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20 21:04:44| 人氣1,144|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等啊等啊等無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有到大醫院就醫的經驗,就算不是自己看病,也有陪家人看病的經驗,大醫院門診,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等待」。
不要說病人等到不耐煩,小I自己生病去看都排隊排到接近抓狂,話說曾經有幾次,見習時生病去掛號,小I不好意思去拜託老師們讓自己先看,想說有跟見習當科師長說要去看病了沒關係,就穿著白袍在外面和病人一起等,依稀記得診間外面小朋友瞪著大大眼睛看著奇怪的白袍疑似具有攻擊力醫護人員,一直徘徊在她四周,讓她很不安的樣子。
等啊等,現場號而且還是十點左右才掛的,偏偏就是要等到十二點半,才差不多輪到我,還有一次,因為早就超過中午,醫師開了治療就下班了,治療師一邊幫我治療一邊擺著臭臉碎碎唸醫師那麼晚開治療,佔用她午休時間,小I情何以堪,我也等了三個小時,我也不想佔用她午休時間啊!
以前跟門診,在診間裡,雖然有遇到等到抓狂想要衝起來的榮民老阿伯,等到心煩被叫進來又發火走出去的老阿媽,但畢竟是隔著一扇門,除了感受到醫師揮汗如雨,片刻不得休息的看了近百個病人,就算一個人三分鐘,後面的還是得等,主治大夫不是那吒,他沒有三頭六臂,大家都要看他,不等也難,小I見識過最誇張的主任,是早上的門診一律看到下午四五點才能夠看完,這期間主任午餐根本都是完全省略的,苦了主任,也苦了主任的病人,從早等到晚,難怪許多人都視大醫院為畏途。
這禮拜小I到眼科,跟門診的型態有些改變,變成可以先幫初診病人做些初步的眼睛評估視力檢查等等,再讓病人去診間,流程上有點像跑關,在一關關的過程中,少了門診診間那道門作為隔閡,加上沒有主治醫師的權威坐鎮,等待的不耐和煩悶,直接衝擊在眼前。

「我實在很不喜歡來大醫院,每次來都要耗掉一個早上,去小診所多簡單,進出出來,半個小時。」一邊幫阿伯問病史,一邊聽阿伯碎碎唸。

「這個開完刀後還要來幾次?」
……
「什麼?另一邊的白內障還要追蹤喔?我要昏倒了,每次來你們這裡要一整天,等到都沒耐性了,也不是沒耐性啦!反正就是一直等,你們在這裡上班沒感覺,要我待一整天,真的是沒辦法。」陪媽媽來看病的時髦婦女,瞪大的眼睛,明顯顯示她的不耐。

「小姐,明明的無人,你先叫我啦!」視力檢查室門口,無視於外面有一堆人等著被叫,只有看到裡面沒人,來眼科真是來對了的老先生。

「小姐,是還要多久,我們來很久了。」

此時此刻,突然非常佩服起門診的護士小姐,她們正是平常負責當起那道面對等待煩躁情緒的門,小I身陷在一群等著看病得氛圍之中,除了安撫,也只能安撫。

嚴格來說,這裡已經是小I待過的醫院裡,等得時間最短的門診了,但等待就是等待,很少有人喜歡等待,尤其是生病的人,但無奈的是,醫院不是7-11,無法滿足每個人的便利需求,說難聽點,連基本的人性化需求都很難兼顧,小I待過的醫院,曾經有某位老師說過;「如果跑過一次我們醫院的掛號門診領藥批價流程,我實在不懂病人怎麼還會想來我們醫院看病。」沒錯,光等就可以等昏頭了。
等待,牽涉許多問題,最基本的問題當然是供需曲線,想看病的人太多,當紅的醫師太少,請注意,這裡提的是當紅的醫師,不是一般的醫師,台灣的就醫生態有明顯的一窩蜂趨勢,除了本來就做口碑的醫師外,還有一些罹換大頭病很嚴重的病人,主任似乎永遠是神,諸不知,神要愛的人太多,花在眷顧世人的時間,平均可能是最少的
再來,是程序問題,大醫院規矩多,很多事情都是得一步一步來,一步一步來的意思就是得等,這裡也得等,那裡也得等,規矩一向只會越來越多,從沒聽說過會越來越少的,要改善作業流程,牽一髮動全身,恐怕要大刀闊斧兼不怕死的上司,才可能做得到。
望著等候區滿滿虎視眈眈的眼神,還有技術員姊姊們熟練俐落的動作,小I只能默默得嘗試加快手腳,然後繼續安撫等著進最後一扇門的病人。

