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01 04:37:54| 人氣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南韓的「軟」政策與台灣的「硬」道理

作者/台灣產經建研社洪奇昌理事長、張昱謙研究員

—從韓國「以人為本」的經濟政策看臺灣的「前瞻計畫」

南韓總統 文在寅 (照片來源:中央社)

近五年全球開始擺脫2007金融風暴的陰影,無論是美國、中國大陸甚至歐洲,開始吹起擴大財政建設的旋風。亞洲從2012年日本的安倍三支箭開始,中國大陸也在2015年推出新的五年計畫,台灣則搬出「前瞻基礎建設」,而韓國也在這個月推出「以人為本的經濟成長策略」。

每個國家國情不同,各有利弊,沒有誰的一定對或錯,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財政建設理當追求好且還要更好。

這其中,韓國新當選的文在寅總統的新政策特別值得深究。文在寅總統於25日於青瓦台的國務會議中定調,要將過去「扶植出口型大企業的追趕型成長」轉變為「以人為本的收入主導型成長」,相較於我們常見的財政擴張方案,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方向。

文在寅總統認為,為同時解決低成長與收入兩極化問題,必須轉變為以收入及創新為成長動力的經濟模式,因此,初期編列了100億美元的預算,投入在社會住宅、青年失業、獎勵新創以及公平經濟。

此外,南韓還預計將基本時薪逐步拉高至一萬韓元(約271元台幣),而基本薪資確認於明年將調升至150萬韓元(約42000台幣)。

傳統的經濟發展策略中,多以公共建設及民間投資項目為導向,在從個別項目中去羅列各種軟體和人才的規劃及培育,文在寅的財政政策可能說不上創新,但其實表達出的是一種對過去韓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思;並對青年人未來發展機會—就業、薪資、居住等公共議題提出以人為本的社會關懷。

南韓和台灣在過去20多年不同策略發展下,經濟結構已大相逕庭,南韓在超大型企業的寡占之下,造成很嚴重的青年就業問題,另外還帶來極大的貧富差距及政商醜聞,而經濟低成長及少子化的問題,也被南韓新政府視為極大的挑戰。

面對這些經濟挑戰,文在寅總統選擇深信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人」永遠是經濟之本。

他相信人才政策會帶來新創,進一步帶來新的就業和經濟,再進一步去改變資本結構的傾斜,投資在「人」遠勝於投資在「物」,若再去思考韓國這20年輸出的娛樂文化及商品的成功關鍵,文在寅的「以人為本」確實值得期待。

台灣的前瞻基礎建設則是經濟學裡的硬道理,就傳統增長模型來看,投資型的政府支出必定會帶來經濟成長,但這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前瞻建設其實也有勾勒許多經濟效益,包括就業、生活環境等等,政府也在前瞻建設中加入少子化等議題,不過,文在寅清楚韓國的經濟發展在於「人」,我們必須要問,那台灣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嗎?除了硬體之外,社會其實更期待的是軟體思維的注入。

這陣子許多學者專家對於前瞻的批評,其實並不是反對財政的擴張,多是在前瞻計畫的項目中,較少看到與人的連結。

前瞻基礎建設立意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我們央行彭淮南總裁肯定擴大財政政策的功用,其實南韓的央行在今年五月,也大聲呼籲南韓新政府要採取擴大基礎設施的改進。

而在前瞻預算編列中,也看得出行政院循序漸進推動政策的努力,只是,如果我們的前瞻只讓人看到硬的那一面,其實相當可惜。

此外,我們若深入思考一個嚴重問題,那就是台灣人才缺口已達全球第一,人才流失之下,再多的財政建設還能夠達成理想的經濟目的嗎?前瞻並非一錘定音,相信並期待更政府在未來的前瞻預算上,會有突破的思維。

我們並不需要要求前瞻包羅萬象,什麼項目都要放入前瞻,這也是不對的想法,但期盼政府未來能夠在軟硬之間,去架構一個台灣社會期待的政策,用以人為本的方向,去連結建設,讓財政建設不再是一個為經濟數字服務的政策。



來自: https://tw.news.yahoo.com/%E5%8D%97%E9%9F%93%E7%9A%84%E3%80%8C%E8%BB%9F%E3%80%8D%E6%94%BF%E7%AD%96%E

台長: paulina3qm584
人氣(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