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8 06:42:44| 人氣1,502| 回應6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費城神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抄錯書名了,包恩的原著是《費城奇蹟》(猫頭鷹,2004),是Miracle(奇蹟)而非Myth(神話)。

我管它原文是啥,難道你讀不出「奇蹟」有「褒」意嗎?

所以你就給它改個「貶」意的「神話」?別如此好為人評,包恩在<作者序>不是已聲明:「本書不介入學界(有關美國憲法屬性之種種)爭論……作者關心的重點是從事這項大實驗的人,以及當年眾人聚會的風雲時刻。」(p.15)

好個以人物故事為主的《費城奇蹟》,難怪他的結論會是:「會議背後是一股折衷妥協的氛圍,似乎談不上什麼號召眾人的神聖大旗。妥協可以是一個髒字,意味著與魔鬼立約,犧牲了上好的、以將就那最糟的。可是憲法會議,這個妥協精神卻是美善與榮光領軍;華盛頓坐鎮主席位上,妥協精神就如和平之鴿棲息在他肩頭。」(p.16)

真是標準的「美」國主義,只要是美國人幹的、啥事都是「美」好的。你看他說什麽「會議背後是一股折衷妥協的氛圍」,依我在《台灣共犯體》對美國制憲的研究,美國1787年在費城舉制憲的背景如下:一、與英國貿易中斷,造成經濟不景氣。二、希望中央來解決濫發紙幣、債券、和證券,所造成的財政和金融秩序大亂。擁有上述紙幣、債券和證券者(新的支配階級)希望有一強大的中央政府能整規財政,幫助他們收回債權。但大量的債務人和自耕農則希望各州繼續發行紙幣,不希望有強大的中央攻府。三、戰後各州陷於分裂狀態,彼此以通貨和關稅互鬥,商人、金融家、債權人和投機者深感不利,而希望有一強大中央政府。四、為解決新增的未墾地之利用,1787訂〈西北土地法令〉鼓勵人民拓荒,成立新墾區,人口達6萬人則可成為一新州,此舉促使土地投機者,希望加強中央權力,以便謀取更多的土地。

由於制憲會議是在上述背景下舉行的,故會為少數支配階級為其利益所控制,就很自然。這也可從以下分析得知:一、代表大多是支配階級,含商人、大地主、各類債權人。二、為避免大量反對者和大多人民獲悉內容,會議採秘密方式進行。三、制憲結果有利於支配階級,這表現於聯邦憲法的第1條8-10項和第6條,更表現於第2條總統產生方式由州選舉人間接選出而非全體公民直選,代表人權的人權法案要到1791年才通過。
作者也說:「聯邦大會的成員,都屬於有產階級。半數以上持有公債,而在一個有力的新政府之下,价格一定會增加(p.100)……不過我們並沒有証据顯示,這些人曾讓自己在土地上的投機影響到自己在聯邦上會中的行事。(p.213)」

  是嗎?其實美國革命如同英清教徒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無論就理論或史實,美化後的民主自由均是一種神話,這並非說它們與民主自由不相干,相反,在私利和公理一致下,對民主自由產生成長作用。
 
另參本館:美善的《帝國》 《費城神話》天下民主一般黑 《美國總統是天使還是惡魔》 《60年代》 《反文化》 《分裂的一代》 《文化戰爭》 美國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外交政策《第一個新興國家》 《美國的民主》 《美利堅帝國的衰落》 《美國的霸權泡沫》 《美國時代的終結》 《流氓國家》 《權力與恐怖》 《霸權還是生存》 《霸權體系與國際衝突》 《真替美國操心》 《布希的戰爭》 《美國的危機與轉機》 《美國實力的衰落》 《新美帝國主義》
<美該為股災道歉?> 美國價值1 美國價值2 歐盟向俄求援? 姓資姓社 五鬼搬運去了 經濟巫師  靈媒代專家  淫媒慰專家  景氣冷黑幫熱  宅經濟  美國詐騙集團
 
 
 
在深思熟慮與政治權力之間 ──讀《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 賴建華 
 
  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曲折現代化歷程後,隨著當代中國改革的縱深,憲政主義思潮正伴隨著市場經濟和公民社會的成長而悄然興起,憲政成為官方與民間共同關注的焦點。就政治層面而言,以「走向憲政」來回答「中國向何處去」這一宏大問題,正在成為愈來愈多的人們的共識。然而,要對憲政理論作出深入探討,不能繞過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具有世界典範意義的美國憲法、憲政進行研究。這將為我們當下的憲政討論提供重要的學理資源和實踐經驗。而要探索美國憲法、憲政奧秘,就要必須了解美國制憲會議的歷程。就如要真正理解一件藝術品,必須知悉它的作者的創作動因和創作歷程。制憲會議代之一、美國第四任總統麥迪遜(James Madison)的《辯論──美國制憲會議紀錄》1(以下簡稱《辯論》),則是費城制憲法會議留下的最為詳實的一部記錄,作者以類似連續劇的寫法記載了費城制憲會議全過程,記錄了代表們每天的會議發言,包括與麥迪遜自己觀點不同的代表的大段法理性議論,其中,有許多構成今日美國政治學的淵源和理論基礎。
  麥迪遜在遺囑中把他會議記錄命名為《辯論》。的確,費城制憲會議的過程就是制憲代表們辯論的過程──他們就未來美國政治權力的規劃而辯論,以和平的、理性說服的方式來尋求共識、探尋共同接受的權力、利益安排方案。這點,在漢語語境下似乎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在漢語境中,鮮有對權力進行辯論史例;權力從來只有較量之說,較量的勝者統領天下、支配一切,敗者淪為人寇。這也就是所謂的「槍桿子裏出政權」的邏輯。正是如此,對於中國讀者而言,《辯論》的名字的顯得尤有深意了:辯論是如何成為可能的?是甚麼支撐著辯論的進行?是甚麼促成制憲代表們就美國未來政體的各種聲音在費城會議廳言說、碰撞、辯論,並最終能取得共識(憲法)?透過《辯論》,解讀代表們辯論的言說方式,筆者以為,至少有以下幾點支撐著辯論的進行:
 
一 懷疑主義態度
 
  懷疑主義態度,就是把自身設定為無知,承認他人觀點的合理性和自身理智的不可靠,也就是放棄唯我正確的觀念,不把自己視為絕對真理的化身,在「自我」之外有所敬畏,對「自我」能夠反省,只有如此,才能以開放的姿態就討論對象進行信息的交流,辯論者的說話權利才會得到真正的尊重。這正如富蘭克林認為的,「年紀越大,越傾向於懷疑自己的判斷,更尊重別人的判斷。的確,大多數的人,也和宗教裏的大多數教派一樣,以為他們自己擁有全部真理,凡是別人的觀點與他們不同,就認定是謬誤。」(頁774)。以華盛頓為例,在會議過程中,身為大會主席的他因為擔心自己威望過高,代表們把他的話看得過重,以致影響了他們的理性思考,故而在整個制憲會議期間,他只在制憲會議開始和結束時作了兩次發言,「他的處境限制了他,此前,對會中懸而未決的問題,一直沒有表述過自己的情緒」(頁776)。
  與懷疑主義態度緊密相關,會議的規則與辯論者在辯論時的禮儀、謙恭、自我控制就顯得猶為重要了。制憲會議一開始,代表們就制定了詳細的議事規則。議事規則實際與懷疑主義態度實際是互為表裏的:議程規則在程序上保證代表們說話的權利,使懷疑主義態度得以操作化。而辯論時的禮儀、謙恭,則是在禮貌上尊重了對方說話的權利,從而保證了不同的觀點間展開理性對話;一旦放棄了禮儀、謙恭和自我控制,激情和情緒就會支配著辯論的進行,語言暴力就在所難免了,辯論也就淪為征服的過程。在《辯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制憲代表們都普遍有著這種的風度和涵養。以莫裏斯為例,他就某個問題反對平克尼時,他是以「平克尼先生的主張沒有用,也行不通」,「但他希望把這個問題提交給委員會考慮」(頁597)的說話方式來表達對威爾遜觀點的反對。正是這種不帶情緒、尊重對方的公開討論,使辯論始終處於理性的狀態中。
 
二 知識的運用和經驗主義立場
 
  以開放姿態、無知定位來進行的理性辯論,並不是無原則無立場的對話。以寬容、尊重的態度讓辯論對手表達了異於自己的觀點後,如何反駁這些觀點?制憲代表選擇以歷史積累的政治學知識和政治經驗來拷問對方的觀點。
  制憲會議的代表大多數既是博學的知識份子,同時也是經驗豐富政治家。他們既富有思想,又長於實踐。博學在制憲過程中的表現,就是對既有政治科學知識的運用。他們常引用洛克、孟德斯鳩等思想家的言論,充分利用這些思想家所取得的關於分權制衡、立法約束等政治理論知識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另一方面,代表們雖有豐富政治理論與知識,但制憲過程中他們並不是教條地使用這些知識,而是立足於經驗主義的立場,從政治生活的實際運作來理解它們。如富蘭克林所認為的,「……人的悟性絕非完美。自從我們忙忙碌碌尋找政治智慧以來,我們確實體驗到我們在政治智慧方面的缺乏」(頁222)。正因為人的悟性絕非完美,人類的知識不能窮盡社會政治秩序,制憲會議的代表們進行辯論時,頻繁引用古希臘羅馬、以致近代荷蘭、英國等政治史例,以歷史經驗、已有的政治實踐來考察各項提議的可行性。事實上,制憲代表們所擬定的制憲方案,如《弗吉尼亞方案》、《平尼克制憲方案》等,都是根據各州的憲政實踐所制定的。基於經驗,圍繞憲法條文展開辯論,使得制憲會議所制定的憲法具有某種歷史延續性和實踐可操作性,而不致成為空中樓閣。
 
三 妥協精神
 
  對於制憲代表來說,制憲的目的不是創造一個十全十美的、正義民主的、能流芳百世讓後人景仰的政治體制,而是為了尋求一種現實有效、能夠及時挽救正在走向失敗邊緣的邦聯的政治途徑。參與制憲的代表本身就是代表著各州的利益,因而,他們形成了一個多元利益格局。要從多元利益格局中產生共識,就必須要有妥協合作的精神。這種妥協合作精神,用富蘭克林樸素的話來說,就是:「手藝人制作木頭桌子的時候,如果木料的邊緣厚薄不一,不合格,他們就兩邊各削去一些,讓各方嚴縫,桌子就穩定了。按照這個道理,雙方都應該放棄一些要求,才能聯合起來,商量出一個解決辦法」(頁253)。在會議剛開始時,麥迪遜就認為「他的觀點最終會走到哪裏,他現在也說不准。」(頁32)而制憲會議結束時,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則認為「再沒有一位代表,比他(漢密爾頓)的思想離憲法更遠」(頁778)。正是因為妥協的精神,即使最終產生的憲法遠離了麥迪遜與漢密爾頓最初的設想,但他們都在這部新產生的憲法上簽下名字。立憲者們妥協合作精神並不是停留於口頭,事實上,幾次使制憲會議陷於僵局的大小邦的席位、南北邦的人口計算等利益分歧最大的問題,就是靠代表們的實質性讓步才得以解決的。
  概而言之,懷疑主義態度為制憲代表們提供了理性對話的可能性,與懷疑主義態度緊密相聯,會議程序和規則為對話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制度」;對政治經驗和政治知識的運用,使辯論成為有根之物;妥協精神,則使辯論背後的實際政治利益讓步成為可能。如此,為制憲代表們的各種觀點、以及這些觀點背後的各種利益的合理性提供相互質問與反思的平臺就建立起來了。而因為這個平臺所具有的反思性、對經驗與知識容納性、對歷史與現實的寬容性,我們因此可以說它具有審慎與理性的特質。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審慎的特質溶入了美國憲法──因理性而果的憲法,本身就具備審慎的特性。
  漢密爾頓在《聯邦黨人文集》開篇曾提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人類社會是否真正能夠通過深思熟慮和自由選擇來建立一個良好的政府,還是他們永遠注定要靠機遇和強力來決定他們的政治組織。」2 這是一個直指人類政治社會起源的根本性問題:除機遇和暴力這兩種非理性的模式外,人類社會能否通過第三種理性模式──基於深思熟慮的自由選擇──來建構政治權力?漢密爾頓執著於斯,美國的制憲歷程印證了此。縱觀美國憲政史,美國憲法的制定與通過是就是分為深思熟慮與自由選擇兩個過程的。換言之,立憲決策程序和批准程序是分離的。「費城會議的權威不是建立、創建或者制定一部憲法,而是推薦一部修訂過的憲法,供邦聯國會和若幹州的立法機關考慮」3。而立憲設計、建議程序與立憲批准程序的分離,意味著「在批准選擇作出之前介入了審慎思考的程序」4。 因為只有經過審慎思考的憲法,作出批准選擇才是可欲的、有意義的。也只有經過理性反思、介入了審慎思考的政治權力,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以此反觀中國情境,中國自有憲法已將近百年,然而中國的憲政建設卻尚待完成。憲政,從其根本特徵而言,就是對權力的限制和對(個人)權利的保障。而在「槍桿子裏出政權」式的權力思維中,偶然和暴力主宰了政治權力的構建,而「深思熟慮」與理性的因素──對限制權力與對保障(個人)權利的理性反思──則是幾近於無;換言之,「槍桿子裏出政權」的權力思維只會走向專政與集權,走向憲政的反面。因此,在「深思熟慮」和「自由選擇」之間,「深思熟慮」的意義對於中國當下的憲政討論,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省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人生。我們同樣也可以說,沒有經過理性反思、深思熟慮的政治權力是不值得期待的政治權力。然而,同樣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深思熟慮如何進入政治權力的構建?「在他們(制憲代表們)的1787年制憲大會上,政治智慧與政治權力之間並沒有甚麼鴻溝」5,《辯論》所展示的,正是消解政治智慧與政治權力之間鴻溝、理性和深思熟慮介入政治權力構建的條件與過程。這對於我們這個慣於「槍桿子裏出政權」式的權力思維、現今正欲「走向憲政」的民族而言,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精神資源。
 
