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8 16:50:48| 人氣814| 回應18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迪婭的孩子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一:俄羅斯作家柳德米拉.烏里茨卡婭(Ludmila Ulitskaya)。(我一直很喜歡柳德米拉這個名字,有古意。)




<柳德米拉.烏里茨卡婭,與美迪婭的孩子們>


2007年台北國際書展的主題之一,跟著流行幾年的服裝時尚跑出個俄羅斯。大塊文化出版了柳德米拉.烏里茨卡婭(Ludmila Ulitskaya)的《索涅奇卡》 (Sonechka, 1992)。

我第一個反應是問熟識的編輯:「七年前我就跟你們推薦她,你們不要,現在又怎麼啦?」

答案是,為了配合書展嘛,所以選了這本小書。

不過昨天我赫然發現,今年三月大塊文化居然又出了她的《您忠實的舒里克》。嗯,我猜前一本應景的「小書」賣得還是不錯嘛。畢竟2008年初他們又出了一本插圖小書,《包心菜奇蹟》。


圖二:《美迪婭的孩子們》原文書影。



我第一次讀烏里茨卡婭,是在1999年。當時大陸的昆侖出版社有一套「新俄羅斯文學叢書」,我差不多都買來看了。其中烏里茨卡婭的《美迪婭的孩子們》(1996),最讓我喜愛。

美迪婭是一位居住在黑海邊的希臘裔婦人,執業護士,她的丈夫是一位猶太醫生,她的孩子們是她的弟妹、妹妹的子女、妹妹的孫輩,甚至直到丈夫去世之後,她才從遺物中得知,自己的一個外甥女其實是丈夫與妹妹的孩子。時代從1920到1980年代,從黑海、高加索到莫斯科,這個大家族裡有希臘人、猶太人、俄羅斯人,職業與背景從鄉下醫護人員,到莫斯科與彼得保的知識份子、雜技演員、黨政高官,甚至最後還有希臘正教會的修士。美迪婭是這一切的永恆,她的孩子們永遠會在夏天來到她的小屋,知道她永遠在這裏。


圖三:《索涅奇卡》原文書影。


《索涅奇卡》(1992)是烏里茨卡婭第一篇聲名大噪的中篇小說。昆侖出版社將它與《美迪婭的孩子們》收在一本書裡,所以我同時讀到這兩篇作品。可能正是因為如此,相較之下,《索涅奇卡》不那麼讓我感到有趣。它的背景主要在莫斯科,人物則是(準)知識份子與藝術創作人士。情節線簡單,沒那麼多讓外國讀者搞不清的地理歷史與族群,而且人物的肉體關係比較頻繁而隨意,可能讓好奇的外國讀者更過癮。難怪大塊文化選擇出版《索涅奇卡》,而英文版至今也是《美迪婭的孩子們》比較默默無聞。

圖四:《The Funeral Party》英譯本書影。



在這兩篇之後,幾年之間我找不到其他的作品翻譯,只有英文版的《The Funeral Party》,俄文書名直譯是「快樂的葬禮」。人物是幾個移居紐約市的蘇聯知識份子,時間是蘇聯解體前夕,事實上,小說的結尾正好發生在蘇聯解體當時。

這也是一篇好作品。不過我看完之後,並沒有重看幾次。我的感覺是,歐美的知識份子大概會對它最感興趣。果然,昨天我上網找資料的時候,發現這篇小說已經由美國拍成了電影,在2007還是08年上映了。

圖五:《您忠實的舒里克》原文版書影。


《您忠實的舒里克》,我是在2007年初讀到簡體中譯本,根據的原文是2004年發表在《新世界》雜誌上的版本。但是2005年俄文單行本出版的時候,烏里茨卡婭做了很多修改,長度也變長了,我想這個新版本是現在大塊文化中譯本所依據的。

