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8 15:19:43| 人氣18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佛學問答-(49)〔初心畢竟二無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初心畢竟二無別〕


選佛比賽場地:環繞佛教大學校園內大操場一週.
中途:羅漢休息站.(證無生)
起跑點:校門口,(六道輪迴的萬丈紅塵)
終點:校門口.(六道輪迴的萬丈紅塵)

菩薩初發心時信心滿滿的來到校門口的大操場,參加馬拉松比賽,
參賽者必須越過重重障礙,(一一破除心中的執著)
有人因為體力不支自動退場,(心力不足)
有人無法超越障礙而放棄比賽,(退轉),
有人每一個障礙物都無法超越,
可是又不願放棄比賽,
於是從長計議,
先求得一己安身立命再説,(先斷煩惱再説),
於是轉移了目標,把目標鎖定在滅苦之道。
當行者見法性時,證須陀洹初果,預入聖流,(從此修行才開始,在這以前都是盲修瞎煉)
行者漸漸的汰除習氣,薄貪痴,
等到見思二惑斷盡,證羅漢果,就無煩惱了,(證無生)(解脫自在)
參賽者如果没有利他的悲心,就很可能在中途休息站睡大覺了。(就入了涅槃了)
~~~~~~~~~~~~~~~~~~~~~~~~~~~~~~~~~~~~~~~~~~~~~~~~~~~~~~~~~~~~~~~~~~~
有悲心的菩薩只略作休息,
稍稍微喘了幾口氣,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待體力恢復之後,
就再繼續前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也有人在證法性之後,就忘法忘人,一無所求,安步當車.走到那裡算到那裡,(隨緣施化,安心自適)
也有極少數的人就乾脆倒退走回去起跑點,(唯上智與下愚的奇人根性,萬中難得一,不是平常人學得來來的。)
也許經過一些歷練,奇人上智者因宿慧或善知識指引,只退了一步或不動寸步就頓獲本心,(六祖慧能就是這種根器)
同樣的經過一些歷練,奇人下愚,如果因俗師所教,因此而長了一些世俗智,而變成一介凡夫,(經過俗師教育的結果從此是一個非智障凡夫,不再是奇人。)
或者同樣的經過一些歷練,奇人下愚遇到大善知識,因材施教,原本心思素直,單純不雜的下愚,
善知識教令念佛,一句佛號,千錘百鍊,呆頭呆腦的下愚,居然只憑著一句佛號越過重重障碍頓獲本心而得悟道解脱。(佛有一個弟子是只唸一句[掃把掃塵埃]就成就的)

菩薩在繞場一週之後,
他又回到了原點,
他的心情是跟他的初發心無二無別,
成不成佛,無關重要,因三輪體空故。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後,仍繼續無功用前行,忘法忘人忘我,從此消失在華藏大海裡,直至如今無消息。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台長: 老禪
人氣(18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湛風
老禪也許人並不老,但禪老得實至名歸。
2006-10-20 11:20:4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