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15 14:39:52| 人氣1,6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民兩黨選戰動員策略的比較—以二○○九年百里侯選舉為例(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0年1月29日,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擬舉辦「政治管理」學術研討會,筆者受恩師林水波老師的指派,負責本篇「國民兩黨選戰動員策略的比較—以二○○九年百里侯選舉為例」(初稿)的撰寫與發表,坦白說,對筆者而言有點忐忑不安,因為評論選戰固然是筆者的另類專長(因為長期為報社撰寫政治評論的關係),但是選舉研究終究不是筆者的專長,惟林水波老師對筆者而言,絕對恩重如山、師命難為,謹以撰寫政治評論的方式疾筆彙整如後......


國民兩黨選戰動員策略的比較—以二○○九年百里侯選舉為例

              陳朝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一、前言
  筆者曾撰文指出[1],二○○九年的縣市長選舉(以下又稱百里侯選戰)揭曉後,就國民兩黨的得票率與席次率綜合觀之,沒有人會說國民黨是贏的,因為它在後山宜蘭、花蓮、台東三縣,以及離島的澎湖縣都有衰敗的跡象;尤其是該黨的總得票率明顯下降,在重要票倉桃園縣僅是小嬴,更是個警訊。相反的,民進黨不僅守住了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還光復了宜蘭縣,更差點在深藍執政的澎湖縣、台東縣有所突圍。此外,從藍軍分裂自行參選的傅崐萁也拿下花蓮縣長寶座,確實都讓國民黨或馬主席相當難堪。

  該次選戰的結果已讓蔡英文主席所領導的民進黨正式揮別了阿扁貪腐弊案的往昔陰霾,並讓她的綠軍霸主地位再度確認並獲得提升。但深究其實,倒不是民進黨已經重新被多數選民所肯定,而是「馬英九光環」真的褪色了。整體而言,該役不僅是地方菁英的相互對決、地方公民意見的具體表達,也是馬英九主席與蔡英文主席的正式雙「英」交鋒。更重要的是,該役對台灣政治發展而言,至少即有以下的兩項訊息必須加以關注:

  首先,選舉鐘擺再度啟動了,在台灣仍有為數不少的中間選民,值得國民兩黨警惕,而且選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該役結果雖可解讀為民進黨走出了阿扁弊案低迷的陰霾,將不再一路挨打;反過來說,八八風災的救災不力、美國牛肉的開放進口等等事件,更是中間選民對馬英九政府所有反感的轉捩點,這使得身兼國民黨魁的馬總統,終究無法迴避選舉成敗或相關政策決定的輔選責任了。質言之,若國民黨沒有痛定思痛、有效止血的話,對該黨菁英或是馬總統來說,都是極為不利的。

  其次,單一選區未必不利於在野黨,民進黨也不該總以為自己就是前次立委選制單一選區的唯一受害者;儘管單一選區必然會有得票率、席次率的「過度代表」或「低度代表」的嚴重缺憾。但就二○○九年縣市長選舉的政黨得票率來看,民進黨的得票率是大幅成長的,而且即使在深藍板塊為主的台東縣或澎湖縣等地已經有隨時翻盤的實力,探究其實,但只要該黨所推出的候選人夠清廉且又有能力的話,並非不能跨越藍、綠的既有藩籬,而可在往後另行締造新的「綠色奇蹟」了[2]。

  實際上,影響選戰勝負的關鍵因素很多,諸如選民結構、選舉制度、民調排名、棄保效應等等[3];但不可否認的是,政黨的動員策略也會影響到政黨或候選人的選舉勝負。基此,有意思的問題之一是,如單以二○○九年的百里侯選舉為例,到底國民黨與民進黨在該次選戰的動員策略為何?同時,國民兩黨的選戰動員策略又有哪些異同之處?即屬本土化的政治管理可以討論的議題了。


