位'的方式表明自己“維憲”的態度。”
  現在看來,這三種說法都未必精準,但各方面的表態則是引人注目的。日本電視台7月17日做的民意調查表明,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日本經濟新聞》7月25日進行了相同意思的民調,超過77%的受訪者“應該認可此事”。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此事先是表示“請允許我不發表評論”,後是表示“在天皇表達自己心情后,我將做一個說明。”《讀賣新聞》指出,安倍首相目前急於確認明仁天皇的真意,然後考慮如何代表政府表態。《產經新聞》則指出,本來日本政府準備為此成立一個“有識者會議”,討論如何修改天皇“生前退位”帶來的法律修改問題。現在,政府已經放棄了這個打算,改由安倍晉三發表說明了。
2016-10-07 12:56:23
圖博館
山雨欲來風滿樓。《每日新聞》指出,本來,明仁天皇希望用電視直播的形式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幾經協調,還是讓明仁天皇用事先錄像、到點播出的形式進行表述。最新出版的《周刊文春》則以“'日本會議'強烈反對天皇'生前退位'”為題,指出這個擁有38000多名會員、16名內閣成員的日本右翼團體認為明仁天皇執意“生前退位”是“對國體的一種破壞”,是“對憲法的一種破壞”。也就是說,本來站在“維憲”立場上的明仁天皇,很可能因為“生前退位”成為一位“違憲天皇”,而安倍晉三則可以藉此推動憲法的修改。

安倍真把明仁天皇看作是“麻煩製造者”? 2016-08-09 日本天天“蔣”

  7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時間中午12點,日本國民第一次聽到裕仁天皇像女人說話一樣的“玉音”,宣布日本“終戰”,也就是戰敗投降了。從此日本進入一個新的時代。71年後,仍然是在盛暑的8月,具體地講是8月8日下午日本時間3點,日本國民再次聽到明仁天皇表明心意的“玉音”,日本天皇制將因此發生重大改變。有意思的是,71年前的裕仁天皇是在事先錄音後通過電台播出的。其間還發生了一場未遂政變。71年後的明仁天皇本想玩玩“直播”,通過電視轉播“表達自己的心情”。但是,安倍政府不放心啊,死說活說都不同意,最後硬是讓老天皇先錄像,審查合格後才在首先在NHK播出的。
  天皇發表講話後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馬上在首相官邸做出了表態。他說鑑於天皇陛下的年齡及公務負擔,非常感念天皇陛下的辛勞。天皇陛下能夠力所能及做哪些事,我們必須認真考慮。這番話,說的吭吭嘰嘰,好像滿肚子不痛快似的。
   8月8日《日本經濟新聞》以“退位帶來的政治難題”為題,披露了一件往事。那是1952年1月31日,年輕的中曾根康弘在眾議院預算委員問詢吉田茂首相:“天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退位嗎?”吉田茂的回答是:“如果天皇一定要這樣做,我認為他就是'非國民'。”好傢伙,“非國民”這個詞彙可不是一般的詞彙,在中文裡面等於“漢奸”、“賣國賊”啊。蔣豐猜想,明仁天皇顯然對這段歷史不會生疏的。儘管如此,他還是不惜做“非國民”也要“生前退位”,這不就是表示不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起玩了嗎?
2016-10-07 12:58:29
圖博館
日本時事通訊社也發出抱怨,說明仁天皇執意 “生前退位”,給政府帶來了堆積如山的課題。比如,日本政府要為此考慮設立天皇退位制度,考慮新的年號,考慮退位天皇的稱呼以及住所等等。按照目前的情況,明仁天皇退位以後,現在的皇太子德仁將即位成為新天皇,由於德仁沒有兒子,《皇室典範》裡面規定的“皇太子”也將不復存在。如何對待繼而成為皇位第一繼承人的皇弟——秋篠宮的問題也就浮現在檯面。蔣豐的判斷應該不會錯的:安倍政府正在把明仁天皇看作是一個“麻煩的製造者”。

日本媒體瘋狂拿天皇“做文章”玄機何在 2016-07-15 0日本天天“蔣”

