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30 23:42:43| 人氣6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四組報告:蕭紅小說〈家族以外的人〉




小說組組員名單:
生科一 游雅涵
生科一 盧意翔
生科一 黎芷琪
生科一 劉雋恩

小說名稱:家族以外的人
. 作者簡介
蕭紅(191162—1942122),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
1930
年,從哈爾濱東省特區區裡第一女子中學(初中)畢業,為逃婚與男友(有汪殿甲、陸宗虞等說)出走至北平,進入北京女師大附中讀高中一年級。後因錢財不足回到哈爾濱,在道外正陽十六道街的東興順旅館同居。
1932
年,男友將懷孕中的蕭紅拋棄,她被困在旅館裡,沒有錢繳付六百多元的食宿費,旅館老闆準備把她賣到妓院。7月,蕭紅給哈爾濱《國際協報》的副刊主編裴馨園寫信求救。報社編輯蕭軍等人遂前往探視。87,松花江決堤,洪水進入市區,報社編輯們開始惦記蕭紅,蕭軍趕到旅館,但發現蕭紅已經搭上小船,按蕭軍事先留下的地址逃到裴馨園住處,後又共同搬至道里區中國十道街歐羅巴旅館(今西十道街6號)。10月兩人又搬至道里商市街25號大院的一間小房同居。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
1933
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並因此登上了滿洲國政府的黑名單,被迫離開哈爾濱。
1934
6月,蕭軍與蕭紅移居青島觀象一路1號的一座兩層小樓。9月,在這裡寫完了長篇小說《生死場》。這部小說以「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魯迅序),生動地寫出了幾個農婦血淋淋的的悲慘命運。11月初,因舒群被捕和《青島晨報》結業而離開青島。同月到達上海,住在上海法租界拉都路283號的一個亭子間;12月底移居同路41122號福顯坊2樓;次年2月又移居同路3513樓。19355215日,完成了自傳型的抒情散文集《商市街》。12月,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持下,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作為奴隸叢書之三,由上海容光書局出版,魯迅為它寫序。蕭紅由此蜚聲文壇,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魯迅曾說,將來取代丁玲成為女作家中佼佼者的必定是蕭紅。

 

19367月,蕭紅為擺脫感情問題的困擾而東渡日本,在東京趜町區富士見町二丁目九一五中村方,並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短篇小說集《牛車上》等。19371月回國,4月曾獨自前往北京,但很快返滬。9月二人同至武漢。1938年蕭紅寄居在西安「西北戰地服務團」時,與同居了六年的蕭軍分手,5月與端木蕻良在武漢結婚。9月為避戰火而前往重慶。
1940
1月,蕭紅與端木蕻良從重慶同抵香港,先寄居九龍尖沙咀金巴利道諾士佛台,1941年初又擠住在樂道8號的小屋。在這裡她寫下最成功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馬伯樂》和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小城三月》等。7月入住瑪麗醫院,11月底出院。
1941128,日軍從深圳開始進攻香港,同年12
25日,香港淪陷。而從127起直至122去世,蕭紅因病及避難前後輾轉十處,其中在港島跑馬地養和醫院期間被誤診為氣管瘤而動手術。術後情況愈惡。194212211時,蕭紅死在日屬香港一個法國傳教士所辦的臨時醫務站(由聖士提反女校匆忙改成)裡,年僅31歲。駱賓基回憶說端木蕻良直至112香港局勢穩定後才出現,此前一直只有他在陪伴蕭紅;但端木蕻良對此否認。124骨灰在跑馬地日本火葬場火化,125黃昏,一半葬於香港淺水灣,1950年代因香港地產開發,其墓地遭破壞,部分骨灰遷葬廣州銀河公墓;另一半則被端木蕻良私下埋於香港中半山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即去世時所在醫務站)的校園小坡上,80年代端木蕻良委託盧瑋鑾幫助尋找,但在那之前小坡經歷了一次翻修,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著作書目: 
  《跋涉》(小說、散文集)與蕭軍合著, 1933(自費出版) 
  《生死場》(中篇小說)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橋》(小說、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小說、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小說集)1940,上雜 
  《蕭紅散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生活社 
  《馬伯樂》(中篇小說)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 
  《呼蘭河傳》(長篇小說)1941,上雜 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小說)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小說)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小說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 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註釋錄》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短篇小說遜 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 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小說集)1987,人文
. 內容簡介
家族以外的人》主要透過小女孩的角度來觀察,情真意切地描述有二伯晚年的悲慘遭遇。
  善良的有二伯是蕭紅的堂伯父,因為貧困與無能,地位低落,遭到的待遇甚至不如家裡的廚子跟外姓長工。小花子晚回家還會有人幫他留飯,但有二伯卻沒飯吃,對比出有二伯根本不被當成同一個家族的人,之後小花子偷了東西,有二伯選擇幫他保密,他們之間而有了一個共通的秘密,突然之間他們成了家人一般,有二伯也帶她出去玩買糖給她吃,透露出他對小女孩些許的疼愛,可是終究紙包不住火,小花子的父母親還是知道了有二伯偷竊的事蹟,有二伯甚至將怒氣發洩在無關緊要的小東西上,再在顯示出他對於自己的處境真的是無能為力,最後有二伯不知是被小花子的父親活活打死,還是被涷死,不得而知,給人不升唏噓的感嘆。
作品相當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的虛偽性和殘酷性。蕭紅在表現貧苦的勞動人民的不幸遭遇時,總是格外動情,這大約跟她自身孤苦的身世有密切的關係。她不是以憐憫的態度去描寫他們的,而是以「同是天涯淪落人」的身分去體察、感受,流淌在作品中的不僅有深切同情的暖流,而且有真誠的感情之泉。

