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2-09 20:35:00| 人氣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Bumper Protector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些開車人喜歡為自己的愛車加貼一些有的沒的標籤,有些人則是加裝一些擾流板、改裝擋泥板等等,希望讓愛車永遠光鮮亮麗。有一種細長的橡膠製品用來貼在保險桿的轉角處,以降低或防止車子在倒車、停車時因小擦撞所造成的刮痕,大多就是黑黑的、不起眼的一條,有些則是製作得很精美,還標上一行英字-- Bumper Protector。

Bumper是保險桿,在車子前後各有一支。在車子的設計理念中,它是一種附屬品—附屬在車子本體的最前端與最後端,所以會最早承受衝撞。撞了、壞了都不打緊,它本來就是設計成可以替換的,只要車子本體沒事就好,所以它也是替罪羔羊。為了減低替換成本,自然是以簡單、低廉、易更換為上,美觀與否,不會是主要考量。

但是,當車子的外觀愈來愈受重視之後,保險桿開始被設計成車子整體美觀的一部份,它開始也會被拷漆、會設計成流線型以搭配車子的外觀。慢慢地,它的角色轉變了,它與車子變成一個整體,不再是隨時準備可以拋棄的壁虎尾巴。於是它開始需要保護,於是有了Bumper Protector的出現。

保險桿從保護者變成被保護者、從提供安全保障變成增進外觀的美貌,這種轉變反應的是人對車的要求的改變以及消費能力的增進(以前只能顧及經濟實用,現在則更有錢投注在外貌上)。它沒有知覺、無法思考、當然也不會在意它的角轉變是得是失、是譽是毀,雖然它最早的存在目的已經發生質變了。

但是,在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來說,這是一項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前一陣子發生了一件海巡署隊員在攔檢大陸漁船時遭到挾持的事件,連人帶槍被帶到大陸。事件發生當日,有一個廣播電台播出這則消息時,提到隊員的家屬認為『政府應該提供隊員更週全的保護』。

聽到這句話,筆者不期然的想起Bumper Protector。

原來,職責在保護我們海防安全的海巡署,在面對未武裝的對岸漁民時,竟然是弱勢的、是需要別人提供更多保護的嗎?原來我們的海巡署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以虛有其表的壯盛軍容讓我國國民、漁民安心?以後是否應該請海軍伴隨海巡署執行巡邏、臨檢、查輯走私偷渡的工作,以免海巡隊員又發生危險?那,再推而廣之,是否應該再建置一支更強大的軍力保護現有的海軍、伴隨海軍執行保護海巡隊員的工作?

隔天,筆者懷著忐忑的心查看主要平面媒體,太好了,沒有人報導提到這則『政府應該提供隊員更週全的保護』,所以可能是電台記者或撰述的一時之誤。我們的海巡署或許有很多需要檢討的地方,但看來似乎還未淪落到需要人保護。

保險桿被設計成以它的犠牲奉獻來成就車體的長治久安,這是它的功能、職掌、也是它存在的意義。換到人在家庭、公司、社會的關係,每個人一樣有他的功能、職掌、也是存在的意義,或者,講白一點,是他被利用的價值。沒了被利用的價值,就沒有存在的價值。有人努力鼓吹『創造自已被利用的價值』,這或許不是人人做得到,但至少我們應該時時檢討,自已現在是bumper(還能達成人家用你時對你的期待)或是bumper protector(開始要找人cover你做不的事了)。

台長: 三口
人氣(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