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5 17:51:05| 人氣319| 回應1 | 下一篇

我的觀戲全記錄一:白先勇的青春夢‧崑曲《牡丹亭》上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五十折《牡丹亭》濃縮成二十九折、分成上中下三本演出的全本連台大戲,千載難逢的崑曲盛事,我卻因阮囊羞澀,兩廳院限量的兩百套學生優惠套票又早早銷售一空,不得一飽「全本」眼福。抱著至少要看完上、中、下其中一本的想法,受到白先勇先生由此衍生之同名小說《遊園驚夢》的魔力召喚,我本能地就選了上本:從〈訓女〉、〈驚夢〉至〈離魂〉。

《牡丹亭》上本由序曲拉開序幕。波瀾壯闊的國樂演奏和合唱,引出這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我在樂聲氛圍的激動下,險險逼出了眼淚。

服裝第一眼就讓人驚艷,用色上迥異於傳統的濃艷厚重,偏向清爽柔和的感覺,像是用粉彩淡淡刷抹過,嫩粉、淺藍、鵝黃、粉紫、淨白,圍繞著杜麗娘、柳夢梅二人,看上去活脫是一對丰姿飄逸的神仙眷侶。即便是杜寶、陳最良或園公郭駝的身上,為表身分或性格採用青、灰、褐色等較低彩度的服色,也仍維持一貫清爽不笨重的原則,服裝在視覺上的重量控制得宜。

舞台的設計除了具體的桌椅屏風等佈置外,大致是以舞台後方中央一塊大型橢圓螢幕,標示每一幕的主題背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離魂〉那本時,螢幕以左側為主呈現出宛如潑墨的墨痕效果,墨痕映在鏡形螢幕上的形狀,彷彿血點濺灑在團扇上暈染開來一般,襯托出那一刻杜麗娘“甚西風,吹夢成空,人去難逢”的憂傷悲楚。

上本杜麗娘的戲份吃重,〈驚夢〉、〈尋夢〉都算得上是旦角的重頭戲,後者尤其得獨挑大樑,考驗旦角的功力底子。因為坐得不夠近,不能看清旦角等人的神情流轉是一大遺憾,然而論出飾杜麗娘一角的沈豐英之唱念功力,我始終覺得是上本《牡丹亭》美中不足之處。唱念時明顯中氣不足,和小丫鬟春香相比嗓音不是那麼清晰響亮,唱的最清楚的部分卻是出現於〈離魂〉一折後半理當氣息奄奄的時刻,似乎有些弔詭。以上種種除了新生代崑劇演員火候未足之外,當中是否有任何人為設計的因素在內,未曾看過其他版本之演出的我也就無從分辨了。

舞蹈部分非常別緻,讓人一眼難忘的絕對非〈驚夢〉中歡會那段莫屬。美麗的花神舞姿輕盈灑逸,衣袂飄飄宛如足不沾地飛掠而過,群體疾走時產生騰挪移動的美妙效果。當初看到有關夢中情露骨的文字敘述,一直很好奇演員會如何表現,結果這裡大半用水袖帶過,杜、柳二人的水袖彷彿能談情一般,一勾一搭,一搭一捲,纏纏繞繞餘韻悠長,兩情繾捲盡在兩道彎彎水袖中,說不盡的風光旂旎。

上本進入尾聲時,導演再次將氣氛帶入新的高潮。此時杜麗娘已因「傷情」而香消玉殞,花神們再次登場,前來迎接這一縷芳魂。花神們團團圍住杜麗娘,當他們退開後,觀眾才看到杜麗娘披上一襲數丈長的猩紅披風。舞台上張起黑色布幕,布幕中間開出一條通道,杜麗娘就拖曳著紅披風,一步步順著通道拾級而上,在盡頭停駐,回眸,成為落幕前一個美麗的定格。鮮紅的披風覆蓋杜麗娘行經之路,那是她為情而死的澎湃熱情象徵;鮮紅也代表生命與鮮血,在我看來,那何嘗不是一個預告,預告她將重生再回人間,預告她的生命尚未真正休止,所以用了中國傳統中最具喜氣代表的紅,而非告喪的白畫下句點。

台長: 某狐
人氣(31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戲劇回味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觀戲全記錄二:果陀與ART

傻天氣
最近有部哈洛品特改編劇場劇本的電影,
叫做非常衝突(SLEUTH),
是由裘德洛與米高肯恩所主演,
是改編1972年的同名作品,
還記得法國中尉的女人,
哈洛品特獨到的對比手法改編方式,
你一定會期待這部非常衝突喔!
是部最舞台劇的電影了,
而且郎祖筠在看過試映會後,
還大力稱讚說,
這是裘德洛從影以來最棒的表現,
一定是他的代表作,
我的新聞台上有我自己看過後的觀後感,
你可以參考一下,
這是電影的官方網站:
www.newaction.com.tw/sleuth.htm
2008-01-14 23:36: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