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25 17:44:16| 人氣3,8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馬祖旅遊』馬祖北竿大坵島 - 磯釣樂與地質之美(岩層地質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延續上篇文章,當我踏上馬祖北竿大坵島後,直接攀岩而上。

在到終點的登山步道前,整段過程可以分成兩段,

一段是攀岩、一段是泥土路。

當爬到了泥土區後,到處可見到滿地的梅花鹿的糞便。

上篇有人留言說為何沒有看到梅花鹿,本系列三篇重點不在梅花鹿,

但是在本章文章後段,在描述我回程的過程,

你們就會看到我有拍到遠處的梅花鹿。

梅花鹿糞便的特寫照片,讓你們來看,你們認為大坵島梅花鹿健康嗎?

當我寫大坵島梅花鹿時,就會有梅花鹿的特寫照片。

不過從我上岸後,已經可以發現梅花鹿的在大坵島的生活情形。

當上岸後開始攀岩時,除了看岩石外,就只有珍貴的海芙蓉。

但是一到了泥土與岩石的交界處,就多了一種東西,

可以證明馬祖北竿大坵島梅花鹿真的多,就是會看到梅花鹿的糞便。

從這張圖片可以看出,馬祖北竿大坵島的地質表層分成兩段,

最上層為花崗岩風化殘餘土,下方岩層則為灰白色至肉紅色的花崗岩。

當我爬到了泥土區後,到處可見到滿地的梅花鹿的糞便。

可見沒在大坵島的梅花鹿,經常有從環山步道那裡下來,

而且是很多,因為從糞便的新鮮度與數量可以看的出來。

從半山腰的這次平台開始,可以開始看到梅花鹿的糞便。

牠們應該只到達半山腰的平台處,沒有往下到岩石區那裡,

因為攀岩時我沒看到梅花鹿的糞便。當好不容易爬到泥土區時,

還不能坐下來休息,因為遍地的糞便,不知道那裡可以坐。

爬阿爬阿,終於看到大坵島的環山步道的欄杆出現^_^

有人說從動物的糞便,可以看出動物健不健康,

這東西我可不懂。因此我拍了梅花鹿糞便的特寫照片,

讓你們來看,你們認為大坵島梅花鹿健康嗎?

當我上到大坵島的環山步道後,

是往左邊向正常登上大坵島的新碼頭方向走,

因為那裡有我此行上大坵島的目的,尋找『失去的地平線』的廢墟。

從圖片中你們可以看出來從海面到步道有多高,我一個人終於爬完了^_^

我在去年已經坐過梅花公主號到過大坵島兩次,

所以船東才敢讓我這樣獨行,

因為要在面積不及一平方公里的大坵島上迷路,還真有點難。

當我往新碼頭方向走時,我一直往下看沿途路邊陡坡的動線,

因為我不想在下午五點時,走原路回到南流磯釣點。

從早上11點上島到5點離島,怕在太陽下烤6小時的我,

到時會沒有體力攀岩而下回到登船處。

登上步道後的右邊有個涼亭,利用偽裝網遮陽,有大坵特色。

旁邊那條路是通往後山去,走約一小時後會回這裡裡來,因為路是環島一圈,

去年我走過了兩次,不過印象中去年好像沒有現在看到的涼亭可供人休息。

走著看著,看到左前方的山下,有處廢棄的軍事碉堡,

有一條階梯可以走下去,然後有一條看似被前人走出來的小徑,

可以比較輕鬆走回南流磯釣點,我當下就決定回程走那裡。

我是走左邊這條路,走約十多分鐘後,即到我這次的目的地,大坵島廢棄的村落。

上島後6小時的情形,我將會另闢文章說明。本系列三篇的文章

是除描述,我到北竿島到大坵島出發與返港的過程外,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發掘大坵島的地質之美。

我上大坵島後,會選擇以攀岩直線而上,是因為行前在北竿鄉誌的裡,

看了不少有關馬祖北竿的地質介紹的文章,

因此我決定以最貼近的方式,來體驗文章所說的馬祖北竿地質之美。

下午快5點時,我走下到圖片這處碉堡,開始走回南流磯釣點。

從我上島後攀岩開始的圖片,你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

馬祖北竿大坵島的地質表層分成兩段,最上層為花崗岩風化殘餘土,

下方岩層則為灰白色至肉紅色的花崗岩。

根據北竿鄉誌裡的描述,馬祖列島原來是與大陸相連,

大約在一萬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期結束後,

由於地球氣溫開始暖化,讓海平面快速上升。

在六千年前時,海平面從低於現在110~120公尺上升到現在的位置,

讓馬祖地區呈現出列島的地形。所以馬祖列島基本上是屬於為大陸島,

跟福建沿海其他島嶼一樣,全都是由火成岩構成。

走到這裡,突然從圖片右邊旁邊的掩體,衝出兩隻梅花鹿,害我嚇到了一下>_<

馬祖地區火成岩的生成年代約在九千萬年至一億年之間,

偉晶花崗岩與煌斑岩的年代最新,約九千萬年,

流紋石英安山岩最老,約一億年。

 