二、寫作觀點
  又由於本篇定名「國民兩黨選戰動員策略的比較—以二○○九年百里侯選舉為例」,並以之作為政治管理的本土化之初探性質的分析,因此本文的寫作方法將採取「新聞學派」(journalism)或是「記者性分析」(journalistic analysis)的訓練[4]。此種寫作觀點勉強算是質性研究法的表現,就其信度而言,既係經由筆者和第三者或是相類似分析與報導的結論所得,亦可使讀者做出有關的複製性判斷;另就效度來說,則是以歸納法的邏輯分析為基礎,指向事項的發展過程(processes)以及其如何發生(how things happened),並會產生何種可能的結果[5]。當然,如此之寫作訓練亦與筆者長期以來協助報社撰寫專論工作有關,從而也運用了文獻分析常見的歸納法[6]。

  再者,如就基本概念的使用言之,本文對於地方派系的理解,係以「恩惠侍從關係」(partronage relationship)為基礎。先以國民黨為例,昔日以來其與地方派系的互動關係,即是一種「雇主與代理人」(principal-agent)的恩惠侍從關係,以地方派系(為代理人)協助國民黨(雇主)贏得選舉,但國民黨則給予地方派系酬庸(尤其是區域性的地方經濟壟斷特權)。甚至,在一九四九年至二○○○期間,國民黨更是以提名策略建構所謂的「雙系主義」(bifactionalism),於多數縣市內扶植兩個以上的對壘派系,同時國民黨再從中藉由分配協調之權,以避免單一地方派系坐大[7]。

  但是在民進黨取得執政權力之後(二○○○年以後),民進黨也藉由中央的執政優勢轉收編原屬於國民黨系統的地方派系。例如,民進黨在嘉義縣和林派合作,協助林派政治精英如陳明文、張花冠等贏得縣長與立委選舉(並於2009年底、2010年初交換了縣長與立委選舉,轉由張花冠擔任縣長,而由陳明文轉戰立委選舉),也產生民進黨與地方派系之間的恩惠侍從關係。特別是對民進黨來說,之所以和地方派系合作,除了與黨內初選的「人頭黨員」(口袋黨員)有關外,也和金權政治壓力、中央地方統治聯盟效應有關[8]。

  又整體而言,由於二○○九年的百里侯選舉也是「單一選區」的選舉制度,與現在的立委選制之區域選舉相同,其施行的結果,都更讓民進黨或國民黨在提名策略甚或動員策略上再度向地方派系或家族勢力低頭。亦即,「單一選區」確實都讓地方派系活了過來,甚至比以往又更為壯大,且未來合縱連橫的政治空間也逐步加大[9]。不僅如此,地方派系作為政黨的選舉機器,單以筆者老家故鄉雲林縣為例,國民黨籍的參選人在百里侯選舉或其他選舉,其主要的動員管道,大致即分成行政系統、黨務系統、農會系統、漁會系統、水利會系統、工商團體、機關學校與社團系統等八大動員系統;同時,在鄉鎮市層級的選舉上,通常會以農會系統與行政系統或機關學校系統的選戰動員效果最好,至於縣級以上的重要選舉,則以行政系統、水利會系統、農會系統、漁會系統的動員效果最佳[10]。


三、國民兩黨相同的選戰動員策略
  又邱莉莉作為政治實務的工作者,曾於其碩士論文《選制變革對選舉動員的影響—台南縣市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個案分析》中,提及「單一選區」的選戰動員包括競選策略和選區經營等兩方面,其中競選策略的主要關鍵是文宣策略和政治結盟;另外,選區經營部分則是,則將連結選民和經營樁腳為其重要關鍵。值得注意的是,她發現「單一選區」的選戰動員,不分國民黨抑或民進黨,均有若干共同之處,諸如[11]:

  (一)候選人的文宣內容不見得會刻意增加「政黨」的重要訴求。同時,國民兩黨黨部所主導的議題就候選人的文宣內容觀之,比重並不會太多;