註釋
1 麥迪遜(James Madison)著,尹宣譯:《辯論──美國制憲會議記錄》上、下冊(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2 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等著,程逢如等譯:《聯邦黨人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頁3。
3;4 奧斯特羅姆(Vincen Ostrom)著,毛壽龍譯:《複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頁59;59。 
5 鄧恩(Susan Dunn)著,楊小剛譯:《姊妹革命──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啟示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頁33。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10103.htm
 
 
美利堅合衆國憲法>百度百科
 
【美國憲法序言】
【美國立憲的背景和過程】
【內容概述】
【基本原則】
【世界影響】
【美國憲法修正案】
【憲法解釋與憲法救濟】
【聯邦憲法與州憲法】
【合法性論爭】 
 
    美利堅合衆國憲法(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通稱美國聯邦憲法或美國憲法(U.S. Constitution)。它是美國的根本大法,奠定了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1787年5月,美國各州(當時爲13個)代表在費城(Philadelphia)召開制憲會議,同年9月15日制憲會議通過《美利堅合衆國憲法》。1789年3月4日,該憲法正式生效。後又附加了27條憲法修正案。
【美國憲法序言】

   美國憲法的序言只有一句話,由52個單詞構成。其漢譯如下:
  我們合衆國人民,爲建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安寧,提供共同防務,促進公共福利,並使我們自己和後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爲美利堅合衆國制定本憲法。
  這篇序言並沒有賦予或者限制任何主體的權力,僅僅闡明了制定美國憲法的理論基礎和目的。盡管如此,這篇序言尤其是最開頭的"We the people"(“我們合衆國人民”)這三個英語單詞卻成爲美國憲法中被引用頻率最高的部分。
【美國立憲的背景和過程】

  在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13個殖民地地區根據邦聯條例,首次成立了以大陸會議爲形式的松散的中央政府。在這種體制下,大陸會議沒有征稅權,同時由于缺乏全國性的行政和司法機構,國會只能依靠各個州的地方政府(各地政府之間往往缺乏協作)來實施其指定的法律。同時,國會對于各州之間的關稅也無權介入。由于條例規定只有所有州的一致同意才能修改《邦聯條例》,而且各州對于中央政府非常不重視,經常不派員參加中央會議,因此國會經常因爲表決人數不足而被迫休會。
  1786年9月,5個州的行政長官在安那波利斯舉行會議,討論如何修改邦聯條例以促進各州之間的通商往來。會後他們邀請各州的代表來到費城進一步討論發展聯邦政府的事宜。在激烈的辯論之後,邦聯國會在1787年2月21日批准了修訂邦聯條約的方案。除羅德島州之外的12個州都接受了邀請,並派代表參加1787年5月在費城舉行的會議。最初的決議案寫明了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起草邦聯條例的修正案,但是會議最終決定重新起草一部憲法。費城制憲會議代表投票同意采用秘密會議的方式,並且同意新的法案需要獲得13個州中的9個州的批准才能生效。有人批評說這是對會議權限和現行法律的逾越。但是對于邦聯體制下的政府極度不滿的會議代表全體一致同意將憲法草案交付各州表決。1787年9月17日,該憲法草案在費城召開的美國制憲會議上獲得代表的批准,並在此後不久被當時美國擁有的13個州的特別會議所批准。根據這部憲法,美國成爲一個由各個擁有主權的州所組成的聯邦國家,同時也有一個聯邦政府來爲聯邦的運作而服務。從此聯邦體制取代了基于邦聯條例而存在的較爲松散的邦聯體制。1789年3月4日,美國憲法正式生效。該部憲法爲日後許多國家的成文憲法的制定提供了成功的典範。
【內容概述】

  美國憲法規定實行聯邦制,肯定了以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爲原則的資産階級民主共和政體。憲法原文由序言和7條正文組成。規定立法權屬于美國國會,並規定了國會的組成;行政權屬于美國總統,以及規定總統産生的辦法;司法權屬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並規定最高法院的組成;各州的相互關系和義務;憲法修正案提出和通過的程序;聯邦憲法和按照憲法制定的法律爲全國最高法律;本憲法經9個州制憲會議批准後生效 。這部憲法表明,美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創造出既不同于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民主共和制,也不同于議會內閣制的總統制,使美國成爲一個具有全國統一的中央政權的聯邦制國家。這種政治體制和國家結構形式後來爲許多國家所仿效。
  美國憲法第六條第二款將其本身的地位表述爲“國家的最高法律”。法官們通常將之理解爲:當國會或者州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與美國憲法有所沖突的話,這些法律將被宣布無效。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衆多判例不斷地強化美國憲法的權威性。
  美國憲法明確了由選舉産生的政府具有唯一的合法性。人民通過選舉或者指定産生的政府官員和議員來行使權力。議員們也可以修改美國憲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甚至還可以重新起草新的憲法。
  根據産生方式的不同,各種政府官員在權力上有著不同的限制。通過選舉産生的官員只有通過選舉才能繼續留任其職位。而由政府首長或部門指派的其他官員則根據指派人的意願決定去留,而且隨時可以被罷免。這一規則也存在例外:美國聯邦法院系統法官在接受美國總統的任命之後,該項任命將終身有效。創立這一例外的目的是爲了保證法官在司法過程中不因爲其職位的變動而受到行政權力的不當幹涉和壓力。
【基本原則】

  美國憲法制定的目的有兩個——限制政府的權力和保障人民的自由。
  盡管美國憲法曆經多次修改,但是1789年憲法的基本原則至今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權分立——美國國家權力分爲三部分: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這三部分權力相互之間保持獨立。在理論上,三權是完全平等,並且互相制衡。每種權力都有限制另外兩種權力濫用的職能。這就是現代民主社會著名的三權分立原則。一般認爲其思想根源來自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的著作《論法的精神》。
  聯邦體制——美國憲法規定美國采用聯邦制的國體。聯邦政府只擁有在憲法中列舉的有限權力,而其余未列明的權利都屬于各州或者人民。(參見美國憲法第十修正案)
  憲法至上——美國憲法以及國會通過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規定。自從1803年著名的馬伯裏訴麥迪遜案之後,美國聯邦法院系統擁有了違憲審查權。這意味著聯邦各級法院可以審查立法機關通過的法律是否與憲法相抵觸,並且可以宣布違反憲法的法律無效。同時,法院還可以審查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各級政府頒布的法令的合憲性。但是,法院的這種審查權不能主動行使,只能在某一具體訴訟中被運用。因此,這也被稱作“被動的審查權”。(參見美國聯邦政府訴尼克松案)
  人人平等——根據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人人都有平等地獲得法律保護的權利。各州之間也保持平等地位,原則上任何州都不能獲得聯邦政府的特殊對待。根據憲法的規定,各州要互相尊重和承認彼此的法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要在形式上保持共和體制。
【世界影響】

  美國憲法是世界曆史上最早的成文憲法之一。此後許多國家以美國憲法爲模範而制定本國憲法,例如1791年制定的波蘭五月憲法。此外法國大革命的思想也受到了美國憲法的極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通過對日本的占領和對制定憲法的指導,對《日本國憲法》也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美國憲法修正案】

  根據美國憲法第5章所規定的程序,美國國會可以通過憲法修正案。此外,美國2/3以上的州可以聯合提出修改憲法的議案。一旦修正案獲得通過,將被視爲美國憲法的一部分,其效力等同于美國憲法主文。
  1787年制定的憲法沒有把《獨立宣言》和當時一些州憲法中所肯定的民主權利包括在內,遭到廣大人民群衆的強烈反對。後來在資産階級民主派的壓力下和1789年法國資産階級革命的影響下,美國國會于1789年9月25日通過10條憲法修正案,作爲美國憲法的補充條款,並于1791年12月15日得到當時9個州批准開始生效。這10條修正案通稱“權利法案”。主要內容是:國會不得制定剝奪公民的言論、出版、和平集會和請願等自由的法律;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産不受非法的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律的正當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自由、生命或財産,以及司法程序上的一些民主權利等。以後又陸續補充了16條憲法修正案,其中主要的有:南北戰爭後生效的廢除奴隸制,保障黑人權利的第13~15條修正案;1920年生效的美國婦女享有選舉權的第19條修正案;1964年生效的關于選舉時取消人頭稅限制的第24條修正案;1971年生效的關于降低公民選舉年齡的第26條修正案等。這26條修正案成爲美國憲法的一部分。
  200 多年來,美國憲法的內容除通過憲法修正案的方式加以改變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聯邦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審查權,對聯邦憲法作出解釋,以及通過政黨、總統和國會的活動所形成的憲法慣例來改變憲法的內容,以適應社會不斷變化的需要。
【憲法解釋與憲法救濟】

  除了直接對憲法條文進行的修正之外,美國司法機構也可以通過判例對憲法進行實質上的修正。美國在法律傳統上屬于普通法國家,因此法庭在判決案件時有義務遵循之前的判例。當最高法院在判斷美國憲法的部分條文與現存法律的關系時,事實上就是對憲法行使了解釋權。在美國憲法生效後不久的1803年,最高法院大法官馬歇爾在馬伯利訴麥迪遜案中,確立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違憲審查權,即法院有權判斷國會的立法是否與憲法的精神相違背,從而可以宣布國會的立法合憲或者無效。這一判例也確立了法院在對具體案件進行審判時,可以對憲法進行解釋並運用到實際判決中。這樣的判例往往會反映不同時期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化,因此這也使得美國憲法可以在不進行修改條文的情況下,具有適應曆史發展的柔軟性。多年以來,從政府對廣播電視的管理政策到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的權利,一系列的著名案例對美國政治和社會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聯邦憲法與州憲法】

  部分學說認爲,由于美國各州的人口差異很大,而各州在地位上保持平等,因此美國憲法規定的修正程序導致少數人可以否決大多數人的決定。在極端的情況下,擁有僅僅美國4%人口的州可以否決90%以上的美國人的議案。但反對派認爲這種極端情況並不會出現。但是,根據憲法規定,任何對于憲法修正程序的修改都需要通過新的修正案,這將會導致出現與第二十二條軍規一樣的情況。
【合法性論爭】

  從美國憲法制定以來,部分學者就開始對其合法性表示懷疑。
  例如曆史學家約瑟夫?埃裏斯就指出:
  美國制憲會議的成員們只擁有修改邦聯條例的權限,而不能制定一部取代它的新法律,因此代表們的行爲是超越權限的。
  在憲法表決過程中,制憲會議並沒有執行邦聯條例所規定的“全體一致通過”原則來通過憲法。
  然而也有學者反對這種疑問。
  例如憲法律師邁克爾?法裏斯指出:
  制憲會議代表在制訂修正案時並沒有任何權限上的限制。而且,美國憲法在實質上就是邦聯條例的一個修正案。
  美國國會和全部十三個州都按照條例的要求進行了表決。首先,十一個州在1788年7月26日之前通過議會舉行的表決會議批准了憲法草案。其次,另外兩個州(北卡羅來那州和羅德島州)盡管在起初反對憲法草案,但是最終也都舉行了特別會議表決批准了憲法。因此,在表決程序上的修改已經得到了全體州的同意。
http://baike.baidu.com/view/409915.html?tp=0_00
 
 
 
 
 

台長: 阿楨
人氣(1,502) | 回應(6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鴉片》
此分類上一篇:《滾滾豬公》

