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18 11:21:52| 人氣1,4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自繼受西方法律過程看中西文化差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傳統中國開始接受西方文化,自最早清末自強運動中的國防砲艦,到五四運動(1919)後的科學及民主,一直到今天,我們仍在許多方面模仿西方。
在這樣的文化移植中,有的部分很容易,並且很快融入我們的生活及文化,有些部分卻長年格格不入。比方說民主,在我們社會好像就等於「選舉」,有人說選舉在我國不過是「金鑾寶殿輪流坐」,許多人「換了屁股也就換了腦袋」。就是說一旦選上了,就作威作福當「皇帝」。居大位者當大皇帝,居小位者作小皇帝。層層相疊,不但老百姓頭上壓著大大小小的皇帝,就連政府官員也在一個組織嚴密的階級系統中,對上俯首貼耳,對下威風凜凜,個個都成了「T」型人格者(即權威人格或法西斯人格)。所以即使我國實行民主制度多年,但是大家都仍是奴隸。
對我們這般沒出息,許多作家都指明罵過,什麼「醬缸文化」啦!「奴隸性」啦!「你為什麼不生氣」啦!。。。然而罵歸罵,並沒有能解決問題。我們為什麼就是沒有辦法讓民主落實?
除了民主,還有科學、法治。。。一百多年來的知識份子,幾乎都關心過類似的問題,許多也曾提出各類的改革方案。可是許多年過去了,有些問題依然如故,雖然觀念及口號從「西化」變成了「現代化」,向西方取經的情況依然沒有改變。物換星移倒是諸多客觀情勢改變了,比方中國大陸的崛起。
對於文化移植無法落實的問題,早期的知識份子,思考的大多都是我們的傳統中到底缺少了什麼?以致沒能發展出這樣的東西或者順利引進這樣的東西。內容也是對應西方的歷史發展論述,比方說:有人認為西方近代的民主制度始自都市商人階級(Bourgeois,有人翻譯做市民階級、中產階級、甚至因為沒有真正相對的概念,而直接音譯做布爾喬亞)的興起,所以說中國傳統只有仕紳及農民兩個階級,沒有中產階級,因而沒有發展出民主。此外相類似的討論還包括:我們為什麼沒有工業革命?沒有資本主義?沒有科學革命?。。。這些討論的目的在:我們應設法補齊這樣的缺憾,以便迎頭趕上。通常解釋一個歷史事件為什麼發生已經不容易了,要解釋一件事情為什麼沒有在某時、某地發生就更難上加難,所以這樣的討論到現在仍沒有什麼結果。
放棄延續前人的努力,此刻我想思考的是:到底我們有什麼,能提供這個多事之秋的世界?或者對這個分崩離析充滿信心危機的世界幫一點忙。不管早期被認為危言聳聽的「西方的沒落」,以及近代社會學家Mill曾說的當代社會的危機,如:國家機器的無限膨脹、國際間的無政府主義。。。以及當代大師記登斯認為的,當代社會已經失控。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綿延五千年被稱為最有耐力(或者超穩定)的文化能提供些什麼生存及穩定的力量?
個人以為不管檢討我們比西方社會缺少了什麼,多了什麼,或者特有什麼?最好的方法是往東西文化接觸碰撞的過程裡去找尋。方向當然很多,我們可以研究各類事務的輸入過程(小至洋火、洋花布、洋娃娃、洋傘。。。大至輪船、飛機。。。),也可以檢視各種制度的改革。
因為自己的領域是醫療社會學,我曾經思考透過醫療制度,但是直到今天,中醫跟西醫還是兩個老死不相往來的體系,他們各自說著不同的語言,使用不同的理論,兩相撞擊的結果在我國是平行並存,讓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有兩套合法醫療體系的國家。
因為跟政大教授陳惠馨相交莫逆,並合作過許多計畫及活動的關係,我們常常拿醫療及法律體系做比較,這樣的過程使我覺得法律是比醫療更恰當的研究對象,原因之一是因為法律的改制過程都有清楚的明文紀錄,所以檢視起來應當比較不難。其次,許多法律專家都認為我國法律因為繼受西方法律的關係,讓我們至今無法落實。然而在我看來,相對於醫療,法律制度的引進及轉化可以說相當成功,至少我們的法律條文使用的是大家都看的懂的中文,雖然法律人也喜歡說些一般人聽不懂的話;但是相反的,醫學的診斷、病歷、用藥、教科書、甚至醫生們說的話,都是大家看不懂也聽不懂的。所以不踹疏漏,想看看法律引進我國時代,到底那些部分無異議接受,那些曾經經過衝突,轉化。同時,如果有衝突,那麼爭議辯論的過程及重點為何?等等,來窺視我國文化究竟與西方到底有那些不同。
杜維明教授把批判中國文化缺失,目標在救國的作法,叫做「矮人救國」,或許身為炎黃子孫,終究忍不住「矮」一下!

台長: 仲冬
人氣(1,4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歷史 |
此分類下一篇:女性貞操是最重要的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