  從7月13日晚間開始,日本NHK電視台的一則“天皇生前退位”的消息,引發各界熱議。14日,日本各大主流媒體不出意料地在頭版頭條刊發各種報導評論。可惜還沒等這一話題炒熱,負責皇宮事宜的宮內廳就迅速出來闢謠,對此全面否認,稱這是“完全沒影的事”,讓日本有些媒體很快嚐到了被打臉的滋味。
  傳統上看,日本主流媒體分為左翼與右翼兩大陣營。《朝日新聞》與時事通訊社是左翼媒體的代表,《讀賣新聞》則屬於右翼媒體的“老字號”。而原本立場較為中立的NHK電視台被“收編”後,早已成為安倍政府的“傳聲筒”。
  此次“天皇退位”的消息由NHK電視台曝出,或許內有玄機。作為一家國家級公共電視台,引用一位不知名不知姓的“宮內廳相關人士”的話,就可以堂而皇之大肆報導,而且報導對像還是天皇,確實讓人吃驚。右翼媒體的報導裡還列舉了天皇想提前退位的所謂理由:天皇於1989年1月在昭和天皇去世後繼位,目前已經82歲。2012年2月,天皇做了心臟搭橋手術,近年來減少了部分公務。現在,天皇仍然與皇后為了國事參與慰問、出訪等活動,實在太操勞。
  其實,拔開這些“關心天皇”的理由,還不難發現:目前日本皇室典範中沒有關於天皇生前退位的規定,而是規定天皇在駕崩後,繼承人的順序為皇長子、皇長孫、其他皇長子的子孫等。日本天皇家族從江戶時代的光格天皇之後,200年間沒有發生過“讓位”。因此,如果天皇“生前退位”,國會就需要修改有關皇室的相關法律。而二戰後的日本憲法第一條就規定了天皇不可動搖的地位。這樣意味著天皇如果提前退位,日本和平憲法也極可能面臨根本修改。那時候就不僅僅是修改“憲法第9條”的問題,而是將現行的和平憲法連根拔起。
2016-10-07 13:00:36
阿楨
日本新年號“令和”仍無法抹去中國痕跡 2019-04-01 環球網

  2019-04-01,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正式公佈日本新年號為“令和”,出自日本詩歌集《萬葉集》,成為日本歷史上首個源於日本古籍的年號。然而,《萬葉集》與中國古典文化之間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收錄詩歌4500餘首,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儘管被看作是日本古籍,《萬葉集》仍然無法抹去源于中國古典文化的影響。公開資料顯示,《萬葉集》借鑒了中國詩歌的題材、形式以及表現方法,收編了部分漢詩。值得一提的是,《萬葉集》成書時,日本尚未擁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詩歌採用漢字為注音符號記錄而成。
  汕頭大學長江新聞與傳播學院日籍教授、原日本讀賣新聞編輯委員加藤隆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萬葉集》第五卷《梅花之歌》的原文部分,還是按照古代中文的寫法記錄下來。而且,《萬葉集》收錄了118首關於梅花的詩歌,看得出是受到了中國審美的影響。不過“和”代表“和風”,因此加藤隆則認為“令和”帶有中日融合的含義。
  日本現任明仁天皇將在4月30日“生前退位”,皇太子德仁將於5月1日即位新天皇,當日零時開始正式啟用新年號“令和”。自此,始於1989年1月的“平成”時代,僅剩1個月便將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新聞
日本新年號未出自中國典籍 中方:我們對此不做評論
安倍回應“首次未用中國典籍”,日本網友卻在搜“令和”是啥
  回應
寫了倆漢字,然後硬說是來自日本古籍。呵呵。萬葉集那句根本是抄襲中國人的。
萬葉集 于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歸田賦 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作者,漢朝,張衡
諫蕃官仗內射生疏 時惟令月,景淑風和--作者,唐朝,薛元超
兩個人創作的時間都早于萬葉,而且當時日本仰慕唐朝文化非常嚴重,而且,以日本的緯度來講,初春是正月,驚蜇以前,日本還在下雪,哪來的氣淑風和,反倒是仲春,二月過了驚蜇,地氣動了,才會開始有氣淑風和的現象發生。