  (二)候選人與基層民選公職或領導菁英的互動緊密,甚至會結盟參選、聯合競選。同時,候選人的後援會仍有必要,甚至設立狀況仍有增加的趨勢,因為樁腳的角色地位愈形重要。

  當然,邱莉莉的研究標的是立委選戰之「單一選區」的選戰動員,或許不能與二○○九年的百里侯選戰混為一談。不過,由於立委選戰與百里侯選戰都是「單一選區」,甚或有些縣市的立委選區等於縣市長選區,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新竹縣、新竹市、嘉義市、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等,某程度來說,還是具有比擬或參考的價值。另以筆者的觀察來說,國民兩黨相同的選戰動員策略,是否如邱莉莉所言,也可加以思索甚或推翻,故以下謹以自己的觀察,另提出國民兩黨相同的選戰動員策略的看法:

  (一)強調政黨認同的基本盤動員:實際上,上述的動員策略也反映在二○○九年的百里侯選舉上,除國民黨籍花蓮縣長參選人杜麗華、新竹縣長參選人邱鏡淳特別強調「正統國民黨」的正當性外,其餘國民黨籍百里侯候選人並不會刻意或是特別強調他們係代表國民黨參選,儘管縣長選舉是「單一選區」,政黨對決的因素並不小;也儘管各候選人仍不諱言其代表國民黨參選。

  但探究其實,除花蓮縣與新竹縣的國民黨籍候選人必須特別強調其代表國民黨參選外,其餘候選人並不會特別強調其代表國民黨參選的原因係:一是花蓮縣、新竹縣均有藍軍分裂參選的關係(花蓮縣另有傅崐萁、張志明;新竹縣另有張碧琴參選),導致杜麗華、邱鏡淳必須強調其為「正藍軍」,以便於與其他的藍軍候選人有所區隔;二是自八八風災以後,國民黨在中央執政的馬政府在應變能力上備受質疑,馬英九總統的光環漸次褪色有關,影響所及國民黨的政黨認同度有下降的趨勢,使得國民黨籍參選人如特別強調馬英九光環不見得有利。

  在此,單以國民黨籍桃園縣長候選人吳志揚為例,即使在競選標誌上代表國民黨參選,也不會刻意強調馬英九總統的加持,以免有所減分。總的來說,許多國民黨籍的候選人也因此都未掛上與兼任國民黨魁的馬總統之合照,就可以看出端倪;亦即,國民黨的政黨認同動員策略雖然存在(此係「單一選區」的制度因素使然),但比起以往,則有略微下降的現象。

  不過,在民進黨的部分,則比較強調政黨認同,甚至主打「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昔日訴求,則非常明顯[12];此與邱莉莉上述「單一選區」政黨動員的研究成果明顯不同。也就是說,民進黨籍的縣長候選人深知「單一選區」的競選結構,須特別強調政黨對決,所以在選戰動員策略上,將政黨認同的動員策略當作首要任務。所以,民進黨籍參選人在競選廣告上或候選人的競選標誌上,比起國民黨籍候選人,均刻意強調政黨認同;並會將蔡英文主席的加持,即與候選人的合照並列,跟國民黨形成強烈的對比。

  簡單的說,民進黨在前總統陳水扁弊案的陰霾中,儘管其在選民的政黨認同度已經不如以往,但是基本盤仍在。所以,以用「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昔日訴求作為主軸,反而可以穩住基本盤;正因為如此,在二○○九年的百里侯選舉上,民進黨善用「單一選區」的政黨對決特質,將馬政府在八八風災後的應變不力、開放美國牛肉進口議題與國民黨劃上等號,而以政黨認同的方式從事基本盤的動員。

  經由以上說明可知,政黨認同的動員方式雖然是「單一選區」不可或缺的的重要動員因素,國民兩黨也都會運用此項動員方式,以利於「單一選區」之政黨基本盤的掌握;惟如以二○○九年百里侯選舉為例,可以發現,政黨認同的動員方式須和執政績效、政黨領導人形象配套運用,否則的話,也可能會收到反效果。

  (二)不可避免的複式動員:又在地方黨部、競選總部之外,另外在主要的鄉鎮市甚或成立後援會或是競選總部○○鄉鎮市總部則仍為二○○九年百里侯選舉常見的現象,國民兩黨均同。其主要之目的即是,藉由地方黨部、競選總部、各地候選會與其它動員組織的共同活動,配合其他選舉機器的運作,以強化「複式動員」的催票效果。