顯示全部65則回應

阿楨
《紐約時報》專欄省思 別說最偉大 美國更像發展中國家

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紐約時報》2019-07-02發表專欄文章「別再說美國偉大」!
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這個說法洗腦了無數愛國人士,出現在卡通、電影、漢堡廣告等等,這個迷思根深蒂固,不容質疑。美國過去的確做了很多很棒的事,例如民主、送太空人登月、提升大學的形象,甚至塔利班都送他們的學生進美國大學就讀。
衡量偉大並無唯一方法,但是在OECD中的排名可以視為是一個指標。OECD可以說是36個國家組成的俱樂部,這些國家多半是富有的西方民主國家,當中也具有多元性,美國是最富有的,但同時也最貧窮。貧窮比例達18%,比西歐更接近墨西哥的貧窮率。128萬美國小孩生在貧窮中,幾乎等於5分之1的孩童人口。高中自然科學的水準,美國排名19。閱讀排名20,數學更僅排名30。美國健康醫療方面的支出最多,尤其是來自私人的經費。但是美國人卻更容易生病、活得更短、身材更肥胖。和全球相比,美國嬰兒也有較高死亡率,甚至高於波士尼亞。
讓美國自傲的民主,僅有56%的美國選民前往投票,丹麥和澳洲等國都有接近80%的投票率。但選舉受到幹預、自來水不能直接飲用、市民不信任便服員警、公共設施衰敗。這些都是可以在巴基斯坦、奈及利亞等國家見到的景象。
文章接著諷刺的表示,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之外,究竟在何種場域排名第一?事實上,有很多!民眾持槍比率、大規模射殺慘劇、看電視、被診斷的藥物沉癮、監獄人口。還有環境破壞的程度也接近第一,僅次於中國大陸。
  回應
認同!美式「個人主義」「自由經濟主義」,更造成貧富懸殊!
2019-07-03 09:09:24
阿楨
美利堅的DNA裡,“美國”與“世界第一”是同義詞 2019-07-13 觀察者網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教授馬丁•雅克, 復旦中國研究院訪問教授

  馬丁•雅克:非常高興再次來到“思想者論壇”,由於我只有7分鐘,所以每講一點我只會花60秒。
  第一,當今全球化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中國的崛起。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的中心在歐洲沿岸,或者說是在大西洋兩岸。如今人們預計到2050年世界經濟的中心將在中國、印度這一帶。
  第二,中國對全球化的理解(特別是華為的成長模式)與西方完全。上世紀70年代發展中國家占全世界GDP還不到1/3,到2000年時已達50%,目前占59%。與此同時。胡鞍鋼教授預測2030年會占2/3。
  第三,早期多極化一般是指歐美等作為一極的政治實體,而我認為多極化興起的過程也是發展中國家崛起的過程,也意味著地區主義(regionalism)的興起。
  第四,中國在崛起,多極化同時,兩極格局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第五,自上世紀8/90年代全球化興起以來,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起到主導性作用。可是情況變化得很快,在發展中國家被我所謂的“發展實用主義”取代了。
  第六,美國正在從全球化中抽身。在美國人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中國崛起的現實之前,這個世界將會陷入一種越來越不穩定的狀況。
  回應
 美國領先兩百年而已,中國領先幾千年,近代落後不照樣被揍。還領先的基因,沒這回事。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不是不講民主,而是不再迷信西方式民主了。
 發達國家依靠自由民主而實現發達,發展中國家擺脫不了神權、君權、特權的束縛,只能釆取實用主義而取得一定程度的追趕式發展。
 發達國家依主要是依靠殖民和人口貿易,自由民主不過是他們發達之後的偽裝!並以此忽悠發展中國家。具體可以去看17-20世紀西葡英法德美是怎麼成為世界一霸的,世界學習自由民主的100多個國家,只有韓日等國成功,其他的都被忽悠成“南斯拉夫解體”“蘇聯解體”“阿拉伯之冬”之類的東西了
2019-07-14 08:34:21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07:05:51
阿楨
論美國童子軍的破產敗亡 2020-02-23 觀察者網
美國派裡先知文化協會會長約艾爾•貝裡
  導讀
2月18日,美國最大的青少年組織——童子軍(BSA)申請破產保護,原因竟是該組織正面臨著無數前任成員的虐待及性虐待指控。作為承載美國核心主流價值觀的組織之一,童子軍為何會陷入道德淪喪、違反法律的窘境?本文作者試圖在理想與殘酷的現實間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觀察者網翻譯全文,謹供參考。
…..
偏離初衷的又何止是童子軍?當下美國,數不清的承擔核心主流價值觀的組織已經無法再找到前進的方向。
  YWCA原本是個基督教少女文化組織。它一開始建立時,旨在幫助剛從鄉村走出來,想在城市工作立足的單身青年女性,幫助她們樹立起正確的基督教文化價值觀,提供給她們方便的祈禱場所。其最初的格言引自《聖經•撒加利亞書》:“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但是該格言已經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像是小學一年級的女權主義者寫的一句話:“轉換權力結構,建立一個正義、性別平等、沒有暴力和戰爭的世界,包容廣大女性同胞,實現YWCA可持續發展。”她們居然還向美國的計劃生育委員會捐款!
  哈佛大學,這個身負盛名歷史久遠的美國精英學府,創始人本是一群清教徒神學院的師生。他們建校的目的一開始寫得很明白,早期的校訓是“為基督,為教會”而不是“真理”。教育的全部意義在於“讓每一位學生都認真考慮以認識神與耶穌基督為永生之源,作為他人生與學習的主要目標,因而以基督作為一切正統知識和學習的惟一基礎。”今天,哈佛大學卻充斥著大批世俗人文主義者,他們的口中說著各種古怪的種族平等理論。
  哈佛大學的校訓從“為基督為教會”改成了“為真理”
上述只是眾多數不清的例子中的極少數,如果還要列舉的話那就太多了。我曾經花大量時間查找這些組織的起源和發展史,卻找不到他們變質退化的清晰歷史節點,換言之,他們的腐爛是緩慢的,隱秘的,有的要長達一個世紀,這是數不清的微小個案形成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終他們拋棄了基督教的核心教義。
2020-02-26 08:14:30
阿楨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印度化”? 2020-04-11 新浪網

這段時間體會新冠肺炎最深的是,一個一個呼吸道傳染病,還不是印度,而是西方那種反智程度。“印度化”最早是給美國專用的,後來發現這個幸福溫暖的大家庭成員越來越多。有如下特點:
1、上、下層生殖隔離,互相不通婚,類似有種姓制度。
2、國內有2%的世界級精英,10%的正常人,剩下的是糊塗蛋;大家住在一起,但互相沒義務。
3、少量上層精英,接受精英教育;其他大部分下層人,接受隨機教育,自生自滅,自由發展。
4、整個國家宗教氛圍濃厚,老百姓都有種“認命”的美德;越底層越反智,連基本的科學常識都不接受。
6、政府內部各自為政,也就是大家說的,“散裝的”。
  如果對歷史比較熟,大家估計已經看出來了,從古到今,包括古羅馬、拜占庭、奧斯曼、大英、大唐、大明和大清,這些帝國和朝代後期都這造型,大家都“印度化”了。國家發展一兩百年,都會形成這種效果。
  幾乎所有的大國崩潰,都是財政的崩潰。
按理說經濟規模變大,政府稅收變多才對,但詭異就在這裡,大部分國家到了後來經濟發達了,用錢的地方多了,稅收反而不夠了。國家GDP翻了好幾番,但政府卻越來越沒錢,債臺高築。沒錢就啥事都幹不了,國家後期財政都陷入了困境,社會秩序開始解體。
  一開始稅基很大,家家戶戶都納稅,國家花錢的地方也不是太多,咬咬牙就過去了。但隨著時間流淌,政府要支出的費用越來越大。比如社會上老人越來越多,政府得養著;巨大的基礎設施到後來維護成本也越來越高,公務員也越來越多。變成強國後,不可避免又要到處去打仗維護商道。
2020-04-12 09:28:14
阿楨
政府是人組成的。國家越往前發展,各種利益集團的人開始進入政府擔任高官,他們會積極推動有利於他們自己的稅收政策,什麼工商集團、土地集團和軍工集團等等,到最後都在減稅,減來減去,稅收由工薪階層來承擔。而富人卻有的是辦法避稅,請律師找漏洞,實在不行就去避稅天堂躲著。
  所以吧,所有王朝後期的共同徵兆:國家花錢越來越厲害,真有錢的大戶不納稅,稅收基本壓在中產階級身上。

你看美國新聞,各州州長都在找特朗普要物資,可特朗普也沒有餘糧。大家互相扯皮,在推特上互相罵,在新聞發佈會上罵。
你發現了吧:如果國家財政不行,很快就會出現“印度化”的跡象。政府相互扯皮不作為,老百姓也跟著越來越糊塗。
  老百姓變糊塗這事也不難理解。比如上層老百姓有錢,所以搞精英教育,孩子上名校的概率大幅提升。下層沒錢,按理說國家得給搞義務教育。但政府也沒錢,只好湊合著教育。教師工資也上不去,地位也不太高,積極性不太強,這就演變成了美國公立學校的“快樂教育”,——畢竟我教不會你東西,還不能讓你快快樂樂當廢物?
比如今天推特上,一幫歐美和印度線民(推特上到處都是印度人)在熱烈探討這麼幾個問題:
推廣5G導致呼吸衰竭;病毒是比爾•蓋茨散播的;…
說實話,每次登陸推特都被那幫反智玩意氣得肝疼。中國的義務教育比較過硬,儘管我國蠢人也不少,不過很多基本觀念是能達成共識的,比如進化論、基本世界史常識、基本數學幾何素養,再比如“疫苗應儘快研究”、“對付病毒就該隔離”等等常識還是有的。歐美基本沒啥東西能形成共識,除了大家都不太喜歡中國。
政府沒錢,公共設施也修不下去。大家去了歐美經常有種感受,那邊很多東西都年久失修,主幹道經常路中間有個坑也沒人管,不過政府確實也沒錢。這次紐約州的那個州長,天天在電視上抱怨紐約州從中國買呼吸機要買破產了。
  繞不過的三百年
難道我國常說的“三百年大限”在歐美也成立?
很悲觀地講,似乎好像沒法避免。從財政角度講,無論是中國的歷朝歷代,還是西方的大帝國,發展兩百多年後,無一例外會陷入“財政陷阱”,變得入不敷出、債臺高築,最後出一大堆問題,而且都解決不了。
2020-04-12 09:32:38
阿楨
這不是我發現的,橋水和高盛都有類似研究成果。歐洲貴族可延續千年,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昌盛三百年,包括英帝國。
這幾個問題,民主根本無法解決。西方國家都是變成強國後才民主了,不是民主後變強的,反倒有好幾個民主後變弱雞了。不是說民主不好,是說這玩意不解決問題,咱們不討論價值判斷,只討論現實和邏輯。
不過如果放在更大的視野下,眼前的困難不算啥,只要我們自己不故意踩坑,比如通過放羊教育主動降低國民素質,再比如國家經濟脫實向虛轉向金融業,我相信中國國運還能持續下去。
https://k.sina.com.cn/article_6375389090_17c00b7a201900qghu.html
  相關新聞
04-11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7447人
印度真的百毒不侵嗎?印度最大貧民窟現感染者!2平方公里住著100萬人️
  回應
一個月以後,印度是現在的美國.
對,現在他不爆發是因為先前和美國一樣不檢測
美03-26確診82040超中81782(回應:超級大國應有的表現,老大感染數也須第一. 其實早超了,以前是沒力檢,超中也只檢測30多萬次,如像中國1700萬次不知是多少倍.) 紐約一州04-09確診16萬例超美(46萬例)外所有國家,紐約市死亡過多 無人島改建千人塚畫面曝光. 美新冠04-11確診破52萬死亡破2萬,美媒:不包括家中死亡被低估. 各國死亡率差異為何這麼大:定義不同(鑒定標凖和檢測的人數不同)年齡因素/病毒變異/…
2020-04-12 09:35:19
阿楨
從雷根到特朗普,美國總統為啥越來越不像總統? 2020-06-11 復旦教授沈逸

也許有人會告訴你,美國的制度設計的就是好人做不了什麼事,但是壞人也壞不了什麼事,制度比人更加重要。但事實上,人們會覺得人還是挺重要的,於是美國總統的權力很大。
在1980年到2020年的40年間,美國人經歷了雷根、老布希、克林頓、小布希、奧巴馬、特朗普6任總統。
雷根執政了8年採取了最早第一版的MAGA,它就是“讓美國再度偉大”,雷根是美國二戰後總統的一個很有趣的轉捩點,從二戰結束以後,你會發現從杜魯門到艾森豪,然後是甘迺迪,甘迺迪之後是詹森,詹森之後是尼克森,尼克森以後是福特,然後是卡特,美國實力經歷了一輪“擴張-收縮-再擴張”。
.......
  回應
本來就是人的作用大於制度,雖然好的制度能在某些方面發揮作用,但是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永遠是人,好的領導人能帶領國家蒸蒸日上,差的領導人會讓國家步步衰退。任何時代都是這樣….
雷根:“演員總統”,提出重振國威、星球大戰計畫。某種程度上促成蘇聯解體。
老布希:美國進入一超獨霸時期,發動海灣戰爭。
克林頓:經濟總統,促使美國經濟實力持續增長,提出“人權高於主權”理論,發動南聯盟戰爭。
小布希:“西部牛仔”,“美國的敗家子”,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推行單邊主義。
奧巴馬:首位黑人總統,以“變革”為口號攏絡人心,推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和大中東民主計畫,經貿上搞TTP、TTIP,試圖把孤立中國。
特朗普:商人總統,政治素人,“推特網紅”,自戀粗俗,民粹主義者,奉行美國第一,崇尚交易藝術、零和博弈,追求單贏,國內規則和國際秩序的最大破壞者,可能成為美國霸權的終結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https://www.guancha.cn/ShenYi/2020_06_11_553684.shtml
2020-06-12 07:14:23
阿楨
川普05-30取消香港特殊待遇,港府回應「獨立關稅區是國家給的」跟美無關,2019年港美貨物貿易5170億港元(佔港6.2%),港出口美只37億,美賺取的順差超過2千億港元。無懼美國制裁港股06-01飆漲3%(771點)。