日本新年號“令和” 含著對中國老師怎樣的藐視2019-04-01 環球網

  從西元645年,大中兄皇子仿照唐朝制度,設立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年號“大化”以來,1374年時間,247個年號,出處全部來自於中國典籍。
  即使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最想跟中國劃清界限的那些年,這個傳統也沒有變。
2019-04-02 08:02:08
阿楨
“明治”取自《易經⋅說卦傳》“聖人南面聽天下,向明而治”。
  “大正”取自《易經》第十九卦中的“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昭和”取自《書經•堯典》“百姓昭明、萬邦協和”。
  “平成”取自《古文尚書⋅大禹謨》“內平則外成也,地平則天成也”。
  也就是說,這是1300多年來,日本年號首次成功“脫中”。
  早在這次新年號的產生過程中,日本媒體就不斷放出消息,首相安倍指示周圍的人,年號出處最好來自於日本古典書籍。
  根據日本1979年頒佈的《元號法》,如果天皇退位,年號也必須改變。按照日本政府規定的年號選定程式,日本首相需要欽點數名精通中國史、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古典文學等領域的學者,讓他們提出兩到五個新年號作為候選方案。
  此次選出來的字要遵循6個條件:使用常用漢字,每個字最多12-15個筆劃,第一個字的拼音不能使“MTSH”,儘量避開民間預想的年號名稱,不要用經常作為人名的漢字,不要使用與大企業相同的名字
  備選方案出來後,經過參眾兩院的商量,最後由內閣會議決定“勝出”方案。
  正朔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年號有著特殊意義。它既是天子執政的時間單位,也是天子權威的標誌。每一次更換年號都是國家大事。年號的取捨、含義,毫無疑問包含著複雜的政治寓意和政治考量。
  作為當今世界上唯一還保留著中國古代紀年法的國家,日本顯然全盤接受,深度領會了年號和年號背後的那些東西。
  比如日本第一個年號“大化”,出自中國的《易經》:“大化流衍,生生不息,陰陽相動,萬物資生。”
  取這個年號,顯然有從頭開始,萬象更新的意思。跟大中兄皇子發動政變搞改革、向唐朝學習的意願很切合。
 再比如,後醍醐天皇在1334年改年號為“建武”,它原是東漢光武帝的年號。當時日本朝政由鐮倉幕府把持,天皇被壓制得很慘,他從儒家的“忠君愛國”思想出發,希望恢復天皇權威,推翻幕府這個“奸臣王莽”,像漢光武帝一樣,實現“中興”。
………
  那麼,日本為什麼要選現在這個時候,再次表現出它的獨立性呢?
  脫中
  實際上,在年號上擺脫中國的影響的想法,早在討論“平成”的時候就已經萌生。
2019-04-02 08:08:27
阿楨
在“平成”年號決定前,世界上還有“日本第一”的討論,內閣大臣在國會演說的時候,還會用“日本領導世界的新理念”之類的說法。再依賴中國典籍,在他們看來已經不合時宜。
  儘管日本泡沫經濟應聲破裂,但這個想法延續了下來。冷戰結束後,日本進一步開始強調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將自己的國家定位為,既不是個東洋國家,也不是個西洋國家,既不處在美國的指揮下,也不是處在中國的威懾下,而是個有自主決定權的全球性國家。
  就安倍本人來說,他是成長於戰後一代日本人的首相,對這代人來說,戰爭的責任不想再背負,戰後體制是一種束縛,不管國民還剩多少心氣,安倍認為他的使命就是讓日本重回大國地位。“令和”這個新年號,也包含了讓日本也“走進新時代”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源頭。我們也都清楚,鴉片戰爭之後,日本目睹清政府的軟弱,轉向學習西歐,早已不把中國文化當做憧憬和依託的對象。
  尤其是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國內掀起華夷之辨,核心觀點就是認為,東亞文明的正統已轉向了日本,日本已經是中華。
  我們經常說,日本是個擅長學習的民族,卻忽視了它學習消化之後,反過來藐視老師的一面。
  在吸收了國外文化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轉化成自己的東西,產生所謂國風文化,再強調這個轉化過了的國體、國學、國粹。
  吸收一陣、沉澱一下、鄙視一段,時不時還要反過來搶個地主,這個過程在日本歷史上反復上演,幾乎成了日本文化心態中某種規律性的東西。
  經過這麼多年,在社會層面,對日本文化的一個源頭是中國文化這一點上,日本民眾有時候處在無意識的無知當中。
  很多人既不知道哪個年號是從中國古籍中來的,也不瞭解歷史上中日文化的淵源。對中國當下的發展,既不關心,也不瞭解,亦沒有親近感。中國文化已經變成了日本的文化,而中國是個與自己沒什麼關係的存在。
  這給我們提出兩個問題:
  第一,外部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精英和媒體層面的偏見,以及社會民眾層面的漠然無知,是中國走出去的一個障礙。
  第二,對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的淵源關係,有些人以往會陷入兩種極端:
  一種是認為日本文化都是從中國文化剽竊所得,日本文化就是盜版得不太好的中國文化。
  另一種是認為,中國文化的根已經在日本,要到日本去尋根。
  對我們來說,這兩個問題比日本年號重要。
  回應
有能耐別用漢字啊
2019-04-02 08:13:15
阿楨
新天皇德仁即位,皇后雅子卻不能參加這個典禮

