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03 21:09:57| 人氣3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舞台劇《猥褻-三審王爾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舞台劇《猥褻-三審王爾德》,好看。
我只是因為王爾德而看這部舞台劇,不是因為愛看舞台劇,不是因為劇團或演員,也不是因為同性戀,純粹因為王爾德。
知道王爾德當然是因為快樂王子,雖然我已經不記得是幾時及如何開始喜歡這個童話故事了。我也想不起之後是何時知道,王爾德「被認為」是同性戀平權運動的先驅。也許是因為某次看到狂大叔某篇專訪扯上王爾德,一查之下就有了這個發現。(也因此讓我「標籤」了狂叔叔...)但我不肯定在此之前知不知道這件事……

舞台劇看得不多,對制作編排等不太熟悉,只懂說除了開始時我還未進入狀態外都沒有悶場。跟我以前看的舞台劇不同,沒太多人物對話場面或布景變換,但利用不同層次的插入方式,包括各種文章詩詞回憶錄、審判陳詞、報章評論、內心對白等等,表現主要人物的觀點理念、當時相關人仕對事件的評論,及各方輿論的批判。在繁瑣細碎的真實材料中,拼湊成一齣「充滿衝突張力的劇作」。

關於王爾德的生平,其實我之前沒有多暸解,只知道他是有名的作家,因為被控雞姦罪曾入獄。看了這齣劇,對他的才氣橫溢、他的狂妄自傲、他的唯美主義才有更深認識。這完全是一個天才藝術家的典形。(我想到另一位是莫札特,似乎都沒有好下場- -)在觀看舞台劇的同時,腦中會不停引發不同的思考,從王爾德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聯想到現今香港、中国甚至全世界,貴族們所謂的虛偽道德高尚操守的反感,何謂王爾德所堅持的唯美哲學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對王爾德同性戀者的身份的疑惑。

在王爾德的時代,還沒有「同性戀」這一個名詞,到底他算不算是一個「同性戀」者呢?王爾德追求的是唯美主義,劇中多次提到古希臘的哲學,在「古希臘盛行成年男子與少年間的同性愛情」,在他心中,他愛上俊美的少年,只是對美的追求,在古希臘也許是風雅的事。但在維多利亞時代,這種對美的追求,成為一種罪行,王爾德不認為自己有罪,但世俗規範卻將他定罪。而他本人亦被標籤成「同性戀」平權運動的先鋒,但對他來說,他追求的只是唯美主義吧?

實際上,在當时的英國,會與美少年上床的貴族,相信絕對不會只有王爾德一人,其他貴族文士滿口道德,比王爾德更污穢更不堪的大有人在。也許是他持才傲物,及他的作品中表現對階層不平的尖辣諷刺,王爾德被「擺上台」。

那些出庭指證王爾德雞姦的少年……都20幾歲還算少年嗎?王爾德付錢送禮物「追求」這些人,他們收了錢收了禮物,你情我願上床,其實他們跟妓女差不多。一個年青力壯的20幾歲青年,會讓一個40歲的男人逼上床而不能反抗?如果同性戀是罪,為什麼這些青年又無罪?只有王爾德被捕入獄,還被這些少年指控?
這次的審訊,與其是同性戀平權,或許更像是一場政治審判吧!

王爾德事件的其中一個被討論的議題,是道德與藝術的衝突。當時社會普遍認為藝術作品應該是道德的載體,具備教化萬民的責任,而王爾德正正是打破這種規範,他是完全浪漫唯美主義的追隨者,是主流的反叛者,亦正因此他被狠狠送進監獄。而這種美學主義,應該就是現今所指的耽美吧?所謂美的極致,無視所有道德規範、戒律,全面的解放與自由,這種解放是思想性的。這種浪漫主義的影響不僅在文學藝術、音樂舞蹈,還在思想哲學方面,這難免讓那些衛道之士憂心忡忡。這些人都認為古希臘擁有燦爛的藝術文明的同時,人們的生活也極其奢侈靡爛、道德淪喪,因此提出是「精神文明的崩潰導致古希臘文化的滅亡」。不過對於這一討論,站在那一邊都是極端,兩邊都不站又變了「騎牆」,無論如何都無法有定論,還是算吧!

王爾德的結局是悲慘的,無論後世如何評介,他始終在公眾的謾罵中被判入獄,過了兩年痛苦的牢獄生活。他的家庭、事業與人生毀於一旦,妻子兒子改姓離開,朋友大多避之為恐不及,出獄後離開英國,三年後在法國帶著貧困淒涼離開人世,死時只有兩個朋友和旅館侍應在身邊。「面對外表高貴優雅,實則極度壓抑的偽善社會,終究還是脆弱無力,不堪一擊」。

又來說說《快樂王子》,這是一篇純真、充滿美善的故事。快樂王子奉獻了自己寶石做成的雙眼及身上的金箔,去幫助城裡的窮人,不求回報,而協助他的小燕子被感動,一直陪在他身邊,沒有隨同伴到南方過冬,最終凍死在他身邊,快樂王子在燕子死後,心也破碎了。城裡的人將燕子屍體丟了,將快樂王子的雕像推倒燒掉,把燒剩的破碎鉛造的心掉了。但快樂王子的結局,是上帝要天使把城裡最珍貴的兩樣東西拿來,於是天使便將快樂王子的鉛心與死去的燕子帶到上帝面前,讓他們在天堂過著快樂的生活。

最後終於幸福愉快地生活下去……顯然是童話故事的結局。

《快樂王子》是在1888年出版,當年王爾德34歲,在文壇開始嶄露頭角,正是如日中天,充滿自信又自傲的時候,他立志透過文章表達對美善的追求,為藝術而藝術。之後數年,他的戲劇作品更是大受歡迎,有一段時期,倫敦的舞台上同時上演著他的三部作品。

這個時候,他會寫出:

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原文: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這句話讓我想到《歌聲魅影》的那句:「即使身處地獄,仍然嚮往天堂」。

在無邊的黑暗之中,人仍然帶著一點的希望,即使只是一點點,但仍然渴求光明的未來,仍然相信美善光明最終是人類的終點。

不過,王爾德最終被判有罪,在監獄服了兩年苦役,身敗名裂。也許該如他的另一篇散文詩《裁判所》(The House of Judgment 1893)所寫:

上帝用一種平穩的聲音,宣判人的罪行,要把人送到地獄:

    「你不能。」
    上帝對人說:「為什麼我不能送你到地獄,又有什麼理由?」
    「因為我一直就住在地獄裡面,」人回答道。
    裁判所裡寂靜無聲。

  上帝繼續開口,他要把人送到天堂,但人還是喊著你不能,上帝問他為什麼?

    因為不論在什麼時候,不論在什麼地方,
    我絕對想像不出天堂來。

台長: 花非花
人氣(3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聲色犬馬 |
此分類上一篇:音樂劇--《CAT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