環球總編胡錫進:明尼蘇達抗議者終於“香港化”,這真是打華盛頓的臉啊

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抗議者終於“香港化”,走向了暴力,甚至有過之無不及。這真是打華盛頓的臉啊。新冠肺炎已經讓美國死10萬多人了,早晚美國的窮人為這也要上街砸、燒,走著瞧。
  相關新聞
胡錫進說話不嚴謹,黑人被長期壓迫和香港問題沒有可比性
美秘售駐港領事館超百億港元宿舍(回應:港版國安法實施了,美在港上千間諜得捲舖蓋了,否則要被一鍋端了。)
香港文藝界成龍等2605人集體發聲:支持涉港國安立法
“香港各界撐國安立法”8天收集近300萬簽名
愛國愛港力量打贏一場拉鋸戰:06-04立法會以41:1通過《國歌條例草案》。
香港2020年六四燭光集會1萬人(回應:2019年10萬人)
香港特首/新加坡總理夫人批美國雙重標準
國台辦:台插手干預香港事務必將自食惡果
執行國安法 港警成立新部門
曾誓言與香港共存亡 涉反送中2度申請遭駁回!防棄保潛逃 黎智英離港被拒
港獨人士陳家駒棄保逃往荷蘭,繼黃台仰、李東昇之後,又一棄保潛逃的「港獨」組織領袖。
  回應
不謹慎又怎樣?西方那些鬼說話有考慮過謹慎嗎?!
性質不一樣,美國是不可調和階級矛盾,香港是外國支持的分裂勢力。
美香港化、美國之春、無法呼吸、美麗風景線、白美政策”是高級黑啊。
2020-06-16 06:47:58
阿楨
相關新聞
非裔黑人2020-05-25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非裔男高喊“我無法呼吸”成美各地抗議口號
非裔男佛洛伊德獨立屍檢報告:死於窒息, 反轉警方:死於心臟病和體內潛在的毒物 (回應:美國政府造假成性)
特朗普痛斥美市長軟弱:該向暴徒開槍
白宮封鎖(川普躲白宮地堡避一夜被曝光,川普火大了,因為這讓他顯得很懦弱驚慌。)國會山淪陷,示威衝突讓美國“無法呼吸”.
抗議蔓延全美:抗議者不理會國民警衛隊(國民兵)宵禁,美軍依《叛亂法案》應對示威,第7天全美已有4400人被捕. 抗議蔓延全球,美駐多國使領館遭圍.
種族歧視叠加疫情失業 (4000萬06-01美國新冠肺炎病例180.4萬10.4萬死)暴亂延燒美國140城衝突如戰區,40城宵禁,美股期指下跌. (回應:聲援大腸花、反送中的台港獨綠畜暴青們,你的夥伴現在有難,怎不見譴責老美? 走狗不可咬主人!)
川普嗆示威者是暴徒、搶匪、左派
紐約時報:川普四處引戰 火上澆油…社會更對立
民調:八成美選民認為國家已失控
輪回還是報應? 西方(體制下的)文革如火如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YJTaF8Ozxc
美示威惡化疫情22州確診飆升,28州未依CDC規定通報可能染疫病例,當中逾半州疫情升高。美國確診200萬死11.2萬,預計9月再有10萬死,美財長即使二次暴發也不再關閉經濟, 擔憂二次爆發,美股道瓊06-11下跌1861點.
2020-06-16 06:48:24
阿楨
蓬佩奧:中共構成挑戰大於蘇聯 現況非冷戰2.0 2020/08/13 中央社

正在捷克訪問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020/08/13表示,中國是成為比冷戰時期的蘇聯(Soviet Union)更難抗衡的對手。
  回應
又是用引戰恐懼來總統大選,怎麼都是如出一轍。
芒果乾很容易製造的,低廉好用。
以前的蘇聯:對外輸出一元專政,追求共產主義的世界革命。
以前與現在的美國:對外輸出二元對立,追求圍堵威脅的東西對抗。
現在的中國:對外輸出財富機遇,追求互利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世界500強”企業城市 十年變遷史 2020-08-12 新浪財經

  8月10日,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揭曉。今年500強排行榜企業營業收入達到33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接近中美兩國GDP的總和。
  《財富》雜誌早在1995年就開始發佈世界500強排行榜,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年入榜中國企業為12家,以後逐年迅速增加,先後超過了德法英日。在今年,中國大陸企業首次超過了美國,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十年間,中國從42家擴至116家,總共新增74家。

人大教授金燦榮:為什麼美國反共最厲害 因為它價值觀很脆弱 2020-08-12 觀察者網

  金燦榮:很多人,包括很多學者都認為自己很瞭解美國,然而,我們對美國的認識還是不夠的。因為我們之前接觸到的美國是一個比較成功的美國,而彼時的中國正好處在歷史的低點。那時歐洲正處在巔峰,打造殖民主義,外交上咄咄逼人。而美國當時的全球戰略重點是搞門羅主義,鞏固對美洲的控制,所以對中國也比較客氣。
2020-08-13 08:52:10
阿楨
中國的精英層從晚清到民國,對美國是比較仰視的。所以把它叫做“美國”嘛,“美麗的帝國”。到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精英層對美國就更有好感。1979年中美建交以後,中國的精英層在文革當中受衝擊,對中國的制度、文化產生了質疑,於是就出現了“河觴”一代,骨子裡就有文化自卑。而美國在八、九十年代確實達到它歷史的巔峰。
  金:美國最近的困難把它很多的本性暴露出來,本性暴露出來的美國才是真正的美國。美國主要繼承了英國的文化,而英國化實際上“海盜文化”——擴張性很強,進攻性很強,“匪性”很重——歐洲人登陸美洲的時候,明明那裡有幾千萬印第安人,但英國法律叫“無主土地”,土著不是人。
  西方社會科學本質上是西方人集體的歷史記憶和經驗的總結。因此,它服務于西方的現實,把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以科學的面目進行包裝,有意識地淡化非法的成分,而突出科學、合理的方面。所以我們在學西方社會科學的時候,必須要有一種意識:西方社會科學其實不是一種純科學,它有很強的政治功利性。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那麼你就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所以,如果我們從他們的迷信崇拜中跳出來,就會發現實際上他們過去走過的路是很殘酷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是一個貫穿始終的思想,擴張性與掠奪性非常強,以自我中心。東方這種“雙贏”的思維他們也有,但很少。他們一直要獲取絕對優勢,連相對優勢都不接受。如果認識到這一點,最近在中美兩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就不會讓你感到很驚訝了。
  美國雖然多元,但是一旦遇到會威脅到它那一套白人新教文化為基礎的基本價值觀的思想時,就會歇斯底里地反對。相比歐洲國家,共產黨運動和勞工運動在美國歷史上影響是比較小的,但美國卻是西方國家中反共最厲害的,就是因為凝聚力弱,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很可能會動搖那一套美國的基本價值觀。
  今天的美國面臨五大問題:
  “上下”階級矛盾,具體表現就是特朗普依賴著民粹派,而建制派也是公開蔑視民眾。
  “左右”兩派意識形態的對立非常尖銳,而民主政治是需要妥協的。
  “黑白”種族矛盾。
  另外,美國是一個資本家當道的國家,但現在也分裂成虛擬經濟集團和實體經濟集團。
  國際主義派和本土主義派間也有矛盾。很善於國際化的資本集團會強調擁抱世界市場,在全球賺錢,而國際上競爭力不好的那些資本集團則強調保護主義和本土優先。
2020-08-13 08:54:15
阿楨
這些矛盾單獨拿出來看時沒有上世紀三十年代、六十年代那麼尖銳,但是加在一起以後情況就遠遠比那時候複雜,要全部解決其實比以前更難。
  觀察者網:那您認為這一系列錯綜複雜的矛盾根源在於哪裡?
  金:一部分原因在技術層面,比如說科技發展讓網路化時代到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隨之出現了分野。另外兩個原因:
  一個是自由主義的流行。上世紀七十年代時,歐美日的市場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停滯,“新自由主義”應運而生,其標誌就是1979年的“柴契爾革命”。新自由主義的特點就是特別喜歡資本、服務於資本。它破壞了支撐美國三大力量:資本、政府和民眾之失衡。
  第二個讓美國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冷戰後的的政策錯誤。美國的精英層普遍誤認為是美國贏得了冷戰,於是他們變得很傲慢——對內,美國的精英層以種種改革的名義剝奪中產階級的福利,在國際上,美國也表現得盛氣淩人,覺得所有事情都得按照他們的標準來做。
  以前的美國是很有遠見的、願意承擔責任的、比較寬容大度,也很有幽默感。今天的是一個分裂和焦慮的美國。不僅如此,2016年美國人還選出了個商人總統特朗普。由於政治上沒有人脈,所以他所用的人都是一些邊緣化的人物,很多行為和政策思路是脫離常規的。在一群不靠譜的人領導下增加了焦慮感的美國就變得很危險。於是,我們中國很不幸地成了它國際上第一個壓制對象,這樣中美矛盾就顯得特別突出。
  金:中國的中美關係研究者大部分對國內情況不瞭解,而對中國理解不充分,研究的根基就不穩。
  新中國不僅繼承了我們5000年的文明,又有所超越。超越的部分主要是實現了工業化。
  中國雖然現在問題也挺多,但是如果橫向比較,至少在未來十年有四個相對優勢:第一是政治穩定;第二,經濟基礎相對其他主要經濟體還是不錯的;第三,我們的科技進步應該是大國裡面最快的。第四,我們的軍事力量進步也非常快。
https://mil.news.sina.com.cn/china/2020-08-12/doc-iivhuipn8202209.shtml
2020-08-13 09:00:28
阿楨
特朗普:將成立“1776委員會”普及美國“正史” 2020-09-18 觀察者網

  美國“官方”的建國年份為1776年,《獨立宣言》的簽署,標誌著美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然而,《紐約時報》的記者們卻于去年提出了“1619項目”(1619 Project),認為奴隸制開端才是美國“元年”:這一年首只運奴船載著20多個黑奴抵達北美,隨後開始了一段血腥殘暴的奴隸制歷史。
  “1619項目”引發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強烈不滿,在宣佈教授相關內容的學校得不到經費後,他又表示,將簽署行政令成立“1776委員會”(1776 Commission),以在美國學校中推廣“愛國主義教育”。
……..
  在黑人喬治•佛洛德遭到白人員警“跪殺”後,美國爆發了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雖然民眾的抗議活動批評種族主義政策並呼籲解決方案,但特朗普還是將重點放在了抗議者“不守規矩”的地方,例如一些示威者推翻了邦聯領袖以及其他具有爭議性人物的雕像,包括哥倫布和前總統傑克遜。
  7月4日,特朗普在拉什莫爾山(Mount Rushmore,俗稱總統山)上發表講話,發誓捍衛美國的“遺產”,抵禦他所說的“憤怒的暴民”,並指責公立學校教孩子們“討厭自己的國家”。
  本月早些時候,白宮獲得華盛頓特區地方政府的一份報告,該報告呼籲對華盛頓紀念碑、傑弗遜紀念堂和哥倫布雕像等進行重新命名、拆除或搬遷,引發爭議。
  回應
正確的歷史本來就是記錄了美國生於不義啊!欺騙、偷竊、撒謊、屠殺印第安人、搞種族滅絕、一次次撕毀合約背信棄義、侵略成性,現在還背叛人類,隱瞞疫情,助攻病毒,喪盡天良!這個政權的性質比肩納粹!
2020-09-21 08:04:16
阿楨
美媒:2020年堪比“美國史上最瘋狂年份”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網站2020-10-06《論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年份,2020年成為爭奪這一名號的五個年份之一》的文章摘編如下:
  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已徹底顛覆了當代生活:特朗普總統遭彈劾;一場疾病大流行已奪去超過21萬美國人的生命,特朗普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經濟普遍陷入崩潰境地;喬治•佛洛德和布倫娜•泰勒死於警方之手並導致數十個城市爆發大規模抗議活動;在整個西海岸肆虐的野火毀壞數百萬英畝土地,以及一場日益激烈的競選可能危及民主制度的穩定。但“今年並不是歷史上僅有的糟糕年份”
  1861年
  在確定美國最瘋狂年份的工作中,人們多會提到美國陷入分裂、後致血腥內戰的那一年。
  隨著有關奴隸制的爭論愈演愈烈,南方民主黨人愈發認為對方是非法的,其用心是破壞南方的生活方式。
  林肯在1860選舉中制勝的競選綱領是,不干涉南方奴隸制,但反對奴隸制在西部擴張。但1861年後是可怕的四年戰亂,造成大約75萬人死亡,後100多年裡,美國黑人為爭取基本權利一直在進行鬥爭。
  1919年
  美國剛從一戰中脫身,一場致命的流感又在世界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威爾遜總統因患嚴重中風喪失了行動能力。
  黑人士兵在海外為美國民主而戰後提出的平等要求,白人掀起一系列種族迫害,很多黑人社區遭到嚴重破壞。
  1932年
  “大蕭條”時1/4美國人丟掉了飯碗,很多家庭失去了住所,人們急需食物。正值選舉年,羅斯福與胡佛展開角逐。在此背景下,極端主義在世界各地抬頭。納粹党7月的選舉,成為德國政府中實力最強的黨派。
  1968年
  越戰打得正酣,全國各地爆發了學生抗議。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詹森宣佈不會競選連任。民主黨的希望之星羅伯特•甘迺迪也慘遭暗殺。美軍在美萊大屠殺中殺害了成百上千名越南平民。在芝加哥舉行的民主黨大會上,全副武裝的員警對陣數萬名反戰抗議民眾,全國各大電視臺都用攝像機記錄下員警毆打抗議者的場景。
  人們目前可能有一種想法:與過去發生的上述災難相比,2020年便是小巫見大巫了。抑或還有另一種想法:我們當前遇到的困難遠比過去的困難嚴重。有一點都不要忘記,現在才10月。
  回應
哈佛教授10-13美國疫情將損失16萬億美元.
2020-10-14 09:19:31
阿楨
俄媒:民主從來不是美國立國原則,眼下混亂有啥好驚訝?

