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8 16:38:43| 人氣1,732| 回應1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親職書】序:本書,我,與親職工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定稿的親職書,序文
【翻開書之前的約定…..】

我頭頂著被期許的專家光環,手拎著親職教育實務經驗的行囊,肩背負多年閱讀累積的知識包裹;說要為一般大眾寫本親職書,一向熟擅書寫的我,竟不知從何下手。

十多年,親職教育工作超過3000小時,電腦裡的親職講義至少也有30萬字。這些像磚塊般,具體且能唬人的成就,都不是我真心想寫的。我真心想分享,在心靈日日感動我的是發生過的真實故事,我與孩子的故事,婚姻裡面共同教育的故事,親職教育場域的故事,親職輔導的故事。

這些如流水般的生命大部分已寫出來,放在我的部落格裡,在網路世界裡,感動自己也觸動他人。 這些具有感染影響力的流水文字,是否能成化為知識,變成一本書? 我的專業知識,如何能不沈重絆住我,反成為磚塊,鋪路帶領讀者前進呢?

私密主觀的個人經驗,是否能成為大眾知識? 我不在學術上尋找立論根基,只能從與讀者如你心靈互動的想像中,一步步落實前進。 我的書寫不是要你來模仿學習,而是要你被感動,於是不由得停下腳步來觀看自身,逐漸地感受到自己的光華,對親職的對待,重新思索並有新的領悟。 若你能有新的視野與行動,若你的家庭能有不同的氛圍與感動,那麼,我的心靈實驗在你就算成功了。 若閱讀者如你,無法感動,也沒有停下來思索自己的生命,那麼,容我邀請你,將這本書當成故事來閱讀,忘了所有親職實務的企圖,放輕鬆地,像旅行一樣,好奇別人家的生命樣貌。

以上的宣告,就當作我們倆小小的約定。 邀請你,放下閱讀專業書籍尋找建議的期待,準備好敞開你的心,進入一座心靈花園散步。 在花園裡參觀探訪時,若能觸動你打開生命,那我們就有了交流。

你也許會想要閱讀我更新的親子生活,那你可以進來我的部落格,成為花園裡的固定訪客。 若你無法被感動並思索自身生命,引發想改變的熱望,那麼,也許請你放下書,靜靜地,去散步一回,再回來。 當作,參觀一位觀點特殊女子的生命傳記。

若你不同意這約定,那麼以下的閱讀與權力,就完全交到你手上囉(在心裡恭敬頂禮),祝福你,忠於自己的閱讀需求。


* * * *


【我的成長以及這本書的背景…..】

我出生在中南部的小鎮,還不到中產階級的經濟環境,父母都是充滿愛且有創意的人,如同大部分的父母,他們同樣也背負著經濟壓力,觀念的侷限;生命在受苦與放鬆中,以撫養5個孩子長大為生命職責而前進。

我是5個孩子的老大,在母親辛苦操勞時靜默陪伴,在她抱怨說苦時聆聽她,在她漂亮打扮時欣賞她;在父親歡樂時聽他說話,在他醉酒落寞時守護他身邊。這樣的我,若用心理學裡家族治療的眼光,可以被貼標籤為:〈代理父母〉或〈提早長大〉。而我多年在心理治療領域裡進出,浸泡在不同學派的各種觀點,我不會這樣詮釋自己的童年。我會這樣說:〈身為長女的我,有一顆慈悲而敞開的心,我忠誠地守護我的家,守護父母,這樣的陪伴,讓我的童年除了與弟妹嬉鬧玩耍的歡樂之外,多了許多私密的心靈空間;這心靈空間,成就了我獨特的生命風格,讓我對人間的苦與愛,更敏感而願意敞開。因童年的這份奉獻,促成我與長輩的緣分特別好,一路成長走來,無論是學校、職場、心理修行的場域,我一直能與權力上位者,擁有一份相互關懷互相敬重的好關係。後來成為助人者,我經常說:『這份助人者的修行,我從小就開始。』〉