 

. 角色介紹:
花子-文章中以第一人稱出現,是個很調皮的小孩,典型愛惡作劇的小朋友,就像個的孩子王,也沒問大人就將家裡的東西拿出去分送給大家、作弄他人之類的,尤其是對有二伯,時常拿他開玩笑,和朋友們一起戲弄他。這個時期的花子就像是叛逆期的孩子,不管大人怎麼罵她打他,事過後還是一樣調皮一直惡作劇。

有二伯-花子的二伯,花子母親的二哥,從小是喝羊奶長大,因此他對所有的羊製品都不碰。其實他是花子爺爺帶回來領養的,正因為他是領養回來的,所以一直沒被當作是一家人,反而被覺得是在家中白吃白喝的外人,也因此在家族中相當沒地位,在文中通常都是當受氣包的那一位。在一次的事件過後,性情大變,變得神經質看到什麼罵什麼,有時他還會偷家裡的東西,時常做些偷偷摸摸的事,而且非常膽小,當他被花子抓到他偷東西時,他變得對花子的話言聽計從,只要花子用這件事威脅他,他就不敢有第二句話。

父親-出現得相當少,或許是因為作者有受過家暴,因此沒有寫太多關於父親的內容。文章中父親有讀書看報的習慣,所以推斷他比較像個知識分子,雖然他最後展現相反的一面用暴力對待有二伯。
母親-花子的媽媽,典型的嚴母,處罰的方式相當可怕,從文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到,用叉子去戳花子,讓花子破皮;拿石頭丟花子,所以讓花子非常害怕他。母親的個性相當的火爆,而且急躁,不管是罵有二伯還是花子都相當有魄力,
楊安-家中的廚師,負責煮東西的,他對有二伯很是有意見,常常作弄他,讓他難堪,如有二伯不吃羊肉,即使料理中沒有羊肉他也會騙他說裡面有羊肉;當發現家中有東西被偷時,楊安也是馬上就懷疑是有二伯偷的。他們之間時常罵來罵去,但他對花子相當不錯,或許因為他是個廚子,就像他還會幫花子做扒犂。

 

. 寫作手法:
<
表現手法>
敘事的觀點採取以第一人稱(我)的自敘方式,以花子為敘事角度,透過孩童的眼睛觀察,孩童通常是最純粹的象徵,只要誰對他好,就喜歡誰,沒有立場,更不會以是不是家族以內的人為標準,來決定對待的態度。從花子在家偷食物分享給其他孩子吃,便可以知曉花子對於無親無故的任何人,都可以真情真義的對待。花子的角度,以最沒有立場、最中立的角度帶領讀者了解有二伯面臨的情況。