台長:
人氣(1,144)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小I繞台記 |
此分類下一篇:眼科之雞同鴨講
此分類上一篇:採購母女組

菲菲
看病3分鐘,等看病3小時(甚至不只),時常感覺被乎籠了!
醫師,你也是個要吃穿的生物,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多耐著性慈悲為懷,好人有好報,多積善德,耐心善待有病痛的人哪!

我是當真說的唷,不是在跟你鬧著玩!
親人在與病魔搏鬥,他是一位有醫德的醫師,如今自己病重,相命師說:他救人無數,上蒼憐憫他,讓他屢次病危而能化險為夷,祈福此回依然度過生死難關。
2007-11-21 07:12:55
版主回應
我也是說真的...
每個人多兩分鐘
後半部病人多等兩小時(3+2=5)
十點來等到下午三點......
唉~有時候這跟耐心沒有絕對相關
反而比較像jean所說的
心情上的感受比較重要^^
有時後就是很兩難
不限號是人多看診品質下降大家一起等
限號是很多人掛不進來
直接到診間求情
結果也是一樣的
就醫市場如果可以平均些就好了
2007-11-21 15:46:18
jean
小朋友也曾看病排隊..二-三小時
醫生只花3秒鐘看我..嗚..
而且同是醫療人員..其實更容易抓狂

門診以前幫老師做研究的時候也待過
不管等的人有多少
太慢了都還要說..對不起..讓妳久等了.
很多東西
其實都是..奇摩寄..的問題..
2007-11-21 15:18:08
版主回應
推XD
沒錯沒錯
很多等了四五個小時的病人
進來看到醫生連午餐都還沒吃
悶氣都消了一半
改成慰勞主治辛苦了
不過在門外枯等時
相信大家奇摩子都不會太好^^|||
2007-11-21 15:50:11
福建魷魚
等看病,很怕很怕。好像永遠都等不到的樣子。

醫護人員永遠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你痛你不舒服也不會給一句慰問,也不會臉帶笑容說一聲:“再等等哦!病人還多。”沒有臉露不悅其實已謝天謝地。

機械式的操作,少了感情,連藥物也少了一些作用。

這個年代有醫德的醫生少之又少。

我有時覺得醫生都該上人性之課。
2007-11-22 14:55:16
版主回應
有時候,忙碌很容易使人麻痺
而麻痺也是一種人性
還有,如果人性之課指得是醫學倫理的話
這幾年因為社會現況的變化
讓我們這幾年的醫學生
上了無數的倫理課
甚至接近兩學期的總學分數(
印象中30學分左右)
(相當接近一年最低限度上的課)
但這些課程給學生普遍得感受
是倫理過敏遠大於成為一個世人所說的良醫
所謂倫理過敏
就是聽到醫學倫理醫學人文就很想嘆氣
嘆氣是因為世人眼中的良醫
是一種人格特質
這種特質不是上上人性之課就可以培養的
而這個年代
醫德這個大帽子的標準從何而來?
既然醫學倫理課這麼愛上例子教學
我也來舉個實例
一個天天幫病人開刀死馬當活馬醫
什麼爛刀都願意替病人試一試的醫生
(就是專收人球的那一種)
他救回了無數病人
自己也過度勞累得了肝癌
手術後繼續過他的外科醫師生涯
不改本色
但他外科醫師的個性
就是豪氣從來不懂得客氣
當著剛開完刀吵著出院的病人大吼
&quot你不想活的話我也不想救你
大不了你現在就出院&quot
這個醫生如果要用醫德的標準來判斷
真的不知道怎麼說
聽到福建魷魚一竿子打番所有的人
說有醫德的醫生越來越少
覺得很傷心
因為我們天天看到的很多師長
絕大多數都是很為病人著想的
甚至很多都到了廢寢忘食犧牲自己健康家庭的地步
但他們確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善於傾聽與溝通
因為一種溝通上的失焦
很容易造成醫病關係上的誤解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視病人
台灣的醫病關係緊張
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很無耐但其中的誤解實在是太多了。
2007-11-23 22:33:38
小林醫師
呵呵...
說一點不好的“黑暗面”
這時....有醫師朋友就很管用....
(以上純惡搞...但....大家心知肚明)
中國有一句話:有“關係”...就“沒關係”
人生不像教科書總是一版一眼喔
即使進了臨床
妳也會發現...啥...教科書說....(怎麼沒聽過!!)
很多時候都是因地制宜
只要前提沒有傷害或損及病患的權益
尤其在一些資源不充裕的地方更是如此喔@@&quot

