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05 14:22:54| 人氣2,8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記住自己:感謝我的老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住自己:感謝我的老師(一)……今天雖然不是教師節,但時值新年之際,則有所回憶、有所感想,故謹寫下「記住自己:感謝我的老師(一)……」一文,記錄筆者內心的某些思緒……

  大學時期、研究所期間,令我諸多啟發、有所啟蒙的老師之一,則如莊錦農老師。對我而言,我總覺得莊老師的「真實專長」是「實證的政治分析」,坦白說,筆者目前時政評論的「精準度」、「犀利度」就是從他那邊偷偷學來的。惟莊老師已經從台大政治系教授辦理退休,並申請改為兼任退休教授有年了;想要再從他身上學習或增進「馬基維利」功力的後生晚輩們,包括筆者在內,機會可能會減少了些,殊為可惜。

  其次,大學時期、博碩士班期間,另使我對憲法、行政法、地方自治法發生興趣的老師,則屬吳庚老師、翁岳生老師,以及黃錦堂老師。像我自大學時期開始,就修過吳庚老師至少有七、八門課程吧;他給我的感覺就是「天才」,當他融合政治、法律的觀點,隨意講述憲法、行政法的內容時,可說是渾然天成的瑰寶,很難有人可以與之並駕齊驅。

  不僅如此,除大學時期曾修過翁岳生老師的行政法外,黃錦堂老師在地方自治法的洗禮,讓我對權限劃分、行政區劃,以及地方制度法充滿諸多的興趣。我記得筆者考上碩士後赴歐德國法學地方自治法學組時,教育部在該學門擬聘任的國內指導老師就是黃老師。

  雖然筆者在大學期間沒有修過恩師林水波教授所開設的課程,是在博碩士班期間才與林老師有更多的接觸。對我而言,他像父親,嚴厲之中依然和藹可親;也帶領筆者參與更多報紙專論的寫作,我記得有段期間(約在1996~1998年之間),南部發行量較大的民眾日報、台灣時報幾乎每週都會有老師及我合作所寫的專欄,實際上,筆者評論時政的功力都是拜老師之賜,「再度」增強的。

  當然,恩師林水波教授是很照顧學生的老師,這點真的很特別,也很少有老師會像他這樣親切的,例如他與師母對待學生就像對待家人、子女一樣,還常請指導門生到家裡用餐或邊用點心邊聊政治、談論學術;正因為如此,我們三五同學,也就是不分前後期的指導門生,還蠻常到老師家敘舊而談天說地的。……有空的話,我再多記錄一些下來……(必需趕去教書上課了,寫於2005/01/03)……

……記住自己:感謝我的老師(二)……這是前文2005/01/03「記住自己:感謝我的老師(一)……」的後續增篇,也表達筆者感謝之意的飲水思源紀事,謹謝謝這些老師們在地方自治的學術領域與實務見解上的指導……

  實際上,承前篇尚未完成的「記住自己:感謝我的老師(一)……」(2005/01/03 )短文之後,我另需増補續篇說明的是,在地方自治或地方制度法的學門洗禮上,有些老師,無論是學術界的前輩抑或實務界的先進,實在不得不表達感謝之意!因為他們也是筆者非常值得感謝,也必需公開感謝的老師……

  首先,就學術界的前輩而言,在前文所講的老師(如林水波教授、莊錦農教授、翁岳生教授、吳庚教授、黃錦堂教授等)外,我也必需感謝下列這幾位老師,即紀俊臣教授、趙永茂教授、陳慈陽教授、蔡茂寅教授、呂育誠教授與陳立剛教授等人。

  這幾位老師無論是過去以來在筆者撰寫論文上的協助、指導,抑或是某些地方自治、地方制度法觀念上的啟發,坦白說,都具有關鍵的地位。例如,有時候紀俊臣老師幾句畫龍點睛的話,就可足以讓我思索學理與實務的落差問題;再如,趙永茂老師在我畢業之後的耳提面命與期許,基於雲林同鄉的關照,也讓我不時感銘在心;當然,若當時候沒有呂育誠教授與陳立剛教授的參與、協助及指正,筆者也不會有今天的小小成就,像是可以在學校專任教職並周遊全國教書、四處演講等。

  此外,再以地方自治的教科書體系來說,目前呂育誠教授所編寫的「地方政府與自治」(國立空中大學出版),不僅資料新穎完整且更可讓初學者以不同的角度,即政治、法律、管理的角度,不斷思索、反省當今台灣地方自治發展所會遇到的難題。

  而且,陳立剛老師對筆者而言,則更是像極了一位非常親切的兄長,昔日不斷給我鼓勵,不僅不嫌棄筆者,還拉拔我這個後進晚學到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兼任,擔任大學部的行政法課程。這段因緣際會,我必需記錄出來,也必需表達我的感謝之意!

