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7 18:12:07| 人氣1,8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留著愛》- 只是留著愛而已

留著愛

藝術節另一個老掉牙的故事,縱然也是多媒體演出,卻是完全另一種表現。看到在場觀眾不時抹淚,便知道這種有情人被時間沖刷,是選擇也好,是錯過也罷,在彼此有緣無份的悲傷光年下,感情卻沒有淡去。可見歷久常新的愛情小品故事,是有多大的魔力。故事老套,情懷卻在,正是我們這些活得太快的城市人所需的一杯清熱茶。《留著愛》,確實留住一份小小的思念情懷,然而除此之外,似乎沒有其他可留下。在聲色演舞配合不足的情況下,沒法讓那份一點點感動擴大,難以讓我回味。

倘若「留著愛」是指縱然時變地變世界變, 人的愛也能留住而不變,那我看不出那時地事的變化,和人情與時代之間的角力。不少評者說要在匆匆兩個多小時交代六十年的歷史實在太難,我不以為然。這不是正劇,不必處處交代,也不是電視劇集,可讓人追看下去。如同”Yuyu Mimi”一樣,幾片葉,一朵雪,已是秋去冬來,然而《留》卻沒多如此抓著時代的意象。雖然也有交代石峡尾大火,颱風溫黛等事,但卻不深刻,只是一個人出來大叫火燭,之後又是一個人出來大叫颱風來了,加上個我還要猜那是石峡尾或是雞嶛大火,似乎不太具象徵義。其他的也是借細蘇或其他閒角特意走出來說說某年某月某年代的重大事件便算,也未能使人深刻,也和以意象來表現情感的部份不協調。

我明白許樹寧慣用以近似音樂特輯(MTV)那種意象式的處理方法,例如那表達小光在美國與英文老師一起走出花園,象徵她心境開朗了一點,滿有意思。然而在這種在意象與意象之間,加插這不倫不類的時代交代,便破壞了整體的連結性,阻礙表達感覺的流暢性,同時也使不大了解香港歷史的觀眾摸不著頭腦。

更何況,很多事件也沒交代,這裡的「沒交代」不是指要完全以對白點明,也不是要故事完整交代清楚,而是沒有讓觀眾明白。起初阿貴不是對晃生說「一會向你介紹舅父,讓他給你工作」,但為何一見舅父之後又對晃生說再見?之後又再回來交代晃生找舅父?導演以小光父親說句「我們去澳門」交代他們去澳門,然而又沒有補一句「我們回香港」而交代他們回來,而是神不知鬼不覺的回到香港。看到「工廠妹」那一場,我還以為小光要每天乘船來港打工呢。既然佈景是虛,手法是玄,但又要交代時地,何不清清楚楚點明?另外,為何小光的家被燒,之後又可以回家,甚至打電話?晃生入院,小光來探望,他硬到去醫院大門前買砵仔糕,回來時竟發現她已走。既然晃生一直在門外,何以不知小光離去?當然我們可以用其他解釋將之合理化,甚至又是說這是劇場的空間處理而已,然而要觀眾多想一重,為此而合理化,那何以投入那意象式的表現手法,何以抓住那份細碎的「留著愛」?

演員方面,高皓正(晃生)表現平平,而且沒有抓住不同時代的人的感覺,而只是自顧自的情感發泄,縱然尚可,但只可說是完成任務而已。廖雋嘉(小光)更可能沒多發揮機會,只淪為花瓶,不知為何出台,又不知為何走回去,看得出她未抓緊每個動作每句對白,為何在此?為何停留?為何「缺席」?一切在她身上也找不到,純是表現導演走位而已,沒多血肉。丁紅恃著角色感情波動很大,卻有點過火,那種對愛情的主動積極,也太積極,只是自顧表現,未突出與小光的被動或被際遇玩弄的對比(當然也可說因為他們沒多對手戲吧)。如此反而讓阿貴這種小男人角色突出起來,不過發揮不多。至於被受讚賞的細蘇,那些演盡不少角色的活力與生鬼對白,縱然惹笑,但誇張而為搞笑而搞笑的橋段,卻和整個氣氛格格不入,演出與對白沒有時代感之餘,讓時態更模糊,令事件變得低俗。各演員如同各自各做戲,沒有交代,也沒為一個事一個情而互相襯托,也沒有為「留著愛」而舖排。