這篇小說,以我目前看到的舊版本,我覺得有點沒意思。沒錯,作者寫出了她想表現的主題:一個「天賦異稟」而善良的男人如何受到許多女人的利用,並且在描寫的過程中,作者表現了蘇聯社會的形形色色,這篇小說也的確在俄羅斯引起很大的讀者迴響,但是對外國讀者而言,它似乎是一本獵奇式的風月大觀,香豔刺激。作者對於她筆下的人物,並沒有多少同情或是愛,這是與之前作品最大的不同。


圖六:《The Funeral Party》原文版書影。


到目前為止我看到的中文及英文簡介,都用一些諸如「女性主義」、「女性文學」等詞彙來定位烏里茨卡婭。我的看法完全不同。對於有興趣閱讀烏里茨卡婭的讀者們,我希望提醒兩點:一、她是猶太人,而且是俄羅斯的猶太人,承受了俄羅斯猶太人、尤其是知識份子的苦難與敏感。二、她是蘇維埃人,繼承蘇維埃多族共和的理想,她是真正的世界公民。


圖七:《包心菜奇蹟》繁體中文版書影。



今年(2008)春節前,我妹抱了一堆書回家的時候,跟我說:「這本書還挺有趣!」我一看,作者正是烏里茨卡婭,書名是《包心菜奇蹟》。我不知道原書名是什麼。前幾天我在家裡才把這本小書翻了一遍。每一篇小故事的主角都是兒童,而那種抓住一個時刻的描寫完全是我知道的烏里茨卡婭。她的作品裡經常有這種神奇的時刻、神奇的際遇,這些小故事就像是從她的長篇裡截出來的一樣。

第一篇裡,二戰期間,或是戰爭剛結束,一對小姐妹,杜霞與奧莉卡是戰爭孤兒,投靠住在鄉下、脾氣乖戾的姨婆。十一月的某天,該是醃白菜的時候了(我喜歡用「白菜」,不知怎麼「包心菜」對我而言聽起來太洋了),姨婆讓她們拿著一張十盧布的票子去售貨亭,排隊等著白菜車來到。小姐妹倆穿著橡膠鞋,在冷風裡,凍冰了的土地上站得兩腳僵冷。

「該穿氈靴來的。」姊姊說。

「可是貓咪正在氈靴裡睡覺呀。」妹妹提醒。

我讀到這裏不禁莞爾。



圖八:Valenki,氈靴防寒防水,又不怕滑,正好適合俄羅斯的冷天。不過老奶奶的氈靴呀,愛美的姑娘們才不肯穿出門!(故事裡的小姐妹沒穿氈靴的原因可不是這樣。)


我不喜歡做出好為人師的樣子,所以極少在新聞台寫點相關的什麼,不過烏里茨卡婭的人與作品的確值得一看。如果各位感興趣,我建議先看《美迪婭的孩子們》,簡體中譯版已經絕版了,但是有英譯版(Medea and Her Children)。如果英譯版不易得,那就先看《包心菜奇蹟》,再看《索涅奇卡》吧。



Medea and Her Children:
http://www.amazon.com/Medea-Her-Children-Ludmila-Ulitskaya/dp/0805211446/ref=reader_req_dp

包心菜奇蹟: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25386

台長: Sasha
人氣(814) | 回應(1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電影、音樂與讀書 |
此分類下一篇:芬與愛愛的節日歌曲
此分類上一篇:芬蘭口傳史詩:卡萊瓦拉 The Kalevala

Anary
看到貓咪在氈靴裡睡覺這句,就該把她的書找來看!
2008-06-21 20:33:50
獅子
沒錯!而且我覺得你一定會喜歡。等我把「美迪婭的孩子們」從家裡拿來,如果你想看,就借給你^^
2008-06-21 22:39:36
想起来普京的老婆也叫做柳德米拉。。。。还有普希金的那首诗。。。。