日,今日俄羅斯通訊社2020-11-12發表了一篇由塞爾維亞裔加拿大籍政治評論員、紀錄片導演伯里斯•馬拉格爾斯基(Boris Malagurski)的評論文章。以美國的建國歷史來論證這一觀點,稱婦女、原住民、奴隸和窮人在美國革命中一無所獲,受益的只有精英階層,中產階級一定程度上也獲益了。美國開國元勳之一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認為,“為了讓政府強大起來,政府必須與社會中最富有的群體結盟,而不是與所有美國人”。就此,馬評論美國建國的實質,稱其“只不過是英國的王位被美國的精英所取代”。
  1787年制憲會議,漢密爾頓建議實行總統和參議院終身制。對此,麻州代表警告說,民眾是無知的,會被少數不懷好意的人誤導,弗州代表稱:讓民眾選擇首席行政官的合適人選,就像讓盲人來審判色彩一樣不自然。這結果就是“選舉人團制度被添加到憲法中,以確保美國的選票沒有按照應有的(民主)方式計數”。
  今年出現爭議的總統大選在美國其實並不罕見,比如1824年、1876年、1888年和1960年大選等。他諷刺道,美國早就應該停止假裝自己是民主運作的光輝榜樣了。
  美國民主的“雙標”行徑
他提到,過去幾十年來,美國兩黨總統都同樣地“批評世界各地的選舉未能達到民主標準”,但他們卻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那些“對美國利益有利的非民主國家案例”。特朗普第一位誠實地向民眾傳達美國政府的利益高於民主原則的總統,尤其是在涉及沙烏地阿拉伯的問題上。
  在對美國“真正的民主”進行層層反駁後,他認為美國是時候停止對其他國家進行“說教”了,並諷刺美國“該開始在國內建立民主”。
  回應
根本上,這人還是相信“西方式的選票民主”的,只是在說美國不是。
西方民主就是各說各的,然後誰也說服不了誰,我把這稱之為“吵架”吵架解決不了問題。中國式民主就是聽取所有人的意見,然後解決問題,這叫堅持問題導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可能會引發少數人的不滿,但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去解決,終究會讓所有人滿意。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從來都是一個問題疊著一個問題,而民主不是萬能解藥,不是問題終結者,相反,民主是反應問題存在的方式方法。兼聽則明,這才是民主的實質,聽完就開始做事,不聽,怎麼做事?連問題出在哪都是糊塗的,把精力都花在如何說上面去了。
2020-11-14 08:03:36
阿楨
真理的史詩:美國全史(三冊套書)
These Truths: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 吉兒.萊波爾 Jill Lepore
出版社:馬可孛羅 2020/10/05
  目錄
第一部 概念1492-1799
第二部 人民1800-1865
第三部 國家1866-1945
第四部 機器1946-2016
第十六章 美國,已被破壞
  政大教授嚴震生導讀
  中譯本發行的時間,剛好碰到美國極為動盪的二○二○年。
  許多美國獨立建國的英雄及制憲先賢,因為曾經蓄奴或是沒有反對這個制度,過去認定美國的偉大歷史經驗乃是由白種盎格魯撒克遜基督徒所創建的共識,如今受到修正主義的挑戰。
  新冠病毒、族群衝突、歷史修正主義已經讓美國兩個政黨的激化程度大幅提升。
  本書相當精采的一部分是敘述十九世紀末期美國民粹主義的興起,三十六歲時拿下一八九六年民主黨的總統提名。布萊恩代表美國十九世紀末期工業革命後、農民生活相對困頓下南部和西部大草原州的利益,他自認是小市民及被剝削勞工的代言人,因此在競選過程中,搭乘火車到二十七個州進行了約六百場的演講,企圖靠著反對建制派來獲得選民認同,但仍然敗給東部代表工商業利益的麥金利。
  一百二十年後,同樣是以民粹方式崛起的川普,卻成功地當選美國總統,在布萊恩獲得勝利的二十二個州中,有十八個是在一百多年後支持川普的南部和西部大草原各州。
  作者在不強調修正史觀的情況下,閱讀少數族群及女性在美國歷史發展中的經歷後,我們不難發現為何種族及性別歧視仍然根深柢固地存在美國社會中,而獨立宣言中所謂人人生而平等、享有不可剝奪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的「這些真理」不僅尚未完全實現,不時還會出現倒退的現象,這或許是對美國民主實踐最大的諷刺。
2021-01-28 09:20:35
阿楨
華盛頓只是三流軍閥大奴隸主 為何被美塑造成神 2021-02-03 托卡馬克/觀察者網

  好不容易選出了拜登,美媒毫不掩飾對老派精英拜登的喜愛。就連最近給拜登拍照,角度也出奇的一致:
  美國搞造神運動的歷史貫穿其整個政治文明進程,從華盛頓和所謂“立國先賢”時代就開始了。
  華盛頓軍事能力一般,也沒多少實權,和英軍交戰長期遊而不擊,就連把首都設在華盛頓都是為了炒地皮,還是個大奴隸主。
  其它美國的所謂“立國先賢”同樣有此待遇,例如開訟棍治國之先河的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開近代政治迫害之先河的約翰•亞當斯。
  林肯,僅僅由於他為了打擊南方分離主義分子,就被狂熱吹噓為偉大的種族平等鬥士、廢奴運動領導人和有色人種救世主,全然無視其在任期間對北美原住民的大規模種族滅絕行為、在南北戰爭期間對南方邦聯的三光政策、在戰爭期間屠城焚城的戰爭罪行、在廢奴之後的種族隔離,其激化南北矛盾的政治手腕被粉飾為具有遠見的高明政治操作,就連其被刺身亡都被裝裱為殉道而死。
  宗教為本
  美國造神運動已從最初的宗教式造神逐步發展為,以商業公司為運作模式,以現代傳媒為工具,以娛樂休閒為點綴,橫跨符號學、心理學、古典藝術、影視傳媒、團體建設等多學科的綜合性龐大系統工程,服務於美國特色資本主義價值體系,為美國的政治合法性提供內在支撐,為美國的普世帝國提供內在凝聚力和外在向心力,製造大量崗位,產生巨額利潤,橫貫整個美國近現代史的巨型宗教複合體。
  符號為法
  其次是重視符號和儀式,並通過符號和儀式來塑造心理,提供暗示,提供群體性精神理療和大規模思想按摩。
  例如白頭海雕、明星闊條、金色束棒、航空母艦、主戰坦克、懂王的小紅帽和睡王的總統光環;旗幟、條幅、口號;聖經、憲法、文選;披薩、可樂、漢堡;貨幣、債券、股票。
  商業為器
  而通過商業化包裝、娛樂化內容、公眾式行銷,讓政治宣傳變得有利可圖而不是單方面的賠錢貨,這對於其它國家還在長期依賴政府補貼勉強維持運轉的政治宣傳來說,完全是工業化對手工業的降維打擊。
2021-02-04 08:52:56
阿楨
恬不為怪
  美國一直以新羅馬自居,其行為舉止和造神符號無時無刻不在模仿羅馬,各種公眾建築竭力模仿羅馬風格,連立法機構都取名為元老院。羅馬每一代奧古斯都去世後,就送入萬神殿供奉,而美國則是在歷任總統卸任或去世後,享有輿論豁免和崇高尊位。
  美國大大小小的選舉,其選舉造勢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大型宗教儀式,其核心支援群體的內部組織形態高度類似於教會。
  這種定期更新換代,推陳出新,確保了人們對上一個聖徒厭倦了之後,馬上可以獲得下一個聖徒,口味花樣從不雷同,每一個都是新玩法。
  回應
美帝輿論主導世界近百年,被軟實力洗腦的人絡繹不絕......

美媒外交政策:美國好運將盡 中國是比前蘇聯更強大的對手 2021-02-03 觀察者網

  美國人喜歡把非凡成就歸功於自己祖先的美德、開國元勳的睿智以及美國自由民主資本主義所獨具的內在優點。但真實原因是,除了對原住民和非洲奴隸的殘酷壓榨,好運氣也在美國崛起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國人很幸運,北美洲資源豐富,土地肥沃,能通航的河流縱橫交錯,氣候也通常溫和適宜。
  沒有其它大國曾享有美國自建國以來所享有的所謂自由安全。
  自成為一個大國以來,美國在選擇敵人方面也很幸運。德國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軍事強國,但到1918年美國遠征軍抵達歐洲大陸時,其武裝力量已經損失殆盡。納粹德國國防軍的實力更加強大,但希特勒卻是一個不合格的戰略家,而且蘇聯為打敗德國出力最多。1941年,日本經濟規模是美國的五分之一,其戰時領導層嚴重分裂,而且還有數千隻部隊陷入到中國的戰爭泥淖之中。
  蘇聯的經濟規模相比美國要小得多,它的盟友也弱得多且更不可靠。蘇聯的指令經濟會造成極大的浪費和低效,而蘇聯領導人卻仍將很高比重的國內生產總值投向國防領域,以便本國軍力不落後美國太遠。
  冷戰的結果是出現了短暫的單極世界,全世界已沒有任何強大的競爭對手能挑戰美國,政治家和權威專家都相信,美國已經找到了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取得成功的靈丹妙藥。
  可今天以下四個原因美國的好運可能正在耗盡。
  首先,美國自建國以來所享有的自由安全已不像過去那麼穩固。
  第二,中國是一個比前蘇聯更強大的對手。
  第三,美國人已開始自己傷害自己。
  回應
沒有千年帝國,大國衰落往往是從內部開始的。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正改變全球智庫格局?德媒:中國智庫數量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2021-02-04 08:55:51
阿楨
西方偽善表演令人震驚,中國痛斥美英涉港挑釁! 2021-03-13 環球時報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怎麼設計、怎麼完善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都無權說三道四。”1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張曉明針對美方對中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無理指責予以嚴詞駁斥。香港《南華早報》提到的一個“西方雙重標準的故事”再一次揭示部分西方政客的醜惡嘴臉:當西班牙等西方國家打擊分離勢力時,美英澳一言不發;而香港打擊“港獨”分子時,他們卻歇斯底里。個別國家的虛偽雙標和公然施壓不可能阻礙中國維護主權的決心。
西方雙重標準的故事
張曉明表示,美國自身也有非常嚴密的防範外國干預選舉的法律規定,包括最近美國國會眾議院剛剛通過關於選舉法律修改的議案,卻對中國橫加干預? 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當暴徒在街頭進行打砸燒,甚至衝擊立法會時,美國政客稱讚“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今年1月6日,美國示威者沖進國會山的時候,他們很快把它定性為國內恐怖主義。

那些瘋狂叫駡中國的人 不妨回答這六個問題! 2021-03-13 參考消息

  第一個問題:為何美國能夠修改選舉制度,中國就不能填補選舉制度漏洞?
  第二個問題:“一人一票”的西式民主早已失靈,為何非要強加給中國香港?
  第三個問題:為何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時民主缺位未受批評,中國完善香港民主卻要被攻擊?
  第四個問題:任何國家都會要求參政者愛國,中國要求“愛國者治港”何罪之有?
  第五個問題:為何西方政客要刻意忽視中國、香港和國際社會的主流民意,非要信口雌黃?
  第六個問題:西方政客明知叫駡中國就如螳臂當車,為何還要多此一舉?
2021-03-14 09:01:24
阿楨
中國式民主與台灣選舉威權制 2021/04/01 旺報社評