馬祖地區各島嶼之基岩,主要由中生代之花崗岩類岩石組成,

地表則有上侏儸紀的流紋岩質火山岩系分佈。在花崗岩類的基岩中,

有較晚期生成的岩脈與小侵入岩體貫入或切穿。

從圖片可以看出這處碉堡,當年負責戒護北竿島、峭頭與獅嶼、大坵島等三處,

所構成的海域安全。當時配備的武器應該只是,從面積來看,應該只是50機槍而已。

馬祖地區的岩層曾受動力壓碎作用或熱力變質作用的影響,

使部分花崗岩變成片麻岩,或者呈現熱水蝕變與礦化的現象。

就是這兩隻鹿嚇到我的,他們停在遠處監視我的一舉一動。

以上四段說明了馬祖列島,島嶼岩層生成的源流,

說實在的我根本有看沒有懂,因為我對那些岩石名詞不熟,

但是多看幾遍後,還是懂一些。

扣除岩石名詞外,這次上坵島攀岩與回程的過程,

因為應該可以與我一樣,發現大坵島的岩石,

很明顯的有三到四種不同的岩石。

在回程穿越岩縫時,就可以明顯看出,岩縫左右的岩石

不是屬於同一類,我是從他們的交接處形成的岩縫穿過去。

在寫這一篇文章時,我有研讀『馬祖釣魚故事』,

作者是一位馬祖釣魚高手陳玉利先生。在文中他有一段描述,

值得提醒想到馬祖磯釣的釣友要注意!

你們大家注意看本篇文章下半段的圖片,其中有兩張圖片,可以

看到礁石上佈滿了玻璃碎片。該文作者曾被這種馬祖處處可見的

玻璃碎片,刺穿磯釣鞋側邊後割破腳底,讓鮮血不斷流入靴內。

礁石上佈滿了玻璃碎片,這在馬祖處處可見。

一般磯釣鞋底部是橡膠顆粒,有良好抓地力,也可抗穿刺。

就算是比較薄的磯釣鞋,也可以防止岩石上的岩片穿刺。

所以在東莒,為何船老大要我出去前,要我換穿磯釣鞋。

但是再怎麼厲害的磯釣鞋,也敵不過民國38年國軍戰敗後,

撤退到馬祖以後,為了對抗共軍自海上來襲,

所佈設在海岸岩石上的玻璃碎片。

除了玻璃碎片外,馬祖的海岸還有處處可見的鐵絲網、地雷、

鬼條材及瓊麻林。就如同作者所言,

其實60年來共軍從未登陸過馬祖,這些抗敵物真正發揮的作用,

是讓馬祖人畏懼靠近大海,尤其是釣魚人。

回程我是走圖片左邊,你們看到隱隱約約是路的路回去磯釣點。

這些在礁石上固定玻璃碎片是晚期的事情,不花錢又好施作,

所以馬祖有成千上萬組,割破衣物及割傷身體時有所聞。

最諷刺的是,全部都割傷自己人,從來未曾傷過一個敵人。

77~78年我在馬祖北竿當兵那段歲月,也常聽聞有阿兵哥死亡,

也都不是被敵人打死,都是死在自己人手裡,

只不過消息被軍方封鎖,所以大家都不知道。

在外島部隊會發生自己人打死自己人,基本上分成兩種。

如果是兵打死兵,那大概是老兵欺侮新兵被報復的。

如果是兵打死軍官,那應該跟扣假有關,

我退伍前一個月,是一名阿兵哥開槍打死扣他假的營輔導長。

『馬祖北竿大坵島-磯釣樂與地質之美』岩層地質篇,介紹到此為止。

下一篇將有更精彩的介紹,敬請期待^_^

 

馬祖北竿娛樂船 - 梅花公主號

專  營:遊客出海從事海上釣魚、賞鳥等活動

              並兼營民宿與餐飲

電    話: 0911-271172、0910-884660、0836-55518

地    址: 馬祖北竿鄉塘岐村272號(梅花餐飲店)

網    址:梅花民宿、梅花公主號娛樂漁船

部落格 [精選背包客棧]梅花公主號磯釣民宿

 

馬祖北竿地圖

北竿地圖.jpg


Billy的啐啐唸

經過昨天的大雨,基隆今天總算雨停出太陽。一個東北季風,

基隆市區義一路淹到一公尺,大武崙土石流。所以國民黨也不會治水。

應該說兩邊都一樣爛,才公平。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Billy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