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22 11:14:21| 人氣1,23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Le Malade Imaginaire 奇想病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魔光實驗室影推

 

莫里哀專題電影

 

 

導演:Pierre Sabbagh

法文發音,125 mins

 

頭戴著軟帽,主角是健康富有卻被焦慮所奴役、懷疑自己生病的奇想病人。這位自私且專制的老人為了獲得良好免費的醫療,逼迫女兒放棄所愛,嫁給傻楞子醫生,而虛偽的妻子則想盡辦法謀奪財產,女僕與主人翁的弟弟則聯手企圖扭轉情勢…

 

        11.07週一15:00-17:00於文院大講堂

來自法國的法蘭西戲劇院莫里哀戲劇演員將親自現身中大演講

11.11-11.13法蘭西戲劇院團員將於台北的國家戲劇廳

演出本劇(又譯名《誰真的愛我?》)

 

 

時間2011.11.0111.03週二、四 1830

地點:文二館C2-220魔光實驗室

 

 

 

 

在極盡荒誕諷刺的《Le Malade Imaginaire》一劇後,我們又何嚐不願意用愉悅讓這個星期六特選的「法國之夜」落幕,然而在我們之間總還是覺得有個巨大的黑色影子緊隨著我們被街燈拉長的影子。我不知道是白日那部其實很牽強要兜回時間變成202940多年前老電影《Planet of the Apes(浩劫餘生)(2011重拍) 之作《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猩球崛起) 的過於強烈影像在發揮視覺錯亂作用,還是劇作裡的笑談間卻如影隨形的死亡主題總還是讓人沒有辦法變成太輕鬆,然後縈繞在腦子的聲音是劇末明明是嘉年華會的歡樂歌唱但隱晦不清的歌聲卻是教人不安。[後續:結果最近在翻 'Le Marché De LArt Contemporain 2010/2011' 這本特刊,查看當前500大拍賣市場藝術家,這名Li Chen (李真) 藝術家雖名列92但已經堪稱台灣最一,好奇一查,才知原來我們在看戲這天的兩廳院廣場已拜讀過他的作品了,其本次室外特展作品詳情在這,展期為2011/11/6-12/4]

 

大學念了一個外國語言學系,卻從來不曾用原文將一個劇本好好讀完,別說法國喜劇大師Molière,就連經典必修的莎士比亞都是用簡易中文版來求矇混過關;接著自己自願下班補修法文多年,但去了巴黎多趟卻仍提不起進到傳統劇院看戲的勇氣,因為怕的是長篇法文懂不上1/2還得權充翻譯而「誤人子弟」就不好了。

 

然後,在法國超過一百年的La Comedie-Francaise (法蘭西喜劇院) 真的來台灣原汁演出,就想著舞台邊一定會有輔助中文字幕,怎麼樣都得去朝聖一下。事實上,我們發現好幾百年前的劇本其實並沒有那麼拗口難懂啊,不過這大概跟Molière用比較考驗演員但更接近觀眾的散文體寫這齣戲有關 (說演員比較愛詩體劇本,主要是押韻好背);然後傳統劇場還是可以弄得很好玩,換幕時讓燈光及影子演戲來避掉我們在中場休息時會鬆掉的情緒 (所以戲可以一氣呵成的兩個小時)、演員穿著古裝跳得又像街頭嘉年華會的藝人踩街但又像我們在巴黎看到的現代舞會讓人情緒很翻湧…之類的。

 

而在Molière這個劇本的本身,還真的覺得有些事過了好百年就是食古不化的不會改變,有錢人怕死一天到晚懷疑自己那裡不對勁或是有人想謀取財產,然後人一旦「白袍加身」說的話就變成有份量,於是管他滿口胡謅像是火星話的拉丁語或希臘語,誰都不敢不把廢話當成權威的膜拜著,所以演到醫生有穿透人心本事或是很諷刺地阿狗阿貓都可以變成醫生這些段落時,在我們捧著肚子大笑時還真會給Molière的真知灼見拍拍手。儘管我們也都知道在Molière所處的那個filthy city年代不可與今日同語,在十七世紀沒有任何衛生可言的巴黎,無傷大雅的灌腸放血是安慰式治療病者的唯一途徑,這也難怪Molière在生病時用他的《Le Malade Imaginaire》來極盡諷刺當時的醫界怪象,然而當時空背景變成了我們所在的好像什麼都變好的現在,好像還是有一些東西還是堅持的不要改變,在流感亮紅燈,你發燒到39度,醫生把你當成大病毒連看喉嚨都略過,匆匆藥方要你回家躺,不然就是你明明發燒希望先緩熱,醫生卻硬要在賣弄一番大道理再要你認下所有生活壓力過大的病症,結果搞得你發火才拿到退燒藥…當然這些只是茶餘飯後講來說笑的小怪象,不是還有割錯器官跟弄錯血那種很大條的事。

 

 

然後今天演前只聽了不到5分鐘的演前導覽說Molière在幫他的幾個角色取名字都沒有那麼簡單,於是刻意去查了法文來對照:聰明女僕Toinette – 若聽力不好會聽成toilette廁所、有錢老人續弦Béline變成動詞是béliner交配 – 莫非笑的是女人為了錢財一個嫁一個、大女兒Angélique無庸置疑的是人如其名地像天使一樣、蒙古大夫Purgonpurger拉肚子的動詞變化 – 大概是笑他老愛給人灌腸、串通好的公證人 (notaire ) Bonnefoi重組一下為bonne fois好時光或是好時機…,總之整個都還很讓人莞爾。不過劇作《Le Malade Imaginaire(想像生病的人) 中文變成《誰真的愛我》,倒覺究竟是誰能把戲轉了好幾折變成很有夜市人生的八點檔氣勢。

 

 

最後是我自己的問題,這天下午看完的電影《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猩球崛起),怎麼可以影像那麼強烈,佔領舊金山的人猿猩猩變成我接下來的時間裡如影隨形的影子,所以就有點連累了這晚Molière的戲,然後還有人可以很入戲的接話要我不必擔太多心,留到2029年被猩猩統治的人都是沒吸到有毒的聰明藥的笨蛋。

 

資料來源:Les Deux, fondée en 2010 http://vielibree.blogspot.com/

補充資料:Au théâtre ce soir 6.4/10 http://www.imdb.com/title/tt0275822/

 

台長: 魔光工作團隊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236)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Molière專題 |
此分類下一篇:L'avare 吝嗇鬼

日本藤素
很不錯的分享~!
2020-02-23 16:37:5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