我很平凡地長大,沒有特殊才華,沒有特殊的榮耀,我順利輕鬆地通過學校每一關的考驗,成為高中物理教師。 然而,即使我教書充實愉快,喜歡和學生相處,但心裡的聲音清楚地說:『不只這樣,這不是我最終停留的地方。』 我的渴望一開始不明確,而方向卻始終如一:朝向一種更深層剔透的心靈溝通。
教書的第五年,藉由研習我參加”親職團體帶領人訓練”;這訓練延續了我大學時擔任會心團體帶領人的熱情,也點燃了一股莫名的嚮往:「我想成為親職團體帶領人」。當時我已經準備離職赴美念書,而心理諮商正是我想走的路。那已經是1992的事了,1995年我正式擁有專職的諮商工作,從青少年父母團體開始,我進入親職教育的道路。

當年帶領父母團體,主課程結構沿襲美國在80年代流行的PET(父母效能訓練),或STEP(系統化父母效能訓練)的溝通訓練模式,強調父母以聆聽孩子,表達自我,並擔任衝突協調員的角色;父母提供鼓勵,教導孩子用正確的行為來滿足內在需求,並教導父母在家舉行家庭會議。我將創意帶入課程,並以生動的角色扮演作為溝通能力訓練的核心,所以在團體中,我與參與的父母們都能享受其中,互相支持,並成功地在角色扮演中擔任一位有良好聆聽的父母。而有意思的是,由於我和部分成員們保持的聯繫關係,才有機會發現,這些課堂上的成功未必能真的在家裡使用。專注無條件的積極聆聽,在孩子偏差行為或提出超出父母期待的需求時,父母就困住了。他們常問的是:「為什麼回到家之後,就無法聆聽了呢?」

這些成員們在家庭教育實際上的困境,推動著我繼續學習思考,並一次次針對他們的需求,調整課程的設計。我開始將自己在心理治療領域的各種學習,以及心靈視野帶入親職教育中,並在1997年從台中開始強制親職輔導的工作,1999年開始與鄭再傳紀念基金會合作,每年固定在社區開放20週的親職團體,以及從2002開始的連續講座配合團體的親職工作。2002年兒子出生,成為母親的經驗與每年演講的機會促成真正的整合,將母職—心理治療—親職工作,三個領域協調地編織在一起。2004年我將自己的親子日誌貼到網路,有了自己的部落格。這些親子互動學習的細膩歷程,吸引了嚮往溫柔與成長的朋友們捧場,網站上的真心分享以及熱情呼應,成了這本書出版的主要動力。

2006女兒出生,我發覺自己這10多年的親職教育之路已趨近成熟,我一路找尋溝通模式背後的背後,配合這幾年在心理治療領域的學習,發展出〈父母之心 真實之路〉的取向。

一路尋找的腳步類似這樣的自問自答:
何以父母〈無法使用〉積極聆聽與我訊息呢?
因為比起接收孩子心聲,父母認為影響孩子更重要
因為比起敞開心聲,父母更想表達觀念,教育孩子

然而,〈積極聆聽與我訊息的背後〉是什麼呢?
〈積極聆聽〉意味著:父母原原本本地收到孩子的心聲
〈我訊息〉意味著:父母真真實實將自心聲對孩子敞開

何以〈原原本本接納與真真實實敞開〉如此困難?
何以〈影響孩子〉的需求經常超過〈欣賞孩子現狀〉的存在?