美中對抗由經貿利益進入地緣政治利益及意識形態領域,拜登總統兩度談到習近平,認為他是好人,但「腦中沒有一絲民主」;中共外事主管楊潔篪則在中美阿拉斯加會談中指明,「美國有美國式民主,中國有中國式民主,美國的民主不僅由美國人來評價,而且要由世界人民來評價。」兩人的陳述凸顯了美中之間的思維斷層:美國自詡民主典範,認定中國不民主,中共自詡治理與效能,不認為民主只有一種模式。那麼,民主模式該如何評價與認定?
  首先,不能陷入大陸有沒有民主或中國式民主是不是民主的爭辯中,因為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是特定時空的產物,很難有絕對的優劣,再者民主一詞的定義混亂分歧。可從民主政治的幾項判準來觀察所謂「中國式民主」的運作以及特色。
  第一,政治參與:政治參與是指一國公民或團體影響政府決策和人事的行為與手段。西方式民主表現在政黨競爭與定期選舉上,大陸則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協商制,從基層的村民、居民會議,層層到全國政協代表會議,進行民意反映、蒐集、協調的工作。中共內部則採取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參與取得意見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政策實踐,賦予黨員參政議政的空間與機會。
  第二,領導階層的選拔:奧地利學者熊彼得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指出,民主的大眾統治只是假像,民主一樣是菁英統治,民主只是政治菁英爭取選票支持的過程。相較西方一人一票的選舉,大陸採用的是集體領導的賢能政治。「賢能政治」強調系統化栽培政治接班人,也能夠幫助他們培養長遠視野,以政績而非選票選拔人才,確保高素質的領導能力與決策品質。這樣可以減少政治人物學習的社會成本,更可以避免選舉而產生民粹領袖或財團代理人。
  第三,合法性的取得:西方民主執著於程式正義,只要完成程式正義就取得合法性。中國文化則認為合法性在於實質成果與德性。重視程式正義的極端就是出現像美國轟動一時的辛普森殺妻案,花了大筆的錢請最好的律師,找到程式上的漏洞,最終獲判無罪,社會也付出極大的司法成本。去年大陸《環球時報》社論〈假如死亡30萬人的是中國,會發生什麼?〉諷刺美國面對疫情的無能與西媒的雙標。從合法性的角度看,美國至今死亡人數超過50萬,也不影響其統治基礎,因為選舉結束川普下臺就一筆勾銷。對中共來說絕不會允許這種事發生,所以當時馳援武漢的,有許多是一馬當先的共產黨員。
2021-04-02 07:57:12
阿楨
第四,權力的監督與制衡:這是大陸體制最引人爭議的地方。權力監督可分為政府組織外部與內部的監督。中國長久以來國家與社會關係綿密,沒有出現西方的公民社會,至今對中共而言是如何處理黨與群眾的關係。在政府組織方面,中共反對西方的三權分立,在憲法與相關法律上賦予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進行監督的權力。習近平提倡「依法治國」,進行司法改革,減少政治對司法的幹預,司法審判品質已有進步,但離司法獨立還很漫長。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監控成本的下降,能否讓政府權力有效自我節制,將是中共體制正當性的挑戰。
就結果論,中國式民主展現的治理能力,連美國人也佩服,大陸人民對中共政府的滿意度,在全球性調查中屬於領先群。但中共政權能否有序接班?尤其伴隨經濟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更富庶,價值觀也將更多元,對政治系統的要求也會與日俱增,對思想自由與私人財產保障的要求也會更高。中共體制能否應付未來的挑戰,將是很大的考驗。
  台灣採行西方式民主,但民進黨完全執政5年來,總統透過黨的權力網絡有效操控行政、立法兩權,實質影響司法、監察權,卻無制衡機制,第二任更無選票壓力,已形成「台灣特色的選舉威權制」。
  人類歷史並未終結,體制競爭方興未艾。
  相關新聞
中國人大2021-03-11通過修改香港選舉制度決議落實「愛國者治港」
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维基百科
  回應
美式民主及台灣民進黨的民主,也只剩下,選舉蠢民投ㄧ票而已,美國執政政客只會印美鈔發美債,台灣民進黨式民主及李式民主,也只會吹牛詐騙仇中反中而已,民主政治的政客只是金主包養的ㄧ隻寵物狗而已。
  相關新聞
二戰後最大投資 拜登揭櫫2兆美元基建計畫 與中競爭
瘋狂印鈔救經濟!美國債務高達27兆美元
  回應
超級不要臉的美國,自己印鈔票全,全世界一起承擔後果。
2021-04-02 08:03:58
阿楨
為何幾個超級帝國都短命?而英美卻可以稱霸世界一段時間? 2021-06-13

歷史上最強大的的幾個超級帝國,比如亞歷山大帝國、帖木兒帝國、蒙古帝國、拿破崙帝國、大英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秦帝國、隋帝國等等都是短命王朝,這些帝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有一個強勢的領導人,而這個強勢的領導人一旦掛掉了,這些個帝國也就走到了盡頭,要麼四分五裂,要麼崩潰,要麼被推翻!
  回應
只說秦、隋二世而亡,不說漢四百年國祚,唐近三百年綿延的,都是在惡意解歷史。
美國從建國開始才多少年,給他面子不提蘇聯就算他是從二戰後就開始稱霸也才七十幾年。
因為英美可以利用金融霸權把國內危機轉嫁給殖民地/他國!
英國從1815年打敗拿破崙帝國算起到二戰結束,世界霸權130多年。二戰後,是冷戰時期,美蘇平分世界霸權。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才真正的獨霸全球,也不過30年!
2021-08-01 07:39:31
阿楨
拜登年底舉行民主峰會邀蔡總統?美:還沒發出邀請 2021-08-11 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年底將舉行民主峰會,台灣爭取參加,一名國務院發言人11日以背景說明方式表示,美國還沒發出邀請,目前正與雙邊夥伴和公民社會利益相關者共同討論峰會目的。
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蕭美琴表2月初曾透露正在爭取在民主峰會有角色,獲得拜登團隊非常正面的回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3月也出席國會聽證會,也說將邀請台灣與會。
  回應
大膽的承諾?阿富汗呢。拜登老灰ㄚ視而不見美台…民主政府的腐敗、新威權主義興起嗎?
又是一則台灣放話被美國打臉的新聞,不過也沒關係,反正民進黨政客早就不要臉,所以再打也不會腫。
2021-08-12 08:20:23
阿楨
背叛,我們是專業的——細數美國背叛史 2021-09-30 海外網

  在美國主導下,美英澳宣佈建立新的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澳方撕毀與法國海軍集團簽訂的數百億美元潛艇大單,觸怒法國。
  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背叛盟友。歷史上,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而對盟友和夥伴袖手旁觀或在“背後捅刀子”的行徑可謂不勝枚舉。
  [案例1]美國1776年獨立後,第一個盟友就是法國。1778年,簽訂《美法同盟條約》,法大量軍經援助,支持美對英的獨立戰爭。
  法國大革命在歐洲引發一系列戰爭,美國選擇了中立,未對法國伸出援手。1793年,曾大力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的法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
  [案例2]1898年4月,美西戰爭爆發,同年12月簽訂《美西巴黎條約》,將關島和波多黎各讓與美國,並以2000萬美元將菲律賓群島讓與美國。菲人民渴望獨立, 1899年,美菲戰爭爆發,菲淪為美國殖民地。
  [案例3]1956年,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控制權,聯合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第二次中東戰爭。
  美沒有站在英法兩大盟友一邊,成為英國衰落過程中一個標誌性事件,也為多年後美法關係惡化埋下伏筆,美國則趁機提升在中東乃至全球的影響力。
  [案例4]越戰期間,隨著美軍越陷越深,國內反戰呼聲高漲。美國瞞著南越,與北越在法國巴黎進行秘密談判。1973年1月,美越在巴黎簽署協定,隨後撤軍。美對南越的援助淪為空頭支票。1975年4月30日,北越佔領南越“總統府”。
  [案例5]1977年,美國出臺《反海外腐敗法》。2013年4月,法國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抵達紐約機場被美逮捕,並對公司處以7.72億美元巨額罰款,公司最終將其電力業務出售給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
  [案例6]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解決貿易逆差,1985年9月在紐約廣場酒店簽署《廣場協定》,日元大幅升值,導致日本出口受挫。隨後日本金融地產泡沫破滅,經濟陷入長期衰退。
  [案例7]2010年6月,加拿大管道公司的“拱心石”輸油管道投入使用。後來計畫將管道延伸至美德州,2015年2月,奧巴馬否決。2017年,特朗普重啟該管道專案。2021年1月,拜登一上臺就撤銷了該專案許可。同年6月,加拿大管道公司宣佈終止該專案。
  特朗普時,美國還多次威脅終止與加墨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2020年7月,美墨加協定正式生效。
2021-10-01 07:33:53
阿楨
[案例8]2013年,斯諾登曝光美TPP “棱鏡”秘密監聽專案,對象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等盟國政要。維琪揭秘”網站此後爆料,美還曾對多位法國總統實施監聽。
  2021年5月,丹麥媒體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接入當地互聯網,以監聽默克爾以及法國、瑞典、挪威等歐洲盟國領導人。
  [案例9] 2016年2月,美日澳等12國在新西蘭簽署TPP。特朗普退出TPP。這成為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措施的開端。
  [案例10]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曾是美軍在當地的盟友,與美軍合作打擊“伊斯蘭國”。但土耳其長期視敘庫爾德武裝為恐怖組織,欲將其清除。2019年10月,白宮表示,土將在敘北部開展軍事行動,美軍對此“不支持、不參與”,將撤離相應區域。數天后,土耳其軍隊越過土敘邊境,開始打擊敘境內庫爾德武裝。因此,庫爾德人認為,美國人背叛了他們。
  [案例11]過去幾年,美國力阻“北溪-2”天然氣管道。該管道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連接德國,可繞過烏克蘭把俄天然氣輸送到其他國家。2021年7月,美德達成協議,美為維護與德關係而犧牲了烏克蘭和波蘭等盟友的利益。
  [案例12] 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口號,一再要求北約各國增加軍費開支,還以美國考慮收縮在全球的軍力部署相要脅,導致北約內部裂痕不斷加深。
  [案例13] 特朗普肆意揮舞“關稅大棒”,歐盟也未能倖免。
  [案例14]2021年8月底,美國從阿富汗撤軍,撤軍過程十分倉促和不負責任,造成一系列混亂與慘劇。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1-09-30/doc-iktzqtyt9049575.shtml
2021-10-01 07:35:56
阿楨
哈佛大學校報:美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

哈佛大學2021-12-01民調,52%的年輕人認為美國的民主已“失敗”或“陷入困境”,只有7%認為是健康的民主國家。甚至有35%認為,在有生之年將看到美國第二次內戰。
文章直言,不僅因為在技術層面,美國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而且美國政府並不具有真正的代表性,也沒有被打造成具有真正代表性的政府。”
“美國選舉制度的結構是選舉人團壓過普選票。”美國歷史上出現過5次贏得了全國普選票卻輸掉總統選舉的情況,“我們之中的很多人在一生中已經看到了兩次”。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大選共和黨特朗普雖然輸掉普選票,但以選舉人票數優勢當選總統。
在美國歷史上,有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婦女和有色人種被剝奪了投票權。事實上,我們繼承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制度”。美國的民主制度“從來沒有被設計成為傾聽和代表所有人的制度,甚至都沒有這樣的打算”。
中國外交部12月5日發佈《美國民主情況》報告指出,金錢政治、身份政治、政黨對立、政治極化、社會撕裂、種族矛盾、貧富分化等問題愈演愈烈,美國民主制度的功能出現衰退。美國民眾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金錢政治貫穿美國選舉、立法、施政的所有環節,經濟地位的不平等已經轉變為政治地位的不平等,只有口袋裡有足夠多資本的人才能享受憲法規定的民主權利。金錢政治越來越成為美國社會難以根除的一顆“毒瘤”,成為美國民主的莫大諷刺。
  回應相關新聞
新加坡學者馬凱碩:美國是一個富豪統治國家,而不是一個民主國家。
日媒“京都通信”:美國以推進自由和民主為名,採取無休止的殘酷暴力、秘密政權更迭、禁運、經貿制裁等手段,給數百萬無辜平民造成巨大損害和傷亡。美政府不惜一切代價追求霸權和對傀儡附庸國的控制。
2021-12-27 08:30:25
阿楨
為什麼美國好像有用之不竭的財富?中國該如何做? 2022-01-21

首先,美國底層百姓,並沒有過著作者想像的那種生活,超過40%的美國人連400塊美元都拿不出,超1/3沒有任何社保醫保…答案是:二戰之後,國際產業分工、國際貿易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美帝為輪轂,以歐日加等美帝附庸國為輪輻的羅馬帝國式體系。美帝通過美元和美軍,把帝國聯為一體。
美國輸出核心科技/理念/資本;第二層週邊日德法意等提供核心裝備;第三層中國等作為工作臺;第四層週邊提供原材料和市場。外層國家賺的是辛苦錢,外層國家的百姓,只好內卷苦鬥。
美帝向全世界收取四重“稅”, 1. 美元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2. 高科技“稅”(智慧財產權、品牌);3. 金融“稅”4. 安保“稅”;
美帝全球霸權的架構和運轉,採用了和羅馬帝國相同的輪輻式統治架構。三個核心支柱必須穩固,支柱一:社會和文化共識:對羅馬所代表的價值觀/政治制度/文化的深度認可,無論是英格蘭,北非,還是亞細亞的行省。支柱二:羅馬從各行省獲得穩定的稅收收入。支柱三:軍事霸權:行省駐軍,關鍵軍事要塞、交通要道的控制。帝國的崩潰始於政治的腐壞,,越來越低效的國家機器,土地和財富的集中,各行省的私利,造成帝國稅源不斷的流失,維持龐大帝國的開支不斷增加,最終導致了財政崩潰!支柱二的衰敗,擁兵自重,變成了軍閥,如龐貝和凱撒的出現,使得支柱三最終倒塌,帝國分崩離析。
美式民主是當代羅馬帝國的支柱一;美元體系,全球第一的科技創新,美帝國用來收取全球各國高昂的鑄幣稅和專利稅,是支柱二;全球140多個國家的370餘個軍事基地是其支柱三。
美帝國的三根支柱如何瓦解,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取代美帝國,是一場持久戰,我們,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2022-01-23 10:41:16
阿楨
以色列學者:美國執迷於錯誤的對華認知 2022-01-21 中國日報

