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19 15:35:35| 人氣2,8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年代茶藝 網路經典普洱文章分享 (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年代茶藝 網路經典普洱文章分享 (二)

2010/07/19 11:30

 普洱茶樹種差異

網路轉載  太涵居  (老梗) 並向原作者致敬

2009年12月11日, 下午 04:42:39 | taihan0000@gmail.com (老梗)
普洱茶之所以形成獨特的茶品風格,和茶樹的樹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茶樹樹種的形成,又源自於獨特的自然環境。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一地,雲南的地貌分成東部的高原與西部的橫斷山區。大部分的產茶地區,都位於滇西無量山脈以西的橫斷山區以及滇南地區。橫斷山區的形成,要回溯到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後期。當時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相碰撞,交會地帶受嚴重擠壓,斷裂活動十分活躍,因此形成了一系列斷裂褶皺高山,以及沿斷裂帶形成的深河谷與許多低陷盆地。這些地形的山與谷相間、南北縱列,由西北逐漸向東南下降。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著名普洱茶產地,大部份是斷裂帶中的河谷低陷盆地地形、朝南開口。而也因為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相交接的地帶,因此地震頻繁,其中19881167.6級強震,大部分的茶區都受到相當程度的損害。

從水系來看,普洱茶的產茶地區幾乎都屬於瀾滄江流域的東經100102度之間。自青康藏高原發源的瀾滄江,呈南北走向,高度往南一路遞減,河谷盆地也漸開。北方的大理(下關茶廠)在狹長的洱海西南端,海拔約2000公尺,緯度約北緯25.6度,與臺北相當;由此順流而下經過保山、南澗、順寧(鳳慶、鳳山)、庫、緬寧(臨倉)、景谷、寧洱(普洱)、思茅與江城、……等等到了最南的海和易武(古六大茶山),緯度約北緯22度,與高雄相仿,高度也下降到1000公尺以下,成了寬谷盆地。瀾滄江在雲南省境內經過這些產茶區後,從西雙版納自治州的臘縣流出邊境,改稱湄公河,經過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流出太平洋南海。

獨特的河谷盆地地形,搭配特殊的氣候,形成了茶樹生長的絕佳環境。雲南地區的氣候,11月到次年4月,主要受到熱帶大陸性氣團的康藏高原西風南支急流影響,吹乾燥的西南風,天氣乾燥晴朗,日照充足,相對溼度低,形成乾季。春秋兩季,依舊吹西南風,但風則是來自印度洋或南海的熱帶海洋季風,溫度高、溼度大,隨著暖濕氣流的到來,雨季就開始了,雲南大部分地區5月的降雨量比四月大310倍。這也是為何自古雲南人認為最好的春尖茶,都要在榖雨前採收的原因。

綜觀主要的普洱茶茶區,年降雨量多在1000公釐1500公釐,年均溫則在1520度之間。春秋的濕季來臨時,由於特殊的盆地地形,聚熱、散熱都比較不易,加以晝夜溫差偏大,使得盆地裡整個早上,經常籠罩在一片迷霧之中,調節了溫度的變化,也減低日照直射的機會,使茶葉的水分散失速度減緩。而在複雜的地形和氣候的因素影響之下,雲南的土壤呈現多樣化,其中茶樹生長的磚紅壤的土壤區,通常表面都覆被一層很厚的腐殖土,有些地區的腐殖土經過千百年的累積,深度甚至超過一公尺。正因為溼度偏高、養分充足、溫度與日照適宜,使得這些河谷盆地,形成絕佳的茶樹生長環境。雲南能生產如此高質量、風格獨特的普洱茶,我們不得不說,是上蒼對雲南子民的疼愛了。