為了回答自己的提問?我來說個故事。

我有份工作,接強制個案,政府付費,與那些社會局期待他們改進的父母見面。 大部分我與父母工作,有時也會見見他們的孩子。

那是一個小三的女生,我們暫且稱呼她木木。木木第一次來見我時,臉部表情很僵硬,手不停地互抓手指。我凝視她一下下,感受到她的心情,我的心柔軟起來,問她說:「妳是不是很緊張?」她點點頭,手不由自主地鬆開來微微顫抖。我伸出自己的雙手,手掌攤開在她面前:「妳要不要把手放到我的手上?會比較不害怕喔!」木木將手放上來,我輕握著並輕聲說:「沒關係,慢慢來,不說話也沒關係。」木木掉下眼淚,點點頭。我們的談話關係,就此建立。

這是我與木木的第一次見面。在她父母的口中,木木是個難搞可怕的小女生,會讓母親生氣到病發的壞小孩。在我眼中,我看到的是由恐懼主導行為的高能量小孩。

後來,有機會,我同時與木木和她的父母碰面。那天,在我與父母先談話之後,邀請木木進來。暫時被寄養的木木看見親生父母有些靦靦,她僵硬的表情再次出現,手指開始不安地攪動。這時木木的母親管教她:「坐好,把手放在兩邊,要有禮貌。」我看見木木聽話地將手放置兩側,卻因為緊張的能量無處表達(在我的詮釋裡,木木的手指不雅的動作,在平衡與表達她內在的焦慮),木木的眼神更恍惚了。

在上面這故事裡,木木的母親表現出”認真管教”的行為,而這管教無法抒解木木壓力,反而增加木木的”退縮”;木木的焦慮能量無法疏導,為了扮演聽話的女兒,真實的她退縮到更裡面。

而我,用一種接納她此刻就是這樣子的方式等待她:”一雙溫暖的手,以及對現況的接納與寬容”,這讓木木也接納了自己的現況,她焦慮的能量因被接納而流動,木木專注下來,敞開她的心,更能與我接近。


回頭寫這一段,知道由於自己與木木之間關係的純淨,所以給得出這般的支持,也才有機會碰觸到木木的心,因此能以輔導者的角色,來協助木木。而木木的母親比我沈重多了,她與木木間,有無數過往的沈荷;承擔責任的重量,以及對未來的焦慮。所以她對木木的行為難以有一接納的安靜度,無法支持木木改變。


父母,〈揹負責任,帶著生存焦慮〉進入管教位置,所以面對孩子行為出狀況時,管教的急切讓他們難以〈原原本本接納〉與〈真真實實表達〉;因此,風行美國的父母效能訓練,對大多數具有傳統理念的父母,有實施上的困難。
也因此,我後來發展出的親職風格,不以要求父母表現出”正確”的溝通訓練為主,而以支持父母回到自己的心,回到當下,想辦法培養自己寧靜的力量,以便在孩子偏差行為時擁有可以支持的內在空間。

這親職風格的核心基礎是:〈無論如何,接納與深愛自己的當下〉於是才能〈聆聽與接納孩子的當下〉,因而可以擁有一〈吸收與敞開的溝通關係〉,於是〈父母可以在關鍵時刻對孩子有正向影響力〉。

故事就要展開了,請拭目以待。

台長: MaLi
人氣(1,732) | 回應(1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相愛:學習臨在 |
此分類下一篇:世界觀與我 070401/5yr
此分類上一篇:2006回顧1997 / 061221/4yr9

雨云
就是這個味了
這個就是理書特有的文字風味
我開始期待這個故事的開展與付梓 ^_^
2007-03-28 21:44:42
版主回應
雨云像是挑嘴的老顧客,
在新老闆掌店後,
一次一次試喝味道,
換了一鍋又一鍋湯,
直到這次,妳說,「就是這個味了」
真好玩。
2007-03-29 14:44:47
jh
書寫
本來就該是個豐沛情感的流露
如果一定要用功能性去看
似乎就冷冰冰了~

故事
是個容易讓人靜下心來聆聽的起點
2007-03-28 22:40:10
版主回應
說故事人,
這是我的工作喔!
2007-03-29 14:45:33
真的很感動! &quot讓照顧者(如父母,...)無論在何情況,都能接納並深愛當下的自己,才能聆聽與接納被照顧者(如孩子,...)的當下,才能擁有吸收與敞開的關係,才能在關鍵時刻對被照顧者有正向的影響力&quot,這是我看到理書的書寫,心裡被震撼到的部分!
這就是理書風格, 真好!
2007-03-29 09:06:05
版主回應
這也是,妳能給自己的支持方式。
2007-03-29 14:46:02
嘉琪
喜歡這一次的文字。感覺上脫離了部落格的書寫風格,蛻變成散文式的寫作。
內容深深地打動了我。
好清楚地說明這本書在談什麼,
同時也準備著讀著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情來閱讀這本書。
有些地方的斷句好像還是有點口語(逗號的運用好像還是多了一些。部落格的句子通常比較短,不過我覺得如果是書本上的句子,就可以長一些。)
:)
很期待~