话说“她的孩子們是她的弟妹、妹妹的子女、妹妹的孫輩”,这里的弟妹难道不是指弟弟妹妹么?如果是的话怎么还单独罗列出了妹妹呢?我大概就是纠结于这个词本身而已,汗。

另外,我一直以为包心菜是那种圆滚滚的菜,而白菜是长形的,虽然一层包一层这一点是相同的。或者说我以为包心菜是卷心菜,而白菜就是白菜。

姐妹俩的对话很可爱,但莫非她们没有氈靴穿的真正原因是姨婆不让她们穿?既然妹妹说猫咪在氈靴里呼呼,那想必不是因为穷而买不起,姨婆家氈靴本身是有的吧。。。。不知道我猜对原因没有。
2008-06-21 23:39:58
Sasha
幻,我覺得你真有趣,每篇文章都看得很仔細 ^^

我會寫「妹妹」的孩子與孫子,大概因為小說裡最活躍的兩個女主角,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妹妹的孩子與孫子吧。

你說的包心菜與白菜之別一點兒也沒錯。白菜是中國原產,包心菜是洋種。可是有些中國的翻譯者,選擇用白菜這個稱呼,可能是配合故事背景與印象吧。比如王公貴族吃的叫包心菜就比較體面,農民吃白菜好像也比較順理成章。另外,要是問我什麼菜該醃,我第一個反應絕對是白菜 ^^ 你想像一下,鄉下老姨婆會說:「天兒冷了,該醃白菜了」,還是「天兒冷了,該醃包心菜了」^^

氈靴不貴吧,至少在小說裡經常看到勞動大眾與農民們穿。小姐妹倆沒穿氈靴,的確是因為貓咪在裏面呼呼呀 (說到這一點,我小時候的橡膠雨鞋只藏蟑螂跟壁虎||||||||||||||||)姨婆雖然囉唆嚴肅,可不是虎姑婆呀 ^^ 結局很可愛,大家看了一定會喜歡。

對啦,就是魯斯蘭與柳德米拉。不過我對柳德米拉這名字還有一個很鮮活的印象,是來自英國旅行文學作家Colin Thubron寫的「The Lost Heart of Asia」,寫1993年的中亞。這傢伙真厲害,蘇聯一解體就跑去在從前不開放的中亞。裏面有一節寫他在塔什干認識的一位女子,祖上是跟著沙皇王室來中亞的烏克蘭人,不過一百多年來家族也混了波蘭、韃靼、烏茲別克族的血液。作者說,是朋友介紹他認識的,可是他覺得自己也大有可能在十九世紀的俄國文學裡遇見她。跟她說話,他感覺到彷彿十月革命還在遠方天際醞釀,列寧還在瑞士眈眈等候,而沙皇還在自己的皇位上。

說到普希金的詩,上面提到昆侖出版社那個叢書,裏面有一個短篇小說,用的就是普希金一篇作品的名字「高加索俘虜」。我很喜歡這篇小說。

背景是在高加索的車臣戰爭(切臣),幾個俄羅斯士兵俘虜了一名車臣族游擊隊隊員。這種事在當地是家常便飯,遇上機會就俘虜對方成員,然後換俘,或是以其他物資贖回,其實並沒有什麼種族仇恨或是報復行為。這名俘虜非常年輕,在被俘虜的過程中傷了腳踝,沒法走路,所以負責看守他的工作就交給其中最高大的一名俄羅斯青年士兵,好抱著他走。

俘虜行動不便,士兵對他倒很和氣,簡直成了保母。事實上,士兵第一眼就震懾於對方的美貌,漸漸地發現自己很喜歡觀賞他的美貌,感到他很有吸引力。而對方似乎也發現了他的欣賞與窘迫,不時故意接近他。(我想漂亮的人,無分男女,尤其在那個年紀,大概都會這樣玩耍。)

故事的張力很強,結局當然是悲劇。而且在小說最後,展現出俄羅斯在車臣的處境:駐紮地點其實都在車臣村莊裡,軍人與當地人有各種往來與複雜的關係,諸如買賣、偷情、利益交換等等。在這裏,俄羅斯被包圍在層巒疊嶂的高加索山裡,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俘虜。
2008-06-22 15:09:25
幻影
我好像看过高加索俘虏,这个名字好熟悉,但美人讲的情节又好陌生,我看过的是啥内容。。。。早已成为天边的浮云,不得而知。。。。就记得是本小人书来着=,=

