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2 23:16:05| 人氣1,0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反省的身影



在9/28教師節當天,與中國陷入釣魚台爭議的日本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事,文壇的重量級人物大江健三郎與500名日本市民,在日本國會召開記者會發出聲明,他們譴責日本政府購島的挑釁行為,直指日本佔領獨島與釣魚台都是趁韓、中(清朝)兩國國力最衰弱、無法行使其外交主張的時候,因此缺乏正當性(聲明新聞請見中時電子報)。這是一份犀利而充滿勇氣的聲明,雖由得諾貝爾文學獎、日本重量級的作家大江健三郎發起,卻沒有獲得NHK等日本主流媒體的報導,因此多數日本的民眾,極可能並不清楚有這一回事。

無法想像的是,在民主進步的日本,主流媒體對於這類關於反省日本侵略鄰國的訊息,竟會採取一致性的封殺動作,就像他們隻字不提南京大屠殺、強徵慰安婦等歷史罪行一樣,如此可見,這個民族各層面掌有權力的人,正以一種集體的行為,企圖抹去祖先所犯下的歷史罪業,他們要改變日本人對歷史的記憶,強化自己清白無辜的感覺。

這樣的日本碰上餘恨未消的中國,情勢會如何發展?雖然多數的人認為,中日之間不至於會為個無人島而開戰,但這是兩個有歷史恩怨國家的領土紛爭,未解的歷史仇恨與新的霸權爭奪交纏在一起,無異於火中澆油。

文茜世界週報中曾播出NHK節目剖析中國激烈的反日遊行,節目中的日本來賓對中國人的暴力破壞感到不解(這是日本竄改歷史教科書所造成的後果,日本人對於他國的仇日心情無從體會),因此歸因於中共的愛國教育。不可否認反日遊行會到失控的程度,跟中國是個專制國家、強調民族主義、人民平時缺乏抒發管道很有關係,但那並不是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數中國人至今無法原諒日本當年的侵華行為,那種恨已成為血液裡會遺傳的基因,只能沉睡,卻無法淡忘。這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亦無法了解的一種心理狀態,只有來自大陸、經歷過那場血戰的倖存者及其後代才能知曉。

很遺憾日本的選擇是這樣。如今日本面對國內的諸多問題,其政客所選擇的解決之道就是激發民族主義,以轉移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如今日本右傾的現象是二戰之後最嚴重的,舉目所見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都是右派、鷹派。他們當中甚至有人強調要修改「和平」憲法,使日本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擁有「宣戰權」。

若不去談那段日本的侵略史,他們想要擁有自己可以獨立防衛的武力,其實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問題是歷史無法被單方面的抹滅,至今日本的政府官員還是堅持要去參拜供奉戰犯的靖國神社(這些日本的護國英雄同時也是殘害了鄰國無數百姓的兇手,身為政府官員的人以官方身分向這些人致敬,等於代表日本政府無視於鄰國受害者的心情)、修改教科書、拒絕承認慰安婦、南京大屠殺等行為,讓鄰國無法感受到他們的反省與歉意,似乎日本面對那段侵略的過往只是覺得「我們失敗了」,而不是覺得「我們做錯了」,這樣大家要如何接受日本再成為一個擁有獨立武裝的「正常」國家?

由這次事件我有一個深刻的感覺是,日本的輝煌時代的確是已經過去了,他們的侷限展現於無法面對自身的侵略史,不計代價意欲佔下任何一片可能的領土,這些選擇都讓日本背負著更大的重擔,面對更大的威脅與挑戰,使他們無法真正成為一個可令人心服口服、全方位崛起的大國。獨吞下釣魚台,日本連東亞最挺他們的台灣人也不吝傷害,於是在東亞,日本只剩下敵人而已,必須更依賴美國,更無法建立獨立國格,這樣的處境不是離右翼人士的期待更遙遠嗎?

另一個深刻的感覺是,曾經我以為時間可以沖淡所有的事,包括歷史仇恨,但從釣魚台掀起的中國反日風潮來看,只要是涉及到一個民族、國家的仇恨糾葛,只能被有意識的化解,而不能期待它會憑空消失。

面對歷史罪咎,並不會削弱自己的力量,相對的,後代子孫能從這面對罪咎的勇氣中汲取力量,這意思是:我接受自己民族的全部命運,包括祖先曾經屠殺別國人民的罪行。例如德國並沒有因為反省其戰爭責任而衰弱,它反而贏得世界的接納與尊重,重新成為歐洲的「一哥」角色。

德國再度強盛,而曾經被它侵略的國家卻沒有異議,它們達成了真正的和解,讓二戰的歐洲部分完全畫下休止符,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很偉大的成就。

歐洲的經濟雖然衰弱了,但是他們在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上,的確是整體進化的先行者,而亞洲,尤其是東亞的我們,在吃飽穿暖晉身為經濟強權之後,什麼時候,能徹底了結二戰遺留下來的仇恨,達成最終的和解,讓這個曾被砲火極盡蹂躪的地區,讓我們的後代子孫,不再承受戰禍的威脅?

ps.大江健三郎著作的中文譯本,請見博客來網站

(圖片為大江健三郎,來源為ETtoday)

台長: 米多麗
人氣(1,0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事我見 |
此分類下一篇:關於死刑存廢的一點想法
此分類上一篇:被喚醒的記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