從生態的演化的角度來看,最原始的茶樹,自然是「野生」的,是物競天擇的結果。根據目前所發現成長於原始林中的原生茶樹,生長環境大約都具有生態條件穩定,多與槲鬥科、木蘭科、樟科、桑科、樺木科、山茶科等常綠闊葉樹混生,人工引種或扦插不易存活,但是環境適應能力強,具有抗旱、抗寒,少病蟲害等的特徵。這類野生的茶樹,我們稱為「野生型」茶樹。例如海巴達野生古茶樹、鎮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樹群、瀾倉帕令黑山野生大茶樹群、景谷野生大茶樹群、鳳慶鳳山大茶樹……等等。這些「野生型」茶樹,除了景谷野生大茶樹群屬於阿薩密茶變種之外,其餘都屬大理茶。「野生型」茶樹的茶性強烈,有些亦被農民所摘採利用,但有些則難以入口。其中位於寧洱縣(普洱府)北方的鎮沅千家寨的野生茶樹群,是迄今發現成長年份最久遠的古茶樹群,有可能是地球上茶樹的原生地。如果比較廣義地來看,依何時華先生所言:「茶樹是從瀾滄江流域發源,再向四周輻射發展出去的」,目前有一定的被認同度。

相對於「野生型」的茶樹,就是經過人工選育、改變、馴化,並且提供了人工的生長環境,這類的茶樹稱為「栽培型」茶樹。栽培型茶樹所產的茶菁,就是今天普洱茶原料的主要來源。研究栽培型茶樹的另外一項重點,在於推知人類何時開始知道利用茶樹作為飲料的一種。在海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樹所形成的古茶園,樹齡最老者超過800歲,是目前所知相當有名的栽培型茶樹,可惜於1994年已經枯死。其他如普洱鳳陽寬宏村古茶樹林、瀾滄景邁山古茶樹林、景洪攸樂大茶樹、孟臘易武大茶樹、臨倉邦東大茶樹、雙江孟庫大茶樹……等等,都是著名的古老的栽培型茶樹所在地。基本上,栽培型茶樹如果形成的茶園,大部分都是經過人工種植的,經過培育並採摘的茶樹,有固定的行距,並且主幹因人為的修剪變得不明顯,但是如果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而荒蕪,或無人照顧,也就成了「野放的茶園」,荒蕪過久,也接近原始林相了;有些茶園雖然還持續摘採,但是因為茶樹樹齡老化,產量不高,我們稱為「老茶園」。

茶樹從「野生型」演化到「栽培型」的自然過程中,有些茶樹的生態特徵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我們稱為「過渡型」茶樹,最有名的過渡型茶樹,是瀾倉邦崴的過渡型古茶樹,在植物分類學上地位也不確定,學名暫時為Camellia sp**。根據調查,這棵茶樹葉的所含的化學成分、細胞組織結構及形態與栽培型茶樹相似,但是花柱、花粉粒、茶果皮等生殖器官卻與野生型茶樹相近,因此是介於野生型和栽培型茶樹之間的過渡型態。這棵過渡型茶樹一直被茶農所摘採利用。不過過渡型茶樹主要的意義,在於扮演了生態演化中的仲介角色。

至於所謂的喬木、灌木的茶樹,則是從茶樹的型態來區分的。喬木型的茶樹,主幹明顯,分枝部位高,樹高通常可達3公尺以上,野生的茶樹甚至可以超過10公尺。灌木型茶樹無明顯主幹,樹冠較矮小,自然生長狀態下,樹高通常只達13公尺,分枝多出自近地面的根頸處,分枝稠密,根系分佈較淺,側根發達。喬木型的茶樹,如果經過人為的培育,也可能朝灌木型茶樹的型態改變。

茶樹雖然系出同源,但是在不同的自然環境與人為選擇下,會有不同的分化,以適應不同的氣候與土壤條件,以及人類的需求。位於熱帶、高溫、多雨地區的茶樹,逐漸演變成濕潤、強日照性狀的大葉種喬木型茶樹;反之,位於溫帶氣候下的茶樹,則朝小葉、灌木的特性發展。雲南的氣候環境,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氣候,因此不論是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的茶樹,如果是野生的茶樹或茶林,或者是「野放的茶園」、「老茶園」,基本上是往大葉種喬木型茶樹演變、分化的。

