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8-06 10:04:21| 人氣1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以法為贈禮(2)----中阿含念處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一冊 No. 26《中阿含經》CBETA 電子佛典測試普及版
# Taisho Tripitaka Vol. 1, No. 26 中阿含經, CBETA Chinese Electronic Tripitaka Test Normalized Version

(九八)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昂,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

註解:
接著再說,比丘觀察身體念住於身,比丘者,出入各種場所時皆正知分明,善於觀察分別,手腳屈伸、低頭昂首…等等動作,與儀容禮節。視場所之需要,善於穿著僧衣,以及諸衣、缽。走動、站立、坐下、躺臥,睡眠、清醒、言談或默然不語,皆正知分明。

----------------------------------

以上這一段,講的是僧眾出入各種場所,應注意保持正念的諸般事項。譬如,出入各種場所,如禪房、精舍、村落、城鎮…等等;或出入門戶時,這時如因場所的關係,需屈伸手腳,或低頭昂首時,都要正念分明,而且保持僧伽應有之儀容禮節。另外,還需仔細觀察,視場所之需要,穿著適合該場所而不失僧伽禮節之僧衣,並攜帶應該攜帶的其它衣缽。而且,在出入各種場所時,不論任何動作,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皆要保持正念,善於觀察身體的諸般動作,正知分明。

文中的僧伽梨,意譯「重衣」,又稱「大衣」。是僧伽出入王宮、聚落諸重要場所時應穿著之僧衣。

這次的開示,由於主要的聽眾是僧眾,所以,文中通常都說比丘,應如何、如何等等!但是,用於在家眾也是一樣的。就是不論出入門戶或各種場所,為了避免心不在焉,應該正念分明知道正在出入各種場所了,進入門內?或出門了?如需屈伸手腳或低頭昂首,也皆內心保持清楚地知道這些動作。

另外,在家眾也須視出入的場所,穿著合宜的服飾,保持適當的儀容整潔,如果,某些場所有訂定該地的規則,如不得吵鬧喧嘩,不得如何、如何等等…,也應適當地保持應有之世俗禮儀。出門在外時,該攜帶的東西就要記得攜帶,清清楚楚地知道想清楚了:「該帶些什麼出門」?想清楚了,才整裝出門;出門在外時,隨身物品也要注意攜帶好,以免最後因丟三拉四,而時刻心神不寧、掉悔懊惱。

在家眾出入而身處於各種場所時,不論行住坐臥、眠寤語默,也要時刻保持正念而正知之。

佛陀在這一段裏循序漸進地介紹禪修生活化或生活禪修化的修行方式,四念處的禪修方式就是如此地單純。以前也常常看念處經的經文,可是,這還是第一次留意到原來出入各種場所時,也要隨時警醒注意該場所的規範或該注意的禮節,而不只是一昧地保持專注,應是身心都保持輕鬆、警醒的狀態。出入一些場所時,其正門或大廳,都有貼一些告示之類的,有時,也要注意看看,看清楚了,再考慮清楚要不要進去,免得進去後,因服飾不適當或有失禮儀之處,而覺得混身不自在。^_^

台長: 希拉
人氣(1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