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8-10 09:45:02| 人氣5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執行生活美學的三島談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我而言,我不認為世界比堆積木更複雜;不久後,我必須投身於其中的那個所謂的『社會』,也不會比童話故事的世界更光怪陸離。」 --三島由紀夫

生時麗如夏花,死亦美如秋葉--這也是三島說的。

扣掉歷史文化背景的因素,三島由紀夫在我心裡可以和拜倫(Byron)和王爾德(Oscar Wilde)擺在一起秤斤兩重,不管他們眼中的美學價值為何,生命實踐信仰,拼湊了巨大的人形獸圖像,如豔麗變形蟲條紋發漲後擠在一個方框框裡頭的壯大啊,這可是我衷心的讚美呢!

三島說:「平民生活這個詞,包含中產階級浪漫主義中的夢想,充滿小孤獨與小理想這樣的垃圾。我覺得它就是如此,所以絕不把它納入我的小說之中。」而拜倫在上議院為工人請命,跑去希臘當英雄,看來是貼近所謂的平民具有"中產階級浪漫主義中的夢想"的,但他貴族出身,華麗的服飾和俊美的臉蛋還要努力地瘦身減肥王爾德更不用講了,他受到母親的影響,相信自己的血液他人不凡,道林.格雷的畫像一書和三島由紀夫那假面的告白有更為相似之處:讚揚年輕的肉體,對死亡的高度嚮往和對年老的終極厭惡...

此等信條不只躍然紙上,後來也變成活著的重要依據。

對年輕敏感的心靈而言,這是多麼引人入勝,幻想自己滿了十八歲就會死去的高中時期就迷戀三島由紀夫的作品,上了大學老師似乎覺得拜倫和王爾德沒有Spenser和T.S. Eliot重要,但因為還是年輕又敏感,對比較浮誇的兩人接受度大大提高,現在還是年輕又敏感(嘿嘿),所以還是喜歡,不過被寫作和閱讀拉扯地比較世故了,雖然我一直很討厭Spenser,但是T.S. Eliot在我心中是一等一的大詩人,Jamesjoyce是令我著魔的大師,然後,莎士比亞是偉大的文學來源。

三島在我年輕時也全面性的哺育過我,我記得同學說過在52路公車上看到我手上抱一本"女神"在看,就覺得和我距離遙遠我難以令人瞭解,(她不知道我也借倪匡,那時候也看溫瑞安,金庸竟然因為我"拒絕媚俗"這種無聊的理由上了大學才看),不過那加深了我的孤獨感,我總覺得過了十八歲我一定會變老變不美,(其實真格的,現在比以前長的好太多了,不過也老了很多)在長安東路上的名校裡頭孤獨地愛戀著留級的同班學姐,去公車上認識的成功男生家裡打電動,和五專男生談了段很難有著力點的初戀...

也許我沒有天皇可以相信,所以我在天皇拒絕神化以後不會想死,但搖滾樂名人的紛紛早么還是變成一個可怕的長在我背上的夢境,我擺脫不掉那些亡魂的牽引啊,Jimi Hendrix,Janis Joplin,Jim Morrison,Kurt Cobain,Jeff Buckly甚至是張雨生...常常在我耳邊低唱:"我們都早死了呢!"

不過後來想想自己至少要撐到比貓晚死,也應該比爸爸媽媽晚死(我十五歲以前曾屢屢向媽媽表示我應該早死,因為我不想承受失去雙親的痛,光是想像就讓我從小到大常常失眠,不過媽媽哭了,發著抖打我,她幾乎從不打我的)

也許等我和這世界的根連結更深,等我子孫成群要闔上眼睛走那段未知的旅程時候,我才會又想到:啊,年輕時候的我一直希望是早死的!

真是荒唐,好笑,又好玩呢

台長: Sophiya
人氣(5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