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29 01:18:04| 人氣3,43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蠟像院魔王(HOUSE OF WAX)其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部是於2005的恐怖蠟像館(HOUSE OF WAX)的前作.1953年的電影

其蠟像館已經從1933.1953.1996.2005都有拍電影

相對的

從早期到現在.恐怖的定義似乎有所不同

(此第一張圖是1953年的版本.文字上增添蠟的意象.也增加了神秘感)

話說回來先來敘述這部(1953)的劇情.(取自華納家庭娛樂)

文森普萊斯在片中飾演因畢生精心傑作被人縱火焚毀而陷入瘋狂的著名蠟像大師,他精湛的演出為他搏得影壇驚悚之王的美名。

蠟像大師雙手因被火所傷而不再靈巧,於是便精心構思出一種嶄新又殘酷的蠟像製造法。

本片改編自1933年版的神秘蠟像館, 當時由麥可寇蒂斯擔任導演,運用早期”特藝彩色”雙色處理法,令觀眾不寒而慄。

本套DVD特別將1953年的蠟像院魔王和1933年的神秘蠟像館一同收錄。




(此處會討論劇情內容和圖片.想自行體驗者可以先按上一頁了)






什麼!看過了.那往下看吧!!@@~

其實這部電影劇情上比較有內容.反到是恐怖的感覺我覺得還好.也不恐怖
(可能當時的觀感來說已經很恐怖了)

(第二張圖是HOUSE OF WAX 和 MYSTERY OF THE WAX MUSEUM 電影開頭的差異.作為比較)

這故事是說一位蠟像大師-傑洛德.其作品都以歷史人物為題材的他.

因為他的資助人-馬休發現跟本賺不到什麼錢.別家蠟像館都是以恐怖題材為主

且也賺不少錢.即使傑洛德想出方法.馬休也等不及

提出把整間蠟像館火險理賠東山再起.當然追求藝術的他不贊成

最後被馬休燒掉.整場大火把其畢生的精心作品-瑪麗亞安東尼燒燬

自己也被大火燒傷.成了残廢

於是人心大變.由於手不能再作蠟像.只好利用人的屍體裹上蠟

當然不少長得像歷史人物的人都成為他的目標.最後馬休也成為蠟像了

下面這張是劇情的畫面.其下

1-2-3
4-5-6
7-8-9

圖--9 是傑洛德最得意作品---瑪麗亞安東尼.也難逃大火的燒燬
隨後.傑洛德東山再起.也請先前要資助的人合作

成立了蠟像館.但不是以前只求藝術的蠟像

還少不了恐怖屋之類的蠟像.來吸引更多人參觀

不過也遇到一位和當初所作的瑪麗亞安東尼神似的人(那就是女主角)

於是成為他下一個目標.

(而女主角發現聖女貞德跟死去的朋友很像.也起了疑心)
有趣的地方-這部電影有個段落(就是外面賣藝的)似乎在和戲院的觀眾說話

增加了趣味和互動感.(如下圖)

且電影到一半還有中場休息.....Orz
目前先到這裡.有想看的衝動嗎??

有時候應該多欣賞些老片

因為可以讓自己對於影片的觀感有所不同

有什麼不好呢??

台長: 烈清
人氣(3,436)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水手服與機關槍
此分類上一篇:邵氏電影-布衣神相

招妹
敬愛的版主您好:

無意中瀏覽到這個網頁,剛好“蠟像院魔王”這部DVD我也有收藏。小弟我是一個無聊的電影考古者,我就試著回到過去的時光,發現了以下的相關資料,您提到的一些觀點,是在觀賞影片外的一些趣點。

片頭及片尾字幕,有一點溶蠟和立體的感覺,因為本片當初是以3D立體電影拍攝,觀眾戴上眼鏡觀賞時,字幕好像跑到觀眾眼前,逼真的效果,會讓觀眾伸手去抓取。好像今年暑假有一部“地心冒險”,也有3D立體版本,要戴眼鏡觀看,性質是一樣的。

本片的恐怖程度,在現在看來稀疏平常,但是當時民風純樸,還有很多人以為牽牽小手就會懷孕的年代,也還沒有電腦特效,所有戲劇效果都是倚賴演員的表演,或是道具、或是佈景、或是化妝,在立體電影的效果下,栩栩如生的蠟像站在眼前就會令人不安,另外,斷了頭或溶化了的蠟像,甚至男主角的面具破裂,露出被毀容的面貌時,很多觀眾都是一邊用手遮住眼睛,一邊大喊:「不敢看」,是現代人比較無法想像。