根據《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志》的記載,50年代初期以前,茶樹的種植和管理技術非常粗放,以易武、景邁、南糯山等古老茶園為代表,這時的茶樹大都「只種不管、只採不培」,因此茶樹自然朝大葉種喬木型的方向演變,以人工、借扶梯來採茶葉的方式,成了一種特殊的景觀,當地人並稱這種茶樹為「大樹茶」。此外,這也說明了「號字級」、「印字級」的普洱茶,主要應該是來自這種茶樹的茶菁。

50年代後期,一直到70年代前期,也就是生產大躍進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這段期間,雖然大量發展新茶園,但是缺乏科學的研究以及方法,大多是砍掉老茶樹、毀掉老茶園,種植新的茶樹、開闢新的茶園。這造成那些需要人工摘採、被視為低產能的喬木老茶園毀滅性的破壞。然而,有一些新種植、開墾的茶園,卻因為種植方式不當,出現了「頭年種、二年荒、三年變成放牧場」的情況。我們知道,茶樹從種植起到可以開始採收為止,大約就要經過三年的時間,所以這些成為「牧場」的茶園,大概不容易採收吧!另外一些茶園,則因為選種、扦插或種子繁殖……等條件並無一定限制,造成茶樹性質的紊亂,今天我們見到一些「印字級」的普洱茶,裡面常含有不同性質的茶青,理由在此。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雲南茶業的發展,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茶園的開闢,基本上是朝「產量大、方便採收、品質高」三個方向進行的。一株茶樹的產量要大,需要靠育種、選種,找到葉面大、生長快速的茶樹品種,並且在單位面積內盡量密植,這種所謂密植速成高產的新茶園,每畝種茶達三千到五千株;而要茶葉生長快速,必須供給足夠的養分,特別是單位面積植株過多時,人工施肥就更為必要。至於要方便採收,就必須將原有「喬木型」茶樹的高度矮化,朝向灌木的型態發展。而品質高低與否,就要透過生化分析,檢測茶葉內含主要有效成份:水浸出物、茶多酚以及兒茶素,其相對比例濃度,是否高於它茶樹品種。

要達到「產量大、方便採收、品質高」三個目標,茶樹在選育的過程中,必然要加入人工雜交、引種馴化和選種繁育等等方式,而這也使得茶樹的變異和複雜性大增。根據1979年起連續四年「雲南茶樹品種資源調查組」的現場調查:

雲南茶樹按物種分類共有31個種和兩個變種,在省茶葉研究所已建立的國家種質資源海分圃中,擁有30多畝的活體品種資源,其中有性系地方群體品種72種和優良茶株資料520份,無性系品種或資料153份。這些茶樹品種各具特性,按植物形態有灌木型的中、小葉種,有半喬木和喬木型的大葉種。」(《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志》p.4

在這麼多茶樹品種中,那些「半喬木和喬木型」的「大葉種的種性優良,是雲南的主要茶種,如:孟庫種、孟海種和鳳慶種均列為國家級地方良種;還有景谷大白茶、景東大葉茶、瀾倉大葉茶、元江糯茶、臨倉邦東茶、綠春瑪玉茶、梁河大廠茶等屬優良群體種;省茶葉研究所所選育並經國家鑑定的雲抗10號、14號和通過省級鑑定的雲抗43號及長葉白毫等屬無性系大葉良種。」(p.4

上引文的「有性系」指的是以種子繁殖,通常有主根,通稱為蒔茶;而「無性系」則是透過扦插、接枝等人工的繁殖方式,就未必有主根了。此外還必須再澄清一個觀念:分類學上的「種」與栽培學上的「品種」,兩者的差異性。根據許玫、王平盛、唐一春、宋維希著〈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雲南茶樹優良品種之源〉一文的說法,是這樣定義的:

『種』是分類學上的基本單位,它是在時空變化的背景下,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的長期進化過程,所形成的具有遺傳特性和表型,分佈於一定空間範圍內個體的集合。『品種』則是通過長期自然選擇或人工育種所形成的具有遺傳性相對一致和富利用價值的同物種群體。

而那些經過人工選育的「無性系」優良品種,如:雲抗10號、14號,則是今天雲南茶園常用的所謂「優良品種」了。換句話說,今天我們所喝到的、文化大革命以後的普洱茶品,大部分的茶菁應該都是來自「半喬木和喬木型」的「雲南大葉種」中,矮化成灌木高度的茶樹,經過人工選種後,以無性繁殖方式,種植而成的茶園。當然,茶樹經過長時間的人為改變、抑制往高度發展後,茶樹的茶性也會朝向「灌木化」的方向變異,因此今天我們大部分都稱這些茶園為「栽培型灌木新茶園」了。至於那些喬木老茶園,因為需要人工摘採,產能不高,因此雖然有復育,數量也無法與「新茶園」相比。

認識了茶樹,這篇文章才要開始。當我們討論過茶樹樹種、品種的演變後,我們應該要問問自己:這些茶樹的變化、選擇,和我們追尋一壺好茶之間,到底有什麼關聯性?當我們進入茶行,看到那些所謂等級較高的普洱茶品,往往附帶都標榜著「野生、喬木、大葉、生茶」等等的特性,但是原因又在哪裡呢?

對於所謂「好的」茶樹的認定,台灣的喝茶人與雲南地區的種茶人,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前面提過,雲南茶業的發展,主要是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的,因此茶樹的選擇,基本上朝產量大、方便採收、品質「高」三個方向進行改變。但是在台灣的喝茶朋友,對於生產普洱茶的茶樹,其好壞的判定,主要則是靠「品茗經驗」。

根據「台灣品茗經驗」篩選出來的優質普洱茶品,必然在台灣的市場上佔有優勢行情,這種行情,也會逐漸改變雲南當地對於好的茶樹的認知。在台灣普遍被肯定的茶品有不少,但是大約都是那些倉儲良好的「號字級」、「印字級」的茶品。但是,因為台灣流行喝普洱茶,是80年代以後的事情,親自參與收藏陳放的普洱茶,時間大部分都沒有超過二十年,因此大約還沒有人能夠肯定,二十年前喝過的的「紅印圓茶」,當時的口感茶滋,與今天出廠2030年的「七子餅茶」,是否相同,或是相類似。這就使得台灣人的普洱茶「品茗經驗」出現了侷限:對於生產優質普洱茶茶樹樹種的標準,能夠全然客觀予以肯定的,只有60年代以前的那些茶樹樹種。因此目前常使用的「野生、喬木、大葉」等語彙,就成了台灣茶人心目中所謂「好的」茶樹的認定標準了。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幾年,不斷地有台灣的茶人到雲南去尋找某些特定的茶樹樹種,甚至要求以傳統製茶工序來製作茶品。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控制了樹種、工序兩個變因後,剩下的倉儲問題,就可以交給收藏者了。這又導致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種現象:凡是那些標榜採用「野生喬木(請注意本文對於「野生」二字的釐清)」、「限量(茶樹所存不多,又有春、秋茶的選擇,以及採葉方式的要求,產量不可能大)」的「訂製生茶(各自表述的傳統製茶工序)」,身價又不一樣了。不過,這其中「野生」二字的字義並不十分清楚,似乎比較接近「野放的茶園」或「老茶園」。

因為兩方面認知的差距,加上196070年代,不論是茶樹的樹種,或是製茶的工序,都恰好是普洱茶生產的歷史脈絡中,產生很大改變的年代。又由於70年代以後出廠的茶品,因為還在「收藏陳放」中,使得今天雲南地區生產普洱茶所採用的「栽培型灌木新茶園」,從台灣的「品茗經驗」來看,可能要再等上十、二十年,才能認定它是所謂「好的」茶樹了。