[以上言論純屬閒聊..新進前輩們請勿動怒喔]
2007-11-22 20:49:19
版主回應
^^
但要小心VIP syndrome
因為是特別重要的人,反而做什麼都格外小心
因為太小心了,反而很多應該做的決定沒辦法在第一時間下決定,反倒延誤了治療時機
2007-11-23 22:36:19
福建魷魚
我不是說所有的醫者沒有醫德。也不是說罵人的醫生就沒有醫德。

只是麻木讓人覺得難過。

醫生每天在看病人,看久了會麻木,但他們忘了每天的病人都可能是不一樣的。普遍大眾對疾病的認識不深,有時就會多問,這時醫生就得好言多解釋一點,讓病人安心。

我在報館上班,負責醫藥版,也常常採訪醫生。每天對著醫藥新聞和知識,我也不准自己麻木。雖然每天出版很累人,也常常接到讀者的詢問電話,但就是要耐心回答。

我不曉得醫生會不會有高人一等的感覺,但是請醫生不要麻木。麻木是最可怕的感覺。

衷心希望你不管在10、20年或更久以後,都會是一個有耐心、細心聆聽患者的醫生,最重要的是,請不要麻木。
2007-11-24 16:09:49
版主回應
恩~我有看到福建魷魚負責部落格裡提到良醫醫藥版的事,也相信麻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寫與紀錄,其中一個目的,也是為了提醒自己,現在的心情,記住每一個病人,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個家庭,不要輕易陷入麻木,說起來簡單,我不敢打包票在未來的路上,我是否真的可以徹底奉行,只能一在的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衷。
我相信您不是在罵人,但就如同我說的,我們都有點倫理過敏了,只要聽到醫德 倫理,這幾個字,因為已經被過度標籤化,很難不過度反應,我只是想將我們這一代過度反應情況,稍微描述一下而已,有些道德標準,當被矯枉過正,過度強調時,有時候反而會失去他本來的目的,就像不要麻木,是很中肯的建議,不要沒有醫德,聽起來卻十分刺耳,差別,在此而已。
2007-11-24 21:03:23
小豬,♥
  嗯嗯‵大醫院常常會有這種情形
  因為我阿嬤糖尿病
  常常要去醫院‵
  每次我爸都要我一起去‵
  可是在那等上幾個小時 真的很浪費生命
  通常都會從上午等到下午
  進去看一下下=  =
  覺得很不值得 可是ㄧ般診所又沒辦法看
  因為=  = 我阿嬤的糖尿病
  是需要打針的那種‵
  醫生還要看劑量要不要調整‵
  所以非要到大醫院去 浪費生命不可ˊˋ"
2007-11-25 14:54:38
版主回應
恩...等看病真的很無奈
不過小豬很孝順耶
阿嬤心裡應該很窩心^^
2007-11-29 13:15:25
福建魷魚
我衷心希望你將來會是個病人都讚賞的好醫生。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2007-11-26 11:29:17
版主回應
謝謝福建魷魚
我確實需要 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P
2007-11-29 13:16: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