以色列前外長阿米2022-01-18說,美不應像對待前蘇聯試圖“打敗”中國,美國霸權時代已經結束。
隨著美從阿富汗匆忙混亂撤軍,美國民主“十字軍”不光彩結局。
另外,拜登鼓吹民主峰會也暴露了意識形態的局限性。事實上,美民主已被兩極分化、功能癱瘓和民眾不滿所困擾。美是全球新冠肺炎致死人數之冠,所謂山巔之城已失光彩。
美正遭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過度偉大的自然和不可避免的影響”。修昔底德所說,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達的恐懼,使得伯羅奔尼薩斯戰爭不可避免。艾利森教授《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也指出,在過去500年裡,類似情況有16起,其中12個戰爭。
  相關新聞
中以領導人互慶建交30週年 中2021年超美成以最大進口國
德新社:中成為阿拉伯世界新夥伴
美日擬建新框架(中國版巴統COCOM出口共黨國家管制統籌委員會1950-1994年)管制對華高技術出口。
習近平重組大陸半導體產業,想在三年內拿下十至二十幾奈米晶片70%的自主生產能力 (另參【圖博館】島中對)
美國司法部灰頭土臉,放棄起訴中研院士陳剛(美「中國行動計劃」3年多來共起訴約20人)
美媒:美排名第一的公立中學在招生中歧視亞裔
哈佛歧視亞裔生案最高法院採拖延術 (2014年訴訟,最高法院2022-01-24受理)。
美媒:中在向拉美提供美獎學金超美。
《印度教徒報》印中+疫情2021年中印貿易1250億美元(印進口975億)對中依賴激增。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中助馬東鐵施工
泰媒:泰國將通過中老鐵路將農產品運往中國
RCEP是中國和東盟共同進步的新基礎
CNN稱:最近,從俄烏、台海、伊核、到朝鮮問題,中俄這是趁拜登病,要拜登命 (回應:CNN:俺顛倒黑白的本領有沒有嚇到你們?)
俄新社:西方“聯俄抗中”是空想
保加利亞學者Krastev《歐洲的黃昏》:阿拉伯之春以來,美歐輸出民主造成大批難民湧向歐盟。讓許多歐美人懷疑,自由民主還是不是一個好東西。
不為刀俎、即為魚肉,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稱美對中應掌握主動權(回應:典型的強盜邏輯+做賊心虛。)
700/40歐洲議員僅5.7%聲援立陶宛對抗中國,歐洲議會根本沒在討論。(回應:道義放兩邊利義擺中間。)
CNN:美日海上大秀拳頭,中陸近40軍機逼近台灣,F-35南海降落碰撞航母。
歐亞評論研究結論:中非經濟交往(2001-2018中對非投資410億美元)比美非軍事接觸(2001-2012美向非投資563億而反恐高達9萬億)更有效。
2022-01-26 09:45:47
阿楨
國際太空站將啟動除役 陸天宮太空站2031獨霸軌道 2022/02/12 中時

由5個國家與地區合作運行的國際太空站(ISS)已邁入在軌道上的第23個年頭,目前新完成的計劃預定於2031年正式除役,並設定讓它脫離軌道墜入太平洋上一處距幾個大陸最為遙遠、杳無人煙與航線的「尼莫點」(Point Nemo)上。而10年內若無新計劃的太空站升空,屆時中國天宮太空站將成為唯一在軌的太空站。
眾所周知,國際太空站雖然可以維修更新,但一些基礎結構無法置換,例如太空站模組、桁架支柱與散熱裝置等等,上個月底NASA公佈《國際太空站過渡報告》說明它除役的相關規劃,預計讓太空站運行至2030年,在2031年正式除役。而太空站上有各個國家負責維護的模組,正在進行詳細評估,如果發現不可維修的結構缺損,可能會被迫提前進行太空站除役。如果狀況良好,也不排除將除役時間往後延期。
「尼莫點」,位於南太平洋深處,南緯48°52.6’、西經123°23.6’之處的海面上。與最近的陸地點包括復活節島、皮特凱恩群島和南極洲都是最遠點,距離約2400至2688公里,是南太平洋上遠離人類活動、船舶航線及主要洋流的位置,由於缺乏洋流帶來有機物,因此生物的蹤跡極為稀少,可避免墜落殘骸的碎片造成危險。
「尼莫點」過去曾被稱為「南太平洋無人區」,也因成為太空船與軌道裝置墜落最佳位置而有「太空船墓地」之稱。1971至2016年之間,有超過263艘太空船墜落此處,其中包括由前蘇聯與俄羅斯營運、極為知名的和平號(Mir)太空站與6個聯盟號太空站,與中國的天宮1號、天宮2號太空實驗室以及天舟1號貨運飛船、日本與歐盟的載運太空船,都是任務結束後墜毀於此。
俄羅斯的和平號太空站,它自1986年開始建造,到1996年的10年間不斷擴建,因過於老舊且缺乏經費維護而決定除役,最終於2001年3月23日墜入大氣層,殘骸落入尼莫點海域。和平號除役前,其相關研究任務則由1998年升空的國際太空站所取代,俄羅斯也是參與其中的成員國,中國原有意參與此計劃,但美國表示反對,不過中國自立自強發展太空科技,天宮太空站將成為中國迎戰美國戰略競爭的重要工具。
2022-02-12 10:23:42
阿楨
民主指數榜中國名列第148 EIU分析中國挑戰 2022-02-11 德國之聲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數據,2021年只有45.7%的世界人口生活在某種形式的民主國家中,比2020年49.4%下降3.7%,是2010年以來最大下降,也是自2006年調查以來的最差的結果。
2021年只有6.4% "完全民主",前一年6.8%。37.1%獨裁,比2020年增加。近年來,專制比例不斷上升。
挪威居榜首,第二是新西蘭、瑞典、芬蘭、冰島、丹麥、愛爾蘭和台灣。德國第15位,美國第26位。西班牙由於對法官任命引發的政治爭議,在司法獨立方面的得分降低,被降級為 "有缺陷的民主",排名第24位。
中國列為 "威權政權",並以20頁的篇幅分析了中國帶來的挑戰,"過去40年的中國經濟奇跡造就了美國的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美國作為全球霸主的地位正日益受到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和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質疑。因此,一個共識出現了,即西方的民主資本主義模式面臨著來自中國的挑戰。"
和西方分析家和政府所願相反,中國並沒有因為更富有而變得更加民主。相反,它變得更不自由。2021年民主指數總分從2006年的2.97分下降到2.21分(從0到10),排在第148位(共167)。。第一,沒有自由選舉或普選,也沒有多黨制。第二,沒有自由的印刷、廣播或社會媒體,沒有言論自由,互聯網受到限制,也沒自由的工會,沒獨立的司法機構,沒有宗教寬容,經常使用酷刑。第三,產權得不到保障:2021年,國家在 "共同繁榮 "運動中對企業家進行了打壓。中國公民唯一享有的公民自由是 "基本安全",以及學習、工作和旅行的自由。中國在 "政府運作 "方面的得分最高,為4.29,美國6.43而G7平均7.55。中國官僚機構效率低高,但缺乏民主治理的問責、制衡或透明機制,得分才低。
  中國模式的挑戰
習近平的反腐敗運動、消除貧困政策和共同繁榮運動,成功遏制了新冠大流行。中國國內影響政治穩定的風險似乎很低,而領導中國共產黨和軍隊的習近平的地位似乎也很穩固。
不過, "習在位時間越長,中國政治體制面臨的風險就越大",因為他這樣做可能會刺激敵手和派系主義,並且帶來更多的政治清洗。權力的集中化也會抑制機構建設。
報告指出,本世紀全球民主狀況穩步下降的趨勢表明,如果民主要在非民主的替代方案面前佔上風,必須需要進行徹底的變革。
  回應
台灣民主就是騙!
調查怎像對民主沒信心?既然天天叫喊中國專制註定天滅,又何必杞人憂天,站一邊看好戲不就行了。
2022-02-12 10:34:49
阿楨
美最高法院兩重大裁決「挺擁槍、反墮胎」,前總統川普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影響深遠

美國最高法院上週一連做出兩項重大裁決。先是在2022-06-23以6比3裁定紐約州一項存在超過一世紀的法律違憲,此法規定民眾須證明有合法自衛需求或「正當理由」,才能獲得攜帶手槍出家門的許可。
24日美國最高法院又以以5票贊成、4票反對,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
批評者抨擊,最高法院的立論基礎互有衝突。在擁槍權方面,最高法院大法官認為各州無權限制民眾自由;但在墮胎議題上,卻又擴大各州對民眾自由的權限。
外界批評最高法院一方面同意民眾擁槍殺人,另一方面卻又限制女性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這兩大具里程碑意義的裁決引發全美譁然,共和黨陣營可謂大獲全勝,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雖然痛斥這兩項判決結果,但也因為三權分立,行政部門幾乎是無力捍衛立場,這也可以看到美國總統的大法官任命權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美國採取三權分立,行政部門不得干預司法獨立,大法官採取終身制,不受政黨輪替影響。但最高法院判決影響深遠,上述兩項裁決推翻的都是超過半世紀的裁決結果,影響的是千千萬萬一代又一代人。
得以決定大法官人選的是美國總統,大法官提名人還得經過參議院聽證會洗禮,也因此,一旦任內有大法官出缺時,時任美國總統總會使盡全力選擇自身陣營的候選人,並全力在參院護航。因為總統最多8年任期,但他所提名的大法官將能終身在最高法院影響美國法律與社會。
以現任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為例,川普(Donald Trump)短短4年任內就提名戈蘇奇(Neil Gorsuch)、卡瓦諾(Brett Kavanaugh)與巴瑞特(Amy Coney Barrett)3名大法官,讓最高法院的天秤明顯朝向保守立場傾斜,6位大法官屬於保守派,自由派僅有3人。
這3名由川普提名的大法官也確實在這兩項裁決上捍衛保守派立場,給予民眾擁槍權卻又推翻墮胎權。更有甚者,這3人才都50出頭,如無意外,未來20、30年仍能在最高法院發揮影響力。
也難怪有志在2024年捲土重來的川普,在最高法院推翻墮胎權裁決後,立即透過聲明表示:「這項歷史性裁定是『因為我履行所有承諾才可能實現』」。畢竟正是因為他在任內任命3名保守派大法官,讓美國司法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2022-07-07 05:19:35
阿楨
美獨立日假期超220人死於槍擊案 美媒悲歎無一處安全 2022-07-07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5日報導,統計資料顯示,獨立日假期期間,全美槍擊暴力事件激增,幾乎各州都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20人死亡,近570人受傷。
  報導援引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數據稱,從7月1日至4日,全美發生槍擊事件超過500起,僅有5個州沒有報告槍擊事件。
  這些槍擊慘案中,有11起屬於大規模槍擊事件。其中發生在伊利諾州海蘭派克市的一起槍擊案,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傷,受害人中包括兒童。“槍支暴力檔案”所統計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是指造成除槍手外至少4人死傷的槍擊事件。
  報導還稱,槍擊案在獨立日前後驟增,並不鮮見。2021年美國獨立日假期期間發生的槍擊案,造成180多人死亡,516人受傷。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日發文稱,發生海蘭派克市獨立日的一起大規模槍擊案,令原本喜悅的愛國巡遊活動充斥著死亡和恐懼。這起悲劇還表明了一個毛骨悚然的現實,即美國無一處安全之地,美國槍擊慘案頻發,已成發達國家中的“異類”。
  回應
美麗風景線
2022-07-08 07:36:18
阿楨
〈美國2022選舉〉〈美中貿易/科技/外交戰〉相關新聞資料