影片接近中段,在新蠟像館開幕時,為了做宣傳,一個賣藝人員在蠟像館前一邊吆喝,一邊用拉力球打向觀眾,其實這是一個噱頭,在立體電影的效果下,好像將球打到觀眾眼前,目的是要驚嚇觀眾的,很多觀眾還因此左右閃躲。

至於中場休息,是現在幾乎看不到的現象,因為當時有很多電影只有60至70分鐘,本片將近90分鐘算是長片,也體諒觀眾帶眼鏡觀看本片會疲勞,所以會有中場休息;當時超過100分鐘的電影,有時會分開上集、下集放映,就是本週先看上集,下週再看下集,同樣一部片賣兩次票,大家罵翻了,但是當時是一個生活步調緩慢,娛樂匱乏的年代,看電影是很多人唯一的消遣,片商做這樣的安排,大家罵歸罵,最後還是乖乖買票進戲院看戲。(上篇)
2008-09-20 21:13:14
版主回應
你好
因為自己對於新作恐怖蠟像館的一時興起
才開始找這二部前作看
由於當時這部落格我才剛開始接觸
所以這篇也是採取圖多過於文的介紹方式
確實有敷衍不實的電影心得反而略於粗糙
相對的也想過開始研究老電影
但苦無自身時間不足加上經驗不夠
所以其實看過一些老電影但心得總是難以寫出
(因為文筆差+經驗不足的關係)
關於你對於電影的心得我在此受教
感謝你的心得讓我對於此一電影有新見解和看法
以當時的電影
對於你提出的叫賣藝人橋段有相同看法
但是電影的中場休息確實在當今已不復見
也是我不知道的地方
謝謝你的分享^^
2008-09-20 21:27:36
招妹
本片於民國43年在台灣以第一部3D立體版上映,是當時的一大賣點,票房嚇嚇叫;民國53年及68年又重映過,53年更名為“蠟像院祕密”,68年改回“臘像院魔王”,“蠟”字變成“臘”字;不過重映時是用平面版本放映,再加上電影技術不斷進步,重映的本片對觀眾失去了吸引力,兩次的重映都是以墊檔方式,匆匆上映匆匆下片,沒有像“亂世佳人”、“賓漢”、“十誡”等片的不朽風光,使得曾經是一時經典的本片漸漸被人淡忘。

另外,1952到1953年,當時崛起的3D立體電影,是電影科技的一大創新,吸引大批觀眾;不過隨著1953年尾,第一部“新藝綜合體”(Cinemacsope)(俗稱寬銀幕)的電影“聖袍千秋”的上映,馬上取代了3D立體電影,成為新的主流。

本片還有一個趣點,就是紅極一時本片男主角文森普萊斯(Vincent Price)在70年代時已漸漸退出銀幕,用Charles Buchinsky的藝名在本片中演出蠟像院助理角色,後改名Charles Bronson(查理士布朗遜)的男演員,反而變成70年代動作紅星,真是一時河東一時河西。

儘管年代已久遠,不過,我還是認為本片是一部既好看又值得收藏的電影。(下篇)
2008-09-20 21:14:36
版主回應
沒錯
雖然以電影的劇情來說
蠟像館本來就是以動作+恐怖的方式來吸引觀眾
主角本身遭遇不幸事件後變得人格扭曲
蠟像的行為確實是一個劇情賣點
僅管以過去.現在來看
總被歸類成一般注重畫面不視劇情的商業電影
但是就如您所說
它在過去確實發展了新的技術
從早期最早的第一部電影色彩的掘起
到2005年的蠟像館有劇情動作多少的兼顧
新舊作都有它值得探討之處
舊作文森的名字也被2005年新作設定為
殺人作蠟像的兄弟名字.也算是一種對舊作的尊敬
您的心得很不錯
不知道您願不願意
如果以後我時間夠的話
將您留言的心得PO在本新聞臺並註明出處於你
因為我本來一直要把這篇重寫
如果您願意的話不知是否請留言表示?
如果OK的話在此先謝謝了
也謝謝您對於這部電影的心得^^
2008-09-20 21:40:33
招妹
更正:
上一篇的Cinemacsope打字打錯了,應該是Cinemascope,特此更正,抱歉!
2008-09-20 21:24:32
版主回應
沒關係QQ
謝謝你的見解
感激不盡!
2008-09-20 21:28:1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