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0 10:40:05| 人氣8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政黨政治:不安定的朝野和解—政治力學與政治美學的辯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政黨政治:不安定的朝野和解—政治力學與政治美學的辯證

  近期輿論不斷釋放並討論民親合作的政治訊息,業已帶動朝野和解的諸多可能,例如民進黨應邀宋主席擔任和發會主委兼海基會董事長,並由民親兩黨共組聯合內閣,且在國會龍頭一戰擬改採民親搭配,復由總統順勢依屆期不連續原則重提監委名單等。

  甚至,很多政治學者也以為,若基於「最小獲勝聯合內閣」的理論,則民親合作的具體實踐,不僅在聯合內閣或議長改選的方案上,應屬可行;即連國內政局安定、兩岸氣氛和解也因此最有希望達致,畢竟這是兩種不同政治理念的結盟。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說法不是不對,可是這樣的說法,容易忽略政治力學與政治美學的辯證發展,即這會不會是一場「不安定的朝野和解」!?

  實際上,對民進黨而言,之所以拋出民親合作的風向球,並非僅是為實踐「最小獲勝聯合內閣」的政治理論,亦非完全基於擘畫朝野安定的國政願景所為;而是綜合考量總統的歷史定位、黨內的派系平衡問題,以及如何穩定執政佈局的結果。但這一切的「政治藝術」背後,卻是充滿政治力學的權力思維,不見得都是以政治美學為出發點。舉例來說,如果真的要朝野和解,那麼民進黨該單獨邀約親民黨?還是最好同時找國民黨、親民黨,甚或新黨、台聯黨一起召開「圓桌武士會議」呢?

  其次,對親民黨而言,政治美學告訴宋主席,他可以成為隨時犧牲、求仁成人的吳鳳,促進朝野和解的未來發展。但政治力學卻告訴宋主席與親民黨精英們,不與民進黨合作的話,仍不代表國民黨就願意「善待」親民黨;當然,政治力學也提醒親民黨的大老,與民進黨合作的結果,雖然可以換來部分的內閣席位,以及國會副議長的寶座,但是年底縣市長的選舉,必需與國民黨決裂的態勢,則將無法避免!不僅如此,親民黨基本教義派的選民恐將因此回流國民黨,則親民黨仍有辦法留得住淺藍選民,甚或開拓中間選民、隱性選民的板塊嗎?但麻煩的是,民親合作的「指標」似乎已經箭在弦上,若緊急喊卡的結果,得利的是民進黨與國民黨,受傷累累的卻是親民黨自己,日後又要如何走「自己的路」呢?

  再則對國民黨而言,其之所以懷疑民親和解的可能性、可行性,甚至反對民親和解,是因為國親兩黨的確都曾挨過阿扁總統推動朝野和解的政治悶棍!不過,國民黨顯然尚未充分意識民親合作、朝野和解乃多數中間選民期待的國家願景,也是政治美學的表現,實在沒有必要予以反對。

  更重要的是,國民黨在政治力學上不僅應該贊成民親合作,且應雍容大度的宣稱:「國民黨樂見於朝野和解、兩岸和解,並願意扮演好稱職的在野黨角色,以監督民親合作的施政表現!」果爾如此公開表示,則國民黨不僅將贏回多數民心,還有助於政黨政治的良性發展,更能展現政治力學與美學的有效結合,成功瓦解親民黨的「在野」力量,而積極整合泛藍的勢力。很可惜的是,民親合作、朝野和解的訊息發展迄今,國民黨似乎都還不這麼以為;更不幸的結果是,若沒有「成人之美」的雍容大度,反將造成國民黨支持力量的再度萎縮。

  至於,對台聯黨而言,之所以支持民親和解,是因為「和解」本身就是政治美學的藝術作為,加諸多數選民也樂見其成,因此該黨根本沒有必要加以反對。更重要的是,如果民進黨真的放棄或修正台獨黨綱,以迎合民親和解的浪漫氣氛、合作情境,並導致台獨基本教義派選民的反彈,則選票回流的必然結果,最大的獲益者將會是台聯黨,故何必反對呢?其實這就是台聯黨在政治力學上支持民親和解的最大誘因吧!

  備註:正常的情況下,所謂「最小獲勝聯合內閣」的基本條件是,(一)「黨進黨出」:不過半的最大政黨,與其他政黨之「黨對黨」的聯合內閣;(二)「席次過半」:該聯合內閣所屬黨派、所屬聯盟的國會席次必需勉強過半;(三)「政黨數量最少」:該聯合內閣所屬黨派數量,即所屬執政聯盟的「政黨數量」必需控制在最少的數目,例如愈接近三個或二個愈好:(四)「政策距離最近」,也就是說聯合內閣內的不同政黨、不同黨派之政策理念、黨派利益依然趨同,或彼此相當接近!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8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