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1-12 21:15:38| 人氣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美的天堂 流失的溼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跟隨布袋漁民的腳步走進好美寮自然保護區,面對海岸線近在咫尺,眼前枯倒的木麻黃景象,在這裡土生土長的漁民蘇先生沉痛地指出:「這塊沙洲原本更大!」拍攝紀錄片的邱彩綢則淡淡地說:「幾年前這裡就像是海口沙漠。」

位在嘉義布袋鎮的好美寮自然保護區,近年來受到布袋新港建造後凸堤效應和地層下陷的影響,造成潟湖的灘地嚴重流失,整片的防風林也因受到海水直接的拍擊和沙地的流失,樹根無法抓地而逐漸枯萎、傾倒,擁有豐富生態資源的保護區面臨存亡的危機。

好美寮自然保護區的坎坷命運,從民國六、七十年代台鹽欲在保護區內興建機械化鹽灘就開始了。台鹽讓中央政府誤以為好美寮保護區沒有保育的價值,變更為一般保護區,使鹽場可以任意在保護區內修建堤防,圍地發展機械化鹽灘。而且台鹽為了能兼顧國寶級植物—紅樹林,還特地委託嘉義農專將其移植到堤防外,在現任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蘇銀添組成的紅樹林聯誼會調查下,發覺紅樹林根本無法被移植,所幸經由紅樹林聯誼會到處奔波,獲得台北新環境基金會的協助,將陳情意見告知中央政府官員和中央研究院了解,得以阻止台鹽繼續動工破壞。

八十年代五十五米寬的西濱快速公路也計畫修築通過保護區,這樣浩大的工程對保護區必然會造成相當大的破壞,紅樹林聯誼會立即與嘉義縣政府和公路局展開協調,經過長達五年的協商並未達成共識,聯誼會提出的替代方案—將西濱快速公路移到保護區外,改走台鹽的土地,卻遭到政府機關以此舉會高出總預算案八千萬元為由婉拒。蘇銀添不解地表示,快速公路要走入保護區,必須要填海造陸,工程費應該會比直接經由鹽田的替代方案高出許多,更何況光是布袋港的總預算案已斥資四十億,為何不能再多花八千萬元來保護好美寮自然保護區呢?

爾後,政府部門不再協調,直接定案將快速公路往東移三十至五十米,並在公路和保護區中間修築一座土堤,意圖隔絕對保護區所可能造成的破壞,但興建公路的影響還沒開始,意欲屏障保護區的土堤已經先對好美寮造成傷害,土堤的包商投機取巧地從保護區內偷偷開挖所需的方土,面對民間包商的惡勢力和其強硬的民代後台,加上政府單位的推卸責任和不理採,紅樹林聯誼會面臨保護區慘遭破壞也無力可回天。

政府抽砂填海造陸完成布袋一、二期的海埔新生地後,再加上近年來新建布袋商港的凸堤效應,造成水流和水紋的的改變,使布袋南邊的砂被掏空至北邊,淤積在布袋商港的航道,為了疏濬航道又把海砂挖離,造成好美寮沙洲不斷地流失、海岸線內移,原先布袋南端最狹窄的地方以往還有二百公尺,如今僅剩一條剛興建的海堤。蘇銀添憂心忡忡地說,西海岸的屏障離岸沙洲流失,僅靠海堤來阻擋海水的入侵,可以說人類已經解除武裝,丟棄原來的防護罩,這樣的情況相當危險。

對於政府當局不願正視凸堤效應和抽砂帶來的危機,只是不斷地修築堤防來保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喜歡拍攝紀錄片的邱彩綢激動地說,如果人工堆砌的海岸線建立在一個不穩固的沙源上,那這樣的建築有何績效可言?一座座的海堤剝奪居民與海的親近,對生存島國的民眾而言,這又是情何以堪!

政府標準的說法是漁民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好美寮溼地才會流失,對此,蘇銀添說明,現今主管機關對抽取地下水有管制,其調查資料也都明白指出近幾年地層下陷已經有緩和的趨勢,而海灘的流失卻更為嚴重,怎麼可能和地層下陷扯在一起呢?漁民蘇先生也表示,漁塭抽取地下水養魚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又不是天天抽。

面對好美寮溼地日漸地流失,靠海維生的居民似乎少了點警覺心,布袋嘴文化工作室召集人林玲蘭無奈地說,當地人以為堤防可以保護他們的身家財產,完全沒想到西邊的整個海岸線築起高牆,東邊的西濱快速公路也是高牆,身處中間的他們該怎麼辦?

象徵進步的水泥建設掩蔽危機的警訊,等到崩塌時已經來不及,這樣隱藏的危機一般人怎麼可能看得見,屆時的災難又該由誰來承擔?又有誰擔負的起這個責任?是推託責任的政府,還是需要再教育的民眾?

台長: 輕描淡寫
人氣(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