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30 00:16:59| 人氣2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哲學家之生? / 作者之死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溢生;莫自縊亡。 ◎徐明瀚

因為某些殘酷的巧合,一方面是自己的不夠見多識廣,另一方面自己對作家身影蹤跡疏於注意,知道黃國峻這位作家,竟是因為他的死訊,相較之下,在年初我還聽過一場袁哲生先生所參與的小說大選演講活動,沒過幾月,沒想到就聽聞自縊身亡的報導。也就是因為這樣的殘酷,這兩位書評稱作是以黑色幽默筆調為特色的作家,所以對我來說,是非常黑色,而一點也不幽默的。

英國哲學家柏克萊曾說過:「人是被知覺的存在。」而笛卡兒當然說過:「我思故我在」,然而,當我知覺到或觸及作家思維或書寫的當下,這些作家,卻真真切切地不在,我無法躬逢汝盛,而僅能憑弔你的蕭條。此時,不禁喟嘆。如果這是黑色幽默,我寧可不懂。

新聞報導指出:「文壇作家自殺,大多是因為有精神憂鬱的疾病問題」。精神疾病似乎常是被作為自我終了的託辭,或許我沒有體會患病者的生理煎熬,抑或寫作高峰者的心理狀態,但每個人何嘗沒有精神疾病,只是程度問題,然而,當精神分裂或暴露狂式的治療書寫也不是在文學場域中展演、繞行,傾泄的窗口總是打開,若焦慮與憂鬱積澱多時,作者是否知道讀者也在傾聽、企盼,將真實引渡,將原我發抒?縱使讀者是尚未得真諦的、是經驗替代的、是後知後覺的。

日本人有完滿自殺的情結,認為在生命高峰階段結束性命是如摘採花朵最燦爛之時,但,美和善總是相對應運的,因而完美也從來沒有絕對,絕對只是自我的詮釋和信仰。莫非高峰之後總要設有置身崖底的自命?會不會因為更高的山峰被你的烏雲所遮掩,而你只是存之而不論呢,你是否聽見其他山巔的呼喚,而非彼岸?難道你沒聽過「精神勝利法」或「生命之可貴」嗎?我更要質問,自身的死亡是否足夠帶有作者的銘刻,甚有如法國文人傅柯、巴特等,在人的消失與作者已死後,並且諭示了哲學家的新生?新的自我滿溢以擴及他人,發揮己身的影響力?你,所指的是所有的個人。

海德格「此在自身向死亡投射與反思」、沙特「我是這樣一個存在,這存在是作為存在在其存在中關心其存在的存在」和「自殺是混於別的在世的存在中的方式之一」數言諸揭,本體論在己存在(being in itself),更有目的論的為己存在(being for itself)。自嘲是自嘲的,正如虛無正是虛無的,唯有死亡作為對象又是主體,一種到來的排拒和一種命定的超然灑脫,自許存在的入世使命(being in the world),才為積極,別忘還有中國先哲有云,置之死地而後生。

數千年前,巴門尼德斯用「思想與存在的同一」來說明宇宙的合理性,何不樂觀的這麼想,宇宙在擴張正如思想個體活力在延展,直到宇宙凹陷下去,而那天又永遠未知……。我總認為,自我圓滿永遠在過程的抑揚頓挫中,而非所謂完美的句點。機會與命運是限制,限制就是挑戰,而人因挑戰的克服或挫敗而豐稔,人可以永遠在施與受之間,既是讀者亦是作者,而死亡,只是自溢能動的終點,絕非自我的達成。

鬱寂者,無論是否作者,起身來,必有人願意與你作存在論辯、糾正辭義,我樂見這般彼此的追問,「to be or not to be」,總應是個活的問題,而非論定的答案。


(本文寫於2004四月袁哲生辭世後兩天深夜)

台長: 徐澌
人氣(2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作者之死 |
此分類下一篇:三個懷舊滯然的眼神 談第29集/ 作者之死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