我看明白那句话了,是我断句没断对,美人的意思是“弟弟妹妹”,“妹妹的子女”,我当时理解的是“弟妹和妹妹的子女”,所以我就奇怪来着,前面都说是弟妹了后面还又列出一个妹妹,难道弟妹不包括妹妹?难道弟妹是指弟媳。。。。

摸头,我最近时不时这样,上次我一朋友说要买XX化妆品,跟风小龙(其实小龙是个人名,就是跟风 小龙),我以为是(跟 风小龙),我问她跟风小龙干啥?风小龙是谁?我朋友orz之,说你写武侠啊,还风小龙。。。。中文真是奥妙无穷让人Jiong jiong有神啊。

普希金那首诗我看过,当时为了假装培养一下文学情操,就买了普希金的诗集来看(还是儿童版的,很薄,只有几首诗而已)。但唯一的感想就是那首诗好长好长好长好长啊,还不如另外首渔夫与金鱼的好看,而且小学的时候这首诗总是会分角色朗读,有趣多了。

腌包心菜,笑翻~~~~~~~~~~~~我好像问过帘子为什么大梅被叫做白菜,她说是魔戒中文那边叫起来的,说他当时挂在悬崖上红发飘啊飘很像一颗扎了红绳子的大白菜?大概是这个意思,突然像如果白菜叫法换成包心菜。。。。白菜好歹还有点可爱的感觉,这个包心菜就。。。。不过包心菜呛炒很好吃的啊~~~~~~~~~~~口水。

你说你的鞋子里面藏着蟑螂和壁虎,我为什么突然想到了周杰伦的那首《威廉古堡》,大概是想到了那句歌词“银色茶壶,装蟑螂蜘蛛”。其实我虽然不太喜欢周杰伦,但这首歌还蛮喜欢,有种发霉的味道。。。。

我也有去看那个什么当一个男人把另外一个男人关到房间里,不过太长了,所以没看完。。。。
2008-06-23 23:03:26
幻影
我有留空格,但好像不明显,所以再备注下:
我朋友的意思是:跟风 小龙
我理解的意思是:跟 风小龙
结果完全牛头不对马嘴。
美人这个我就理解成了“弟妹的孩子”和“妹妹的孩子”,而美人想说的是“弟妹”以及“妹妹的孩子”吧……越来越像在说绕口令了。
2008-06-23 23:08:06
獅子
哈哈,了解幻的意思了,中文真是一種模糊的語言啊 ^^

還有,每次看到你說「jiong jiong 有神」我就想到你囧的表情啊 XDDDDDDDDD

大梅那個說法的來源,我也是聽別人說才知道出自魯迅的一篇文章。我記得曾經看過,於是剛才翻出原文一看,更覺好笑:「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到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

偏不是什麼普通紅繩,而是紅頭繩,捆著大梅~~~

這篇文章是「朝花夕拾」裏面的「藤野先生」。

那個高加索俘虜,你看的是正牌普希金的詩,所以我說的同名現代小說情節當然很陌生啦。

我一向很少看文學書,如果看,都是為了了解歷史背景。可是台灣沒有好的俄羅斯文學譯本,都是從其他語文衍譯的十九世紀經典,蘇聯文學更是零,所以自從十幾年前,我每次到中國大陸就狂買這種書,後來則是在台灣的網路書店買,也買英譯的。累積到現在我的文學書幾乎都是俄國文學,新舊作家都有,甚至還有全集,至少囫圇看了一遍。

這樣偏食俄羅斯文學,我懷疑對於一個人會有不良影響 :P

周杰倫啊,要不是他有首歌是跟費玉清合唱,而且費玉清唱得好,不然我根本沒聽過他唱。事實上,我一向認為他不是唱歌,而是哼唧。

雨鞋裡的蟑螂和壁虎,被發現的過程很是悽慘,都是腳都穿下去了,才感覺怎麼涼涼滑滑的 :P
2008-06-24 14:42:27
幻影
囧这个字真的是很形象的。。。。m囧m