  過去以來,各界的既定印象是國民黨的「複式動員」能力較強,因為它有非常完整的行政系統、黨務系統、農會系統、漁會系統、水利會系統、工商團體、機關學校與社團系統等八大動員系統;相反的,民進黨的動員能力較弱,因為它欠缺農漁會體系或是水利會系統以及多數社團系統的支持;質言之,國民黨的「恩惠侍從關係」(partronage relationship),其所謂「中央政黨­-地方派系」的恩惠侍從關係,就地方派系而言,是有很多的動員系統可以協助催票的「複式動員」。

  又儘管民進黨也有它自己的「複式動員」,可是民進黨的「複式動員」其實和國民黨的「複式動員」略有差別,此係民進黨的動員方式會針對選民的多重屬性,以不同的招數套用在這類選民身上(尤其是地下電台或是特定立場電台的運用,則屬國民黨較弱的環節)。例如:一個選民可能是女性、客家籍、上班族,民進黨反而就會充分利用且分別運用這些不同屬性的訴求方法,爭取支持。反觀,國民黨的「複式動員」,則是儘管組織系統多元、且次數相當頻繁,但招數較為接近,比較未針對選民的屬性多重動員,僅以政黨訴求或支持特定候選人為主,效果反而較弱了。

  在此,如以二○○九年百里侯選舉的桃園選區為例,鄭文燦的「複式動員」會針對中低階層主打「一家三代、三代同堂、皆屬縣長」或是「平民戰權貴」的訴求;並對於民進黨的支持者主打「國民黨贏定、民進黨輸人不輸陣」的潛在訴求,多重動員其支持者。反觀,吳志揚雖有八大動員系統的相挺,但因為曾忠義系統與水利會系統(李總集系統)在桃園縣長國民黨初選中即因力挺曾忠義而與吳志揚有所罅隙,在動員時並不積極;而且,即使國民黨的其他系統在進行「複式動員」之際,訴求也比較單一,僅有支持國民黨或「愛與祥和社會」(吳志揚的競選口號)的單調訴求。

  整體而言,多元組織的「複式動員」曾經是過去以來的國民黨最引以為傲的選舉動員力量。但經過民主化的歷次重要選舉的觀察,其實「複式動員」已不再是國民黨選舉致勝的萬靈丹[13]。相反的,民進黨也有該黨獨特的「複式動員」方式,儘管它較欠缺農漁會體系或是水利會系統以及多數社團系統的支持,但是民進黨的「複式動員」方式卻較為靈活;並且在電台的影響力部分略勝國民黨一籌。兩相比較的話,單就「複式動員」而言,國民兩黨雖然都很重視,不過「國民黨較重『組織戰』而略輕『文宣戰』」、「民進黨較重『文宣戰』而多於『組織戰』的重視」。而且,民進黨「文宣戰」所進行的「複式動員」,攻擊性較強,又善於抓住重點並強調特色,與選戰整體節奏配合得比較適切,在操作議題、出手時機、吸引目光等方面較為突出,如宜蘭縣主打「光復宜蘭、重返榮耀」的選戰文宣,既出手「陳定南牌」、又主攻童玩節,確實讓國民黨在宜蘭縣的「複式動員」難以招架。

  (三)重視天王加持的選戰動員策略:除上述的政黨認同、複式動員為國民兩黨在二○○九年百里侯選舉的相同做法,兩黨另個相同的選戰動員策略即是「天王加持」。以國民黨來說,兼任國民黨魁的馬英九總統,在此役百里侯選戰中,除連江縣外,其他的十六個縣市,作為國民黨天王則至少協助黨籍百里侯候選人站台或掃街一次以上,可說是拚命輔選的國民黨天王,尤其是宜蘭縣、花蓮縣、新竹縣的次數最為頻繁。但選舉結果揭曉,國民黨天王馬英九總統所特別加持的縣市,最後僅拿下新竹縣,其餘縣市仍慘遭滑鐵盧。尤其是,馬英九總統為固守該黨勝負與否的指標縣市:宜蘭縣,不僅在選前之夜選仍在宜蘭縣固票,競選期間的輔選次數已達十次之多,不過宜蘭縣仍遭民進黨翻盤,重新奪回有在綠軍有「民主聖地」宜蘭縣版圖。