PS:我把英文版的關係花園的卡片做出來了,
目前沒有個案可以用,就自己欣賞囉,呵呵
不過,如果有人接個案要用,我可以分享~
2007-03-29 09:19:48
版主回應
嗯~
上篇文章一氣呵成,沒看過第二次就貼上來了。
嘉琪提醒得好,我會調整過二次,
就會更順了。
畢竟,我是完美主義起家的。

真好,英文版的卡片,
我知道了,需要時,會跟嘉琪要的。
喔! 我有個學生,他的老公搞不好需要。
2007-03-29 14:48:18
蕙雯
理書老師啊
我也好喜歡這次文字的感覺呢
祝福妳 也祝福大家
2007-03-29 12:29:50
版主回應
蕙雯:
簡單的喜歡,對我而言,就是很重要的回饋。
謝謝。
2007-04-02 11:06:47
麗瑾
理書,我看到了喔!
這次寫作的流,很舒服,
讓人讀來感覺像跟好朋友聊天般的親近。

我喜歡!
2007-03-29 22:25:12
版主回應
麗瑾:
原來我寫字,還是得有互動的交流感,
就是這樣的感覺。
2007-04-02 11:07:17
Belle
覺得理書老師雖然是專家,但很貼近人,化理論為實用,融合西方的專業以適應台灣的環境,例如,注意到父母教養的壓力與焦慮的問題。

覺得非常好!我本身、以及周遭許多人,都有切身需求。

至於文字方面,個人的感覺,平時新聞台的書寫較靈性化,有些屬於自我整理、內在探索的歷程。這篇像是精靈用凡間的語言在講故事^^,更人性化,即使陌生讀者,也能感受作者最誠摯的邀約,清楚接收文章欲傳達的意念。

真好!真好!我也好喜歡!^_^
2007-03-30 10:00:46
版主回應
Belle:
我也感受到妳文字裡的真誠與真摯。
真好。
2007-04-02 11:08:04
嗚嗚哈
閱讀的過程,其實帶著與妳的連結,感受著不同時期,妳所帶給我的觸動。現在,感受著這些觸動流在一塊兒的感覺:穩穩的、輕輕的、深深的...

我想,讀者可以很安全的放手跟隨著...
2007-03-31 15:41:59
版主回應
很安全的放手跟隨著....
嗯~這洞察好深。

我也得安全地放手跟隨著,心裡的流,
那身為母親的大流。
2007-04-02 11:09:01
蝸牛
呵呵...好好看的故事喔
這樣的閱讀真是一大享受
文字所傳遞出來的能量就連結上了活生生的你
這樣的書寫我猜大多數的人都可以讀懂
裡面寫出了屬於你的風格又很能貼近平凡
呵呵..真棒~好期待喔^^
2007-03-31 22:32:26
版主回應
加油,自己。
2007-04-02 11:09:29
小李子
就是這個,終於有人不再只是理論的應用,而是真真實實的看到為人父母的心.演講及部落格的文章有時令人感動,有時又似乎遙不可及,這次我的心被敲醒,好一個核心基礎是:〈無論如何,接納與深愛自己的當下〉於是才能〈聆聽與接納孩子的當下〉,因而可以擁有一〈吸收與敞開的溝通關係〉,於是〈父母可以在關鍵時刻對孩子有正向影響力〉。試目以待,加油.
2007-04-04 11:29:14
版主回應
這次,我把理論與實際經驗,好好編織了。
2007-04-04 16:21: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