原来真的是红头绳啊。。。。美人好有挖根刨底的精神,不过说到红头绳当下想到了喜儿,北风那个吹~~~~~~~~~~~~~~

那样的鞋你居然穿进去了,OMG,话说蟑螂踩到应该是咔嚓一声脆响,然后浆汁崩裂开来吧。。。。说起来想到一件事情,大学的时候隔壁有个朋友用透明胶粘海报在墙上,无意粘住了一只粉红色的大概出生没多久的小壁虎,几乎就是透明的。她立刻把透明胶撕下来,想把小壁虎扯下来(因为被封在透明胶里面就死定啦),但怎么都扯不下来。。。。她一边起鸡皮疙瘩一边很小心地扯,后来好像终于扯下来了,小壁虎还活着。。。。

周杰伦的歌可能对于国人来说很难唱,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很好唱,因为就是在嘴里打着转哼唧而已,这是我大学一日本外教说的,说周杰伦的歌她都会唱。。。。>~囧~<想说,原来对于吐字清楚的国人来说,想要哼唧成那种程度也是不容易的。不过后来的歌好像稍微好点了(对我来说所谓的后来也就是东风破,菊花台之类的程度,再新的我就不知道了)
2008-06-24 21:11:40
獅子
我很喜歡壁虎 ^^ 非常喜歡 ^^ 壁虎長相可愛,很安靜,動作又很有趣 ^^ 所以意外弄死壁虎總是讓我很難過。

還有房子裡的那種大蜘蛛,雖然每次猛然爬出來都把我嚇一跳,但是看到牠在屋裡很安心,因為牠會吃蟑螂 ^^ 我每次看到這種大蜘蛛鑽出來,第一個反應是嚇一跳,接著馬上大喊「不要打」!

看到周杰倫的歌居然有助於外國人學中文,笑死 ^++++^ 然後聯想到北風那個吹啥的,想到某年暑假有個學中文的美國小孩來我家玩,順便在台北進修中文,收集一些中國大陸及台灣文化的資料。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老師讓他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好友」,結果他老兄就寫我了(其實我算大姊吧,汗)。寫完批改發回,我捧讀之下,哭笑不得,因為他情誼深長地寫道:「我們有共同的興趣,經常在一起聽樣板戲」!

實情是,他想找原版的樣板戲錄音,當時在中國大陸找不到,反而香港有家唱片公司出了,在台灣買得到,所以我就帶他去買了,此外還介紹一些五十、六十年代歌曲的錄音給他。看到他文章那一句,我那才叫jiong jiong有神哩。

喔對了,看到你說我居然穿了蟑螂壁虎鞋,才想到幸好小姐妹倆沒把氈靴裡的貓咪踩一腳呢。
2008-06-24 23:26:24
Anary
那個獅子啊,你一直沒解釋「弟妹」的意思。(還是解釋了我漏看了?)

「弟妹」指的是弟弟的妻子。弟妹的孩子就是姪子姪女吧。
2008-06-25 19:12:45
幻影
笑翻。。。。。我还说怎么美人会常听样板戏。。。。不过我爸妈都会唱的噢,我每次听他们唱都要笑得打滚,但其实话说回来,他们现在说起来还一副怀念的味道呢,说到什么沙家浜之类的,就开始哼,我在旁边jiong jiong有神。

开始想象能够吃掉长廊的蜘蛛究竟要多大。。。。不要已经接近手掌大小了吧。。。。说到壁虎,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的一件罪恶。中学的时候,暑假放假在家,老爸去小卖部买东西,回来说看到路上有只壁虎的尾巴呈现亮蓝色,在阳光下那叫个好看。就只有尾巴是蓝色噢,身体还是深绿色或者褐色的,我不太记得了。

然后下午我去小卖部买冰棍,就一直瞅地面,居然真被我看见了,好漂亮的蓝色,就像那种闪光片的感觉,我就……一脚踏上去||||壁虎断尾逃跑,我喜滋滋地把那截尾巴捡了回去,心里还想着原来壁虎断尾逃跑是真的啊,课本果然说的没错。

