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2 17:25:25| 人氣1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日本社會的「年輕人危機」-秋葉原殺人事件探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京秋葉原瘋狂殺人事件也衝擊著日本海外,各國媒體以事件地點「宅男匯聚所秋葉原」為背景、針對日本社會在教育和資格差別問題進行分析。

6/9 美國時代雜誌電子版指出「以過多的要求競爭為教育訴求之下,日本的年輕人﹝及嫌犯﹞直接面對相同的壓迫感」。因為老師或父母要求孩子負起失敗的責任,「年輕人陷入連避難所都沒有的窘境」,時代雜誌引用靜岡大學間庭、充幸兩位名譽教授的談話,對教育應有的態度提出疑問。

6/8英國BBC電子報分析指出,年輕人感到沉重的壓力,是因為日本社會有著對個性不寬容的一面。

「人們感到壓迫感,也可能是因為日本社會無法接受失敗或和別人不同。無法適應社會、也沒有工作、無法和他人行徑一致而感到被疏離。」

這種疏離感,似乎和最近日本社會的變質有關。6/9英國獨立報電子版報導,「嫌犯加藤智大選定秋葉原為犯罪場所或許並非偶然。專家分析認為,日本急速的脫離終身雇用制、轉型為核心家庭化的過程中,對傳統男性腳色的不安感增加,促成宅男現象產生」。此外,獨立報也指出社會學者的看法「﹝到目前為止有關路上殺人事件﹞觀察這些男性發現,兼差或是工作不安定的人很多,這樣的男性感到和社會脫節,而爆發積鬱的怒氣」。

社會的資格差異助長了疏離感。6/9英國衛報電子版則以「日本年輕人的危機」為題,刊登了一則分析報導,其中,立正大學的小宮信夫教授表示,「在日本,為打破孤立訴諸極端行動的年輕下層社會、持續擴大以收入為資格差異的情況,是這個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更嚴重的,是社會欠缺一套預防此類事件的系統。英國衛報指出,「在日本,沒有為日漸減少的年輕人所設定的安全閘門」。「協談諮詢較歐美延遲,伴隨精神疾病患者的個人問題、或是避諱不談感到羞恥的事情這種日本文化中的抗拒感,也是理由之一」。

因此,資訊化的社會下,年情人更加封閉自己。小宮教授表示「在網路世界,人們開始深信可以和毫不相識的他人往來、也可以找到人生中探索的東西」。如嫌犯加藤實際上在行兇前,不停的在行動電話上輸入自己的行動。

各國媒體幾乎一致認同,「相較其他國家日本並非一個高犯罪率的國家」﹝6/9韓國中央日報電子版﹞,為了不被一再發生的凶惡犯罪事件使日本信用受損,正尋求解決之道。

資料來源:http://www.iza.ne.jp/news/newsarticle/event/crime/152383/

台長: 外星人
人氣(1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