  單以上開宜蘭縣長選戰為例,兼任國民黨魁的馬英九總統不斷為呂國華加持,相同的現象是,民進黨蔡英文主席也不斷前往宜蘭縣為林聰賢輔選。而且,民進黨的天王加持策略是,除黨主席蔡英文外,前主席林義雄、蘇貞昌、謝長廷與游錫堃等,也分別為多次為候選人林聰賢掃街拜票或輔選站台。不僅如此,林聰賢競選陣營在此次百里侯選戰中,除挾著羅東鎮長任內的執政優勢、強調溪南大團結外,還有另項「天王加持」策略,即大打「陳定南牌」,以「尊陳策略」進行選戰動員,具體做法還包括在陳家古厝辦理緬懷感念陳定南的燭火晚會,更在選前之夜「傳承」陳定南遺孀所交付的陳定南公事包,加上民進黨中央也將宜蘭視為一級戰區,黨內天王都在選前倒數時刻全力固票;其中,林義雄另連續三天陪同林聰賢掃街,而重新為民進黨嬴回地方執政版圖。

  有趣的是,國民黨的天王加持之所以褪色,與馬英九光環下降有關。尤其是,八八風災之後,馬政府的中央應變能力讓選民失望(尤其是中間選民,連國民黨支持者也不例外)。相反的,二○○九年百里侯選戰之前的民進黨原本仍有前總統陳水扁的貪腐弊案陰霾;但八八風災之後,藍、綠低迷氣勢易位,加諸雲林縣立委補選綠軍大勝的氣勢,提升了蔡英文的領導權威,是讓民進黨得以重新崛起的重要關鍵。也就是說,國民兩黨雖然都在二○○九年百里侯選戰上,藉由「天王加持」的選戰動員策略進行催票。然而,「謀財害命」之說[14],卻讓國民黨、民進黨的天王支持率易位,導致國民黨「天王加持」的動員效果有所折扣。

  (四)國民兩黨輔選責任區制之動員:無論是國民黨抑或民進黨,都非常重視二○○九年的百里侯選戰,也都實施「輔選責任區制」。以國民黨來來,閣揆吳敦義的輔選責任區即是南投縣選區、副閣揆朱立倫的輔選責任區則是桃園縣選區。在南投縣選區部分,吳敦義的輔選算是有功,因為既協助李朝卿縣長連任成功,也讓馬文君順利遞補其原先出缺的立委席次;在桃園縣選區部分,朱立倫的輔選形式上而言,雖然讓吳志揚保住了縣長寶座,但實則民進黨在桃園縣的鄉鎮市長席次與縣議員席次都有明顯增加的現象。

  至於,民進黨也非常重視「輔選責任區制」的選戰動員策略,所以除了黨主席蔡英文展開全台輔選行程外,蘇貞昌的輔選責任區以屏東為主、游錫堃的輔選責任區以宜蘭為主、呂秀蓮的輔選責任區以桃園為主。而根據筆者的觀察,民進黨的「輔選責任區制」,相對於國民黨較不明顯,而且是屬於「自願請纓型」的「輔選責任區制」。

  所以,該黨許多領導精英的輔選責任區除游錫堃、呂秀蓮仍固有宜蘭、桃園較為明確外,其餘如蘇貞昌、謝長廷等,則於全國各選區中自動請纓上陣,主動與各縣市候選人聯絡或是配合自己派系的縣市議員參選人、鄉鎮市長參選人而於全國各選區中輔選(只有選前最後一天輔選行程的安排,呂游蘇三人因考量地緣關係,蘇貞昌曾任屏東縣長留守屏東縣;游錫堃曾任宜蘭縣長留守宜蘭縣;呂秀蓮曾任桃園縣長留守桃園縣。至於,蔡英文、謝長廷等仍保持機動到宜蘭縣、新竹縣、雲林縣、嘉義縣、桃園縣等地輔選)。

