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債時代這本書由早安財經文化於2011年7月出版,探討這場蔓延全球仍尚未平息的金融風暴,作者用風趣幽默、淺顯易懂、化繁為簡的方式,讓經濟金融門外漢也能一口氣讀完,瞭解一些金融操作的複雜工具,例如選擇權、CDs、CDO...等。
面對金融風暴多數人都認為這是一小攝貪婪的金融人員所引發,但作者用全方位的角度,看清楚整個事件並非單純的僅由金融業引起。金融業者當然責無旁貸,書中寫道﹕「他們(金融業)不只埋下災難,還與災難約好日期,確保災難一定會來」。政府也有不作為的責任,放任金融業予取予求、張牙舞爪地肆虐與掠奪財富,作者還特別點出「政商關係」之臭不可聞,政治人物與財團沆瀣一氣各取所需,政治人物需要財團政治獻金用於選舉,政客制定政策為財團服務,所謂民主制度人民只有在投票時,才擁有剎那的主人地位,選舉後主人就變成財團與政治人物。過度擴張信用的個人也有責任,要求金融業高獲利的投資人也有責任,整個社會氛圍向錢看也要負責任。這本書點醒每個人,心中的貪婪都有責任。
我認為這本書最了不起之處,在於用歷史縱深的脈絡,探討這場金融風暴的來龍去脈。柏林圍牆倒塌代表冷戰結束,資本主義世界戰勝共產主義世界,自由市場經濟就此大行其道,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認為最好的政策,就是不要干預自由經濟的運作,市場上自然有一隻看不見的手,會對資源進行最有效率的運用,得到最好的結果,任何管制與干預措施將適得其反。那我們來看看所謂的最好結果是什麼,貧富差距愈來愈懸殊,極少數人攫取大多數的財富,十年前網路股泡沫化,2008年金融風暴,最近時常成為新聞焦點的是已開發國家債信危機,諷刺的是那看不見的手就是貪婪,最好的結果竟是災難不斷。
從歷史縱深的角度來看現今的物質生活,大多數人過的物質生活比埃及法老、羅馬帝國貴族、甚至比住在凡爾賽宮的路易十四還舒適,但人們仍然不知足,書中寫道﹕「我們希望自己的收入不斷成長,不斷的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追求下一份更高的薪水、更好的享受。快樂永遠是下一次加薪、下一次旅行、下一次購物。我們始終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擁有的」。這段話值得深思。
共產制度已証明不可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造成貧富懸殊差距,和引發的金融災難也證明不是正確的道路,在贏者全拿,富人財團掌控了政治經濟資源,使得社會主義的呼聲微弱,幾乎細不可聞。面對未來的世界,人們真該停下腳步好好思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