日本新天皇德仁2019-05-01即位。在即位典禮之一的“劍璽等繼承之儀”上,他繼承象徵天皇權利的劍、玉、國印及天皇禦璽。他的妻子雅子卻被禁止出席該典禮,但首相安倍晉三和內閣成員將在場列席觀禮,這其中包括安倍內閣內唯一的女閣員——地方創生擔當大臣片山五月。
《紐約時報》認為,這將傷害日本的國際形象,是“女性在皇室地位低下的又一例證。”
根據慣例,皇室成員僅有成年男性能出席該典禮,女性成員及未成年男性不准出席。
根據規範皇室繼承順位元和禮儀的皇室典範,新天皇繼承象徵王權的神器時,皇室女性成員不得在殿內,女性也不得繼承皇位。這使得天皇繼位人選實際上只有兩位,第一順位是德仁的弟弟秋筱宮文仁,第二順位為文仁的兒子悠仁,德仁與雅子的獨生女愛子不得繼位。而且在皇室出生的女性出嫁後就正式離開皇室,成為平民,她們生的子女也無法繼承皇位。
日本國會2017年通過法律,允許明仁退位,法律的附帶條款鼓勵政府研究皇室改革,包括允許皇室女性成員出嫁後仍保有皇室身分,並賦予她們合法的繼位順位,但屈服于保守派的壓力,附帶條款未提到准許女性登基。
推動提高女性社會經濟地位的安倍內閣,已承諾在德仁繼位後將討論女性在皇室的地位。波特蘭州立大學的日本皇室專家奧魯夫(Kenneth J. Ruoff)表示:“他們別無選擇,他們面臨無人繼位的窘境。”
保守派強調遵守繼承順位只有男性的傳統。但史學家指出,日本直到十九世紀的明治時期才規定只有男性能繼承皇位。在有紀錄的125代皇室,出現過八位女天皇。
大手前大學副教授凱薩琳.田中表示:“僅限男性繼承皇位是現代產物,與傳統無關,而是反映特定的政治和父權世界觀。”
根據朝日新聞民調,超過四分之三的日本民眾支持女性繼任天皇。
  相關新聞
日本新皇后:畢業於哈佛牛津,卻一直被限制出訪
日本新天皇剛剛即位,首先面臨兩大困擾
  回應
都什麼時代了還有皇帝
有人整天噴中國的封建什麼什麼的,看看今天的日本,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封建帝制。
雅子是長胖了,畢竟五十多歲了。
她病了很久了,那些個抗抑鬱啥的藥其實副作用很大。日本皇室的生活太變態,正常人多難適應,以前美智子年輕時候還直接失語呢
2019-05-02 09:03:26
阿楨
未阻南京大屠殺…日皇昭和「我非常懊悔」 2019-08-19 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曝光的日本首任宮內廳長官田島道治與日皇昭和二戰後談話紀錄顯示,昭和私下曾對一九三七年日軍在中國大陸南京犯下的暴行表示遺憾,稱不清楚日軍所為,但希望當時能阻止這一切發生。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昭和當時基本上是個傀儡,無法阻止決意在東亞建立日本帝國的軍官。其他人則強調他實際參與日本的軍事計畫,包括授權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偷襲珍珠港。
  歷史學家畢克斯在二○○一年出版的昭和傳記中寫到,雖然南京大屠殺未經籌畫,但昭和知情並允許這項在中國的掃蕩行動,包括燒毀被認為藏有游擊隊的村莊。根據當時宮內廳長官田島道治的筆記,昭和在一九五二年二月廿日對他的助理說:「如果要談懊悔,我有非常多的懊悔。」昭和接著談到日本於一九三七年在中國發動戰爭和同年十二月攻占南京一事。戰後盟軍法庭判處犯下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犯死刑,他們發現日軍在南京街頭肆意殺害中國人,約有廿萬人在日軍占領南京的六周內被殺。
  根據田島的筆記,昭和表示,他當時曾通過非正式消息來源「隱約聽到」,「有人在南京做出可怕的事,但沒有人公開談論,我也沒特別注意。但如果看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中公開的事實,這真的很可怕」。昭和也說,他「做得不夠」,以致讓軍方激進分子進行戰爭惡行。昭和表示,他在一九四一年十月任命東條英機為首相,希望他可以約束軍中主戰派,和平解決當時日本和英美兩國的分歧。
  據紀錄,昭和在一九五一年九月十日表示:「當然,如果你說我是錯的,那麼你就是對的。」昭和承認,「這或許看來像是我在找藉口」,但他認為戰爭「無可避免」,因為主戰派軍官當時控制整個國家。
  回應
他該在國際法庭接受審訊
2019-08-22 06:58:34
阿楨
胡錫進:日本如果廢了和平憲法,將是東亞現狀的重大改變

  《華盛頓郵報》2022-07-11社評《美國應該支持日本將其軍隊合法化》。讚揚安倍修改和平憲法的努力,主張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應該支持日本合法擁有軍事能力。由於自民黨在剛剛結束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席位,具備了在國會推動憲法修正案通過、並將之付諸全民公投的能力,自民党實現安倍這一最大“遺願”已經有了現實可能。
  美國要把日本軍國主義放出籠子,中國唯有用遠大於今天的軍事威懾力將它鎮住。
  所以,好好發展壯大吧,中國。請大家記住,日本最怕也最崇拜的就是力量。
  回應
這次沒有胡扯
老胡好樣的!
2022-07-14 08:13:0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