然而根本的問題是:是不是真的要用1960年代以前既存的茶樹品種,才可能生產優質的普洱茶品?經過人工選育、改變、馴化的「栽培型灌木新茶園」茶樹所產的茶菁,如果改以傳統工序製造,不經過渥堆發酵的過程,是否也可以生產出媲美、甚至超越「號字級」、「印字級」老茶的茶品?而一些茶葉肥厚、成分豐富的「栽培型灌木新茶園」茶樹所產的茶菁,品質難道真的比不上長在土壤貧瘠、常年大量採收的「老茶園茶樹」的茶菁?曾經或正在灑農藥、施肥料的「老茶園」,茶葉品質一定比「栽培型灌木新茶園」茶菁的品質好?此外,成長在雲南的一些「小葉種」茶樹,茶品品質過真略遜一籌,還是提高一等?這些問題的答案,目前大約正在匯聚整合中。不過大陸的學者王鎮恒、董德賢在〈茶樹種質資源的得失與保存〉一文中,從遺傳基因的面向切入觀察、討論,或許有值得借鏡的地方,我們整理如下:

茶樹品種的延續、改變、改良或是流失,主要根基於遺傳基因。而遺傳基因的改變,主要來自於自然選擇、引種栽培、人造基因三個方面,這三方面也就形了雲南地區茶樹遺傳基因變異的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自然界中出現野生型的茶樹起,一直到茶樹被人類發現並利用前為止,這個時期遺傳基因的改變,純粹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第二個時期,則是從人類發現並利用茶樹資源,一直到50年代左右為止,這個時期茶樹的遺傳基因,基本上依舊是接受自然選擇的結果,不過人類已經有目的地從這些茶樹品中,挑選出適合人類應用的品種,加以引種栽培。第三個時期,則是50年代以後迄今,這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發明瞭有性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輻射育種、鐳射育種、體細胞雜交等人工手段,創造出新的茶樹遺傳基因。但是由於長期片面追求產量性狀的優化,導致其他性狀優異的遺傳基因被忽視而流失。王鎮恒、董德賢舉出了五種現象:

1)人類大量毀林開荒,同時毀掉許多野生茶樹種質資源和既有品種資源。
2)引種栽培的「片面性」,導致非經濟性狀優異的種質流失。
3)良種的推廣,導致大量的老品種和地方品種的陸續淘汰,尤其是單株選擇,通過無性系繁殖的良種推廣。
4)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尤其是良種的集中栽培,導致病蟲害大量發生,增加種質資源的流失。
5)工商業的繁榮,造成大氣、水體和土壤的各類污染,強烈地改變原來的生態環境,造成許多種質的滅絕。

這篇文章是在1993年思茅地區舉辦第一屆國際普洱茶學術研討會時所發表的,收錄在一年後出刊的《中國普洱茶文化研究 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這本論文集中。種質就是遺傳基因,王鎮恒、董德賢的這篇文章對於茶樹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了許多不同角度的思考。歸納言之,就是「人類活動是現時種質流失的主要因素;野生古茶樹資源的保護,應保樹與生態環境並重;地方品種資源的保存,應保種與開發利用相結合。」這篇論文,對於雲南茶業的發展,是反省的思考;對於台灣茶人的「品茗經驗」來看,似乎恰好有不謀而合之處了!

不過,上面的論述,主要是針對那些喝過出廠「一年到一百年」的普洱茶品的台灣茶人的「品茗經驗」來論述的,但是「品茗經驗」隨著需求的不同,經常有一定程度的主觀性。在台灣,還有為數不少的喝茶朋友,從來沒有喝過出廠35年以上的老茶,因此他們的「品茗經驗」,絕大部分是建立在70年代以後生產的餅、磚、沱、緊茶上面;另外有更廣大的普洱茶飲用者,他們的「喝茶經驗」卻是建立在養生保健、甚至醫藥療效上的。如果從這兩類喝茶朋友的角度來看,所謂「好」茶樹的認定標準,自然又不一樣了。基本上,第一類朋友喝的茶,大部分的茶菁是來自「栽培型灌木新茶園」的茶樹,加以毛茶的拼配比較複雜,所以對於茶樹的要求,似乎不如茶區的區隔、毛茶拼配的方式、製茶工序中茶葉酵素作用的程度,以及茶品出廠後的倉儲,這四點來得重要;至於第二類朋友,就更不在意茶樹了,因為他們在意的是經過客觀科學研究論證、甚至醫學臨床實驗的結論,例如降低血脂、降低膽固醇、抗癌細胞……等等普洱茶的功能,「飲之對身體有益無害」才是他們的關心所在。

