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24 11:22:40| 人氣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松鶴居民踏惡水 走出部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猶記得去年朱雲鵬老師擔心松鶴部落,找了我們去,巔跛回台北,朱老師和建宏的車全進廠大修,底盤大概全完蛋了。(其實之前朱老師就想找四輪傳動的車,沒借到,所以就開普通轎車,他們兩人大概有愛車會犧牲的心理準備吧)

白冷國小校長等候我們,帶我們看整個校區,林務局的大原木與沖刷下來的巨石,把學校搞得千瘡百孔。巨石與原木在教職員宿舍停了下來。

算是不幸中的大幸,教職員宿舍擋住了,不然下游的村民就慘了。我們又要再報紙上看見死傷多少人的報導。

校長復校整治規劃已有腹案,但仍很擔心政府乾脆不整治,把學校取消,她不是擔心自己不能當校長,而是部落裡的孩子們以後上學的路更長,村民生計困難,管吃飯的問題就夠傷腦筋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更無暇顧及,屆時會有隱性失學的孩童也就不足為奇。金緯聲鋒很盡責拍著畫面,我看著建宏靈活身手跳上跳下。沿路部落裡的小孩眨著一雙可愛的大眼睛,見我們傻傻天真的笑著,真是叫人心疼憐愛。

看到原本道路變削直成山谷,看見二樓變一樓,裡面塞滿泥沙土石,景像不忍卒睹。混濁的滾滾惡水,讓我們呆立良久。

颱風再來時,可以不可以先離開松鶴?小聲地問。

「有能力的,當然已經離開家了;沒有能力的,只好苦守家園。」長老苦笑著,為了村民,他也在這裡陪伴村民,他是部落裡的精神支柱,覺得自己有義務有責任陪伴部落村民。過了沒多久,我看了報紙,驚聞那位長老,在睡夢中,在自己家裡被大水沖走的噩耗……


在此向TVBS王志剛、張惠民記者致敬 以及諸多在風雨中奔波的記者 辛苦了!

大老鷹姐姐
---------------------------------------------------------------------
險!松鶴居民踏惡水 走出部落 2005/7/23 12:24:45
記者:張惠民 王志剛 台中報導


松鶴部落屢遭風災侵襲,現在對外聯絡道,德芙蘭橋還是和洶湧的大甲溪水同高,居民不顧危險,涉水通過,TVBS繼續獨家挺進谷關,目前麗陽山區,因為裡面還有300人受困。



洶湧的大甲溪水拍打芙蘭橋,激起浪花,松鶴部落居民顧不得溪水湍急,年輕的揹起揹包,連跑帶跳就往外衝。


年老的呢,臨行前再回頭看一眼,這屢遭風災摧殘的家園,但是大水湍急,讓人遲疑,老太太由家人扶著,眼看著溪水滾滾而來,每一步都走的艱辛。


有人進有人出,放暑假的小朋友跟著父母帶著物資回部落,小小年紀看的想的都是和天災博鬥的記憶,儘管天氣放晴,大甲溪水依然毫不留情沖擊這對外唯一連絡道路。


TVBS記者張惠民:「TVBS經過德芙蘭橋為您首度挺進松鶴地區,由於松鶴地區受困5天了,有100多名民眾就在這部落當中沒有辨法自由進出。」


TVBS採訪團隊,走過德芙蘭橋,再挺進谷關和麗陽部落,裡面還有300人受困。
----------------------------------------------------------------------
記者:王志剛 台中報導 (修改:2005/7/21 17:00:40)


海棠颱風重創台中和平山區,使得松鶴再度成了孤島,TVBS記者今天挺進松鶴部落時,目擊一位災民徒步離開家園,他在水中拔涉過久,凍得臉色發青,全身不停發抖,逃難之路相當狼狽。

滾滾濁流遇到障礙往上衝,再向兩旁漫流,沖斷了路面流失了路基,想離開松鶴,只能用雙腿跋涉。


與松鶴一水之隔的台八線上,出現這位松鶴災民一步一步離開他被水圍困的家園,舉步維艱是他的寫照。

記者:「裡面狀況怎樣?可不可以講?」松鶴災民:「路斷了。」記者:「你走路出來的喔?」松鶴災民:「...。」

他聽得到問題卻沒辦法回答,只見他的臉不停抽搐,雙手凍得發紫,握不住任何行李,他的雙腳又酸又痛直發抖,幾乎走不穩。

記者:「你為什麼走路出來?很危險?」松鶴災民:「對。」記者:「你是太冷了直發抖?」松鶴災民:「路斷了!路斷了!」

雖然是倉皇逃走,他堅持穿著整齊的襯衫和西裝褲,只是脫離了惡水後,他只剩下一隻鞋子,他就這樣一腳鞋一腳襪子繼續逃難,臨走前他再凝望家鄉一眼。


松鶴往東勢的對外橋樑東卯橋已經搶通,不過在中橫29公里處仍是處處路斷,工程單位出動大卡車填補砂石,希望早日援救松鶴脫離孤島命運。




台長: 大老鷹姐姐
人氣(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