回到家里,我就把尾巴用透明胶粘在阳台的玻璃门上,阳光照着好好看。但那个时候根本不懂得要制作标本什么的,结果没过几天就发灰了,黯淡得没有一点光泽了。。。。我只好把它扔掉了。

其实我也不太怕壁虎和蜘蛛之类的,我怕掉粉的动物,比如蝴蝶和飞蛾,那是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所以我有的时候看到电视剧里美人扑蝶我都忍不住打冷战。

如果那两姐妹把猫咪踩一脚||||||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我不太懂猫,大概Anary能知道呢,看之前的一些留言觉得她特别喜欢猫而且有养的说。我之前有次去朋友家,为了抢吃的结果一脚踩上她养的猫的尾巴,猫倒是没挠我,但顿时尖利地嚎叫。。。。她家的猫也很神奇,因为吃猫粮关于专心导致蚊香烧了耳朵都不知道,后来每次伤疤要好了它就去抠,我朋友一气之下给它耳朵贴了创口贴,就这么贴了两星期==
2008-06-25 19:43:10
幻影
还想起件事,我朋友当时去上海看彩虹的演唱会,回来的时候同住的朋友告诉她说猫有天出去了就没回来。后来过了快一个星期都没回来,我朋友说肯定被人抓去卖给饭店了(本来是野猫来的,长得也不算漂亮,估计没人抓去当宠物卖,我们的共识),然后无比伤心的说可能变成猫肉火锅了(我总觉得吃猫肉是件很奇怪的事情,有人说是酸的,我不知道,我不吃狗肉和猫肉)。结果没想到过了两个星期它居然跑回来了,把我朋友高兴的~~

我家那边有好些野猫,有人定期去喂,但有些小孩子不懂事,去打它们。这还算好的,有的时候有些猫的尾巴断了,有一只甚至眼珠都被打出来了,我爸爸说的,我没看见。。。。太可怜了,怎么会有人这么残忍哪。。。。
2008-06-25 19:48:06
獅子
專心吃糧以致燒了耳朵的貓,哈哈,真是每隻貓都不一樣。Anary有兩個可愛的貓孩子,Leggy山大王還有安安公主,幻一定要去看看:
http://blog.pixnet.net/Anary

Anary也照顧街貓,就是每天放飯,還有設法捕捉街貓送去結紮,然後再放回。

每次看到虐待流浪貓狗的新聞我都很生氣,就希望地獄的確存在,這些人就可以下地獄去了!想不到上海居然有貓肉火鍋,真是可怕!如果一個社會或文化中本來就有吃某種動物的習慣,比如吃狗,在不吃狗的人眼中非常不人道,那也只能期盼漸漸少吃,但是貓這東西本來沒人吃他呀?就為了嚐鮮什麼都往肚裡下,那真是活人腦子也不無可能了。

那種能吃蟑螂的蜘蛛的確有手掌大,甚至更大,不結網。我對牠們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印象,就是牠們下的蛋,是一個白色圓包,略扁,直徑約五公分左右,在我外婆家的老房子屋樑等處能夠看到。小蜘蛛成熟了,就從包裡一擁而出。

看到小幻兒收集藍壁虎(蜥蜴)尾巴的過程,我不禁jiong jiong 起來~~~兒童對於有生命的東西總是特別喜愛,特別希望擁有,雖然有時方式有點奇怪,但總比虐待貓狗動物好。我還記得自己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把石頭當作白兔,「養」在一個大人不用的雞籠裡 ^^


Anary,那邊的弟妹是弟弟妹妹啦。如果是弟弟的妻子,為求明確,我會寫成弟媳。
2008-06-26 00:45:54
艾瑪
說到周杰倫的歌曲,我很喜歡這首「青花瓷」~~
http://blog.pixnet.net/woodyzhou/post/10399085