  有別於此,國民黨的「輔選責任區制」較為明確,但卻屬於「被動指定型」的「輔選責任區制」。蓋國民黨在二○○九年底縣市長選舉完成登記作業後,時任國民黨秘書長的詹春柏所下達輔選令,即劃分所有副主席的輔選責任區,包括詹春柏自己負責花蓮縣外、吳敦義負責南投縣、朱立倫負責桃園縣、林豐正負責雲林縣、蔣孝嚴負責新竹縣、曾永權負責南部的屏東與嘉義等縣市(至於,副主席黃敏惠因爭取連任嘉義市長,所以未再予以分配輔選責任區;另外,兼任副主席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未被分配任何輔選責任區)。

  總的來說,「輔選責任區制」對國民兩黨而言,主要是運用輔選人的地緣優勢,因為這些輔選人在當地有其人際脈絡,加諸曾有執政經驗的地緣優勢或是其他特殊緣由存在,所以國民兩黨都非常重視「輔選責任區制」。有趣的是,國民黨的「輔選責任區制」在二○○九年百里侯選戰中,是由主席授權秘書長指定副主席為之;但是,民進黨則是由所謂的天王、天后自動請纓上陣。

  不僅如此,國民黨的「輔選責任區制」劃定之後,輔選人並沒有「四處亂跑」而是「就地駐守」,有別於此,民進黨的輔選人即使在「輔選責任區制」劃定之後,仍有「全國走透透」(如蘇貞昌、謝長廷)的現象。合理的解釋是,民進黨的部分輔選人仍有挑戰二○一二大位的準備,所以才會「全國走透透」以為自己先行操兵。

  (五)選前之夜總是會用的「搶救雷恩大兵」:也就是「告急牌」,則是二○○九年百里侯選戰中,國民兩黨在選前之夜共同的法寶。理論上,「告急」應是一種求救訊號,通常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才會發出;但實際上,任何候選人差不多都會宣稱「告急」,尤其是在選前之夜,它就像是個固定會出現的危險訊號,是國民兩黨,甚或不分黨派最趨同的選戰動員策略。

  先以宜蘭縣來說,國民黨提名的縣長候選人呂國華在最後一夜,除續攻天王加持的馬英九總統牌外,即是以「搶救呂國華」為題的競選標誌為主;同樣的現象,完全反映在民進黨宜蘭縣長參選人林聰賢的身上,他也是除打大打天王牌(如已歿的陳定南、前主席林義雄的加持)外,也是以「搶救林聰賢」、「搶救民主聖地」為主軸,而進行選前之夜的最後總動員[15]。

  其次,新竹縣長的選戰,也因為選情緊繃,國民黨提名的邱鏡淳與縣長鄭永金力挺的張碧琴、民進党提名的彭紹瑾等三人在選前之夜的戰況仍屬膠著,三人不約而同都打出「搶救雷恩大兵」的戲碼。甚至,民進黨在嘉義縣提名參選的張花冠更是以「告急」、「搶救」為選前之夜的唯一訴求;不僅如此,在嘉義縣長選情倒數階段,民進黨候選人張花冠即先行拋出震撼彈,主動宣布辭去立委職務,以表達自己全力投入的決心,深究其實,其目的也是使出選情告急的殺手鐗。

  實際上,無論是單一選區抑或複數選區,也無論是中央選舉抑或地方選舉,「搶救雷恩大兵」的告急牌是不分黨派,不分藍綠包括無黨籍在內都會使用的選戰動員策略。就二○○九年百里侯選戰的動員策略來說,它是國民兩黨完全相同的動員策略(即連張碧琴以無黨籍身分力戰新竹縣長也是採此項選戰動員策略)[16]。

(續下文......)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1,6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