參考文獻與謝誌

一、文章部分

2003 陳懷遠 易武傳統元寶茶製作工序探究 收於《普洱壺藝》7=2003.8.15,pp.82-87
2003 何景成 從香港市場角度看普洱茶分類 收於《普洱壺藝》7=2003.8.15,pp.44-47
2003 石昆牧 滇綠與滇青普洱之特點與辨識 收於《普洱壺藝》7=2003.8.15,pp.40-43
2003 俞雨霖 深入雲南尋訪道地普洱茶 中國時報2003.7.28,A12全版
2003 石昆牧 普洱茶製作之古今 收於《普洱壺藝》6=2003.5.10,pp.144-149
2003 吳德亮 普洱茶尋根 – 普洱縣困蘆山寬洪村古茶林 收於《普洱壺藝》6=2003.5.10,pp.102-107
2003 普洱壺藝編輯部 普洱茶王歷年最高價 收於《普洱壺藝》5=2003.2.10,pp.86、87
2003 陳英燦 普洱茶是生物科技的先驅(上) 收於《普洱壺藝》5=2003.2.10,pp.126-129
2003 耿建興 簡述七子餅茶的分類與斷代 收於《普洱壺藝》5=2003.2.10,pp.130-133
2002 許玫、王平盛、唐一春、宋維希 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雲南茶樹優良品種之源 收於蘇芳華主編《2002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6初版一刷),頁193-199。
2002 虞富蓮 雲南普洱茶產區的大茶樹 同上,頁169-185。
2002 張弘陸 台灣的陳年普洱茶 收於《普洱壺藝》4=2002.11.10,pp.76-81
2002 茶人祿 沱茶之源—雲南大理下關茶廠 收於《普洱壺藝》4=2002.11.10,pp.84-89
2002 董國艷 不同級別普洱茶品質與化學成份差異的研究 收於《普洱壺藝》4=2002.11.10,pp.130-133
2002 曾冠錄 獨具風格的普洱茶—記2002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 收於《普洱壺藝》3=2002.8.10,pp.86-89 西雙版納
2002 耿建興 細說廣雲貢餅 收於《普洱壺藝》3=2002.8.10,pp.134-139
2002 耿建興 一杯陳茶喜相逢—後文革普洱茶品鑑初論 收於《普洱壺藝》2=2002.5.10,pp.76-83
2002 陳紅偉 普洱茶的起源及其歷史沿革 收於《2002中國普洱茶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西雙版納。
2002 張俊作 普洱茶發展歷史三階段 收於《2002中國普洱茶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西雙版納。
2002 何景成 從香港市場角度看普洱茶分類 收於《2002中國普洱茶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西雙版納。
2002 吳德亮 普洱茶過台灣,雲南台商各顯神通 收於《新新聞》週報,798=2002.6.20-26,pp.74-79
2002 徐芳瑛 不同貯存年份、製程及沖泡方法之普洱茶品質的探討 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論文(2002),區少梅指導。藏國家圖書館圖463.008.M91-12
2000 王堅 7572青餅論述 收於《紫玉金砂》77=2000.3
1989 李拂一 佛海茶業與邊貿
1987 陳文懷 香港茶市散記(及續一) 收於《茶與藝術》第二卷。7=1987.7.15,pp.18-22;8=1987.9.15,pp.32-36
1987 王海思 雲南茶樹品種資源考察總結 收於 《雲南茶葉》期刊,1987年第二期
1987 王平盛 雲南的茶樹資源 收於 《雲南茶葉》期刊,1987年第二期
1979之後 范和鈞 創辦佛海茶廠的回憶 收於 鄧時海《普洱茶》
1939 李拂一 佛海茶業概況 原載於昆明《教育與科學雜誌》1939出版,亦收於 雷平陽《普洱茶記》,本書參考後者。
不詳 方國瑜 閒話普洱茶 收於 雷平陽《普洱茶記》