  又筆者雖然沒有受教過於陳慈陽教授、蔡茂寅教授的門下,但很特別的是,以前卻跟陳慈陽老師做過研究計畫,一個是台北市議會的研究計畫(與地方自治法、地方議會法制有關,惟該計畫主持人是黃錦堂老師),另一個則是環保署的研究計畫(屬於環境政策、環境行政法的範圍),從他身上也學了不少「獨門暗器」吧。

  至於,蔡茂寅老師則是筆者的同鄉,都是雲林縣林內鄉的莊稼子弟,也曾和黃錦堂老師、陳立剛老師,還有趙永茂老師帶領過筆者撰寫過研究計畫案。他的「地方自治之理論與地方制度法」一書,不僅是地方自治、地方自治法學界的權威著作,影響筆者的寫作思維與論述觀點;實際上,他更是林內鄉民、雲林子弟的驕傲,若是對這段故事有興趣的讀者或網友,只要走一趟蔡茂寅老師的故鄉,即林內鄉九芎村之後,就會跟我有一樣的感受。

  其次,就實務界的前輩而言,除紀俊臣老師之外,我另必需感謝劉文仕、林美珠、黃麗馨、黃正雄、林清淇、莊國祥、羅瑞卿等昔日長官友人的提攜,以及徐吉志、羅素娟夫婦等諸多同仁的照顧,因為他們真的是我在地方自治實務界上的老師。話說「人在公門好修行」,從他們的身上,我學了很多做人處世的基本道理,更明瞭諸多地方自治實務運作的限制與難題。例如,筆者地方自治的實務見解就是羅瑞卿、莊國祥、徐吉志、羅素娟等長官友人昔日不斷指點的結果,如果沒有他們的熱心教導,實在很難對地方自治深入研究……(有空的話,我會再作更詳細的說明,真的感謝這些昔日以來不斷給我指導的老師)……

----------------------------------------
2005/01/12的増補說明-補教私塾的昔日光陰:

  實際上,我必需感寫的老師們,還有如下幾位……蓋台灣的補教私塾,單就公職考試的行政類科而言(即一般行政科、一般民政科或人事行政科),在一九九○年代鼎盛的時期,曾經有個「夢幻團隊」,而由李昂、黃默夫、陳誠、戴寶、許南陽等人,在台灣南北、補教江湖寫下公職考試的諸多傳奇……有空的話,我會再寫清楚的……

  李昂(李長晏),以講授行政學、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的課程為主,不過他的專長,應該是「府際關係」、「都會治理」吧。他是台中縣霧峰鄉人,也是我們「夢幻團隊」的總舵手,很多夢幻團隊的策略都是由他規劃,然後再交由黃默夫老師執行的。李老師最近幾年的發展是,已從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轉任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學研究所。不過,我現在都笑說他是國際政治所的「公共行政組」組長,最主要的原因是,興大可能會於近幾年內另設國家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屆時他就會轉戰新所別了吧……

  黃默夫(黃源銘),以講授行政法的專業課程為主,偶而也會教些刑法概要、民法總則、商事法概要、法學緒論之類的科目。黃老師與我同鄉,都來自於濁水溪以南的傳統農業縣,也就是雲林,我是山線的雲林人,他則是海口的雲林人。目前他是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的兼任講師,也是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務人力發展中心的行政程序法課程講座,並已重新回到學校持續攻讀法學博士之中(目前就讀於東海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班)。我常說他的課應該叫做「佛光講座」吧,因為常聽補教私塾的學生說,他總是講些開釋人生的「小故事、大道理」……

  戴寶(戴樹維),以講授民法、刑法,以及民訴、刑訴的課程為主,曾遊走教學於高普考、司法特考的補教私塾之間。他是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的高材生,據說與詹森林、陳文茜、葉俊榮等都是同班同學耶;言談之間,異常風趣,常會讓人捧腹大笑,甚至差點噴飯呢。又戴老師是台中市人,他不但幹過書記官,也曾縱橫於商場之間。對我而言,他像是關照後進晚學的大學長……

  許南陽(許南雄),以講授考銓法規、人事行政學、各國人事制度為主。許老師是屏東縣琉球鄉(俗稱「小琉球」)人,年紀業相當於筆者的父執之輩,並對筆者照顧有加。例如有一兩年的時間,我都常和許老師一同搭乘火車南下台中教書,也都剛好再搭同班次的列車返回台北車站;往返之間的寶貴光陰,就是老師跟我講解人生、啟發觀念的重要時刻。又許老師早年還是甲等特考及格的國家高級文官,也曾在很多國立大學的公共行政學系(如中興法商,即現在的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過課……

  至於,陳誠(陳朝建),也就是筆者,則以講授憲法、地方自治,以及政治學的課程為主。當然,昔日在補教私塾討生活的日子,為了糊口養家,筆者還曾教過行政法、法學緒論、比較政府的科目呢……有時候,我們這幾位補教私塾的老師,不但不會文人相輕,反而曾三不五時聚會,像是李昂、黃默夫、戴寶和我,甚至許老師,都還常到新光三越的頂樓餐廳、復興南路的清粥小菜,或是黃老師住居所喝個下午茶、聊個天……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2,8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