對話內容站內容一半以上,描寫語言生動,藉著對話,讓人物的形象、性格鮮明的表現出來。例如:有二伯說話的句子中會以「…..」為頓點的特性,表現出有二伯的膽怯、地位低微的形象。或是,表現出有二伯的年老體弱。

在景物跟人物角色一舉一動描寫上也寫了很多,讓讀者有在看電影的感覺,充滿著想像的畫面,讓讀者更沉浸在故事的內容裡

<
內容分析>
(1)
有二伯對花子之間的關係:
有二伯與花子之間縱使有堂伯父的親情關係,但在生活中似乎並非我們所想像的如此溫暖,像是從花子偷雞蛋來煮這件事就可看出,有二伯似乎像是冷眼旁觀的陌生人,沒有像是溫暖親情的掩護與隱藏。然而,在有二伯第一次偷家裡東西時,被藏在棚頂的花子給發現,有二伯似乎也只是對花子作了一筆交易,讓她拿走黑棗,而自己拿走了銅酒壺及椅墊子,而這似乎也說明了有二伯在家裡的地位及貧困,而後,花子也因這次事件而掌握其把柄,而有去公園等事。雖然日常生活是如此,但一些令人溫馨的事,也是夾雜在其中,像是去公園在席子裡看的戲,花子在前排只想著看大象而坐不住,而後排的二伯卻因有所感觸而落淚,由此就彷彿是看到爺爺帶著性情好動的孫子,小孩坐不住、大人卻沉浸其中的溫馨畫面;而在最後,有二伯雖因有門票而無法看大象,但最後卻也拋兩個銅元去抽籤,在回家路上的那五顆糖,對花子來說,這是多麼的溫馨,而用語方面也以不斷吃著簡單幾句做結語,可見其可體會而不可言喻。

(2)
有二伯的日常習慣及處世:自小父母雙亡,失去經濟基礎,只能喝羊奶長大,被他人收養,在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期就得幫忙家務,貧困的生活使得他產生節儉的觀念,又因懂得感恩而拒絕食羊製品。而在花子家得不到合理的善待,再加上貧困,因此只能以偷竊來生存。

 

(3) 家族性的虛偽性與殘酷性:
照著一般的看法,有二伯,蕭紅與其母三人是家人,應該是不分彼此家族,尤其是在強調人倫關係封建時代,但是《家族以外的人》一文中所呈現卻不是如此,三人彷彿陌生人般的相處模式,讓我們看到一張張最自私自利的嘴臉,張家為地方紳士之家,理應算是富有,但是蕭紅拿取一點饅頭,一點黑棗,都必須要用的,有二伯拿個椅墊子,銅壺也是如此,看起來不像是家族,只是一群住在一起的異路人。直至文末,年老體弱的有二伯被說成來討飯的,甚至不斷的刻意刁難,最終在重重的冷嘲熱諷下,離開了張家,即使他不知道自己還有哪裡可以去,相信他的命運將是哪天餓死,凍死,病死在路邊,而這一切就是身為同一家族毫無同情心的相待造成的結果。這對於強調倫理的封建家族形成強烈的對比,文中甚至對於同為人類的同理心都沒有,顯示出了封建家族的虛偽性與殘酷性。

.總結:
由於作者本身的遭遇十分坎坷,受到了來自不論是家庭、社會或者身旁周遭人的不平等對待,而他的文章中也透露出他對於那時社會、民族、人性所感到的一種無可奈何及悲涼感。
而《家族以外的人》通過兒童的觀察來反映生活,他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寫,同時自己卻也會是故事中的一份子;情真意切地描述了有二伯晚年的不幸遭遇。 
善良的有二伯是蕭紅的堂伯父,因為貧困與無能,處境甚至不如外姓長工,作品相當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的虛偽性和殘酷性。

台長: 辛金順老師
人氣(6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