二、書籍部分

2003 曾冠錄 總編 七子餅茶事典 台北:五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3.8一版一刷。 本書主要集結《普洱壺藝》雜誌1至6期文章,並有七子餅茶圖錄供參考。
2003 木霽弘 茶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 雲南:雲南民族出版社,2003.6一版一刷。
2003 黃桂樞 普洱茶文化 台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03繁體字出版。 作者於思茅地區文物考古著力最深
2003 吳德亮 風起雲湧普洱茶 台北:西遊記文化社,2003.2出版。
2003 雲南省普洱茶業協會 中國普洱茶文化新探(第二、三屆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1一版一刷。 思茅地區分別在1997、2001召開普洱茶的學術研討會,此書為論文集。
2003 趙瓊華 普洱茶考 雲南:普洱茶(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3.1影印出版 趙瓊華為普洱茶廠廠長
2002 蘇芳華 主編 2002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6初版一刷。 本研討會於西雙版納召開
2002 陳秋娥 普洱茶中黴菌毒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91NTU00252003
2002 池宗憲 台灣茶街探源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6一版一刷。
2002 陳年普洱百票圖 台北:五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1 徐芳瑛 不同貯存年份、製程及沖泡方法之普洱茶品質的探討 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90NCHU0253034
2001 陳煥堂
林世煜 台灣茶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6初版。
2001 普洱名茶內飛內票藝術海報 台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01出版。
2001 黃桂樞 思茅文物考古歷史研究 雲南:雲南民族出版社,2001.5一版一刷。
2001 雲南省下關廠志編纂委員會 雲南省下關廠志 雲南:雲南省下關茶廠,2001.2一版一刷。
2001 張勤民、蘇芳華 主編 雲南茶葉發展論壇 感謝曾至賢先生提供資料。
2001 曾至賢 方圓之緣—深探緊壓茶世界 台北:作者自印,2001.1出版。 作者為記者,以人文地理為範疇,透過報導文學的筆觸,詳述了普洱茶人、地、時、空的演變,堪稱鉅著。
2001 黃健亮、黃怡嘉主編 普洱文選
(增修版) 高雄:茶陶壺藝文化,2001.1.1出版。 在《普洱文選(紫玉金砂)》的基礎上,加入八篇文章,並改為平裝本。
2000 黃健亮、黃怡嘉主編 普洱茶譜 台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00.12. 31出版 。 介紹150種茶,以及14篇專論文章近六萬字。
2000 陳宗懋 主編 中國茶葉大辭典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12.1一版一刷。 此書為1992《中國茶經》的增修版,內容更為豐富。
2000 雷平陽 普洱茶記 雲南:雲南民族出版社,2000.11簡體字一版一刷;台北: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03.3.1繁體字出版 如鄧時海的〈序〉所言:「雷氏《普洱茶記》就是現代阮氏《普洱茶記》,對現代普洱茶有比較全面性而正確的詮釋和報導。」唯內文稍偏重孟海茶廠介紹。
1999 紫玉金砂編輯部 普洱文選
(紫玉金砂) 台北:紫玉金砂雜誌社,1999.1出版。 精裝本,收錄歷來《紫玉金砂》雜誌所載普洱茶專論二十餘篇,深入淺出,足堪細品。
1999 孫璐西 普洱茶降血脂作用之研究2 行政院衛生署八十八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418.914.8344v.2
1998 陳念祖 普洱沱茶抗氧化與抗動脈粥狀硬化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孫璐西、蕭明熙指導。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索書號
(T) 463.8 7583
1998 王其智 孟庫茶鄉 雲南:臨滄芳草文學社,1998.12一版一刷。 詳細介紹臨滄一帶茶葉發展狀況,研究滇西茶葉發展必讀。
1998 菊地和男 中國茶入門 日本東京:株式會社講談社,1998.7.1一刷,2002.9.3六刷。
1997 光復書局編輯部 中國地理大百科11:廣西、雲南 台北:光復書局,1997初版。