↑這網站是隨便搜尋來的,其實它的斷句並沒有斷得很好,隨便參考一下吧。
主要是因為歌詞寫得極美。

有一次我幫家人到刻印店刻圖章。在店裡等候時,百無聊賴地觀賞著不知名綜藝節目中,幾個藝人輪流唱著這首歌,一邊唱一邊搞笑。那時我只驚覺這歌詞意境很美,回家上網搜尋,才知道是周杰倫的歌。
若別管歌者的唱功,只看這首歌,是很不錯的。
2008-06-26 20:12:41
犯了错误
垂头,今天我犯了个错误,然后对方也曲解我的意思,导致了一场大混乱。虽然先辈们安慰我说主要是对方不对,但我觉得导火索在于我,所以还是很自觉地写了1000多字的反省报告。。。。

说到猫肉火锅,其实也只是我跟朋友的猜测,恩,而且其实不知道上海有没有拉,是我朋友从重庆去上海看演唱会,没人管在重庆家中的猫的时候猫跑出去的,所以就算有猫肉火锅大概也是重庆。。。。当时跟她同住的朋友也没想到一去不回,因为此猫经常外出,但到了晚上都有回来的,所以猜测是在外面被人给抓了,但不知道怎么后来又回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郁闷为什么猫不会说话?否则说不定还可以创作一本斗智斗勇历险记或者逍遥自在游记(如果是它自己不想回来出去逍遥的话)。

把石头当白兔养,美人你果然从小就很有创意啊~~蜘蛛生小蜘蛛的样子我在电影《夏洛特的礼物》里看到过^^不过如果我家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形,大概我会抓狂把它们都弄出去。。。。我很不喜欢家里有除了我之外会蠕动的动物。。。。基本上我也不怎么蠕动,偶尔拉^.^

说到小动物,再说件趣事。我那个时候刚认识蜗牛,有天看到一特大蜗牛(就是比一般的蜗牛大啊),而且还没有壳,就觉得好稀奇,要抓回去给妈妈看。但那蜗牛滑滑的,好拿抓,我费了半天劲才把它弄到一片树叶子上,高兴地回家跟妈妈宣布我发现一只无壳蜗牛,我妈当时的表情就是.囧.因为那不是一只蜗牛,是一只鼻涕虫。。。。我说怎么那么滑溜溜的捉都捉不起来。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我不知道美人那边叫不叫鼻涕虫,所以baidu了下学名。不过baidu过程发现,原来鼻涕虫就是从蜗牛转变而来的,怪不得那么像。>.<。

找了青花瓷的歌词来看,的确写的很美,再一看,方文山的词。。。。难怪,我一直还是比较喜欢方文山的词了。又去youtube找了MV来看,被雷了||||内嫩外焦ing
2008-06-26 21:29:04
原来名字限4个字啊
本来我写的是犯了错误无精打采的幻
2008-06-26 21:30:07
艾瑪
我想,那個貓肉火鍋,它正確的料理名稱應該是叫做「龍虎鬥」。
所謂龍虎就是「蛇」和「貓」,用這兩種肉作成的料理。
2008-06-26 22:47:22
獅子
真對不起各位,從上週末忙到現在,一直沒吱聲~~

偶爾蠕動的幻(我自己每天早上掙扎起床時都在蠕動~~),希望你現在覺得好多了。雖然跟你這件事沒關係,但是我一直覺得,在另一個文化環境中處理人際關係,總是比較需要三思,很辛苦啊。

我看你說貓寫本書,笑倒~~我懷疑那隻貓是出門遊歷去了,說不定認識個把女友啊之類。有時家貓一出門,被地盤上的街貓給嚇得愈跑愈遠,回不來了,也有可能吧。

那個鼻涕蟲,咱可從來沒用學名稱呼他啊^^ 我覺得它是一種令人不快的小東西。蝸牛只不過多了個殼、體色淺一點、還有長長的觸鬚,不知怎麼就比鼻涕蟲順眼多了 ^^ 我也很喜歡看蝸牛,不過小時候最深刻的印象是每天清早外婆就撿了很多回來,剁碎了餵鴨子 :P

據說虎、獅肉味兒都發酸,想來貓應該也一樣,沒啥好吃 :P
2008-07-04 14:48: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