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06 01:38:54| 人氣329| 回應0 | 上一篇

【本週書評】史柯塔的太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想,這本書其實引人入勝之處不在故事,而是它敘述的手法,如同散文詩一樣。書中給人感覺流暢,悠遠的氣息。詞藻的精準而非華美,令讀者能享受閱讀的樂趣而不受意象堆疊的限制。在情感上,《史柯塔的太陽》也相當節制不過份用場景去煽動讀者的感動,保持了適當的旁觀者距離,知悉故事的全貌,有股詩篇的特質環繞,是一本很優秀的作品。




史柯塔的太陽

作者:羅蘭.高蝶
譯者:馬振騁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7 年 01 月 30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本書時代從1870年直至今日,講述義大利南部普利亞區一個盜賊家族的三代故事。 1870年,貧瘠荒涼炎熱的普利亞,大盜馬斯卡松出獄後到小鎮搶了他覬覦15年的姑娘菲洛美娜,完事之後,卻在街上被鎮民用亂石打死,死前數秒得知,幹錯了人。

這個錯誤的結合誕生了洛可.史柯塔.馬斯卡松,他殘忍高傲,比父親更壞,而且因盜致富,後來他娶了啞巴女,生下三個孩子。就是在這樣受命運作弄的真情與誤會中,開始了史柯塔家族三代人背負著原罪與詛咒的沉重傳奇。
  
洛可死前將所有財富捐給教會,唯一的條件是讓子孫接受光榮禮遇的喪禮。這三個孩子在父母死後,於貧困和岐視中艱難生活,後被迫離鄉背井,但由於他們不光彩的家族歷史,總受到粗暴無禮的對待。他們漂泊輾轉最後返回家鄉,決心在這裡頑強生活下去,而開了香菸鋪,追尋自己的幸福和快樂。
  
史柯塔的孩子們,即使遭遇各種壓力仍自豪地活著,相信普利亞這塊旱土既能滋養出黃金般的橄欖樹,他們的家族也一樣能在這塊土地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全書節奏明快、情節扣人,絕無冷場。

得獎與推薦記錄
2004年龔固爾文學獎作品
2004法國尚紀沃諾評審獎
波蘭龔固爾文學獎
一部史詩般的作品──龔固爾獎評委
此書文筆優美,將我們帶入一次夢幻般的旅程,深入我所深愛的那個義大利──龔固爾獎評委
高蝶是「難得而又優秀的多產作家」──法國文化部長德瓦布爾
本書特色

  高蝶的寫作深受古希臘詩風影響,自有其一種文筆、一種敘述方式,對簡單的事物挖掘詩意,在平凡的題材裡找出普遍意義。他的語言簡約,敘事則完全像在寫偵探小說,各章一環扣一環,閱讀時只希望趕快知道下一章,恨不得一口氣讀完的小說──名譯家馬振騁。
作者簡介
羅蘭.高蝶(Laurent Gaude)
  1972年7月6日生於巴黎。20餘歲即展露頭角,早期以劇作開啟文學生涯,而且全部被搬上舞台,後來以小說揚名國際。2002年,小說《宗果王之死》獲龔固爾高中生文學獎和2003年深具人氣表徵的法國書店獎,暢銷20萬冊。

  《史柯塔的太陽》於2004年8月推出,兩個月內銷售8萬冊,並入圍多項文學獎決選,11月高蝶以32歲的年紀摘下法國最高榮譽龔固爾文學獎桂冠,是近30年來最年輕的得主,熱賣40萬冊,授權35國翻譯版權,可謂其生涯代表作。

  高蝶妻子為義大利籍,故其作品中常寫到義大利。本書的地理背景,即其妻的家鄉普利亞地區﹝義大利「馬靴」的鞋跟位置﹞,於1861年由所屬的兩西西里王國和義大利半島上其他公國合併成為義大利王國,然而義大利人自己直到很晚才意識到此區的存在,這個鞋跟也是義大利長久以來最貧窮的地方。

  普利亞人民由於土地荒涼貧瘠,只能種橄欖蕃茄及打漁為生,20世紀初很多人選擇移民美國,但失望之餘,有人轉往墨西哥和阿根廷,有人選擇了回來……這段發展史,加上高蝶每回於此停留親身感受的毒日頭、剽悍不羈的民風、保守的習俗等等,成為孕育本書的種籽。

譯者簡介
馬振騁
  1934年生於上海,南京大學外語系法國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先後在北京輕工業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任教。教學之餘,退休之後,譯有多部作品。

台長: 松齋
人氣(3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