 川普2021/02/13躲過歷史性二次彈劾 57:43參議院投票未達2/3門檻
 2022美國選舉:眾議院共和黨明顯領先,參議院勢均力敵,拜登跛腳 2022-11-10 BBC
 美國選舉評論:拜登大贏、民主黨小輸、共和黨小贏、川普大傷 2022-11-17 陳奕帆
 中共二十大2022-10-23閉幕:李克強等5大財經首長失勢(團派「被團滅」胡錦濤「被離場」),象徵習時代來臨,領導層習家軍包辦,溫和派經濟金融政策將變。20大後對台與美路線轉趨強硬。20大後習近平拚外交:202211月東協峰會、G20峰會、APEC峰會、12月沙國…., 習外交出擊完勝拜登。
 2022大選21縣市長,國民黨13、民進黨5、民眾黨1、無黨2,民進黨掀戰犯風暴:路透/中評...社/學者:蔡「抗中保台」挫敗(回應:國民黨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創造台積電,民進黨説愛台,賣給美國「美積電」。)
 外交開戰!金融時報2021-02-06美對陸「圍堵」策略不可行:中國是遠比前蘇聯更強力的對手且經濟雄厚,多數國家不願單選美而放棄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不應與美國拉幫結派對付中國.習近平02-09主持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中超美成歐盟最大交易夥伴.
 中美2021.03.18-19「2+2」高層戰略對話針鋒相對。拜習峰會2021-11-15前夕...拜登簽安全設備法擴大封殺華為和中興等產品! 遭美抵制華為2021年營收下降28.6%,獲利卻成長75.9%。 中國半導體自給自足打破美韓垄斷,2022年一季度進口同比減少9.6%。中晶片2022年出口激增對韓轉順差。中芯突破美國EUV制裁,成功製造付運7納米晶片。英特爾2022年第二季度營收和利潤同比下降22%和109%創近23年最大跌幅,要靠2800億美元晶片法案/美台日韓「晶片四方聯盟」(Chip 4)扳回一城?全球半導體市值前百強中企數量42家居冠 近逼Chip 4聯盟48家。 晶片過剩風暴來襲,台積電狀況危急,鼓勵員工多休假10/25股價重挫4.13%收在371元市值摜破10兆元創新低(01/17股價688元/17.76兆)(回應:台9月無薪假增千人)
2022-11-28 08:39:19
阿楨
絕無僅有的“美國病”:30餘年超百萬人死於槍擊事件

  美聯社2022-11-29《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報告,美國2021的槍支致死率達到了近30年來的最高水準。1990年至2021年,美國超過100萬人死於槍擊。
  2019 至2021年,美國持槍自殺率上升10%,非持槍自殺率下降8%;持槍殺人率上升45%,而非持槍殺人率上升6%。
  女性、少數族裔、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最受傷。
  控槍仍阻力重重
  2022年一季度,美國槍支銷量同比增長18%,全美保有槍支早已超過4億支,美國持槍率全球排名第一。
  高持槍率疊加日益加劇的社會問題,美國槍支暴力問題難解。近年美國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擴大,社會分裂嚴重,邊緣群體很容易走向極端並最終訴諸暴力。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喬納森•傑伊對CNN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人們感到不安全因素增加,促使美國人認為他們需要攜帶武器保護自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政策顧問阿裡•大衛斯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會孤立加劇,社會服務和支援減少,這些都是美國槍支暴力的風險因素,給美國社會最脆弱的群體帶來了不成比例的負擔。
  美國國內反對擁槍的聲音此起彼伏,然而多年來美國在控槍問題上依然難有實質性進展。美國槍支製造、買賣和使用已形成龐大產業鏈,涉及龐大利益,代表這些利益的十餘個組織早已滲透到美國政治生活方方面面。美國國會、政府和法院在控槍問題上均難有作為。
2022-12-02 09:09:40
阿楨
古代朝貢體系會在中國現代出現嗎? 2023/01/18
  回應
 美國就是實際的朝貢體系,而且比朝貢體系更黑,中國朝貢體系只是形式上不平等,但是你除了稱臣之外,其他經濟上是賺的,中國不會干預你內政和誰當國王,美國是不僅經濟剝削,還嚴重干涉內政,控制媒體和核心的技術管道和產業。
 你說的這個不是朝貢體系,是奴隸體系或者說黑社會體系。朝貢體系是雙方自願的。

失敗的顏色革命 2023/01/18 文大教授周陽山

2023-01-08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的支持者闖入巴西利亞的國會大樓,不是一次失敗的顏色革命?顏色革命指的是美歐國家以普世價值與國家利益為名,運用示威、抗議及暴動等手段,顛覆在地政權,輸出革命經驗,並實現「美國優先」與「西方優越論」的價值。2023-01-08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的支持者闖入巴西利亞的國會大樓,無疑是一次失敗的政變,也可說是流產的革命。

顏色革命_百度百科

顏色革命是指21世紀初期,美國在前蘇聯和中東北非地區發生的以顏色命名,以和平的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更迭運動。

顏色革命- 維琪百科
相關條目
美國參與的政權更迭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民主促進
輸出革命
世界革命
2023-01-19 09:06:45
阿楨
西方制度先進的十大證明 2021-08-08

兩岸民主們認定的先進制度;
1,發展速度不能太快,最好在1--3%,偶有負增長最好,達到9%不好。
2,感染越多越得民心;美國感染3100萬,死亡61萬,但美有民主,制度先進,川普民調還是增長,這就是得民心,眾望所歸。
3,負債多很牛比;美國負債27萬億美元,占GDP的118%,日本負債1066萬億日元,占GDP的245%,台負債14.5萬億台幣,占GDP的106%,但它們都是有錢的,誰負債多誰牛比,是大爺,制度當然先進。
4,領救濟的窮人多,且不養老人;美有4700萬領救濟的窮人,日年餓死2000多失業窮人,台半數窮人還年年餓死凍死人。疫情起,美歐放棄65歲以上老人,遵循了自由民主的精神和自然法則。
5,必須人人持槍,天天清理垃圾;美總統:好人必須持槍,只有如此才能震懾犯罪。校園有槍暴,老師必須持槍才能震住學生暴徒。如此,民主國將現師生互射奇觀。年槍殺3.6萬人,年街頭末經審判雞斃千人正體現民主制的優越性,這是自由的體現。
6,合法貪腐;民主制的兩大優勢;1)把腐敗合法化,只要當選上位可合法的貪,如某總統全家都有公職,不領工薪但靠權力尋租,一樣大撈特撈。2) 只能貪一兩屆,就換人,保證利益能所有富人均沾。
7,貧富差要大,決不搞平均主義;美報告:美最富的1%財閥富豪佔有全美財富的85%.而國會報告顯示:40%的美國人無400美元的存款。所以,才會有99%窮屁民對1%富豪的抗議。
8,稅要大,要達到萬稅;美國各種稅多如牛毛,房產稅年年刮屁民,30年後,房產稅必須達到當初屁民的購房款。40%的遺產稅必須保證屁民的遺產國家能分到一半。
9,疫情起,有錢就自保,無錢,這就是人生。病毒檢測和治療,有錢可得治療,無錢,這就是人生。
10,必須土地私有;只有土地私有,土地歸地主所有才能顯民主的優越,至於國家建設需征地,地主漫天要價致成本超高阻礙國家建設問題,這是民主自由制度尊重屁民的表現。
這就是兩岸民主輪認定的先進制度,因為他是“民主”的!民主就先進,毋庸置疑。
2023-02-08 08:07:37
1
陸《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 指責粗暴干涉別國內政 2023/02/20 中時

大陸官方今天(20日)發布《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指責美國濫用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霸權地位,粗暴干涉別國內政,大搞顛覆滲透,動輒發動戰爭,貽害國際社會。
報告指責美國,長期打著所謂民主和人權旗號,企圖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塑造其他國家和世界秩序。美國的歷史充斥著暴力和擴張,美國軍事霸權釀成人道慘劇,美國經濟金融霸權淪為地緣政治武器,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大搞壟斷打壓、技術封鎖,遏阻其他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
報告斥責美國慣於打著民主、自由、人權的幌子,發動顏色革命,挑唆地區爭端,甚至直接發動戰爭。美國固守冷戰思維,大搞集團政治,挑動對立對抗。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強推單邊制裁。美國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則廢,打著「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旗號,謀著維護自身「家法幫規」的私利。
報告指出,美國利用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智慧財產權上的弱勢地位和在相關領域制度上的空缺實施壟斷,攫取高額壟斷利潤。20世紀80年代,美國為打擊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逼迫日本簽訂《美日半導體協定》,導致日本半導體企業幾乎完全退出全球競爭,市占率由50%跌至10%。同時,在美國政府扶持下,大量美國半導體企業趁機搶占市場。
報告還指出,美國將科技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動用國家力量打壓和制裁中國華為公司。美國還炮製各種藉口,圍追打壓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高科技企業,已將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各種制裁清單。
報告稱,美國還對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高端技術實施管控,強化出口管制,嚴格投資審查,打壓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APP,遊說荷蘭和日本限制對中國晶片和相關設備與技術出口。
報告指責美國,對中國科技人才政策採取雙重標準。2018年6月以來,針對部分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縮短了簽證有效期限,對在美華人學者開展大規模調查,排擠、打壓華人科研群體。
報告說,美國打造「晶片聯盟」、「清潔網路」等科技「小圈子」,給高科技打上民主、人權的標籤,將技術問題政治化、意識形態化,為對他國實施技術封鎖尋找藉口。同時,美國濫用科技霸權大搞網絡攻擊和監聽竊密。從競爭對手到盟友,均在監聽範圍之內。
《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報告全文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0004005-260409
2023-02-21 08:37:16
阿楨
驚人!陸巨大蚌殼入侵美遭滅族 2019/12/04 中時

一般人對貝類、蚌殼的印象應該多停留在10元硬幣大小的蛤蠣或是體型更大一點的扇貝,牠們肉質鮮甜肥美,是餐桌上的佳餚。不過有見過餐盤大小、甚至是足球般大的巨型蚌殼嗎?美國紐澤西州一個池塘最近遭巨大中國蚌入侵,嚴重影響池塘生態,當地官員已經祭出整治措施,誅殺全族。
科學新聞網站Phys.org報導,美國紐澤西州亨特敦郡(Hunterdon County)一處池塘近年遭巨型中國蚌類(Chinese pond mussels)入侵。紐澤西保育基金會(New Jersey Conservation Foundation)主席狄維托(Emile DeVito)表示,基金會2007年買下這座魚塭,將它改造成開放式池塘,不料3年後開始出現中國蚌,讓他們警訊大作。
狄維托說,這些巨型蚌殼變成了「巨大的生態夢魘」。他們的體型和食量很快就壓過當地原生物種,搶奪食物、佔據棲地,不像大家熟悉的餐盤上的蚌殼大小,這些貽貝最大可以長到足球般大,間接導致當地原生貝類被消滅,改變河床物種組成。
報導指出,這些中國貽貝最初是透過附著在亞洲鯉魚身上的幼苗,一同運抵當地養殖場,隨後幼苗迅速繁衍,如今長到足球般大。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表示,這是北美第一起遭中國蚌侵略的案例,先前包括捷克、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都已經發生中國蚌侵略慘案。
為避免池塘慘遭破壞、進而影響到河川生態,美國魚類暨野生動物管理局已聯手當地保育團體祭出整治措施。他們首先降低池塘水位,藉此殺死池中所有魚類,避免牠們夾帶中國貽貝幼苗遊到其他水域;其次,官員將可殺死蚌類在內等軟體動物的銅基除藻類藥劑施打在池底泥土,整治工作便大致完成。聯邦官員Beth Freiday高興宣佈,官員非常有信心所有中國貽貝都被誅殺完畢,不過他們明年春夏還得進行DNA鑑定,以做最後確認。
  回應
台灣澄清湖(大貝湖)有很多這種蚌.也沒影響台灣生態.主要白猿不吃帶刺的魚肉-所以肥美的鯉魚成為白種人的夢饜.
美洲的生物就沒有入侵其他地區的?
我就想起當年五月花船
2023-03-02 07:53:17
阿楨
德州獨立了? 自行封鎖邊境、阻礙聯邦政府救溺水移民 拜登要求最高院干預 2024年1月18日

美墨邊境近日出現人道爭議事件。 12 日晚間,一名婦女及兒童在嘗試渡河跨越美墨邊境時不幸溺斃。美國邊境巡邏隊指出,當時他們欲向溺水 3 人提供協助,但卻遭到德克薩斯州國民兵阻止。事件引來大量批評聲音,消息指,拜登政府已要求德州政府停止封鎖德州美墨邊境地帶,並要求最高法院作出干預。
  相關新聞
德州又鬧大!美國會爆發內戰嗎? 2024-01-29 貝吉塔

德克薩斯獨立運動-維基百科

德克薩斯獨立運動(英語:Texas secession movements,又名:Texas independence movement,簡稱:Texit)[1][2]是部分德克薩斯人因為不滿美國政府體制,而欲脫離美國獨立的運動。雖然德州人的「德州思想」很強烈,但是「德州思想」亦是「美國愛國主義」重要構成,因此這項運動在德州民眾的支持度並不高。
德克薩斯獨立運動的支持者認為,德州是1845年受到美國強迫而合併,因此不予以承認,並於1995年12月成立了自己的「德克薩斯共和國」,並制定憲法,規定凡是在德克薩斯州居住滿6個月的人即為德克薩斯公民,號召每年7月4日參加公民投票,以要求脫離美國獨立,不過目前尚未受到任何一個國家承認。該組織發布的雜誌《德克薩斯月刊》宣稱,經調查有75%的德克薩斯人贊成獨立,但是一般德州住民並不相信此一數據。
部分歷史學家宣稱,1836年德克薩斯革命的領導人傾向與美國合併,並認為目前最有可能希望德克薩斯從美國獨立的應該是墨西哥裔人,但居住在德克薩斯的墨西哥裔美國人可能更願意留在美國而不是回歸墨西哥。不過2009年奧斯丁市長宣布由於警力不足,取消3月2日例行的慶祝德克薩斯獨立日遊行,引起許多人不滿,有相當一批人集結抗議,揮舞的是墨西哥國旗。
2024-01-30 03:25: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