舞員之中,有一個外國舞者,說實她的舞蹈不俗,表現也精彩。然而也是一個敗筆。我可以理解她在三四十年代的出現,交代了當時的華洋集會的情況,也明白她在美國作一教師的意義。然而為何其他戰亂時期,颱風季節也出來當個平民?誠然我們也可以香港一直也有外國人也不為奇來解說。那究竟這個演出是以時態還是意象來主導?是時態的話,又要觀眾多為她合理下去;是意象的話,那她又有何象徵義?更何況在一眾舞員為表現一種情感而舞動時,卻在眾多的黑髮出了個金髮,只會把觀眾的注意力稍有偏向這位「另類」,以致失去意識表達的效果。

歌唱音樂仍是金培達一手設計。縱然各界對此讚不絕口(即使那些狠批導演的人也是),但我真的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不過是水過鴨背,流水漲式的唱了奏了就算。我不大懂音律,問及一些行内行外的音樂朋友,才理清問題所在。先不說那些不合文法的歌詞,聽了那些音樂,真的沒有留下什麼回憶,看後即時也哼不上一兩句。朋友說這是旋律不好的問題,以致聽眾難以記在心中。加上表現手法過於誇張,明明是一首訴說兩人感情的歌,卻全體人員走出來大合唱。其實很多時也是這樣,我摸不明白為何經常大合唱,然而劇情乃至心情也未到那個階段。很記得以前一套音樂劇《遇上1941的女孩》,即使是十年前的節目,音樂也仍在腦中徘徊。那時只有在戰時及最後才有大合唱,以表達人在逆境中火旺的生命力。然而《留》的合唱想要表達什麼?這樣似是為了可讓觀眾多留意歌曲而作的低手。

縱然故事、表達手法、演員,甚至音樂也不調,始終也有值得一讚的地方。很喜歡那幕這邊英文老師教小光英語,那邊眾人堆起花路的畫面,沒多突兀的時代不協調,也沒有亂來的笑話,一切感情也收在光影之中,在演員簡單的出入台位表現出的美意。我覺得這一幕仍有一點許氏從前的餘光。最後一段二人在尖沙咀海旁再遇,也挺浪漫,晃生一句「只差一點,只是差一點點,就可以一起倒數」,小光回應現在一起就夠,讓萬千觀眾感動。時光為他們凝住,二人留住一切美好回憶,留著愛。

佈景也值得一提,那種看似簡單的「門」,其實是集傳統與超現實風格於一身,表現了時代流逝的意念,同時也表達超越時代的感覺。那個分割成多份的大鐘也很華麗,卻不失時代及舞台感。朋友說上面那些不規律的數字其實有意思,是交代了二人相遇的每個年份,如46、67、07等,我沒多留意,但朋友似乎又對,真的很精緻。

其實,這套劇還鬧出编劇與導演之間的紛爭,在其他地方可見,我不想評價誰是誰非。我只以觀眾的角度來看戲,能看到的也只是戲,我不認為現在才說劇本與演出不同,會改變觀眾對劇的觀感。我只能從戲看到導演想得不周,沒好好協調各部份;編劇沒做好本份,沒讓自已想出來的完美架構放在台上;音樂沒好好與畫面調和;演員沒盡心交流。整體而言,只能說:繁花似錦,卻雜亂無章。當然,支持者可以說這是一種嘗試,導演可以說他可以想得更好,編劇可以說因為導演出賣了他,演員音樂可以說因為時間太趕,然而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個戲。我始終堅持,觀眾是冷酷的,就結果論而言,這不是個完滿的演出。很認同何應豐一句話:「戲做得好是應份的」,我期盼將來有更多這樣對演出有要求,對完美有一份執著的表現者及觀眾。

台長: 肥力 felixism
人氣(1,8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