1997 劉盛佳等
中國地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授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7.9初版。
1995 鄧時海 普洱茶 台北:壺中天地雜誌社,1995.12出版。 收錄號字級以及印字級等為主之茶品共42種,並有四篇專文,堪稱目前普洱茶著作中最詳論者,研究普洱茶必備。
1995 鳳慶縣茶葉志編纂委員會、地方志辦公室 編 鳳慶縣茶葉志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11一版一刷。 詳細介紹鳳慶一帶茶葉發展概況,研究滇西茶葉發展必讀。
1995 冼燕雲 尋找茶馬古道 香港: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1995.9第一次印刷。 冼,讀音「省」。
1994 黃桂樞 主編 中國普洱茶文化研究 - 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雲南:雲南科技出版社,1994.4一版一刷。 1993.4思茅地區舉辦第一屆國際普洱茶學術研討會,這本書是一年後出刊的論文集,收集論文數十篇,對於普洱茶研究影響深遠。
1993 陳椽 中國茶葉外銷史 台北:碧山岩出版公司,1993.12.30初版。
1993 魏謀城 主編 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志 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12一版一刷。 這本書應該算是普洱茶的「正史」,研究普洱茶必備。
1992 陳宗懋 主編 中國茶經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5簡體字一版一刷。 如何康的〈序〉所言:「《中國茶經》,是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后,又一部文化性和經典性相結合的茶業百科全書。」
1991 內政部地政司、聯勤總部測量署 國際百萬分之一中國輿圖(NF47瀾滄、NG47大理) 台北:內政部地政司,1991.6出版。 圖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圖書館
1991 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 中國 - 茶的故鄉 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1991出版。
1991 黃釗 帛書老子校注析 台北:學生書局,1991.8.15初版。
張毅 易武鄉茶業發展概況 張毅為易武鄉前鄉長
1989 義合成茶行 漫談普洱茶 香港:義合成茶行,1989手稿影本。 出自香港茶行的資料,因年代早於1990年以前,特別珍貴。
1988 趙春洲、張順高 編 版納文史資料選輯4(西雙版納茶葉專輯) 雲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1988.11出版 除了《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志》官方文獻外,這是地方政府的出版品,有點類似「方志」,第四輯專論茶葉,研究普洱茶的歷史必讀。
1980 劉棠瑞、廖日京 樹木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9初版。 植物分類學,作者劉棠瑞為前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系主任及農學院院長。
1976 劉業經 台灣木本植物誌 台中:國立中興大學農學院出版委員會,1976.3再版。 植物分類學,作者劉業經為前國立中興大學教務長。
1973 余培林 新譯老子讀本 台北:三民書局,1973.1初版,1993.1十版。
1960 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製圖廠 二十五萬分之一中國圖(NF47-7瀾滄、47-8思茅、47-11景東、47-12孟信) 台北: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製圖廠,1960翻印 圖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圖書館
1825 阮福 普洱茶記 節錄於 鄧時海 著《普洱茶》,台北:壺中天地雜誌社,1995.12出版。
1799 檀萃 滇海虞衡志 同上
1765 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同上
1755 張泓 滇南新語 同上
1664 方以智 物理小識 同上

三、期刊雜誌

名稱 類型 創刊日期 發刊情形
紫玉金砂 季刊 目前至92期
普洱壺藝 季刊 2002.1.15 發刊中

台長: 鶯歌福祿茶行
人氣(2,8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